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分子教学设计

§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2)

-----分子

原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3、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4、从分子原子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性质由什么决定,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什么不同;

5、能从微粒的观点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重点难点】

1、知道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2、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过程】

(温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这些微粒有什么特点?(很小,不断运动,微粒间有空隙) (展示)隧道扫描显微镜

(复习)你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两个事例吗?

(展示)五彩斑斓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缝衣针、温度计、铜丝、钻石)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物质具体是由哪种微粒构成的。

(视频)见过缝衣针的主要成分是铁,我们把它无限的放大,最后我们会看到什么?(铁原子) (提问)铁原子之间是紧密结合?还是有空隙?(空隙)

这是一张放大后的图片,如果将来你有一架高级的机器让你直接能看到这些原子,你还会看到什么现象呢?(运动)(铁原子真的是灰色的吗?颜色是为了让同学们区分清楚,特意加上去的。书上的微粒图也都是一个道理。) (小结)不仅铁,还有汞、还有铜、铝等常见的金属以及稀有气体(出示霓虹灯,)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汞由汞原子构成,铜有铜原子构成,氦气由氦原子构成。老师这个钻石由什么构成吗?(碳原子) (板书)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的金属(铁、铜、铝、汞)和稀有气体以及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

(设疑)铜和金刚石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他们的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不同,因为构成他们的微粒(原子)不同。

(归纳板书)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构成他的原子决定。

(过渡) 常见的金属和稀有气体以及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那么第二章我们研究了身边的化学物

1 质,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还接触到了氢气,那么这些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展示)出示一杯水,水的符号怎么写?(副板书)把一滴水无限的放大的话,你会看到什么呢?(水分子),水分子有什么特点呢?(运动,微粒间有空隙)放FLASH(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 (归纳板书)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的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问题)2.水、氢气、氧气,二氧化碳这几种熟悉的物质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一样吗?(不同,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助燃性、水能帮我们解渴,还能灭火)为什么呢?

宏观上,是因为它们的物质种类不同,微观上,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归纳板书)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构成他的分子决定。

总之物质的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他们的微粒不同。

(考考你)

1、冰和水的化学性质相同吗?为什么?

2、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与水的蒸发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判断依据呢?

(引出)接下来我们从微粒的观点来看物质的两种变化。

(分析)水蒸发的宏观与微观。(水蒸发的动画)

(小结)水蒸发过程中水分本身不变,而是水分子间的空隙发生了改变。

(设疑)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和氢气不再具有水的性质了,原因何在?水分解时水分子是如何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呢?水分子发生了什么改变?(播放水分子分解动画)

(交流讨论)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1、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可分?

2、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否再分?

3、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是否发生了改变?

4、水分子是如何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呢?

5、你可以获得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吗?

(归纳板书)分子与原子的联系与区别。

二、微观看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空隙改变

2、化学变化: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化学变化的实质)

(过渡)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等,刚才我们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而宏观的物质可以分成两哪两大类?(纯净物和混合物)那从微观角度,他们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情景)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从宏观与微观分别分析,用微观示意图展示) 过氧化氢溶液呢?氧气和臭氧呢? (归纳总结)

三、从微观看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2、混合物 :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当堂反馈)

(课后拓展)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能否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学生小组讨论,谈收获!

(游戏)接下来我们感受一下分子的存在:手扇风

刚才感到了风,其实是空气中的许多分子和原子一起来打了你的脸,所以你就感受到了风。有哪些分子哪些原子呢? 【板书设计】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分子原子

一、分子、原子

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常见的金属(铁、铜、铝、汞)和稀有气体以及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划书P66)

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所以物质的性质不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氧气、水、二氧化碳、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所以物质的性质不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分子原子的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

4.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二、从微粒的角度看物质的变化

1.化学变化:分子拆成原子,原子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前后的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 2.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分子间空隙改变

三、从分子的角度看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 混合物:不同种分子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了解分子、原子的区别;
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2、学会运用实验、观察、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粒子。

