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弘扬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调研报告: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的调研报告

 尊老孝亲、自力更生、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我市在脱贫攻坚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凝聚了社会力量,促进了全市扶贫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当前,我市脱贫攻坚已进入“摘帽”的关键阶段,社会对扶贫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近期,就我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坚持扶贫先扶志和智,通过多种举措,教育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移,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有效调动和凝聚了社会各方面力量。

 (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扶贫工作合力

 我市连续五年开展“扶贫日”活动,以及举办大型扶贫晚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筹集扶贫善款,努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营造了全社会参与脱贫攻坚的浓厚氛围。2017年以来,围绕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为重点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动员全市广大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建立了有效的社会帮扶体系,实现全市139个村帮扶全覆盖。全市参与帮扶企业642家,实施项目1509个,产业帮扶53591人,投入资金41499.04万元;就业帮扶2581人,投入资金3407.27万元;公益帮扶24473人,投入资金647.25万元;技能帮扶643人,投入资金30.85万元。

 (二)培树模范典型,传承发扬孝道文化

 市、乡、村三级常态化开展孝老爱亲身边好人推报评选活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尚。近年来,共推报2人当选“中国好人”,3人当选“XX好人”,10人当选“XX好人”,评选50余例XX市孝老爱亲类“好人好事”典型。2018年,全市镇、村评选孝善典型185人,各村建成“孝子榜”139处。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评选表彰活动,将重视家庭教育、弘扬孝道融入五好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小区、文明街巷、最美人物、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评选表彰活动中。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好婆婆”活动。今年以来,各级妇联组织共推选“最美家庭”160户,“文明家庭”100户,“好媳妇好婆婆”200人,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巡讲25场次,征集家书家信150余封,建立“最美家庭”光荣榜及“家生态”主体宣传栏132处,开展“最美家庭”活动宣传活动36场次,举办最美家庭故事会、分享会、评议会、家风家训展示评议会等活动62场次。

 (三)出台规范性文件,强化法治约束保障

 针对脱贫攻坚中,部分子女居住安全住房,其父母居住危旧房屋,以及有赡养能力而推脱逃避赡养义务等不良社会现象,市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联合发文《关于督促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在提出法律法规要求的同时,进一步倡导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督促广大群众尊老孝老,履行法定义务,切实保障老年人权益,真正实现孝老爱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文件出台后,各乡镇积极宣传落实,及时解决了部分农村老年人居住环境差、老无所依的困难处境。

 (四)创新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打赢脱贫攻坚战,除了投入钱财物,还要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我市立足工作实际,探索脱贫攻坚“进访惠聚”、讲习所、农民夜校、道德讲堂、爱心超市、集体婚礼、“最美家风?家训”评选等,通过宣传引导、教育扶贫、典型示范、物质激励等方式,弘扬讲求诚信、自力更生、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苦熬不如苦干”“脱贫光荣”的观念,振奋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在全市各村、居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重点吸纳老教师、老党员等加入“四会”组织。全面修订村规民约,将孝亲敬长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之中。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中,注重发挥“四会一约”作用,约束村民攀比炫富、铺张浪费,引导树立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百善孝为先的文明新风。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会参与支持脱贫攻坚不够。如“百企帮百村”,企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脱贫攻坚中一些企业不积极,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没有思路,认为参与扶贫工作就是拿点钱、送点物,在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方面意愿不强。

 二是传统美德引领群众脱贫实效不强。部分群众的正确价值观尚未建立,落后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调研中发现,个别贫困户以贫穷为荣,躺在“贫穷窝”里不愿意出来。还有一些贫困户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热衷于打牌、闲聊,无所事事。同时,一些非贫困户看到贫困户享受到国家扶贫政策,很是“羡慕”和“眼馋”,甚至抱怨自己没有评上贫困户。

 三是乡村文明建设不够深入。乡村文明建设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一些乡村的文化场所形同虚设,没有正常开展文化活动。农村年轻群体多外出务工,老年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三、工作建议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实现“物质脱贫”,更要解决“精神脱贫”。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领脱贫攻坚,对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要在思想方面予以重视

 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关键的就是要解决群众思想问题,消除“精神贫困”。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在联系,真正形成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要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到一个新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深入谋划推进,坚持创新发展,把传统美德有效融入到我市扶贫工作中,让传统美德扎根群众心灵深处,不断激发全市人民群众参与脱贫、助力脱贫、奉献脱贫的激情和斗志。

 (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要在制度方面予以保障

 我市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方面有很多好的做法,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进行安排部署。如先后制定了《XX市弘扬孝道文化道德引领工程实施方案》《XX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程实施方案》《XX市身边好人推报评选量化工作办法》《XX市关于开展“树新风、改陋习、促脱贫”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四会一约”建设、推进乡风文明深入开展的实施意见》等,这些制度都保障了相关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当前,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传统美德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为此,要善于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巩固工作成效,使传统美德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要在财政方面予以投入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把弘扬传统美德活动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安排。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文化惠民工程,重点实施广播电视服务网络、数字文化服务、乡土人才培养、流动文化服务等扶贫项目,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其转变思想观念,提升思想境界,激发脱贫攻坚的内在动力。

 (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要在工作方面予以创新

 移风易俗、涵养乡风文明,是贫困群众能致富、不返贫的基础所在。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持之以恒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是要大力宣传普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倡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群众学法懂法,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孝道扶贫”深入群众心中。二是要探索建立农村“孝道”征信体系,对不孝敬不赡养老人、表面孝敬暗里恶待等行为进行曝光。三是要大力宣传凡人善举,在全社会营造奉献爱心、扶弱济困、孝亲敬老的良好风尚。四是要拓宽传统美德宣教途径,通过绘制文化墙、发放宣传单、开设道德讲堂、签订赡养协议、表彰典型等方式,推广孝善文化,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推动文明乡风的生成。

推荐访问:脱贫 攻坚 助力 调研报告 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