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等十则

巍巍大别山,传承红色基因;
滚滚江淮水,激荡发展脉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安徽考察,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10年间,江淮大地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

2021年,安徽生产总值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省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十三位上升到第十一位,人均生产总值从第二十一位上升到第十三位,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迈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

今日安徽,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谱写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

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盛夏时节,昌景黄高速铁路安徽段建设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高铁将于今年底通车,届时黄山市的祁门县、黟县将通上高铁,皖南地区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012年,安徽高铁运营里程仅为726公里。2019年12月1日,京港高铁商丘至合肥段、郑州至阜阳高铁开通运营,安徽实现“市市通高铁”。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高铁运营里程已达2432公里,居全国前列。

高铁之变,是过去10年间安徽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济总量居中,人均GDP靠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这样概括安徽在全国的位置。2012年,安徽生产总值位列各省份第十三位,人均生产总值则比较落后,居第二十一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为安徽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科技攻关取得新突破。安徽不断深化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锚定创新共同体,加快参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绿色共保取得新进展。安徽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与沪苏浙两省一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地区联合做好长江“十年禁渔”合作备忘录》。2021年,安徽境内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2.7%,新安江流域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

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马钢集团与中国宝武集团实施战略重组;
整合组建省港航集团并纳入上海组合港;
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经验,推出包括212项赋权事项的安徽自贸试验区清单;
合肥、芜湖、蚌埠片区与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金华片区开展战略合作。

2021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167个,实际到位资金超过9000亿元,同比增长22.6%。牵头成立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加快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长三角高附加值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在不断壮大自身的同时,安徽以“有为”争取“有位”,积极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3月底,为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马鞍山市工业企业用地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正式出台。此前,当地已累计开展3轮亩均效益评价,2021年工业企业亩均税收16.73万元,同比增长29.29%。

2021年11月,安徽省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意见》,全省推进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改革。“与10年前相比,我们对高质量发展有了全新认识。”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牛弩韬说,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将有力推动全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

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新高地

从谈判到签约23天,从签约到开工42天……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整车下线活动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写下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的一页。2021年7月,比亚迪与合肥市达成协议,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0亿元以上。

10年前,很多人印象中的安徽,还只是一个农业大省,制造业也停留在洗衣机、电冰箱等传统白色家电。

现在,安徽在牢牢扛稳全国粮食主产区责任的同时,全省产业结构迎来巨大变化,正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集聚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2021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超万亿元,全国排名第十位。“家电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安徽成为制造强省赛道上的“新晋种子选手”。

“这是安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实践取得的成果。”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天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要求“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持续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根基。

合肥的后来居上,是一个有力例证。从生产总值千亿元量级到2020年迈上万亿元台阶,合肥仅用了14年。

在合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入列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肥智能语音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落户合肥;
新型显示实现“从一粒沙子到一台整机”的全链布局,成为世界重要的显示产业基地;
集成电路集聚产业链企业300余家;
新能源汽车产业头部企业大众、蔚来、比亚迪接连落户。

放眼全省,创新正成为安徽新的标识。

安徽省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成32家,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崛起,一批传统钢铁企业升级换代,农业在科技赋能中提速增效,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万亿元,以“芯屏器合”(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是关键。从2013年开始,安徽持续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招引计划,10年来仅省级就累计扶持274个团队在皖创新创业。安徽利维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2018年落户滁州,在各级政府支持下,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院所合作,解决重大技术难题,2021年跻身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

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00多家,总数超过1.1万家。“量的跨越和质的提升背后,科技创新是关键一招。”安徽省统计局局长陈军表示。

10年间,安徽“制造”正向“智造”升级,并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努力建设工业互联网高地。

2021年9月,由安徽省经信厅与科大讯飞共同打造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截至今年6月底,该平台集聚企业近6万家、科研人员近3000人、高校院所145家。安徽省已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130家,连接300万台设备、3215个工业APP、3114个工业模型,服务企业13826家。

共享成果,办好民生实事

大山深处,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里,村民陈泽申起了个大早,将货架上的土特产摆放整齐。2017年,陈泽申脱了贫,现在住上了两层楼。“卖土特产收入5000元,产业奖补2000元,公益性岗位每月620元……”算起家里的收入账,陈泽申对未来更有信心。

在合肥市蜀山区,西园街道光明社区67岁的居民张晓健不再为吃饭发愁,“社区新建了老年食堂,方便又实惠,还能送餐上门。”

过去10年,安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大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力度,在补发展短板,增民生福祉,提高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下功夫,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2020年底,安徽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7月,《安徽省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条例》正式实施,建立健全革命老区精准帮扶机制,提升革命老区劳动者技能素质,加强对革命老区民生工程的投入等。

10年间,安徽累计投入200亿元,解决2000多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8000多个美丽乡村中心村提档升级;
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5倍。

10年间,安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马鞍山、安庆、铜陵、蚌埠市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图书馆131个、文化馆123个、博物馆232个,村级综合文化中心覆盖率提高到98%。

10年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多,三级医疗机构数量增长近3倍,人均预期寿命提高2岁多。今年,安徽拿出150亿元,实施优化公共交通、解决停车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大15分钟健身圈建设等10项暖民心行动。

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图景,正一步步加快变成现实。

(作者:吴焰、韩俊杰、游仪;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7月)

创新驱动 结出硕果

安徽省合肥市有条云飞路,被称作“量子大道”。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仪器……百余米长的路上,分布着2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产业地标”。

位于云飞路上的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今年4月发布首个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本源坤元”,为未来实现量子芯片自主研发及产业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安徽省和合肥市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总经理张辉表示。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近年来,诸多有关量子科技的创新成果在合肥诞生。