【实验准备】品红的扩散 氨分子扩散实验 二氧化氮气体在空气中扩散 水和酒精的混合 压缩水和空气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见了花香,你闻见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引入课题】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想一想】你看见了什么?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拓展】结论1:宏观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播放动画】分子在水中扩散的微观过程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 2、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活动与探究】在烧杯A中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B中装入10ml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到小烧杯A中的溶液变成了红色。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请你用简单的实验证明自己的解释。

【学生猜想】

1、A烧杯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红,与B烧杯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烧杯A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烧杯B中的浓氨水散发出一种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慢慢溶解到烧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变成红色。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装入20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试剂。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

3、小心闻B烧杯的浓氨水,嗅到刺激性气味。取出浓氨水少量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剂,观察现象。

【获得结论】 1、氨水能使酚酞试剂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分组实验】

A组:一杯开水,一杯冷水,同时放入质量相当的品红,观察现象。

B组:下面一个集气瓶盛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上面一个集气瓶盛空气,抽走中间玻璃片,观察现象。

C组:(1)50ml水与50ml水混合 (2)50ml酒精与50ml酒精 (3)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 D组:各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汇报实验结果】你有何发现? 【拓展结论并投影】

结论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气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大,固态、液态物质的微粒间隔比较小。

【考一考你】1、苯分子照片中两个相邻苯分子间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2、“酒香不怕巷子深”、水烧开后在壶口处能看见白雾,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投影】1、几种常见分子模型

2、空气的自白(模拟空气中的氮气分子、氧分子、水分子、氦原子等微粒模型以及运动情况)

【讨论与交流】

1、解释四幅Flash动画中的问题 2、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感受…… 3、P52 3(2)(3)(4)(6) 4、动动手,制作几种分子模型 【知识梳理】我已知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是在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分子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原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过程 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 2.学会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第1页/共6页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二、学生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物理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但是由于分子、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要真正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并通过“生活经验——化学实验——科学技术”的途径帮助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1】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投影图片)

(1)走到花圃会闻到花香;

(2)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教师:那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进入化学的另一个世界!

学生观看,思考,并作出猜想:
“花香”、水、糖块可能都是由看不见的更小的东西构成的。

通过学生熟悉的宏观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感悟“宏观的物质可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并带着困惑进入本

第2页/共6页 节课的学习。

【演示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

【问题2】请认真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3】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观察实验,交流讨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加入的品红,在水中慢慢的扩散。

品红可能是由更小的看不见的“品红粒子”构成的,这种粒子还在不停的运动。

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实验继续让学生感知“物质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师讲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家们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证明了物质确实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微观粒子构成的。

【展示图片】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

倾听

观看图片,并思考图片所表示的意义——宏观物质确实是微观粒子构成的。

通过生活经验和实验现象的分析,都只是一种推断。只有通过更科学的手段,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的重要性。

第3页/共6页

环节二、探究分子的基本特征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料卡片】水分子自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问题4】根据对“水分子自述”的分析,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阅读、分析所给材料,并经过讨论得出下列结论:
(1)分子的体积很小;
(2)分子的质量也很小。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演示实验】教材P49“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有什么现象发生?

【问题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分子有哪些基本特征?

第4页/共6页

【演示实验】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溶液。

【问题6】请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能够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

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1.A烧杯中无变化,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2.试管中溶液变红色,说明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色。

3.A烧杯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B烧杯中的氨分子进入到了A烧杯中。

思考,得出结论: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

思考,得出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2)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对比实验的意义。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演示实验】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混合后液体体积?

【问题6】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分子有什么基本特征?

