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传统民居的特性研究——以塘房村“石板房”为例

李知原 秦 凡

塘房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镇沿河村,是茶马古道“顺下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塘”为当地马站间的休息地,古时用“三里设哨、三哨设塘”“哨塘相望、烟雾为信”的方法传递信息,塘房村恰巧处在“三哨设塘”的地方,故得名塘房。全村土地面积450万m²,森林覆盖率65%,年平均气温14 ℃,常住约40 户人家,依山而建,上接山林,下瞰溪谷,如图1 所示。村中建筑沿主干道两侧分布,此道即为茶马古道“顺下线”。全村石房、石路、石墙(图2),甚至村民取水的水缸、供马饮水的水槽也由石头刻凿。不论村落整体风貌,还是走进居民人家,所触所感皆形制规整,保存完好。历史上,商队行至塘房易物、休整,次日山门,行一日可达茶马古道重镇鲁史镇,塘房村因此得以发展,距今已有700 余年历史。但又因20世纪80 年代凤鲁公路的通车,这条山间小道又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图1 塘房村整体布局(来源:作者自摄)

图2 塘房村街景(来源:作者自摄)

石板房是该村的名片。几百年来,当地居民通过茶马古道不断吸收外部文化,同时依然保有自身生产生活方式与建筑建造特点。随着人们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拥有鲜明特点的塘房也成为研究坡地地区居民如何借鉴平地合院式建筑形式,结合当地具体地形地貌,运用手边的自然建材,对合院式建筑加以改进的实例。

云南省因独特的地形地貌条件,形成了很多山地聚落空间。塘房村与一般山地村落布局一样,从垂直梯度看,从上至下依次为山林、村落、农田、山谷,这是山地居民和自然条件进行多年博弈的结果。上承山林,方便狩猎取材;
紧邻农田,方便照看田地;
下是河谷溪流,方便取水。从平面视角看,塘房村也与大多山地村落一样,多数民居的房屋主轴线正对着山峦,因为当地人认为“正房要有靠山,才坐得起人家”[1]。但也有部分民居正屋的朝向是听取了风水师傅的建议,或者考虑到邻居已建成的建筑,从而选择退让或交错,在布局上进行灵活安排。

与一般传统村落不同,塘房村整体沿主干道呈线状、依山就势分布,主道宽约3 m,通往人家的小路宽约1 m,并无中心广场或庙宇戏台,因而并非中心聚拢、四周发散式布局。形成这一布局形式的直接原因,就是这条村中的主干道,即“顺下线”,是古时马队从普洱通往大理的必经之路,塘房村正是因为此路而兴旺发展。直到今天,塘房村的主干道上依然可见当年的拴马石,和供马匹喝水的石凿水槽,因此该石板路是“顺下线”中保存最完好的茶马古道遗迹之一。

唐朝开始,茶马古道上的马队往来频繁,汉族建筑技术逐渐向滇西南普及,塘房村的传统民居便是典型的合院式建筑。与大理地区“一颗印”式院落不同的是,该村民居规模较小,装饰质朴,为一般劳动人民住房,但同时为满足日常劳动所需,除居住空间、晾晒空间、储物空间外,塘房村民居院落还包含牲畜养殖空间和各种辅助生产空间,因此大多呈四合院布置。正房背山,一般为2层,也有3 层,做法多为三开间,一层中部为堂屋,两旁为卧室,与汉族传统合院式民居一致。二层为通间,用于堆放杂物。耳房分居两侧,一般作为卧室,但如今因村中人口不足,耳房大多用来堆放农具杂物。正房与耳房之间的天井可有可无,搭配自由。主屋穿过院坝,对面为楼子,一般为两层建筑,上层堆放饲料或杂物,下层饲养牲畜,整套建筑体系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家庭院坝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塘房全村难寻一块平整地块,因此大多数民居皆随山势而建,坡度较陡,这也使当地在建造房屋时必须充分考虑垂直空间的影响,并不能照搬传统合院式的布局。

具体做法:村中主干道沿山腰线展开,进入村民家中的小路垂直于主路,向两侧延伸。院落正门一般位于西侧,指向厢房,而非四合院的东南角布置或“一颗印”直接指向正房的布置。根据推测,这样的做法可能是为了方便频繁往来的马队牵马进院,若院落大门直接指向正房,那么外部道路与内部院落之间,则会存在较大高差,必须设置阶梯以满足人员与马匹的进出。这种做法在普洱地区一些大户人家存在,但塘房的居民还是采用了更方便的院落入口布置方式。

此外,塘房村传统民居的牲畜养殖空间可视作“地下室”,即厢房、院坝、猪圈上方的杂物间处于同一水平面,在这一平面之上是基地抬高的正房,之下就是猪圈。这样做的好处是实现了人畜分离,院落卫生条件较好。虽然猪圈位于“地下室”,但并不需要额外开挖土方,而是顺应了坡度布置,充分利用了垂直空间的优势,尽量克服坡地筑屋的劣势,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建造智慧。