以“量子大道”为核心区域,2021年,合肥已拥有量子企业41家,其中量子核心业务企业15家,营业收入6.6亿元,较2020年增长53%,产值规模近10亿元。

今年1月,科技部发文支持安徽省建设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成果转化先行区。此前,合肥已建起了“中国声谷”等成果转化集聚地,“创新之花”不断结出“产业之果”。

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5.7%,比2012年增长10.9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较2012年增长2.74倍、2.43倍,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机械耕作 高效种粮

一大早,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直奔田里。玉米苗间,农机穿梭,均匀的雾滴喷洒叶面。“如今用上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施药除草,机动灵活效率高,一天能喷300亩地。”徐淙祥感慨。

耕作用机器,种粮更省力。徐淙祥的合作社拉起一支农机专业服务队,从旋耕机、打捆机到大型收割机、自走式喷灌机,10台(套)农机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

实验室里,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忙着对玉米植株进行取样、记录苗情,与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展试验管理。大学一毕业,徐旭东就回到家乡投身农业,成为一名新型农民。26岁的他会开拖拉机、飞无人机,高精度电子秤、叶绿素测量仪等仪器操作起来得心应手。

打开手机,轻触几下,土壤墒情、虫情病害一目了然。“田里有个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站,小麦赤霉病自动监测预警系统、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等设备一应俱全。”徐旭东说,过去摸索农作物生长规律,爷爷拿着放大镜一点一点看,如今有了新技术,自己能根据数据及时防治病虫害。

有了科技支撑,加之全程机械化耕作,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生产成本则在下降。“试验田去年亩产达到1400斤左右,今年夏收冲上了1600斤。”徐淙祥说,“咱这个老把式,如今挑上了农业现代化的‘金扁担’。”

2021年,安徽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行动,选任数千名科技特派员,编制装备需求和研制清单,组建农机装备创新研发推广联盟。10年间,现代化农业机械正逐渐成为安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低碳生活 绿色发展

山水环抱间,成排的光伏电板在阳光下闪耀;
道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可以自行发电、储电,并根据周边环境调节亮度;
民宿配备的全电化设备智能、安全……走进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不时可见低碳、零碳排放的环保元素。

大湾村位于大别山腹地,几年前还是深度贫困村。在精准扶贫政策支持下,大湾村通过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脱贫致富,也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以前村民烧水、做饭,多靠砍柴生火。新的居民安置点里,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新建、改造输电线路,配电容量大幅提升。村民用上了电水壶、电饭煲,生活更便利,对环境的影响也更小。

过去村民用柴火炒制茶叶,如今“柴改电”后,全村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4万吨。

村里有座“光充一体5G智能充电站”很受欢迎。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告诉记者,随着驾驶新能源汽车来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供电部门特意帮村里建了新能源车充电桩,“现在不少村民也买了新能源汽车呢。”

2021年底,安徽省首个乡村“电力驿站”暨全省首个“零碳乡村”示范点在大湾村落成投用。“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将积极打造‘零碳乡村’,实现大湾村的绿色发展。”余静说。

大湾村的变化,是安徽推进“双碳”工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安徽通过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运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并布局建设了一批光伏、风力发电等项目。2021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较2011年下降33.7%;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3%。

小区改造 居民共享

晚饭过后,沿着林荫小道,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翠庭园社区党委书记李志朋走进翠庭园小区,只见道路平坦干净,外墙面焕然一新,花草树木错落有致。

过去,翠庭园小区老、住户多,私搭乱建较为常见。时间一长,小区环境变得脏乱差,不少住户陆续搬走。“那会儿,居民诉求最多的就是小区环境整治问题。”李志朋说。2017年2月,蜀山区将翠庭园小区纳入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随着改造工程推进,220处私搭乱建被拆除,绿化带恢复,断头路打通,水泥路变成沥青路。紧接着,小区有了围墙,新增425个停车位,物业公司入驻,车辆进出实现智能化管理。改造后的翠庭园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街道、社区还对东门的农贸市场实施了改造升级,可辐射周边20多个小区近10万人口。“以前的菜市场又脏又乱,摆摊随意,气味难闻。”居民洪秀说,如今农贸市场干净敞亮、摊位齐整,大伙儿买菜舒心多了。

为丰富居民日常文化生活,2019年2月,社区建起了“图书馆+书店”模式的阅读空间,居民在家门口有了读书学习的好去处。

“2012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近90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265个,惠及136.79万余居民。”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二级调研员苏奎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882个,涉及28万多户、超86万居民。

清了江水 富了茶农

揣着干粮,扛起锄头,早上7点,张建成就往山上茶园走,“茶树周边长了不少杂草,得抓紧除掉。”

2012年,在当地有机茶种植大户方国强带动下,张建成种起了有机茶。

张建成家所在的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右龙村,地处新安江源头。“过去种茶,灭虫用农药,丰产靠化肥。茶叶品质下降不说,残留农药还会流进江里。”张建成说。

1998年,过去做伐木生意的村民方国强,流转茶园种起了有机茶,不打农药、人工除草,垃圾分类、有机堆肥。他还帮助村民种植茶树,承诺只要是有机种植,就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鲜叶。在方国强带动下,村民们纷纷种上了有机茶。

2012年,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流域拉开,茶园绿色防控成为其中重要一环,从源头减少对河流的污染。漫山茶园,随处可见茶农挥锄除草。试点开展以来,流域总体水质为优并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眼下,在新安江源头产茶区,方国强建立了10多个植保服务站,为茶农提供技术支持。当地茶叶鲜叶收购价格从每斤30多元提高到100多元。“种有机茶,不仅绿了山野、清了江水,还让村民们一起增收致富。”方国强说

