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2019年)

 XX县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健康XX建设,整合县域内优质医疗资源,强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效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早日建成“基层首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18]67号)等文件要求,结合XX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XXXX书记对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健康XX为主线,以让群众不得病、少生病和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为目标,创新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的新秩序,着力增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为先

 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将促进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

 --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医疗健康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夯实健康XX建设基层基础。

 --坚持县镇融合、镇村一体

 创新县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实施集团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连续式服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管理同标同质和服务优质高效。

 --坚持管办分开、放管结合

 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医疗健康治理方式,从直接管理转向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规范标准的制订和对医院的监督指导职责,落实好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坚持“三医”联动、“六医”统筹

 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医院、医生、中医和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健全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三)工作目标

 2019年,建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简称医共体),县域综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到2022年,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医共体牵头县级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达到县级强院建设标准,其他县级医院具有较高的专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镇(街道)所在地医共体成员单位普遍具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能力,其中省级中心镇天凝镇、姚庄镇所在地的卫生院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基层就诊率提高到65%以上。

 构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整合县镇医疗卫生机构资源

 以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2个医共体。

 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由县第一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整合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计中心、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姚庄镇卫生院、干窑镇卫生院、陶庄镇卫生院、西塘镇卫生院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

 县中医医院医共体由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整合县第三人民医院、县肿瘤防治所、魏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惠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凝镇卫生院、大云镇卫生院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组成。县内非营利性社会办医院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选择加入。(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县编办、各镇(街道)、各医疗卫生单位)

 完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

 各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卫生服务站全部纳入医共体管理,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完成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提升工程,不断完善设施设备,明显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各镇(街道)、各医疗卫生单位)

 打造“双下沉、两提升”升级版

 按照补短板、保基本、强特色的思路,巩固深化省肿瘤医院与县第一人民医院、省中山医院与县中医医院的合作办医,制订县级强院建设标准,建立医共体服务能力评估机制,促进医共体医疗质量和技术精准提升,形成“成分输血”叠加“重建造血”效应。(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人力社保局)

 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以县为单位,进一步完善医学检验中心、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共享中心的运行机制,提高运行效率,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实行区域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各民营医院)

 三、建立县域医疗卫生管理新体制

 形成统一高效政府办医新体制

 建立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由县长任主任、分管县长任副主任,成员包括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人力社保局、县编办、县卫生计生局、县民政局、县残联、县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统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投入保障、项目实施、人事制度安排和考核监管等重大事项,县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卫生计生局,主任由县卫生计生局主要负责人兼任,负责日常工作。医共体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实行任期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牵头部门:县府办、县委组织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相关成员单位)

 健全医共体内部治理结构

 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保留独立的法人地位,其法定代表人由牵头医院院长担任,实行唯一法定代表人组织架构,确保统一管理。医共体拥有成员单位负责人的提名权和任命权。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组织程序由县卫计局组织考察,征求当地镇(街道)意见,成员单位负责人职级待遇不变。

 调整医共体内党组织、群团组织设置和隶属关系,深化党建带群团建设,将党建工作与医共体建设同推进、同落实。坚持医共体党委对医共体建设的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各医共体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在医共体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决策议事制度,事关医共体发展规划、“三重一大”、以及关系医务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要通过医共体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确保党的意图在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中得到充分体现。

 医共体党委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作风建设促责任落实、以作风建设树行业形象、以作风建设促服务水平提升、以作风建设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建设。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制定医共体章程,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各镇<街道>、各医疗卫生单位)

 落实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

 按照“管好放活”的要求,充分落实医共体在人员招聘和用人管理、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医务人员职称评聘、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的自主权,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各医疗卫生单位)

 四、完善县域医疗卫生运行新机制

 建立人员统筹使用机制

 实行公立医院备案制管理、核定公立医院事业编制报备员额总数的前提下,对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进行分类核定,编制总量由医共体统筹使用。医共体内所有人员实行统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使用。新进在编人员户籍关系可保留在医共体牵头医院所在地,人事档案由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医共体实行全员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原则,打破单位、科室、身份限制,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牵头部门:县人力社保局、县编办、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各医疗卫生单位)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医共体以牵头医院职能科室为基础,设立医疗、人力资源、财务、医保、公共卫生、信息化和后勤等管理中心,一体化运作。实行统一的规章制度、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和后勤服务,探索实行统一的后勤社会化服务。(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县人力社保局、各医疗卫生单位)

