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性有效教育

顺应天性 有效教育
口马招辉
[关键词]心理需求;教育方法;有效教育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拥挤繁闹的街道上,躺在地上的一头驴子严重地阻碍了交通。几个壮汉推也推不动,拉也拉不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引来了交警。交警想尽办法,驴子还是躺在那里。交警最后掏出枪,对着驴子说:“你再不走,我开枪了!”驴子只晃了晃它的耳朵,依然如故。人们一筹莫展。
这时候,从人群外挤进一个老农,手里拿着两个水灵灵的萝卜。他将萝卜在驴子眼前晃一晃,懒洋洋的驴子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它刚站起来,老农赶紧往后退了两步,这时人群自动让开一条通道,驴子跟随老农走了。
教育的方法不一定要多高明,讲的道理不一定要多高深,但要巧妙。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依孩子的心理需求,顺着天性,找到学生喜爱的“萝卜”,就能实现有效教育。
一、依“功”论“赏”
一天,一位老师拿着两位学生的作文本,悄悄地问我,“马老师,王琳琳、陈烁写的作文你都给90分。难道你没发现两篇作文的质量不一样吗?你这样批作文,会被他人当作笑柄!”我说:“写作前,我对他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次习作,从文章质量看,陈烁是不如王琳琳,但是,王琳琳实现了自己的训练目标,陈烁也实现了自己的训练目标,所以,我给了一样的分……”
学生存在差异,因人而异制定学习目标,是实施目标激励,实现“最近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良策。习作前,对个两学生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评作文时,是不能只看现有的“高度”,还要看本次习作“运动”中提高了多少,做了多少“功”。做了同样的“功”,是该给予同样的‘分值”或“等级”。
当前,对待中下程度的学生,存在以下教育现状:课堂上,教师提供的发言机会少;作业中,字写得较规范了,正确率提高了,老师认为与优生相比距离还远;捣蛋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忍”了一周,“安静”了一周,教师认为这是应该的;质检时,成绩比上次提高了,但是,在全班的“位置”没较大变化时,为师者“难发现”他们的进步。教育者,总是习惯以“标准高度”衡量学生,吝啬“赏”。其实,中下生(特别是后进生)有这些改变,他们是花了“大力”的。试想,假如学生花了“大力”,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却得不到老师的“赏”,还会再努力吗?因此,学习、品行等发展“运动”中,教育者不能只看“高度”,还要看学生在发展中提高了多少,做了多少“功”。只要做了“功”,就应该“赏”。有“功”有“赏”、同“功”同“赏”,才是兼顾差异、循序渐进的,促成学生自我完善的好良策。
二、时时刻刻都在“教”
三年级(2)班由于老师生病、借调等原因,在一、二年级时换了四位班主任,该班班风成为全校最棘手的问题。一学期后,该班班风班貌焕然一新。为了推广经验,取长补短,学校安排该班班主任陈老师作经验交流。会上,她的一些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新接一个班,要做比较多的工作,因此,我早早到了学校。到了学校,我就到教室里,有时忙自己手头的工作,有时也打开课本朗读课文。看到我在教室,教室外闲逛的学生赶紧回来。刚开始,他们看看我,看看同学,很小声地说着什么,接着就开始晨读了。渐渐地,学生到了学校就进教室,进了教室就晨读,养成了晨读、惜时的习惯。
上第一节课,我范读课文时,陈明把一张废纸揉了揉,顺手扔在地上。我停下范读,走下讲台,向纸团走去,弯下腰,捡起纸团,走向教室角落的垃圾桶,把纸团扔了进去。没想到全班同学目光随我移动,睁大眼睛看着我,看着纸团,最后看着陈明。陈明脸红红的。我没说什么,回到讲台继续范读……第二天,陈明带了一个漂亮的小纸袋进教室。他告诉我,今后,他先把废纸放袋里,下课后再倒进垃圾桶。我说:“陈明,你这主意挺好!上课时,你向全班同学介绍。好吗?”他答应了。从此,三(2)班没人乱扔纸屑等垃圾了。
课间操时间是9:15.我9:10分就到了我班的“地盘”。三(2)班的学生看见我早早到了操场,脚步也变快了!学生做操时,我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自己也借机锻炼锻炼。于是,我跟着广播做起操。课间操结束后,三(1)班的老师对我说,“陈老师,你这方法真灵!你班的学生做操,比我班都认真了。”我说:“我只顾自己做操,忘观察学生了。”几位女学生围过来,叽叽喳喳地说:“老师,你做操动作很美,我们不知不觉跟着做了!”
一个班有“陋习”,要在短时间内扭转,难!但是陈老师做到了。奥妙何在?为师者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等人格魅力吸引了学生,打动了学生。以自身的行动为榜样,“时时刻刻都在教”。
三、冬天的太阳,暖“心”
刘老师兼任住宿生生活管理员。住宿生在他的管理下,养成了许多良好习惯,如“口杯、毛巾、被子等摆放一条线”、环境卫生“六面光”……他有何魅力呢?一位住宿生,在日记中写了一件难忘的事:
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尿很急,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小便所。找啊找,好不容易才找到,“打开阀门”来个痛快。刚尿完就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自己尿床了。麻烦来了,想着自己先是在本宿舍丢脸,接着在本班丢脸,最后在全校丢脸,怎么也睡不着了。起床钟响时,我却睡着了。被推醒后,只听见刘老师说:“今天有太阳。大家把被子拿到阳台晒一晒,晚上盖时较暖和。”
食堂吃早餐时,没听到老师批评的“雷声”。整个上午,也没听到同学议论的“噪声”。收被子时,刘老师来了,他问我: ‘身体不舒服吗?”我说: “没有。”他靠近我的耳朵,悄悄说: “今晚得注意了!”
如掉入冰窟,我的心在“颤抖”,尿床的事还是有人知道了。第一天过去,第二天也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这件事就像没发生一样。我渐渐觉得刘老师如冬天的太阳,他的“光”温暖了我冰凉发抖的心。
“今天有太阳。大家把被子拿到阳台晒一晒。”刘老师以巧妙的方法,替尿床的学生解了围,同时还替学生保守了秘密,因此,成为学生心中的“太阳”。

[1] [2] [3] 下一页

推荐访问:顺应天性有效教育 顺应天性的教育 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