近年来,安徽进一步加强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不断深化,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深入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果,新一轮巢湖综合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加快实施。2021年,安徽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5%,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作者:徐靖、游仪、田先进、李俊杰;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7月)

我国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进入实质运行和全面建设阶段;
比亚迪合肥基地整车下线活动在长丰县下塘镇举行,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公布,将建成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连日来,安徽省合肥市创新发展好消息连连。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参观了安徽创新馆。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合肥广大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平台加速建成

在合肥“科学岛”上,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正在运行。1056秒!全世界托卡马克装置高温等离子体运行最长时间纪录,在这里产生。

“科学岛”,正是合肥这座创新之城的一个缩影。与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齐名,合肥成为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

2012年至2021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由4168亿元增加到11413亿元,增长1.7倍。“合肥要以更大作为,全面塑造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勇当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两个开路先锋。”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说。

出台科技创新条例,成立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将天使投资基金风险容忍度提升到40%、种子基金提升到50%,量身定制“人才政策20条”“创新创业8条”……今年上半年,合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52%,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三位;
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达2.6万人,超出全国平均水平。

科学装置陆续开建,创新平台加速建成,科研成果竞相涌出。首台智能4K无线腔镜、首台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仪器、首款国产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首款“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来自合肥的墨子传信、热核聚变、铁基超导、九章计算等国际领先成果引人瞩目,也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丰富的“源头供给”。

合肥确立每年9月20日为“合肥科技创新日”。创新,正成为这座城市最大标识、最大潜力和最大动能。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线上天天有交易,线下月月有活动——全国首个以“创新”命名的安徽创新馆,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场。一支“技术经纪人服务团队”活跃其中。

“按照传统登记模式,不少科技成果需要很久才被发现。科研与市场间缺乏‘传感器’。”安徽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主任陈林介绍,“技术经纪人就是这个‘传感器’。”

推进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合肥启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创建科学中心产业转化项目库,成立运行科学中心专项基金,举办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去年以来,仅安徽创新馆就举办成果转化活动100余场,发布创新成果260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交易额首次突破800亿元,培养技术经纪人700余名。

探索大科学装置“沿途下蛋”机制,是合肥“独家特色”——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成功研制全球最紧凑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推动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
依托稳态强磁场,催生多个国家Ⅰ类创新靶向药物,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孵化高科技企业7家。

力促重大成果深度应用,是合肥“重中之重”——清华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系统需要大量场景应用,合肥政府全力支持,在51座桥梁、6300公里水气热管道管廊连上感知设备,实时监测。如今,这一科研项目已获国家相关部委高度肯定,正走向更多城市。

数据显示,2021年,合肥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867亿元,同比增长51.5%。全年登记科技成果4005项,增长36.2%;
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3916项,实现产业化应用1150项。2021年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4905家,同比增长90.5%,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又入库4892家,同比增长54.7%。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从谈判到签约,23天;
从签约到开工,42天。去年7月,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市“一拍即合”,达成协议,项目一期总投资150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

“合肥是新兴产业的福地。”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感慨。除比亚迪外,6月22日,大众安徽白车身顺利下线,规划产能35万辆;
预计今年9月,蔚来新车下线,规划产能30万辆……短短几年,合肥就聚集了新能源汽车规上企业超过300家,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等产业链。“十四五”末,合肥市将具备汽车产能约300万辆,可实现汽车产业产值约6500亿元。

事实上,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是合肥推动产业创新的发展思路。“科创+产业”模式,催生出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人风趣地称为“芯屏汽合”(芯片、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急终生智”(安全应急、智能终端、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产业)。

随着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列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语音进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合肥的“当家企业”正在变成支柱产业。“十三五”以来,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3.9%,对工业贡献率高达92.9%。“十四五”开局更呈放量之势: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3%,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4.9%。目前,合肥已有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1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4家。

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蓬勃活力,正吸引更多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去年,合肥引进了24.5万名大学生,今年1—6月,超14万高校毕业生纷至沓来。

着眼“十四五”,合肥正全力打造两个五千亿级产业集群、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个千亿级龙头企业,培育30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冠军”企业,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进一步转化为合肥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作者:吴焰、徐靖;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7月)

“能听会写”的智能语音鼠标,可计算步数、测睡眠质量的智能穿戴手环,巴掌大的智能语音中英文翻译机……走进位于合肥市的“中国声谷”展馆,几乎每一样展品都让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AI重要产业基地,截至2021年底,中国声谷入驻企业总数已达1423家,实现关联带动产值1378.6亿元,连续五年产值、企业增长率超30%。

中国声谷的跨越式发展,是合肥市产业创新发展的缩影。十年来,作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合肥市先后获批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等国家级荣誉。战新产业发展(2017—2021)连续五年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合肥正在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勇当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找准赛道,制造业发展量质齐升

十年来,合肥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本,把制造业摆在更突出位置,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日前,有机构公布了2021年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Top10,位于合肥高新区的阳光电源以47GW的成绩摘下桂冠,这家企业的足迹,已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足以体现“合肥造”光伏在海外市场持续热火。数据显示,2012-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2.2%的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于全国近6个百分点。其中2021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6%,居省会城市第2、长三角主要城市第2。

2022年上半年,合肥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5%,居长三角8座万亿GDP城市第3位,经济发展“压舱石”的作用显著。

