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锻炼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锻炼,供大家参考。

自我锻炼

 

  自我锻炼:

 学生在离开学校后自发进行的各种体育锻炼活动, 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体育:

 学生在家长的关心、 参与、 支持下开展的体育活动。

 社区体育:

 学生在所居住的区域开展的多种体育活动。

 1. 2. 2 学校体育的特殊地位 1. 学校体育既是“教育” 又是“学科”。

 在学校中, 体育不仅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 而且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

 体育还是融合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学科。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承体育文明, 同时同社会学、管理学难以分离。

 是学校中唯一通过身体的练习促进身体发展的学科。

 2. 学校体育既是“管理” 又是“科学”。

 学校体育既是事业, 也是科学研究。

 学校体育管理分宏观和微观管理。

 宏观管理是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由各级教育、 体育、 卫生部门负责实施。

 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学校管理、 课程计划管理、 体育师资管理、 学校体育经费及器材设施管理。微观管理主要包括对学校体育教学, 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与竞赛、 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 学样体育场地设施及体育资料、 档案方面的管理。

 3. 学校体育主要在“围墙内”。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体育课教学、 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运动训练和课外运动竞赛。

 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4. 学校体育是体育知识的启蒙。(1)

 是对学生今后深入学习体育运动的启蒙。(2)

 是对学生体育兴趣、 体育价值观的启蒙。(3)

 是学生体育锻炼的启蒙。

 5. 学校传授的体育知识是最完整和最有保障的。(1)

 学校传授的体育知识是最完整的知识(2)

 是有保障的知识(3)

 学校体育传授的知识以操作性知识为主。

 分:

 知晓性知识、 操作性知识、 综合性知识、 道德性知识。

 6、 学校体育传授知识以操作性知识为主:

 1)

 运动项目是体育文化的主体和高级形式, 运动项目主要是由具有操作知识性质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构成的。

 2)

 体育文化表现为身体活动文化, 身份活动则主要依靠操作性知识来完成。

 3)

 操作性知识是其他类型知识得以实现的基础。

 7、 体育操作性知识具有独特的特点:

 1)

 既需要言传又需要经过内化训练的知识, 只靠言传是不能完全掌握操作性知识的 2)

 一旦掌握就不容易遗忘。

 3)

 有难度之分, 主要表现为同生活相近的操作性知识容易掌握, 同生活较远的操作性知识不太容易掌握。

 8、 学校体育在行为道德上的陶冶作用 (1)

 体育是良好行为和道德培养的最佳教材 1)

 体育以分平竞争为前提。

 2)

 体育是挫折和成功交替的过程 3)

 体育与集体的形成密切相连 4)

 体育行为是初规范了的行为。

 (2)

 体育精神与学校教育相吻合。

 1)

 体育体现了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2)

 体育体现了坚忍不拔、 永不言弃的参与精神。

 9、 学校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

 体育是最显现的校园文化景象。

 1)

 从形式层面讲, 体育是学生在学校每天都要接触的文化。

 2)

 从精神层面讲, 体育文化蕴含了人类精神文化的精髓, 给文化启蒙带来很多东西。

 (2)

 体育是流动活泼的校园文化。

 (3)

 体育是学生最喜爱的校园文化。

 体育运动的乐趣表现在 1)

 是竞争性, 这是体育运动乐趣的本质。

 2)

 是“体育需要的满足” 3)

 是“解惑快感”。

 4)

 是交往快乐。

 10、 学校体育在沟通社会家庭方面的作用。

 (1)

 身体和安全是学生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第一、 身体健康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都是最重要的。

 第二、 学生正处于个体身体生长的快速发育期, 身高、 骨骼、 肌肉、 内脏器官在这一

  时期都在快速生长发展。

 (2)

 体育文化从学校扩散到家庭和社会。(3)

 学校运动会逐渐成为社区的盛事。

 第二章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 1、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体育课程:

 是在学校的指导下, 以追求学生的身体、 运动认知、 运动技能、 情感和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活动。

 体育教学则是体育课程的实施环节。具体的就是学生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过程。

 2、 体育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1)

 是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进入学校, 形成了学校体育。

 古代如于夏商, 有“痒、 序、 校” 三种。

 柏拉图认为:

