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
张晓萍,李 鑫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650091)
摘要:文化空间是特定文化的集中展现,和文化表现形式共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基本类型。在分析文化空间内涵和保护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旅游开发的特征,提出旅游化生存是增强文化空间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并认为“大型实景歌舞展演”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旅游”是文化空间旅游化生存的可取之道。
关键词: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生存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723X(2010)06 -0105 -05
一、“文化空间”及“旅游化生存”
一般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被划分为两个类型: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来源于人类学,本指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有规律性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这个概念沿用地理学的“空间”概念,寓意一个特定的地域或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空间的概念和范围已得到一个拓展,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延伸概念,同时也是人们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维度之一。1997年,西班牙作家戈伊蒂索洛与摩洛哥当地几个有志之士为保护位于摩洛哥马拉喀什老城的吉马·埃尔弗纳广场及其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创建了一个非政府组织,名为“保护吉马·埃尔弗纳广场大众文化表达形式联合会”。该广场每天都有音乐家、说书艺人、舞蹈家、魔术师和吟游诗人为云集此处的多民族观众和各国游客进行表演,成为文化多样性的交汇点,但其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引起了戈伊蒂索洛的担心。他郑重指出:“对人类来说,失去一个说书艺人,要比200名畅销书作者的去世造成的损失严重得多。”这个行动直接推动了同年6月在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保护民间文化空间专家磋商会”。会议辩论期间产生了一个新的遗产概念,就是“人类口头遗产”;同时对来源于人类学的“文化空间”概念做出了定义:“文化空间的人类学概念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范文先生网 www.fwsir.com)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一个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文化空间”首次被正式纳入遗产保护的范畴,它和文化表现形式共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种基本类型。
国内学术界对“文化空间”的理解和表述众说纷纭。从近几年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研究要点:(1)对文化空间特征的研究,空间性、时间性、文化性是公认的文化空间特征,而有学者认为对活态性、本土性、整体性的把握才是保护文化空间的关键。对文化空间内涵的分析,2007年2月在北京举办的“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拓展了文化空间的内涵,学者认为文化空间是具有体现意义、价值的场所、场景、景观,由场所与意义符号、价值载体共同构成,其关键意旨是“具有核心象征的文化空间”;“行为主体的行为叙事”作为文化空间的重要表达方式也得到与会学者的认可。构建型文化空间愈来愈受关注,以北京东岳庙传统节日活动为代表的建构型文化空间是时代产物,这种文化空间本身并非是民众自发举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而是由精心设计和组织,在特定空间内展现一定文化内容的场域,而构建特定节日文化空间已经成为当前传统节日保护的一种常见模式。针对中国文化空间研究现状,有学者指出国内研究要么只是宏观地、泛指性地论证了文化空间保护的原则和方法,没有厘清文化空间本身所承载的独特价值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能贡献,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文化空间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地理性的“文化场所”( cultural place)而忽略了其具有文化意义的“隐喻性空间”( metaphorical spaces)。对文化空间具体形式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凡是按照民间约定俗成的古老习惯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场所举行传统的大型综合性民族、民间文化活动都是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空间形式,遍布在我国各地各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庙会、歌会(或花儿会、歌圩、赶坳之类)、集市(巴扎)等,都是最典型的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文化空间。”
综上所述,虽然学者们对何为“文化空间”各执己见,但都是以世界教科文组织的相关界定为前提,而且文化空间所必备的几个元素也有了共识。笔者认为,文化空间是特定群体周期性地在特定时间于特定场所或地点按照一个特定制度举行的集中体现该群体的传统习俗、价值观、信仰、艺术等文化特性的活动,其基本要素是场所(空间)、时间、行为主体(参与者)、组织管理、行为叙事等,这些基本要素与传统民俗通过彼此融合和体现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总之,文化空间是以上几个因子共同烘托而成的一个“文化氛围”。如图1所示:

可见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文化空间已经突破传统的“物理性地域空间”的认识,逐步衍变为抽象的事实存在。从对文化空间组成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反映地方文化特色,旨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面临传承危机的、自发而成的或建构而成的节庆活动都可以纳入文化空间的范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很多节庆活动就是很好的例子。例如传统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如大理白族“绕三灵”、傣族的傣历新年“泼水节”、景颇族“目瑙纵歌”等)、建构型传统节日活动(如北京东岳庙在每年端午、重阳、春节举办的节庆活动)、传统的社会公共活动(如庙会、祭祖),还有集中体现一个特定区域内人民生活、信仰、文化的生活空间(如俄罗斯塞梅斯基文化空间、约旦皮特拉和瓦迪鲁姆的贝都人文化空间等)。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危机性已经成为公众话题,上至国家下至普通公民都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有学者认为,截至2009年6月,已公布的1028项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