“压舱石”的动力来源于哪里?十年来,重点工业项目接续有力,托起合肥工业向上生长。

十年来,京东方三条高世代、晶合12英寸晶圆、维信诺AMOLED6代线、蔚来汽车总部、比亚迪整车生产基地、协鑫集成等一大批牵动性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地,推动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快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持续领跑

十年来,合肥高度重视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十年来,合肥的骨干企业竞争实力显著增强,超百亿企业从2012年的6家增加到2021年的13家。在重点企业的拉动之下,战新产业飞速发展。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新产业集群,智能语音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新型显示产业以京东方、维信诺为牵引,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最先进的集群,65寸、75寸大尺寸屏全球出货量第一。

集成电路产业以晶合晶圆等为龙头,攻克了十纳米级动态存储芯片量产工艺,构建了从材料、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人工智能产业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为龙头,在智能语音、可穿戴智能终端形成国际领先优势。

“合肥智造”,数字化赋能制造业

在“智改数转”的新浪潮下,合肥制造业如何筑势赋能?十年来,合肥持续实施技术改造力促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加速跃升。

车间里几乎见不到工人,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灵活的智能机械臂;
一块大屏幕,就能看到各条生产线的实时动态,还能和终端客户“云连接”……在合肥,“智慧工厂”随处可见。

近年来,合肥把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智能制造“万千百”工程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档加速。

放眼未来,这座城市还有着更宏大的梦想——

未来几年,合肥市将继续坚持工业立市和制造强市战略,深入推进先进制造业“24333”工程,推动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全省首位度提升到25%,培育十条左右国内领先产业链,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努力打造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制造业高地和新兴产业集聚的产业名城。

(作者:赵越、胡祥;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2022年7月)

仲夏,江淮大地一片欣欣向荣。

合肥“科学岛”上,“人造太阳”不断刷新着纪录;
太和淙祥小麦科技专家大院里,种粮大户徐淙祥喜迎又一年丰收;
舒城黄河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餐厅里,老人们享用着可口的饭菜,满脸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为江淮大地发展锚定出路;
十年巨变,六千万江淮儿女谨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安徽见行动”,砥砺前行。

2018年,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从长三角昔日的“旁听生”变成了“正式生”:从协同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到中科大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从推进沪苏浙城市结对帮扶皖北,到推动合肥、南京两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加速省际毗邻区建设;
从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成功获批,到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组建成立……

这是今天的安徽,一个阔步走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的安徽。2021年,安徽GDP首破4万亿元大关,昂首迈入全国前十。

十年磨一剑,霜刃把示君。安徽,赶上来了!

亮剑,科创势头猛

“概括安徽的制造业要用三句话,快速增长的体量、高新产业的引领、科技创新的底蕴。”近期,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对话》节目,“解码”安徽省何以成为“制造业强省”。

2021年,安徽制造业GDP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位列全国第十。十年一瞬,安徽怎么出落得如此有风采?“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最大的‘势’。高铁四通八达、高端人才集聚、土地及生活成本等相对较低,加剧了高端制造业向安徽快速聚拢。”王清宪谈道。

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的“顶梁柱”,是科技创新。10年来,安徽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已跻身全国前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安徽可谓铆足了劲儿。

事实证明,钱花到了刀刃上。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达成“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九章二号”“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实现千秒级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的“人造太阳”……还有氢能燃料电池发动机、高刚高精密减速机,等等,10年来,一大批重大科创成果相继在安徽问世。

越来越“聪明”的安徽背后,是越来越“勤奋”的安徽。“去年,安徽省政府领导班子一共会见了550多批次、5075名企业家,平均每天见10多位。”王清宪介绍。

“不要东奔西走,就在安徽干到底!”安徽把蔚来汽车从“ICU”里抢救了回来,对蔚来在安徽的“未来”,CEO李斌信心满怀。

底气,江淮仓廪实

“10多年过去了,没想到总书记还记得我这个老农民!”接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安徽太和“种粮能手”徐淙祥激动不已。

10年间,老徐家的小麦从平均亩产超700公斤,一步一个台阶,终于在今年实现历史性跨越。“阜航麦1号”平均亩产811.29公斤,“皖垦麦22”平均亩产818.52公斤,双双突破800公斤大关!

“有个老专家到俺家地里看过,说‘我走过很多地方,没见过这么好的小麦,不是一般的好,是特别好、非常好、实实在在的好!’咋这么好?还是政策好、品种好、科技好!少一个‘好’,那都好不了!”老徐告诉记者。

老徐口中的“好政策”,就是安徽实施的“两强一增”行动,即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全国5个粮食净调出大省之一,安徽“十年如一日”,始终将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头等大事;
“十年磨一剑”,通过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全国率先完成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9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截至2021年,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10万亩。

“2021年,安徽粮食播种面积超1亿亩,其中优质专用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4000万吨以上,实现‘十八连丰’。”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制造业强省”成色更足的安徽,“农业强省”底色不变。端稳“中国饭碗”,安徽有底气、有实力、够努力。

民生,纾解百姓忧

暑气渐盛,大湾漂流也热闹了起来。“去年有3万人来,希望今年有10万!”大湾漂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昭期盼。

10年里,安徽金寨大湾村从籍籍无名的贫困村,华丽转身成为闻名遐迩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标本”之一。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湾村,在贫困户陈泽申家的小院里,与当地干群围坐在一起,共商脱贫攻坚大计。当时,大湾村贫困发生率超过20%,村集体收入“挂零”多年。

如今,大湾村早已整村“摘帽”,村集体收入突破160万元。“大湾做对了什么?我想,党的好政策是先导,选对了茶产业和旅游产业两手抓是关键,老区人民一心向党、吃苦耐劳的精神是软实力。”大湾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余静说。