 学校的教育有二件事:

 一是体育, 是为了身体的, 二是音乐, 是求心灵美善的。(2)

 是体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在学校体育中固定下来, 并制度化成为体育课程。

 3、 1942 年, 哈里。

 贾尔斯“八年研究” 提出有关课程的四个基本问题:

 课程要做什么? 课程包括哪些内容? 课程要使用哪些教育策略、资源和活动? 要使用哪些方法和工具去评价课程结果? 分四要素:

 具体目标、 学科内容、 方法和组织、 评估。

 “现代课程论之父” 拉尔夫。

 泰勒, 认为,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围绕四个中心问题运转: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 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课程包括:

 教育目标、 学习经验(内容与学科教材)

 组织(环境与方法论)

 评价四个部分。

 4、 体育课程体系一般由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课程组织和体育课程评价四个基本因素构成。

 体育课程目标:

 是一定的教育目的在体育课程领域的具体化。

 可以被理解为特定阶段的学校体育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体育课程内容:

 是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各种运动技术动作、身体练习以及各种体育科学信息的总和。

 体育课程组织:

 就是根据一定的课程理念, 利用一定的课程资源, 大课程决策的基础上, 采用一些方法和手段, 对各种课程要素进行计划组织编排实验, 从而形成有价值的体育课程的过程。

 体育过程评价:

 是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可能性。

 有效性和体育教育的成果与价值进行研究和评判, 目的是为改进体育课程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

 5、 体育课程与学校体育相辅相成。

 两者都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目标。

 两者都是不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体育课程的主要职能是使用权不生掌握体育知识、 运动技能、 不断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

 学校体育的啊能的侧重点是丰富学校体育文化能力和健康水平。

 6、 到 2009 年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仅有 106 年历史。

 历经清末、 民国、 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

 7、 体育课程与教学在新中国成立后 60 年取得的成绩:(1)

 在体育课程的目标、 内容、 评价、管理等方面, 都取得进步。(2)

 体育师资是体育课程建设和实施的关键因素, 完备的体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 对我国体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3)

 体育课程管理体制从“集权” 到“分权”, 管理模式从“统一” 到“三级”, 体育课程制度逐步完善。(4)

 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5)

 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得到加强。

 8、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意义(1)

 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学科意义。(2)

 对身体发展的意义(3)陶冶意义。

 体育与健康:

 是一门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 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9、 学校体育课程的特点:

 (1)“缺少难易顺序” 的体育课程。

 1)

 难易颠倒。

 2)

 难易转换 3)

 难易不齐现象。

  (2)“缺少选择标准” 的体育课程 1)

 体育素材浩如烟海。

 体育素材是指对身心发展具有潜在的意义、 未经总结和提炼的、 保持原有性质的原始材料, 也可视为被选择的一切身体活动内容。

 2)

 体育目标多种多样。

 3)

 体育内容可多种组合。

 (3)“缺少最终评价” 的体育课程。

 1)

 没有高考。

 2)

 体育不直接为职业服务。

 3)

 体育可以多样评价。

 4)

 体育好不等于身体好。

 10、 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1)“放大学习空间” 的体育教学。

 唯一的室外课。

 相对自由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体育教学情况更加我变; 集体活动带来的学生之间身体的互动和种种情感的交流增多。

 身体活动的自由度增大, 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灵活调整。)

 干扰颇多的课堂。

 (2)“人际交流便利” 的体育教学。

 1)

 没有座位的课堂。

 2)

 需要交流的学习。

 (3)“锻炼融于学习” 的体育教学。

 1)

 锻炼是教学双方的期待。

 增进和维护身体健康的主要方法有食物营养的方法、 生卫保健的方法、 医疗救治的方法、 安全保护的方法和身体锻炼的方法。

 其中, 锻炼身体增进和维护身体健康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2)

 锻炼是技能学习的基础。

 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心肺耐力、 柔韧性、 肌肉力量、 肌肉耐力、 身体成分等, 还有速度、 力量、 灵敏性、 协调性、 平衡、 反应等。

 3)