 实施财务集中统一管理

 医共体设立财务管理中心,统一负责医共体内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资产管理、会计监督和内部控制工作,成员单位财务实行单独设帐、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统筹运行。加强医共体内审管理,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五、增强县域医疗卫生制度新优势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医保“总额预算、结余适当留用、超支合理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做好县域外和县域内、医共体内和医共体外、医共体与医共体间的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和统筹衔接。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往年医共体内医疗机构实际发生数为基数,综合奖励激励、自然增长等因素,充分考虑物价增长和医疗机构发展等因素,合理确定各医共体医保基金预算总额。年终结算时结余留用资金原则上主要用于医共体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务人员劳务性收入支出。超出总额部分可以采取阶梯式分担,超支越多医共体分担比例越高。逐步探索推行医共体医保医疗基金按人头、按点数法、按床日、按病种、按DRGS支付。进一步优化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在现有基层医院报销比例的基础上,对部分常见慢性病病人、签约对象给予优惠措施,引导病人在基层就诊。(牵头部门:县人力社保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卫生计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

 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

 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以医共体为单位,设立唯一药品耗材采购账户,统一用药目录,药品价格实行统一谈判,实现统一账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支付。(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县人力社保局、各医疗卫生单位)

 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和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路径,通过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过度检查等方式腾出空间,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同步落实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保支付政策,医疗价格调整部分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牵头部门:县发改局(物价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卫生计生局、各医疗卫生单位)

 深化薪酬制度改革

 落实医共体内部薪酬分配自主权,实现薪酬分配一体化。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探索突破事业单位薪酬总额限制,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和医共体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建立以工作量和质量、满意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重点向临床和公共卫生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制订医共体年薪制实施办法,对医共体负责人和成员单位负责人探索年薪制试点。(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县人力社保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各镇<街道>)

 完善财政投入政策

 根据医共体建设发展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科学调整财政投入方式。县镇医疗机构整合组建医共体后,县财政继续按照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改革要求,按原渠道足额安排对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财政投入资金,并将资金统一拨付医共体,由医共体结合资金性质和用途统筹使用。镇(街道)要继续加大对所在地医共体成员单位的工作支持力度和资金扶持。(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县财政局;配合部门:县人力社保局、各镇<街道>)

 建立绩效评价考核制度

 制定医共体绩效监测指标体系,建立与医共体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相匹配的考核办法。制订县域医共体效果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医共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资金额度以及人员薪酬分配、领导干部任免和奖惩挂钩。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医疗费用增长调控机制,遏制药品耗材不合理使用和过度检查检验等行为。加大行业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力度,严厉惩治收收“回扣”、“红包”等违法违纪行为,建设清廉医院。(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配合部门:县人力社保局、县财政局、各医疗卫生单位)

 六、推动县域数字医疗卫生新发展

 强化医共体信息化运营管理

 以医共体为单位,统一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全面推进医共体资源调配、业务经营、质量评价、财务分析、效率监测等数字化管理,提升基于大数据的服务运营能力,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减低运行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打造数字化、智能型医共体。(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县人力社保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发改局)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以医共体建设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智慧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提升医共体互联互通信息化协同平台,将临床数据共享、双向转诊通道、多学科会诊、在线教学培训、医疗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等功能汇聚成县域医疗卫生高速信息化服务网。推进区域多学科诊断系统(MDT)、区域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区域电子健康体检系统等系统同步建设完善,加快业务流程再造。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县人力社保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发改局)

 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在全省卫生健康信息化总体框架下,建设医疗健康数据中心,统一采集和存储医疗健康服务于管理数据。进一步提升全县卫生健康专网运营功能,实现医疗健康相关部门、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数据的安全传输和互通互享。进一步提升XX12320健康热线服务功能。保障卫生健康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县人力社保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发改局)

 推进医疗健康数字化监管

 依托县域医疗信息服务网实现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疗支付、药械采购、医疗费用、医共体后勤保障等信息的采集、整合、利用,实现对医疗行为的实时动态监管和数据调取。(牵头部门:县卫生计生局、县人力社保局;配合部门:县财政局、县发改局)

 七、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新提升

 强化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做精做强牵头医院,在沪杭优质医疗资源扶持下提升牵头医院危急救治、教学及科研水平,推进牵头医院重点学科培育和建设。力争到2022年,县级医院创建1-2个市级以上龙头学科,县中医院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评审,县二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县三院通过三级乙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评审,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妇幼保健评审标准。高水平建成县域医学影像、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医共体牵头医院要促进人力资源和设备资

推荐访问:县医院医共体实施方案 共同体 实施方案 医疗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