观察,发现实验结果“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竟然不是10050mL”。

思考,总结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通过实验,制造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

第5页/共6页

【教师总结并板书】二、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学生整理,记录。

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进行整理归纳,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条理。

环节三、学以致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请你试着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40L的钢瓶中?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3.为什么物质可以由固态→液态→气态? 4.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为什么会上升? 思考,交流表达。

一是进一步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二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6页/共6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过程方法】

用边教边实验的方法。首先提出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引发思考,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观点,然后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继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相互交流、分析与讨论,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从而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路过花圃、饭店门口会闻到什么气味?一杯水长久静置会不会减少?若加热这杯水呢?这些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猜测来描述、解释上述现象。) 师:先进的科学仪器已经拍摄到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照片,如苯分子和半导体材料硅的原子,见教材的图

36、图37。证明物质确实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构成。那么这些粒子究竟小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有多少?怎样才能把它们数完?需十亿人口、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地数3万多年才能数清。

生: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很小。

师:这是分子的第一个基本性质,下面请同学配合完成下列两个实验。(1)向静置的盛水烧杯中加入品红,观察现象。(2)浓氨水在空气中扩散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

生:分子是不停运动的。

师: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这就是水受热后减少更快、夏天湿衣服比冬天易干的道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为什么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实验:请两学生分别量取50 mL水、50 mL酒精倒进100 mL量筒里,观察现象。) 师:现在是否满100 mL? 生:不满了。

师:那么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师:而且不同的液体其分子间间隔不同,如果把它们混合起来,相互挤占对方的空隙,最终体积不是1+1=2。这说明不同液体的体积不能相加。然而质量却能相加,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组成物质的微粒个数没有改变。

师:为什么气球易被压缩,而铅球受压几乎纹丝不动? 生:因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而液体、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为什么物体受热体积会胀大,遇冷体积会减小了吧? 生:因为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遇冷间隔变小。

师:能否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分子的三个基本性质。

(学生稍作讨论并举例回答。) 师:分子、原子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教师向学生展示用硬板纸做出的几种分子模型。),现在我们已经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等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学习了这些知识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学习了这些知识后,至少我们要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前面我们已学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生:有无新物质生成。

师:这是一种宏观的说法。如果我们从分子角度看“有无新物质生成”其内在原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析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并结合教材的图3-

11、图3-

12、图3-13,推断在上述变化中谁变?谁不变?(穿插演示:把硬纸板做的水分子模型进行分解,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汞和氧气的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达成共识。) (教师给出以下填空题供学生回答并进行小结。)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不变,仅_____变了;正是由于_____不变,物质就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若_____变了,物质也就变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就变了。由此定义_____是保持物质_____的最小粒子。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变了,变成_____,然后_____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_____可分,而_____不可分,这就是_____和_____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_____是化学变化中的_____。) 师(追问):分子能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不变呢? 生:不能。例如,同样是水分子组成的水,既可呈液态,又可呈气态、固态,其状态不同,即物理性质不同,但只要是水分子,通电就能分解成氢气、氧气,即它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教师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后感】

新课程目标是要通过该课题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人教版新教材对《分子和原子》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教师的演绎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

成功之处:①学生实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②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填空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课题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在前面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知识基础上,作为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到重要的作用。

2.教材处理

为了促进学生对分子性质有更深的认识,我在课堂上增设了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运动探究及酒精与水混合的分组实验,并且对氨分子的扩散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将本课题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我只对分子的性质及其概念进行了探讨。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②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其概念,并能够运用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③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②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与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以及应用分子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而本节课的难点是分子概念的形成和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采用了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本课时设计为一节实验探究课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有关分子的性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分子的概念和微观想像能力,从而突破学习难点,我从以下二个方面着手:

1.采取更为开放、灵活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乐趣;

2.广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现象,把日常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

三、学法指导

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内容,主要采用了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本节课所学习的分子是一种很小很小的粒子,它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由于我们看不到它,所以这部分知识非常抽象,不太好理解。因此在学习中采用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并结合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及课本上的相关实验现象,通过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及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分子的概念,并能运用分子的有关知识来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程序

1、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为什么会逐渐减少呢?