2020年,安徽全省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大别山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及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脱贫攻坚的“上半篇”完美收官,乡村振兴的“下半篇”正式开启。

最深厚的根基在人民。10年来,安徽始终积极回应民生之盼,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民生领域相关支出4.9万亿元,在农村公路建设里程、棚户区改造套数、农村危房改造户数、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

“老孟,这两天这么热,也没闻到蓝藻味,多亏你们!”最近,邻居的一句话,让巢湖蓝藻深井处理装置运维责任人孟凡周深感振奋。

巢湖,是“大湖名城”合肥最好的名片。可蓝藻带来的异味,多年来深深困扰着周边群众。去年,合肥将治理蓝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一场轰轰烈烈的蓝藻防控攻坚战打响了。

通过持续治理,巢湖平均水质由2015年的劣Ⅴ类转为Ⅳ类,“让群众闻到变化、看到变化、比较到变化”的防控标语在湖边立得更加扎实稳当。

近来,安徽又启动实施了10项暖民心行动,包括“老年助餐”“便民停车”“健康口腔”等,群众的一粥一饭、一个停车位、一颗牙齿……都写进了政府文件。

“10项行动都是问需于民的结果,办好群众的桩桩‘小事’就是政府的‘心头大事’。”安徽省委政研室主任余三元说。

(作者:马荣瑞、常河、丁一鸣;
来源:《光明日报》2022年7月)

初夏的风,吹过江淮大地。

大山深处,村民陈泽申摘下一篓新茶:真想请总书记尝一尝这让我们过上好日子的致富茶!2016年4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就在陈泽申家的院子里,关切地询问村子里的脱贫情况。

风吹麦浪,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在分红账本上按下手印:想请总书记看看,土地入股分了红!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凤阳县小岗村,走进18户农民发起大包干签字的“当年农家”院落后称赞: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

江南钢城,马钢交材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徐金辉指着整装待发的一件件车轮:很想让总书记知道,我们的国产车轮开始批量应用到长三角的城轨上了!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宝武马钢集团考察,鼓励马钢抓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

……

从大别山革命老区到淮河岸行蓄洪区,从高校到企业,从长江岸到巢湖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安徽考察调研,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多次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7000万安徽人民牢记嘱托、开拓奋进、砥砺前行,在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

“看,手机也用上了量子技术!”安徽创新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研究平台”展区,创新馆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耿纪平向记者展示量子安全手机展品。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创新馆,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总书记来考察时,量子安全手机和量子SIM加密卡技术成果刚问世。经过近两年技术升级和产业推进,目前已推广应用到政务、金融等领域,量子密话用户突破了30万。”耿纪平说。

对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谆谆嘱托。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从先进技术研究院、物理实验室到图书馆自习室,与师生说创新、谈发展、讲人才,勉励大家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这一重要要求既是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提出的,也是为安徽的发展把舵领航。”安徽省科技厅厅长罗平表示,“总书记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就要心无旁骛地抓创新。”

牢记嘱托,围绕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布局优化、基础研究探索和科技成果转化,中科大迅速制定一系列措施;
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密集的合肥,提出建设科创之城;
安徽省下好创新先手棋,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依托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创新平台,安徽在量子通信、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原创成果。

与2020年8月相比,安徽创新馆里征集到的最新科创成果,已从1500多件增加到1800多件。其中300多件在国内国际属于领先水平。近两年来,由安徽创新馆促成的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金额近400亿元。

创新驱动,让发展有了新动能。

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异军突起,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增加值均超1万亿元,以“芯屏器合”(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为标识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21年,安徽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00多家,总数超过1.1万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4%;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41%。

安徽是农业大省。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16年4月25日,在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要求加大推进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力度,促进农业基础稳固农民安居乐业。

“抓创新,我理解,不只是针对高新技术产业,而是要让创新成为引领各个产业和领域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小岗村的高标准农田旁,凤阳县委书记朱林说,“‘三农’要向好,同样要靠科技强农。”小岗村种粮大户程夕兵听后频频点头。

就是这个地方,2016年4月25日下午,程夕兵正在地里查看小麦,一抬头,就见习近平总书记从田埂走来。“没想到总书记走到田间地头,这么关心我们农民。他问我端午节能收吗?收下来再种什么?我一听就知道总书记是行家。”座谈会上,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程夕兵难掩激动:“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安徽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的“两强一增”行动。程夕兵办起了农机大院,水里有插秧机,地里跑收割机,天上有无人机,在外务工的女婿也被他叫回来,成为“新农人”。

2021年,安徽经济总量首次站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同时,粮食总产量达817.5亿斤,居全国第四,占全国增量的5.1%,创下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丰”。

“安徽要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在‘十四五’时期全国省区市排位中继续往前赶,关键靠创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安徽以科技创新为新动能,狠抓三次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奋起直追。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顺势而上

马鞍山市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因钢而设、因钢而兴。马钢是这座城市的亮丽名片。

正在检查下线钢材的马钢特钢公司棒材分厂作业长宛佳旺,清晰记得2020年8月19日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钢的场景。当时,马钢和位于上海的宝武集团刚完成战略重组。“那天很热,温度都快40摄氏度了。总书记鼓励我们,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能够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和长三角有机衔接,进一步发展壮大。大家听了热血沸腾,对打造世界级钢铁企业信心十足。”宛佳旺印象最深的是总书记那句话:“机遇就在你们手里。”

原料、烧结、焦化、高炉……走进马钢智园,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现场生产画面,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有条不紊地下达各种指令;
从原料运输到铁水生成的所有工序产线,都实现了全覆盖、互联互通。

