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识课呼唤研究性学习

1.引言  所谓"常识",是指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一些最基本、最必须的知识。不同时代的人们,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生产关系、政治制度的制约,有不同的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无论社会怎样发展进步,无论科学与技术如何发达,对于任何一个时代来说,常识总是指那些与当时当地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作为一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小学常识教育经历了从古代到当代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科学文化落后,无论是自然常识还是社会常识教育,都是伴随着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传授而进行的,言传身教是教育的基本方式。自奴隶制产生后,社会的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教育的专门化机构--学校产生了。有关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的教学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如孔子长期都以《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而其中包含了不少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基本知识。进入封建社会,常识教育开始逐步系统化。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急救篇》是现存我国最早的识字课本,其中所收集的2144个单字中,关于工具与日用品、器物、武器、建筑物、人体生理和医药及六畜的名词合计达600个,实为一部小百科式的常识教材。这时期的常识教育有两个特点:一是偏重于伦理道德的灌输和历史知识的传授,自然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内容少于社会、人民知识的内容;二是常识教育还没有从识字教育、阅读教育、写作教育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在近代中国,常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第一次获得了独立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到如今,已相继颁布了许多文件对常识教育作了规定。   由此可见,小学常识教育是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实践与研究的结晶,也是教育科学最新成果和常识学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反映。小学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常识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常识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实施义务教育、促进少年儿童素质、全面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2.问题的提出    3.几点思考    3.1创设怎样的氛围使学生主动地学。    3.2建立怎样的一套小学常识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特长,在健康中学,在生活中学,在研究中学。    3.3建立怎样的一套评价体系,评价小学常识课堂应用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利弊。总结经验,以不断完善和改进。    3.3.1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有组织转向参与。    3.3.2是否给予学生选择权利,留足选择空间。    3.3.3是否就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引导。    3.3.4是否体现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必须具备的原则和精神。    4.反思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    总之,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孩子们充满生活力。  [参考文献]:  1.胡东芳,孙军业。为学校的创新"松绑"(J)。福建教育。2001.(10):P18-19  2.叶君宗。尝试问题解决模式(J)。福建教育。2001.(10)  3.黄永坚。学生发展之门径(J)。福建教育。2001.(11)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