2、春天里,走近花园,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呢? 【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教师引导】以上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引发学生回想起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然后配合实验,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引出分子、原子做铺垫。)

2、实验探究,探求新知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将构成物质的粒子放大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物质是由不可见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看图片让学生感知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教师板书】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请学生观看一滴水的图片,并分析一滴水中水分子的数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通过具体数据和对比让学生理解“分子很小”,学生由于惊奇展开议论引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 【教师板书】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实验探究1】

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摇匀,观察溶液颜色。

2、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烧杯中的溶液,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装有浓氨水的小瓶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做对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用小瓶代替小烧杯,可以在平行班内多次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节约药品的习惯。)

【教师引导】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那么,分子的运动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请学生观看动画,分子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跟宏观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设计意图:用动画的形式表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跟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同,形象、化抽象为具体。)

【教师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实验探究2】酒精和水的混合 请学生分别取5ml水与5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10ml ?讨论交流:出现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知识入手,拉近生活与化学的距离。通过对实验观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探究3】取两支注射器,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比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动手实验,亲身体验到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隔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教师提问】既然分子间有间隔,那么,气、液、固三种状态下的分子的间隔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展示课件:气、固、液分子间隔图片。

【学生活动】总结出分子之间的间隔:气体>液体>固体

【教师板书】

3、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使学生形成分子间间隔表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3.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湿衣服晾一段时间变干了。

B.秋天校园内飘着桂花香。

C.2005年3月西北地区发生沙尘暴。

D.食盐在水中自然溶解。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观点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小

3.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4.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①25升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0.024升的钢瓶中。

②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为什么? ③一些物体为什么受热会膨胀,受冷会缩小呢?

④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更快,为什么? ⑤铁路上的铁轨为什么是一段一段的,而且两根之间还要留有缝隙?

4、交流总结,体验成功

1、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2、你对分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活动】看课件,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交流彼此的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小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5、布置作业,实践新知 【课后作业】

1、预习本课题后一部分。

2、优化设计课题1第一部分。 【板书设计】

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大烧杯、小烧杯、品红溶液、酚酞溶液、浓氨水、胶头滴管、针筒、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生活中你经常碰到这种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了,如果拿去加热会减少得更快;当你漫步在果园,便有一阵阵果香飘来;当你把紫色高锰酸钾晶体丢人水中,水就会变成紫色,但我们肉眼却看不到高锰酸钾晶体的存在等等,大家是否想过原因呢? [演示实验J教材中(实验3-2)o [观察]品红溶液逐渐扩散,最后溶解在水中,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后变成浅红色。

师: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加热后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品红滴到静置的水中能逐渐扩散呢? [学生讨论]水慢慢变干了,实际上是水微粒蒸发到空气中;我们闻到果香味,是看不见的果子微粒分散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对。这样的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后来,这个大胆的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验证。

[小结]由课本图3-6和图3-7分析得出: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口(科学仪器直接观察)。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师:分子除了有一定的质量,还存在哪些性质呢?(从现象说明)o 生1:从品纽的扩散、水的蒸干……等现象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生2:从水受热蒸发加快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也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3:闻到香味也可以说明分子微粒在不断运动。

师:回答得很好!分子除了在不断运动外,还有哪些特点? 生,:当水加热至100℃,水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间的间距拉大;在O℃时结成冰,呈固态,说明水分子的间距拉近;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日常现象中,从前人探究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得出分子的一些特点,归纳如下(投影):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师:这3个特点中第

2、3两点是你们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得出的,那么你能不能用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呢? (分组实验,重点探究特点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前先做个演示实验) 在一试管中加入lOmL无色的浓氨水,然后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作为信息提供给同学们。

[现象]溶液呈红色。

[结论]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岔

[实验内容]探究分子特点之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实验方案1]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然后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2]在一只试管A中加入lOml。水,然后滴人2~3滴酚酞试液;另取一支试管B中加入10ml。的浓氨水,然后用带寻管塞子塞好.并用橡胶管连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3]如右图所示,A、B两烧杯中装有无色酚酞试液;另取一个C烧杯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约5分钟后)。

