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测量篮球场,北京版,(2)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是 学科 数学 学段:中年级 年级 三年级 相关 领域 综合实践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7月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要形成多主题、多层次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综合实践课承载的特殊任务及优势所在。本节课以“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为主题,让孩子亲身经历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体现实践性,也就是让学生在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

三年级上册教材中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二年级学过的“米”“厘米”的认识,到现在为止学生们学习了长见的长度单位,此时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用错单位的情况,此次测量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在测量过程中体验不同工具测量的乐趣,感受合作的快乐,在记录数据,汇报成果的过程中体验单位对于测量的重要性。

教学背景分析 1.学生情况:

第二学段的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于长度单位有了更多的认识,但是在前期对篮球场的长和宽进行估测时与实际长度有很大差距,说明孩子的知识只停留在了课本上,而没有真正的走下课堂融入生活中。设计本次实际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有意识的把课本中的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去。

本课的重点是体验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组织语言汇报成果的全过程,使学生综合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解决生活中的事。落脚点在测量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过程中学到课本学不好的知识和经验。

2.课前准备: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为二课时 (1)一课时前带孩子去观看中学生们打篮球情况,激起兴趣。观察篮球场的场地,估计篮球场的长和宽 (2)制定完活动方案,小组去准备实施的工具 (3)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帮助孩子记录下测量照片,提供给孩子进行分析汇报 (4)第二课时汇报之前让孩子自己选择照片,组织语言进行汇报(教师帮助制作ppt)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按照计划解决问题,并在活动中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活动中感受小组合作的价值,感悟测量这种应用技能的重要性。

3.让学生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研究的过程,能够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4.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动脑、动口、动手,体会小组合作的价值。

教学难点:能够汇报能够汇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汇报,吸取经验,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利用观看大姐姐们打篮球,对场地的研究激趣 尝试提出问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综合,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 体验不同测量方法的乐趣,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经验 1、帮助学生引出制定方案之前要想: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小组讨论方案。

3、3、感受1吨学。

积累活动的经经验,感受本课的综合性、实践性 1、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确定位置 2、选择工具。

3、小组分工 4、解决测量时应注意的问题 前期观察欣赏图片提出问题 制定方案 实际测量 1、分组测量 2、记录数据 法 学生汇报测量的过程,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汇报展示 总结归纳 倾听过程中学会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体验会合作精神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概括。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1、情境引入,观看篮球场图片 通过前期观察孩子对篮球场有了一定的认识,出示篮球场的图片分析各部分,让孩子有兴趣的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 生1:篮球场有多大? 生2: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 生3:篮球场的篮筐高度有多高?所有的都一样高吗? 生4:那球场上有一个半圆和一个圆,它们是什么意思? …… 2、梳理问题、分类整理 教师小结: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引导孩子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我们可以去去量一量 此时确定去量去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 生:其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查一查 上网查一查 找体育老师问一问 找爸爸妈妈问一问 教师小结:那我们就可以把他们分为两类 一类:

二类:

3、引出课题 教师小结:关于查询类的问题我们下节综合实践课去解决。我们今天就去针对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来进行一节综合实践课。

二、制定方案 1、想一想、说一说 师:要想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我们要先想清楚应该怎样去做,也就是先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如:如果去测量篮球场的周长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先干什?后干什么?请同学们小组间先商量一下。

小组汇报总结:

(1)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确定位置 决定沿着篮球场的白线内沿去测量长和宽 (2)选择工具 各小组根据生活常识自己决定想要使用的工具 (3) 小组分工 各个小组进行具体的分工:讨论决定有测量员、记录员、汇报员。

(4)解决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选择的工具注意从0开始,测量时注意找到最合适的位置;

小组间要合作完成任务 测量时要注意除了要记录下数据,还要注意记录下数值的单位 2、说一说、做一做 针对我们的方案制定简单的表格 篮球场中的数学实践活动单(测量) 测量的任务 人员分工 记录员:

测量员:

成果汇报组织员:

我们使用的工具是:

我们的测 量过程是 三、二课时:

注意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各组记录:例如:测量时出现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的(把照片拍下来给孩子用作ppt) 1、可以用做米尺,怎么去做一段一段的记录,(特殊的标记:用粉笔或用小石子等等) 2、量长和宽时,沿着白线的内沿进行测量 3、盒尺怎么选择好长度 4、盒尺没有0刻度怎么办(要自己去确定0起点在哪) 5、可以进行步测或者手臂进行测量再算出长度 三课时:

四、汇报交流提高 1、前期回顾 回顾上节课的提出的问题,制定方案的步骤,测量前应注意的问题 2、每个小组上台展示测量过程 (注意不同小组间进行倾听,互相补充得到更好的方法或者更准确的数据) 3、老师出示数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但是观察数据发现,测量像篮球场、操场这样比较长的距离,用卷尺测量的数据最准确。

