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策略

准确定位 潜心会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策略谈                                                      屏南县光华小学 叶兆芬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考验着每个小学语文老师的教育理念和能力。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的角色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对各种文学现象有自己专业的理解。具体到每篇课文,语文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读出文章蕴涵的深刻地感情,读出文章精巧的构思,读出文章隐藏的哲理,读出难点,读出疑问,才能做到高瞻远瞩,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才能与学生一同在阅读教学中享受阅读的快乐。

 何谓文本解读?指教师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是阅读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文本解读的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和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一、走进课标,准确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学生自主阅读,进行个性化的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教师进行文本的解读,不是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引领者。因此既不能作简单的单方向的对象性解释,也不能对文本作简单的评判,应是一个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1、与编者对话,揣摩编者之用意。文本解读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复杂的过程,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更应该做到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元化。走进课标,从本套教材的解读入手,了解教材及本册教材的特点及体系,是文本解读的第一步。教师只有在教学前认真揣摩编者对本册教材、单元、课文、练习的编排用意,在具体的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本,游刃有余。教师只有把握教材的编排特点。了解课标的理念和要求,才能进行准确的文本解读,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文本,有的放矢的进行阅读教学。

 2、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之思想。“与作者对话”是教师阅读文本的过程,是对教材中某一篇课文和具体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这时,教师以文本为媒介,与潜在地存在于文中的作者见面,发生心灵碰撞和灵魂融合。“与作者对话”,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感管去触摸、品味、探究文本,是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内,使自己的思想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只有当教师深入教材,真正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的思想以后,才能把握文本的意义及实质性的重点内容。才能给文本的价值取向准确定位,从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如:课文《阿里山的云雾》一课,作者生动地描写了阿里山云雾动态和静态的壮观场面,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作者对阿里山云雾的真爱。第一次教学这篇课文,我将学生引入到我对文本的这一解读中。因此,将教学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体会阿里山云雾静态和动态的壮观场面,教学结束,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阿里山云雾的壮观场面。偶然的一次听课,教者对文本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始终围绕“爱阿里山的云雾”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与作者的思想碰撞,和作者产生共鸣,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使作者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反思以前的教学,才发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是肤浅的,表面的。如果作者不爱阿里山的云雾又怎能变得那么美丽,那样可爱呢?如果将文本这样定位,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就大相径庭了。

 3、与学生对话,感受学生之感受。文本解读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对事物的认识态度和方法。“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既不能把学生的读书收获当作是对文本的理解,全然不顾文本的价值取向;又不能一意孤行,理所当然地把教师的认识和感受强加于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解读文本,有利于课堂上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使学生能及时调整自己与作者的对话,更正确、全面、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寓意对教师来说,是十分浅显明了的。但对于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却容易曲解,没想到许多学生对楚国人的认识只是停留在骄傲,说大话上。如果课前不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课堂上就很难把握这些生成。

 二、走进课文,整体感知

 综观目前阅读教学现状,课堂上教师串讲、细问、面面俱到的现象屡见不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往往在课堂上会被分析得支离破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标这段论述告诉我们,母语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感悟,整合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才能较好地落实阅读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何做到整体把握呢?首先应深入教材,尊重文本。

 1、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总结,或承上启下。找准以上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学生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读文本。⑴抓题眼。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

[1] [2] 下一页

推荐访问: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策略 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