“把握机遇、顺势而上”这几个大字,不只书写在马钢厂区,也激荡在安徽干部群众的心间。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要求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从中部崛起战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从“一带一路”建设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站上前所未有的发展位势。

与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现联通链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展示交易服务中心、芜马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加快推进;
实施科技创新联合攻关项目19项,组建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安徽认识到,贯彻落实好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抓住了安徽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主动靠上去,积极融进去。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上海3区、江苏3市、浙江2市分别与安徽8个地市“一帮一牵手”。方案公布第三天,安徽阜阳市党政代表团就赶赴苏州落实合作帮扶对接;
一个月后,安徽六安市与上海市松江区完成了结对合作帮扶的“云签约”仪式……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安徽来说,更深刻的变化在于确立新坐标、树立新标杆。

“过去一讲市场,我们习惯于盯着本省、本区。现在,我们发现了长三角市场、国内国际大市场。”刚刚入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的一名企业负责人说。

“过去,我们习惯与自己的过去相比,总觉得进步不小。现在,与沪苏浙一比,差距太大了。”安徽许多干部感叹。

改变工作作风,改善营商环境,成为安徽“刀刃向内”、追赶先进的突破口。

对接沪苏浙相关机制和营商环境,学习并推出改革创新政策和举措548项;
推动全面提升18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2021年,安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增速居长三角地区第一。

安徽正把握机遇、顺势而上,努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安徽作为、贡献安徽力量。

让“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早日重现

安徽阜南县王家坝闸,有千里淮河“第一闸”之称。驻足远眺,13孔闸门一字排开,河水波澜不惊。

“目前,淮河流域重要行蓄洪区建设等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引江济淮、淮河干流王家坝至临淮岗段河道整治等在建工程正加快推进。”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杨锋介绍。

2020年8月18日至19日,从淮河之滨、长江岸线到巢湖堤坝,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酷暑,辗转奔波,考察调研防汛救灾和治河治江治湖。

习近平总书记在王家坝闸要求,“要把70年来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的治淮方案。”

在蒙洼蓄洪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华民族同自然灾害斗了几千年,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还要继续斗下去。这个斗不是跟老天爷作对,而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一个是治污,一个是治岸,一个是治渔。长江禁渔是件大事,关系30多万渔民的生计,代价不小,但比起全流域的生态保护还是值得的。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搞没了。”“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在巢湖大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

安徽的“治水”由此进一步加大力度。“十四五”时期,安徽将建设完成十大重点水利工程,新开工建设十大重大水利工程,总投入超过2000亿元。其中包括治淮工程3项、长江干流治理工程3项。目前,十大重点水利工程均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72.73亿元。

在阜南,适应性农业新路正现:蓄洪区里,杞柳拂摆,深水养鱼,浅水种藕,鸭鹅水上游,牛羊遍地走。

正在向游客讲解“庄台故事”的王今桂,是阜南县曹集镇利民村村民。他经常回忆2020年8月18日那天的场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庄台,希望乡亲们自力更生,继续努力,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总书记这么惦记,我们更要自力更生。庄台上的24户人家正在逐步迁出,这里准备开发乡村旅游。”

马鞍山为4823个入江排污口上了“云端户口”,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和渔民退捕转产。全面落实有工作、有住房、有学上、有社保,让1万多渔民上岸后稳得住、能致富。为了彻底治污、治岸,去年4月,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功获批EOD(绿色生态办公区)模式试点,开启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3年前上岸的渔民陈兰香,住进了市区的楼房,成为“三姑娘劳务公司”的法人代表,丈夫成为禁渔巡逻队队员。闲暇时,陈兰香与丈夫常到长江边散步,“生态越来越好了,前阵子还见到了江豚!”

巢湖流域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也成效显著。监测数据显示,现在,巢湖全湖平均水质由2015年劣Ⅴ类转为Ⅳ类,巢湖湿地资源记录的植物,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

守护绿水青山,既要主动作为,也要改革创新。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10年,实施生态保护补偿项目325个,拒绝污染项目190多个;
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20%;
全面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1年,无论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还是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安徽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安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实现由“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让民生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5月25日,安徽启动“暖民心行动方案”,涉及就业促进、老年助餐服务、健康口腔、安心托幼、便民停车等10个方面——这是安徽省委和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

2016年在安徽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安徽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指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增强民生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可持续性。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尤其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总书记的要求一一落实好。”安徽省民政厅厅长张冬云说。

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汪能保还记得,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拿起桌上红色的扶贫本,一边看一边仔细询问家里的情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老区人民养育了我们。’总书记的话说得朴实,村里的乡亲们都很感动。”当年的大湾村第一书记、现在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余静介绍,大湾村现已建起4000余亩茶园,群众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同时引进茶旅企业,带动400余户茶农持续增收。

用全部精力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去年底,安徽开展“大接访”行动,要求接访不走过场,写信要真管用。第一个月,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深入16个市乡镇、街道、农场、学校,公开接访收取群众信访事项6695件,解决了许多积压多年的难题。在今年初推出的20件民生工程基础上,精心谋划暖心行动,以“小切口”入手,办好群众天天有感的民生大事,做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关键小事,抓一件成一件。

红亮箱包有限公司,是阜南县一家帮助蓄洪区群众家门口就业的小微扶贫企业。王家坝闸泄洪不久,2020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了解阜南县开展就业扶贫和防止因灾致贫返贫情况。“总书记问得可细了,让我们心里暖暖的。”公司负责人王恒亮递过来一份刚签的订单合同,“这两年,在政府帮扶下,生产线增加了两条。瞧!这是给国外客户加工的包。”