4、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使用卷尺 我知道了什么事合作最有效率 我学会了使用不同的工具是应该注意找到尺子的0刻度 我还学会了一个好办法:可以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来解决新问题。

…… 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学有所用,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更希望你们把数学融入到生活中去。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的实践活动吧!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能够在活动中感受小组合作的价值,学会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汇报自己在成果。

评价量规 1.能通学会用不同的工具想办法进行正确的测量 2.在活动过程中,学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能够挺过自己的办法解决遇到的问题(全班85.3%能够学会使用测量工具;

100%学会小组分工并合作完成测量任务,65%能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数学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要形成多主题、多层次的系列课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综合实践课承载的特殊任务及优势所在。这节课测量篮球场的长和宽,让孩子亲身经历通过不同的测量方法,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活动中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实践性,组织语言进行汇报展示,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这这个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融入生活的乐趣。

本节课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出,学生经历了几个学习的过程: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梳理问题、设计实施方案、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汇报成果的过程。学生经历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为解决问题积累经验,都是在为今后的学习积蓄力量。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过河(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乘车”的问题情境提出问题,会解决两步运算的实际问题,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乘车”问题的过程,能够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解决“乘车”问题的过程,能够探索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解决“乘车”问题的过程,体验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乘车的情境,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体会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类比迁移、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在其中探求新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页 一、导入新课

1.比比谁是口算小能手。

16+4×

5 8×2+6 40-32+8 42-6×7 2×8-11 18÷(7-5) 14÷(9-2) (62-32)÷6 (16+5)×1

师:两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2.请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

(1)2×4=8 19-8=11 (2)16+2=18 3.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为了确保每一名小学生的安全,颁布了哪些有关乘车的规定吗? 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信息

师:按照新国标,幼儿专用校车的最大乘员数应不超过45人;小学生专用校车和中小学生专用校车的最大乘员数应不超过56人。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关于乘车的学问,看谁发现并解决的数学问题多。(板书课题:过河(2)) 二、新课学习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课本上的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读懂图意,理解图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的实际意义,以及信息之间的关系,养成认真读图、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生1:同学们都坐大车,需要几辆大车?(教师板书:同学们都坐大车,需要几辆大车?) 生2:同学们都坐小车,需要几辆小车? 生3: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教师板18÷3=6

第 2 页 书: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2.解决问题,交流想法。

师:要想求“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必须知道哪些信息? 师:请你先来帮忙算一算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温馨提示:先独立分析解决,再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学生尝试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再与伙伴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找出不同的算法,指名板演。

板书不同的算式,可能有: A.70-46=24(人) B.70-46÷8 C.(70-46)÷8

师:请你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路。

师:比较几种做法,你认为哪种做法有道理?为什么?议一议70-46÷8这样列式对吗? 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

师:这里为什么必须使用小括号呢? 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

师: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

3.看一看,说一说,类比迁移,解决问题。

师:请你用学过的思考方法想一想,(70-46)÷8还能解决什么问题?除了书中呈现的情境,你还能联想到哪些问题?请你先跟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结合情境理解综合算式表示的意思。

生:妈妈用70元钱给笑笑买了1个单价46元的书包,剩下的钱买了8袋糖果。每袋糖果多少钱? 三、结论总结 1.沟通联系。

24÷8=3(辆)

第 3 页 师:刚才我们解决乘车问题以及联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想想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几个问题中都是先求和或差,所以需要使用小括号。

2.总结运算顺序。

师:说一说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师:今天在解决问题时,再一次遇到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小括号的作用可神奇了,千万要记住它最优先算。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四、课堂练习 1.看一看,说一说。

先坐满大船,剩下的坐小船,至少需要几条小船? 师:请大家先读懂图意,再列式算一算,有困难的可以画图分析。

学生独立思考,读懂图意,列出算式。

指名板书: (42-24)÷6=3(条) 看一看,说一说,用(4+2)×5能解决什么问题? 师:请大家读懂图意,先把算式的含义想清楚,再互相说一说。

学生独立审题,先弄清综合算式的意思,再集体交流。

2.逛超市。

(1)李叔叔带了100元,买了1袋大米,剩下的钱可以买几袋面条? (2)淘气买了4桶方便面和1瓶果汁,共花去19元。果汁每瓶多少元?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请大家读懂题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审题,恰当使用小括号,分析解决问题,然后集体交流反馈。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 1.计算下面各题。

(5-3)×9 (2+5)×5

第 4 页 48÷(3+5) 54÷(9-3) 2.妈妈给小亮买了一本48页的科技书,约定两人比赛同看这本书,妈妈每天看4页,小亮每天比妈妈多看2页,小亮几天能看完这本书? 选做题: 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用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来解决。

六、板书设计

过河(2)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一共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70-46)÷8=24÷8=3(辆) 答:至少需要3辆小车。

第 5 页

推荐访问:小班数学测量教案 小学数学测量教案 测量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科学测量长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测量篮球场 北京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