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案,从理论上推测结论,完成下表:

师:同学们亲自进行实验究话动,通过实验,我们归结出以下几点

1.氨水会挥发出许多微小颗粒并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最先打开瓶塞时,我们都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亲自体验得出。) 2.氨水中的氮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含有酚酞的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3.说明构成氨气酌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课后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利用实验探究验证了分子的特点。现将本课题总结如下: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板书设计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阜宁县实验初中

田菊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建立分子和原子概念,并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现象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由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以及苯分子、硅原子的图象,让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微粒性。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酒精、氢气、氧气、蔗糖等。

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如:碳、硅、铁、汞等。

2、分子、原子的特点:

(1)分子、原子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原子是运动的,温度升高,粒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3)分子、原子之间有间隔,温度升高,粒子间的间隔增大。

练习: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墙内开花墙外香;

(2)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3)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ml。

(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晾干。

二、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展示几种分子模型:水分子、氧分子、氢分子

讨论: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的不同归纳总结出分子、原子的定义。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思考与分析:

1、从分子的观点分析,冰水混合物 与糖水混合物有何不同。

2、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加热固体碘产生紫色的蒸气,有人说这是碘的升华,有人说这是碘的分解。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设计实验来证明。

3、金、铜、锌等金属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把锌、铜等金属通过化学反应炼成黄金一直是古代炼金术士的梦想,请问他们有没有实现梦想?用你学过的知识分析其中的奥妙。

变个角度看: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用微粒的变化分析物质的变化。世界更精彩!

分子和原子 【教学设计】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题内容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物质构成的奥秘”中的二级主题“微粒构成物质”的知识范畴。

本课题是微观世界概念教学的起始课。学生之前学习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等内容都是对于宏观物质及其性质的学习,本节课要从生活和实验中的宏观现象入手,启发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感知微观世界,认识分子的特征,形成分子的概念。架起由宏观现象认识微观世界的桥梁,为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已有能力

知识基础:在物理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一些关于分子的知识,知道分子的体积非常小,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但其确实客观存在的。

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质的三态变化,从科普文章上知道分子,原子等词汇。

已有能力:能够熟练掌握的是物理课上常提到的一些变化,如蒸发,扩散,物质的三态以及热胀冷缩。

2.学生学习评价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

学生不了解分子的概念,这就导致了他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存在误区。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分子、原子的一些特殊性质。

因此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分子的特征,理解分子区别于宏观世界的特殊性。安排两个宏观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会通过类比想象的方法设计实验,感知微观世界,教师只提供所需的必要信息。之后要注重分子概念的形成,使学生正确区分宏观与微观。学生动手实验获得感性的实验现象,突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对不与馒头接触的碘却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这一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得出分子的概念;
最后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解答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分子的概念和特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分子概念的形成

2.认识分子的特征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体会通过宏观实验现象感知,类比想象微观世界的思想方法,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

2.通过动手实验,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自主学习中获得学习化学的乐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形成 教学难点

分子概念的形成

五、教学设备及用具

教学设备:
投影仪、计算机

仪器及用品:

烧杯、铁架台、酒精灯、表面皿、量筒

药品:
浓氨水、酚酞、酒精、碘

六、主要教学方式

实验启发式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七、主要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来到成都,鸟语花香,感觉很好

为什么看不到花香,却能够闻到?

思考,发现问题

将化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产生探究欲望

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认识分子的特征

【表演小魔术】氨水遇酚酞变红

【提问】氨水不与酚酞相遇,会使酚酞变红吗?

【实验方案】 向带有标记的两个小孔中分别加入 5 滴酚酞,向没有标记的小孔中加入 5 滴浓氨水,盖上盒盖, 对比观察盒内与盒外的酚酞会产生哪些不同?

【提问】

1.氨水遇酚酞变红,但是氨水没有与酚酞接触?

2.盒外的酚酞为何不变红?