安徽以最有力的措施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3000个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到44.42万元,比2020年增长31.3%;
2021年以来配套出台47项政策文件,从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等方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脱贫户汪能保住进了二层新楼房,乡里有了县域医共体,前不久汪能保患了大病,“足不出乡”治好了病,农村医保还报销了大半费用。74岁的他,还在为村里忙前忙后,“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更要好好干。”

从当年大包干的“红手印”,到土地确权颁证的“红本本”,再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分红利”,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改革,实现的是小岗百姓红红火火的美好生活。”

潮涌江淮,奋楫扬帆。今天的安徽,正踏上发展的新航程。按照总书记指引,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勇争先、攻坚克难,一个经济强、格局新、环境优、活力足、百姓富的现代化美好安徽蓝图,正在江淮儿女的共同奋斗中,化为一个个生动实践……

(作者:吴焰、游仪、田先进;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6月)

推广数字证书跨区域互认,实现远程在线投评标,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共用……为打破公共资源跨区域交易壁垒、优化交易服务,2020年底,安徽、江苏、浙江多地市共同成立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一年多以来,合作联盟不断深入探索,为助力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公共资源交易事关公益民生、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底,安徽省宣城市会同芜湖市,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湖州市、嘉兴市等6个地市作为发起城市,在宣城市共同发起设立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成立一年多来,联盟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发展现状如何?联盟在持续探索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方面,克服了哪些难点,解决了哪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推进数字证书跨区域互认

手机一扫,用于电子身份认证的CA证书(一种由特定机构数字签名的、包含公开密钥以及公开密钥拥有者信息的电子文档)就会出现——对留冰来说,这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他的难题。

留冰是浙江一家绿化建设公司负责投标的工作人员,面对各种招标项目,申领CA证书是重要内容之一。“公司经常在长三角区域投标,以前都得申领CA证书。”留冰坦言,过去是一地一办,多的时候,一个投标人身上要带几十把CA锁(CA证书的存储介质),申领过程麻烦不说,单独申领也有不少费用。

2021年11月,安徽省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平台上的一则招标信息吸引了留冰的注意。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采购项目的招标流程上,出现了“长三角CA互认”。

留冰随即下载了长三角CA互认平台手机应用。实名认证、上传信息、提交申请……不到20分钟,他就成功申领了长三角互认的CA证书,且不再需要传统的实体CA锁进行存储。

紧接着,他登录了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使用刚申领的CA证书,直接进行在线投标。“这可方便了不少!”留冰说,如今有了电子版长三角CA互认,可以在区域内的多个地方畅通使用,大大节约了异地投标的时间和费用。

过去,在各地申领CA证书的技术标准与认证规则不一,市场主体每到一地参与招投标活动,至少要办理一个证书,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交易系统中,也得办理不同证书,增加了交易难度。

为打破行政壁垒、优化交易服务,2020年12月,联盟在宣城成立,头一件事就是在推进CA证书跨区域互认上下功夫。

制定统一技术标准,搭建长三角CA互联互通平台,联盟逐渐将互认范围扩大到长三角区域的23个城市。截至今年5月,共276个市场主体办理了长三角互认CA证书,登录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系统4390人次,使用签章7773人次。

在联盟范围内,还可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主体信息共享,有助于解决公共资源交易数据跨区域共享难、企业跨区域交易不便利、交易业务跨部门协同办理难等问题。截至目前,联盟内已共享交易主体基本信息16万余条、企业资质信息14万余条、从业人员信息36万余条。

实现远程在线投标、评标

去年11月1日,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区域公司副总经理管军,在江苏省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络平台上,关注到一条最新的招标公告:南通国际会展中心酒店项目精装修工程一标段正在招标。

作为一家装饰类企业,管军第一时间就安排工作人员报名。这是企业投标的第一步。

如果在过去,企业报名要先到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事大厅,申领CA证书、领取信用手册。完成报名后,企业根据具体要求准备投标文件。开标当天,企业相关人员带着投标文件,赶到南通,参加开标会议和答辩……

现在则便利了很多。“我们用CA锁登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自动生成企业信息,报名过程只用几秒钟。”管军介绍,从网站下载具体要求、上传投标文件,不用来回奔波,节省了大量成本。

这不,到了去年11月23日评标那天,管军就和同事坐在电脑前,准备通过“虚拟大厅”在线答辩。

另一头,23日早晨7点半,位于南通的江苏爱德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徐茂斌收到一条短信:上午10点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参加评标。直到走进评标室,他才知道即将评的是什么项目。而他只是江苏省3万多名评审专家中的一员,这次被系统随机抽中了。

坐进评标室,另两位本地评委已经到了,视频中还能看到浙江、安徽两个分会场,各有两位专家,一共7人。评委们通过电脑逐一查看企业的投标文件、独立评分。“就像高考阅卷,投标文件是暗标,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电子版,看不到名字;
答辩互动也是在线提交,声音会经过处理。”徐茂斌告诉记者,整个过程中,评委和投标公司不见面、不接触,最后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得出排序结果。

作为投标人的管军也看不到评委,更不知晓竞争对手。这种“双盲”的感觉让他很安心:“只看企业的实力和方案,更加公平公正。”两个小时后,企业就收到了中标的结果。后续领取中标通知书和签约,都是通过网签操作、在线生成。