三国时期,诸葛亮平定南中,为洱海、滇池等地的白族人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筑屋技艺。公元746 年,南诏征服滇池地区,强迫迁徙20 万户,从比较先进的“白蛮”到比较落后的滇西,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及建筑技术的流动,汉族的木构建筑也随着商业贸易、战争迁徙等因素影响着滇西各民族的筑屋方式。

因穿斗式木构房屋具有用料少、稳定性强的特点,我国南方地区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采用穿斗式构架的汉族民居建筑[2]。对于塘房村的石板房而言,其内核就是汉族木构式建筑。具体采用“外石内木”的做法,穿斗式的木架构为承重件,石墙石顶并不承重。木材获取相对容易,因为整个村落就处在山林之中,木匠将山上砍伐好的松木做成梁架、柱子、椽子、檩子以及各室内隔间的木墙。主体结构采用卯榫结构连接,辅以简单的加固件,梁柱选用同种木材,木构架的面宽和进深由当地工匠依据地形与经验灵活调整。门窗装饰会对木材进行深加工。用木材作为主体结构,可以减轻承重件的重量,且木材便于加工,因此是典型的“墙倒屋不塌”的建构手法。

石板房的石板用于房屋顶部,匠人选用当地青石板,学名水层页岩,这种页岩易剥离成片状。工匠选取2 ~3 cm 厚,长宽约30 cm 或50 cm 的青石板,从屋檐层层盖至屋脊梁上,相互交叠,错落有致(图3),单片石板重约2.5 kg,不易被风掀掉。屋顶面呈悬山式,利用自然坡度排水,石板出檐约30 cm,有利于挡雨。屋顶上的石片每10 年左右要翻修1 次,以替换风化的石片[3]。

图3 屋顶材料及放置示意(来源:作者自摄)

墙面的石头(麻布石)经粗略开凿成10 ~40 cm 厚的石片,大小不一,以尽量填满墙缝为准,然后进行砌筑。墙底宽600 ~700 cm,墙高5 ~9 m,添加少量砂石黏土嵌缝,以提升乱石墙界面的稳定性与气密性,如图4。这种片石堆砌的做法使房屋冬暖夏凉,且耐腐蚀、防风防火。大多数民居的墙体表面不作进一步加工处理,石材层次鲜明,纹理突出,粗犷自然,全村形制一致,使塘房村风貌具有了和谐统一的质朴美感。这种“低技术”的做法可反映出建造者朴素的生态思想和巧妙的构造方法[4]。

图4 墙体材料及砌筑示意(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在建造流程方面,塘房村的男子皆是石匠,因此村中大量分布有石水槽、石水缸、石桌子、石磨,就连当地的烤茶、烤肉也在青石板上进行。一人筑屋,全村相帮,除砌墙与贴瓦等工序外,其余部分与传统民居建造过程并无太大区别。

昆明理工大学的朱良文教授将“传统民居”核心价值的概括为“适应、合理、变通、兼容”。塘房村民风淳朴,因茶马古道而发展,借鉴了汉族传统民居筑屋方式,几百年来未有太大变动[5]。同时为了适应山地地形与当地建筑材料,在汉族合院式建筑的基础上做出了合理的改变,形成了独特的村容村貌。

通过对塘房村石板房的特性研究,总结如下。村落布局特性方面,塘房村依靠茶马古道“顺下线”呈线性分布,整体位于山腰,上承山林,下接田地。院落布局特性方面,塘房村传统民居合理利用高差布局,实现人畜分离,改善院落卫生条件;
改变院落入口位置,以减少高差带来的出入不便的影响,灵活利用地形关系组织动线。

单体建筑特性方面,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与当地富产的石料兼容,形成了“外石内木”的民居建筑,同时全村建筑形制基本一致,整体呈现粗犷质朴、原生自然的村容村貌,是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在地性的鲜活样本。

塘房村的石板房作为独特的建筑形式,因其与茶马古道的紧密联系,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塘房村的实地勘察调研,阐明了塘房村村落、院落、建筑的特性,揭示了当地民居灵活的布局方式与丰富的营造智慧。但在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塘房村也出现了很多新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并改善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传承传统筑屋文化,还需要更多乡村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研究与实践

猜你喜欢 茶马院落古道 走古道东方少年(2022年25期)2022-10-18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云南画报(2021年10期)2021-11-24八一作品大众文艺(2021年18期)2021-10-12茶马古道黄河之声(2019年6期)2019-06-04穿越秘境而来的茶马古道金桥(2018年8期)2018-09-28茶马古道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5年11期)2016-01-27院落里的黄昏小说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四川党的建设(2014年10期)2014-08-23访茶马古道延河(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2-28院落·中国中外建筑(2009年3期)2009-10-14

推荐访问:云南 为例 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