3.以上实验说明微粒有哪些特征?

【板书】微粒的特征

1.总在不断运动

【讲述】微粒是客观存在的

【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构成苯的微粒的图像

【说明】展示 1 粒小米的直径和构成水的 1 个微粒的直径,比较说明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板书】2.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提问】10mL 黄豆 +10mL 小米 = 20mL? 为什么?

【讨论】如果换成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等于混合前二者的体积和吗?

【实验方案】用胶头滴管向吸管中加入水至刻度线处,之后继续加入酒精至刚好加满,用塞子塞紧,将吸管倒置几次后正放,观察吸管内液体体积是否变化。

【提问】 以上说明微粒有哪些特征?

【板书】 3.有间隙

【学生实验】

小组合作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对比观察发现盒内酚酞变红,盒外酚酞无变化,浓氨水无变化。

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逐步进行分析,并得到结论 通过比较小米的直径与构成水的微粒的直径,认识微粒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学生实验】

小组合作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吸管内液体体积变少了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对比,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通过宏观与微观的比较切实感受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给学生创造探究条件,培养学生类比想象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

分子概念的形成

【提问】通过观察试管中的碘,你能描述碘具有哪些性质吗?

【提问】如果将碘和馒头分开,馒头中的淀粉是否还能变蓝?

观察、思考

分子概念的形成

【实验方案】 将馒头挂在试管上部,塞紧塞子,将试管放入烧杯中,观察试管内的变化。1 分钟后,取下铁钩上的馒头,换上另一块馒头挂在试管上部,塞紧塞子,将试管放入热水中 1 分钟,前后对比,观察试管内的变化并记录

【提问】 1.碘没有与馒头相遇,为什么也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呢?

2.实验过程中碘的哪些性质改变了,哪些性质没有改变,你能把这些性质分类吗?

3.实验过程中碘的微粒一直存在,而碘使淀粉变蓝的化学性质始终没变,说明了什么?

【板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讲述】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浓氨水中的某种微粒保持了浓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化学性质。构成酒精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各自保持了酒精与水的化学性质,所以我们实验中讨论过的微粒就是分子,得到的三条特征就是分子的特征。

【学生实验】

小组合作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

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观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分子,课前活动中你是如何鉴别酒精和水的?为什么可以这样鉴别?你能从分子的角度出发,谈一谈吗?

【小结】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 可以从分子的角度去认识多样的 物质世界,可以利用实验探究的

方法去认识并想象微观世界。

思考、分析

从分子的观点出发,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特征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有间隙

3.总在不断运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分子的概念为核心,围绕形成分子的概念展开教学。由于分子这个微观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易理解,这就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分子的共同特征。为此,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安排了演示实验并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认识分子的特征,形成分子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分子的角度谈一谈课前活动中对于酒精和水的鉴别,让学生学会从分子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创新之处:

1.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本节课中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教学。在课堂上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三个宏观探究实验,利用类比想象的方法认识分子的特征。之后再通过动手实验获得感性的实验现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分子的概念。最后,从微观角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自己总结认识微观世界的方法。完成从宏观现象入手,想象、感知微观世界的过程,架起由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的桥梁。整节课老师基本退到了幕后,在中间起到创设情境,启发思维,引导探究,得出结论的作用。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了解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由从前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学会学习。

2.在分子概念教学中,注重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形成分子的概念

在化学微观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概念的形成方式和阶段性,避免空洞的说教。让学生通过感性的实验现象逐步分析、类比想象,最终形成概念。在本节课中学生先通过动手实验获得感性的实验现象,发现不与馒头接触的碘却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形成分子的概念。这样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3.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并学习多样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学习学科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多样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能力。在形成分子概念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科思想。在认识分子的特征时采用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在总结本节课收获时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收获是双重的,在收获了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并学习了多样的学习方法

分桃子教学设计(共7篇)

椅子设计教学设计(共4篇)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孟子教学设计(共10篇)

椅子教学设计(共15篇)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原子 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