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数学整合教学设计

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 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中《7的乘法口诀》一课。

一、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1—6的乘法口诀”以后。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体现了提高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得出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归纳、推理,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课标》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探究、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在课堂上,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在推导7的乘法口诀和讨论怎样记忆时分别运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 让学生自主参与编制乘法口诀的活动,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掌握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利用相邻乘法口诀间的联系来理解并记忆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用数学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推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四、教学过程

基本教学模式可以下图来表现:

教学流程图:

环节一:复习回顾,创设情境 1、复习1-6的乘法口诀:

(电脑展示三个六边形),你会看图列算式吗?并用一句乘法口诀计算两道乘法算式。(电脑画面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2、情境引入: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游乐场参观有趣的摆帆船比赛,比赛就要开始了,大家请看(出示课件)

摆1只小船用了7个△,摆2只这样的小船要用几个△?那摆3个呢?„„摆7个呢?让学生将个数填在表格里。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板书:7)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

师:看着上面的这个表,你猜猜咱们今天要编写几的乘法口诀,你会编吗? 环节二:动手操作,启发思考 1、自主探究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1)觉得自己能够推导口诀的学生,开始独立探究。

(2)如果有困难,可以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可以向同学请教,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3)觉得无从下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推导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拿出学具,引导学生根据乘法的含义,分别想1个7、2个7各是多少?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推导出第一、二句口诀。

2、合作交流 (1)学生小组活动。

(2)学生小组汇报:

① 说说你编的7的乘法口诀?(课件出示) ② 说说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③ 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怎样记的?

视频展示其中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3、寻找规律,理解记忆口诀

(1)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寻找其中的规律。

(2)对口令

形式:师生对口令,生生互动,小组之间对口令, 内容:如:二七( ) ( )七三十五 七七( ) ( )七四十二

师:三七二十一 生:3×7=21 7×3=21 (3)寻找口诀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学生交流如何记“三七二十一”时,教师指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一句在生活中说得比较多。我们小朋友对《西游记》,一定不陌生。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文字,请学生寻找这段文字中的乘法口诀。

文字如下:“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晴,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电脑突出显示“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4)学生小组合作读、尝试记、背七的乘法口诀。

[课中操] 环节三:反馈练习,巩固记忆 1、巩固记忆

电脑出示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自己操作并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

2、口诀整合练习

显示一个灵活的算式翻板,既可以巩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并复习前面学过的1-6乘法口诀,将前后口诀联系起来。

3、挑战自我

(两人合作,在计算机上操作)电脑随机出10道题,含有7及1-6表内的乘法,要求学生输入算式正确结果,电脑最终出示练习成绩。对于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也可以选择再挑战一次。

环节四:总结欣赏,交流掌握 (1)欣赏

师:7在古代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数,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配乐朗诵的唐诗《咏柳》,请你算出这首诗共多少字,并说出想的过程,说出相关口诀。

师:像这样每句七个字的诗,又称七言诗。

(2)交流掌握7的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现象与7有关?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3) 总结评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有什么收获?

附:【板书设计】

【课件结构】

1.画面

三个六边形

2.画面

依次显示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及乘法口诀。

3.动画

七个三角形拼成一条帆船的过程 4.画面 7的乘法口诀

5.动画 转盘、可转可停,可调速,与学生自由地进行交互。

6.动画 算式翻板

7.交互 挑战自我反馈练习,共10题,包含1-7的表内乘法 8.动画 《咏柳》动画配乐欣赏

五、整合点诊断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 1、整合点的确定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7的乘法,难点要求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而“7的乘法口诀”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主要取决于重点、难点的解决程度。根据低年段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安排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促使他们在无意识中接受并记忆新知,让纯粹的记忆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主动进行各种数学活动,及时内化对知识的理解。

2、传统的口诀教学方法弊端及优化

传统的口诀教学中,一般以系统思想方法指导,一类一类地教学乘法口诀,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如果一句口诀、一句口诀孤立地讲解与记忆,这样很难记住那么多(45句)口诀,常常发生混淆,易于出错。“更重要的是容易造成儿童机械地、鼓励得看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培养‘事物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不利于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与创造的兴趣。”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在具体教学记忆口诀时,在学生初步记忆的基础上,采取用计算机与学生交互这样的巩固环节,简洁明快,学生思维高度集中,兴致勃勃地主动记忆,内化了7的乘法口诀,融合了前面所有学习的口诀,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节约了大量教学时间。

另外,教师批改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本应有学生的参与,但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都是作业放在课后批改,而且是教师自己在办公室批改,这一过程严重地脱离了学生主体,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为克服传统教育留下的这个小弊端,本人尝试用计算机上的实时作业来检查学习的学习效果,既能有效利用时间,又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加深理解。