 锻炼和学习互有干扰。

 在方法上有差别; 在运动负荷上有冲突; 在时间安排上有碰撞。

 (4)“课本难以使用” 的体育教学。

 A。

 体育以前无课本 B。

 有了课本难以使用 C。

 课本的作法亟待开发(1。

 课中辅助教学, 课下指导复习。

 2。

 课中辅助教学, 课下拓展练习。

 3。课中辅助教学, 课中或课后进行评价。)

 (4)“安全问题常在” 的体育教学。

 A。

 体育有危险是必然。

 B。

 意外危险难以避免。(情况多变、 无法保护、 各种随机及不常见的伤害 C。“意料中” 的隐患必须杜绝。

 D。

 安全来自于教师规范的工作程序 E。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要领。

 11、 学校体育课程的管理 合理而有效并具有实用性, 是体育课程管理和实施的重要目标, 是反映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优劣的得要方面。国家管理课程的目的主要有:

 管理要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 (政治性目的);管理要遵循学科本身的逻辑性, 科学地追求学科的发展(科学性目的); 管理要满足全国的统一考试或统一评价的需要(统一性目的); 管理要体现对各级学校和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尊重(民主性目的); 管理要体现对地区文化的尊重, 教育要有地区特色、 民族特色(多样性目的); 管理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条件的差异(可行性目的)。

 12、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的多种模式。

 (1)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严格管理模式”。(A。

 严格管理:

 国家直接制定具体内容并严格执行。

 是典型的“集权” 模式。

 B。

 严格管理课程与教学模式的案例和方法。

 (2)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灵活管理模式”:

 灵活管理:

 国家指导, 分地区管理的方法。

 (3)

 学校体育管理与教学的“松散管理模式”。

 松散管理:

 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把对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地方和学校, 地方和学校既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 开发展, 又是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执行者, 实施者和最终管理者。

 (4)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指导建议模式”:

 指导明确应用自主的方式。

 所谓“指导建议管理” 是指国家制定并颁布有一定约束力的全国统一体育教学大纲或体育教学标准, 而这一体育教学大纲或体育教学标准不硬功夫性规定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内容、要求、标准。

 只是提供实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宏观的指导意见。

 13、 新中国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

 1956 年, 包括说明、 大纲、 附件三部分。

 1978 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大纲确立了 “一个目的, 三项基本任务“的

  总目标, 一个目标是“培养德、 智、 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三项基本任务” 是:

 锻炼学生身体; 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 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4、 九年义务教育的两个“体育教学大纲”:

 (1)

 1993 年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教学大纲。(2)

 2000 年过渡性体育教学大纲。

 A。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新构建了体育教学目标体系。

 B。

 大纲运用整体观和系统论的思想, 构建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目标体系。

 C。

 将原小学分六个年级教材内容改为按照小学低(1-2)

 中(3-4)

 高(5-6)

 三个阶段安排, 有利于统筹安排教材内容,增加教材的灵活性和弹性。

 D。

 在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及教学评价方面, 淡化考核的甄别、 筛选功能, 强化激励功能。

 15、“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包括四大部分:

 前言、 课程基本理念、 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 强调身体、 心理、 社会适应, 整体健康。

 构建了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 领域目标、 水平目标。

 划分五个学习领域:

 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水平一(1-2 年级)

 水平二(3-4 年级)

 水平三(5-6 年级)

 水平四(初中)

 水平五(高中)水平六(发展性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对课程的评价:

 学生学习评价、 教师教学评价、 课程建设评价三部分 学生的学习评价淡化评价的甄别、 选拔功能, 强化激励和发展功能, 力求改变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 忽视过程评价的状况。

 16、“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特点: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的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 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17、 体育课程设计与管理的基础矛盾与策略 (1)

 国家要求与学生需求的矛盾与策略。(2)

 统一要求与灵活适应的矛盾与策略(3)

 应试需要和素质教育的矛盾与策略(4)

 多彩内容和深入学习的矛盾与策略(5)

 技术学习和身体锻炼的矛盾和策略 18、 体育课教学:

 是在法定的一节课中, 针对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由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教学地点所进行的体育内容的教授和学习活动。

 包括三个规定性因素:

 以一节课为基本的时间概念; 在规定的教...

推荐访问:自我锻炼 锻炼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