3、信息技术对整合点的支撑

教师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且保证课堂质量,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动手动脑的机会与及时反馈,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

在本课整合点中,学生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技术和实时作业反馈技术是整合的亮点,人机交互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生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才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智慧源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更深层次的整合,是表现在学生的“学”上,“实时作业反馈”主要体现了“及时学习”、“即求即应”的互动学习模式,这也是本课对未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未来信息化学习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六、整合点解决方法

整合点“反馈练习,巩固记忆”教学环节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巩固熟记本课所学的7的乘法口诀,知道一句口诀对应的两个乘法算式;
二是要将本课的口诀与前面所学的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三是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为了使教学形式有效实现和并得到有效支撑,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评价、合作探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这样三个交互练习:
1、可控圆盘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是巩固熟记7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对应的两个算式,会根据算式说口诀或根据口诀写算式。

这个环节设计了一个交互活动转盘,随机产生一个7以内的数与7相乘,由学生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这个转盘可转可停,还可通过按钮调节转速,有激动人心的鼓声,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的交互性,同时又有很大的随机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使学生对7的每句乘法口诀都牢固掌握。

Authorware程序片段

程序中主要使用了一个7帧flash圆盘动画和一个数组(预先存入7句口诀),利用帧对应的数组找出相应的口诀。

2、算式翻板

这个环节主要完成7的乘法口诀与1-6的乘法口诀融会贯通,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程序中用四个按钮控制两个变量的取值范围(1~7) 3、挑战自我实时作业

这个环节用来检验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已学乘法口诀的理解。本练习可以多次练习,电脑随机出题,对错题可以选择“错题重练”,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程序界面:

程序流程:

本段程序一共出10道随机题(7以内表内乘法),有成绩反馈和错题记录功能。

七、运行环境

计算机教室环境,两人一机,教学软件分课件与学件。其中学件中只包含本整合点的三个模块。

总之,在这节课上,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让每一个孩子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与数学学科的整合,通过二人一机的训练,让孩子们象做游戏一般熟悉7的乘法口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张扬了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

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

教学案例

《前后》

单位:沧州市实验小学 姓名:吴华 邮政编码:061000 电话:18303268028

【一】教材分析:

我采用的教材是冀教版教科书的一年级数学下册,这册书包括九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位置》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二维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后》这一课就是这一单元中的内容。同时,我把这节课的内容与信息技术课程相整合,我是这样安排的,学生学会开、关机与鼠标的使用后,先不学习键盘和指法(因为学生没有学习完大写拼音),而是从图形、色彩入手来学习画图,本课利用画图中图形的复制、粘贴、移动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对象是单纯、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心理等因素,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看图说话活动,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前、后位置关系的过程。

(2)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结合身边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用前后、左右等描述平面上某个物体的位置。

(4)学习在WIN画图里对图形的复制、粘贴和移动。

2、能力目标:

通过让学生在WIN画图里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计算机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数学活动中受到做事要有毅力,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利用WIN画图里的复制、粘贴、移动等对物体的位置进行操作。

3.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化。

【三】学法分析:

新课标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电脑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利用计算机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四】媒体分析:

1、学习材料和资源:Flash课件、网络课件。

2、设备: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5分钟)

动画出示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导入课题,然后指其中的两幅图提问:“龟兔赛跑时,刚开始时兔子在乌龟的什么位置?”“后来兔子在乌龟的什么位置?”“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前后》。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5分钟)

1.生活中数学信息:(5分钟)

课件出示图片(公共汽车运行场景)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并用前后描述乘客上下车规则、车中乘客位置以及各站点的位置,通过对多种事物、多个事物的位置情况的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这部分教学我不是采用“老师问学生答”形式,而是采用“学生问学生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小组讨论,把提问题、答问题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趣味的数学信息(5分钟)

出示课件,通过操作演示,把公鸡的前边复制、粘贴出另一只公鸡,然后移动图形到合适的位置,接着布置任务:

“同学们,大家亲自动手,打开桌面上趣味题,在小猴的后面再复制、粘贴出一只小猴来,如果有不会的可以打开桌面上‘帮助’文件,如果再不会,小组同学互相帮助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学习复制、粘贴命令。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身边的数学信息(5分钟)

首先我引导学生观察例图,然后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接着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在学生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组,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在教学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解决质疑,突破难点(3分钟)

学生自由说出学习、操作过程中的困难,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四)反馈练习,巩固升华。(15分钟)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想一想:(5分钟)

第一题,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图意,再回答书上的两个问题;

第二题,是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发现不同的位置关系,既可以用左右描述两组的位置,也可以用前后、左右描述每个运动员的位置,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观察后发现的位置关系。

2.变式练习——做一做(5分钟) 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受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同时掌握WIN画图里的复制、粘贴和移动。

3.升华练习——说一说(5分钟)

出示古诗《咏鹅》的动态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画中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用计算机操作,就能很直观地解决问题。

这些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从不同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2分钟)

这一环节重点是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出总结;
然后作出恰当的评价与反思。

【六】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面向新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它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突出了以下几个思想:

1.紧紧围绕创建“新型教学结构”这个中心来进行学科整合。

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教学并重”教学结构)。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有的人误认为只要用了课件就是一节整合课。而我设计的这节课以信息技术做为工具,找准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渗透计算机的操作技能,使两者真正的达到了整合。

2.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3.激发兴趣,提高参与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是有个性的,他们的活动受需要和兴趣的支配”。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对数学感到枯燥、无味、怕学,其原因之一是由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和严谨性所决定的,再者就是受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局限。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方式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的!例如: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动画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
在WIN画图里在公鸡的前边复制、粘贴出另一只公鸡等形象生动的方式教学,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多种感官同步进行的直观效果,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提供丰富感知、呈现思维过程,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让学生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动态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借助观察和比较,更深刻地把握知识的本质。例如:在本课的升华练习中,我出示古诗《咏鹅》的动态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画中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用计算机操作,就能很直观地解决问题。

5.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

《新课标》中指出:我们的数学要尽可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凭借,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来表现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本课中我设计了“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身边的数学信息” 等环节,在“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中课件出示图片(公共汽车运行场景)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通过对多种事物、多个事物的位置情况的观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在“身边的数学信息”中,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然后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发现并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性质,懂得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2、了解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并能寻找到生活中的运用。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交流、发现等活动,发展平面几何观念;

2、通过实践去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精神;

2、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二、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实验、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发现。

四、教 法:

新的课堂教学采用“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践和猜测的发现过程。

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发现新知识。

教师耐心引导、分析、讲解和提问,及时点拨,及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肯定与评议,使学生思维逐步扩展。

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

1、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模型教学;

2、实践式、讨论式教学;

3、评议结合教学。

五、学 法:

从实践中探索―――在讨论中发现―――到生活中对比。

六、教学设计

准备问题: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课件演示:
如果我们要从A地到B地,你会选择哪种走法呢?

(说明: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准备阶段,回顾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发现过程中。) 进行新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姚明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欢的篮球明星,根据篮球明星姚明的有关资料,你能算出姚明的步幅有多大?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件演示:

( 说明:设置悬念,从情境中营造可探索的环境,从一开始就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用同学们感兴趣的事,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快乐的讨论与探索中尽可能地展示学生丰富的资源、儿童的信息,使课堂教学活动更精彩,更充满生机与活力。)

2、自己实践,发现新知:

① 动手做一做:

用长度分别为7cm、2cm、5cm、4cm的四根小棒,同学们发挥想像,任意取其中的三根,首尾连接,搭成三角形。并思考以下问题:

(说明:学生有了好奇心,同时将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这一步是使学生从实践活动中自己发挥创造力、发现各种可能的结果。学生进行分组实践,遇到困难可提问,同桌学生也可互相商量。这时引导学生实践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等实践到一定时机时,转入下一步。)

② 交流反馈

③ 形成性质

(说明:通过“做一做”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思考和直观的推理,获得新知,并学会初步说理,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加以分析点评,并用课件总结各种可能。)

④ 作图验证

⑤ 再试一试 (说明:既使得学生会用圆规和直尺画三角形,又让学生在作图中更加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性质,也为下面三角形稳定性的学习埋下伏笔。)

3、继续实践,继续发现:
① 再动一动手

(说明:通过“再动一动手”这一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初步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② 得出性质

通过展示教具三角形与四边形。加深学生对这一性质的感性认识。课件演示

(说明:展示教具,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通过课件,带领同学们到生活实践中的去寻找三角形稳定性的运用,同时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图形之美。)

4、重点内容,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巡视,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尝试练习的反馈信息,找准学生困难在哪里,这就为后面教师讲解提供信息,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尝试中遇到困难,同桌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

5、针对困惑,教师讲解:

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对尝试题进行点评。

(说明:学生互相讨论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尝试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时教师讲解的火候已到。教师只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学重点和难点地方进行讲解。这是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关键一步。在“想一想”这一题的启发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6、会学数学,学会小结

在课堂小结前,问一问同学: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后,返回到本节课的开始,让同学讨论姚明步幅有多大的问题。

(说明:通过小结,一方面使学生主动地把本课的知识内容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熏陶学生逐步达到“会学”数学的境界。“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这时学生已经能很轻松得回答姚明的步幅到底有多大了。)

7、推荐创新,布置作业

(说明:这是为学生课后进一步探索指明方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推荐作业也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心得体会(共3篇)

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共4篇)

信息技术下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课件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整合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