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汤骏介绍,远程在线投标、评标,改变了在特定场所面对面的传统做法,一台电脑甚至一个手机就能完成全部交易活动,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评标定标,确保了机会平等,让优秀企业成为最大受益者。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专家资源共享,评委资源不足、易受干扰、独立性差等问题得到了解决。评标专家各自分散、彼此隔离,通过网络共同评标,最终汇集形成评标结果。目前,南通已与浙江的温州、湖州以及安徽的宣城、芜湖等地合作,建立起远程异地评标机制,凡是重大项目,都通过网络评标系统由多地评委共同完成评审。

推进合作内容精准对接,彼此取长补短

对于成长中的联盟来说,进一步加强各类信息库互联互通、推进合作内容精准对接,是未来的合作方向。

作为今年的联盟轮值单位,南通计划加大联盟城市间的协作力度、扩大覆盖范围,持续推进市场主体信息登记、评审专家资源共享、交易信息互联互认、信用信息联动使用等方面在长三角区域的共享共用。

“通过对文件自动扫描查重、IP地址捕捉等,我们能及时发现内容互相借鉴、位于同一栋建筑等可能存在的串标行为,增加对远程投标的监管。”汤骏介绍,联盟城市正在合力构建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将进一步解决围标串标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问题;
正在开发中的智能辅助评标系统,预计能节约80%的工作量,减少人为干扰、保障评审质量的均衡稳定。

进一步紧密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让联盟前景更广阔。

浙江省发改委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将充分发挥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中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与上海、江苏、安徽加强沟通对接,推动在长三角区域建成信息深度共享、市场充分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有力支持和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推进长三角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这离不开区域三省一市主管部门的支持。”宣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汪琰认为,应加强政策支持和部门协调,建立区域公共资源交易政策协调和监管协同机制;
通过深化区域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各类信息资源区域内充分共享互认,让信息资源发挥更大效用。

(作者:姚雪青、游仪、窦瀚洋;
来源:《人民日报》2022年6月)

7月13日,备受关注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暨首届示范区全链接大会在浙江省嘉善县举行,大会主题为“跨域一体、共享未来”。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包含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共2413平方公里的土地,是长三角一体化制度创新的“试验田”。2020年8月,首届示范区开发者大会上,由各行各业佼佼者们组成的开发者联盟正式成立。近两年来,开发者联盟多次扩容,成员单位已从12家发展到如今的53家。两年来,敢为人先的开发者们演绎了哪些创新创业故事?又将如何开启发展新动能?

“能量聚合体”成果丰硕

沪苏交界处,在青浦、吴江两地联合推进的基础上,6月30日,投资5.8亿元、全长3.1公里的元荡岸线生态修复及功能提升(三期)工程正式开工,将于年底前实现元荡23公里岸线整体贯通。这当中,离不开开发者联盟成员中国交建和上海建工。

7月11日晚,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嘉善展示馆建成亮灯,“百年烟雨,一叶扁舟”在水雾中亮相的情境让人振奋。得益于联盟成员中国建筑,项目从开工到建成只用了137天,刷新“嘉善速度”。

两年来,这样的场景在示范区不断上演。“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开发者联盟不断发展壮大,体现了示范区的吸引力,也证明了联盟的感召力。”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表示。

共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共创发展增长新奇迹。两年来,开发者联盟这个“能量聚合体”成果丰硕。会议期间,联盟轮值执行长、中国三峡集团三峡投资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石小强拿出了联盟单位建设的“成绩单”——

三峡集团出资建设元荡慢行桥,与长新公司共同成立水乡客厅公司,着力推进水乡客厅重点项目;
中国铁建扎实推进沪苏湖高铁、沪苏嘉城际铁路上海段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长三角投资发展(江苏)公司积极推进吴江松陵大道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及苏州南站高铁新城建设;
华为公司研发基地落户示范区,带动其上下游及周边产业共同发展……

石小强介绍,开发者联盟与示范区执委会共同打造的“新春对接会”,已成为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与联盟单位重要的对接窗口。今年的“新春对接会”上,示范区开发者联盟与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五镇签约六大项目,总投资额达90亿元。

行业标杆济济一堂

本次大会期间,开发者联盟迎来了12家新面孔:中化集团、中煤地质总局、上海环交所……个个都是行业标杆。

12家新成员,从地域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公司占9家,其中浙江5家、上海3家、江苏1家,长三角以外有3家,充分体现了联盟多地域和广覆盖的特点。从行业属性来看,4家企业属性为绿色发展(综合),从事能源环保等相关业务,1家企业从事绿色基建,2家企业从事绿色投资,4家企业从事创新产业,还包括1家专业媒体,它们都高度契合示范区生态绿色的本底和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从功能性来看,全国工业工程领域资质最齐全、业务链最完整的工程公司——中化集团,全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综合性地质勘查企业集团——中煤地质总局,全国首家环境能源类交易平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建设和运营机构——上海环交所均加入联盟。

江苏省环保集团是本次新入盟的成员之一。集团总经理许峰告诉记者,加入开发者联盟后,集团将充分发挥环境技术及人才优势,与示范区开发者一起,共同提升环境治理效能、加速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在环境政策创新方面建言献策,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总部位于嘉善的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利用氢能助力示范区生态建设。“由我们提供燃料电池的100台氢能公交车,线路覆盖嘉善全域,并延伸服务青浦、吴江,方便了长三角示范区居民绿色出行。”公司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区氢能产业核心龙头企业的作用,在扩大氢能绿色出行,形成嘉善、青浦、吴江氢能公交线路闭环的同时,于示范区开展氢能电力的循环应用示范,打造氢电冷热多元互补应用的零碳特色社区。

发力数字经济成共识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项目、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项目、长城汽车蜂巢智能转向总部项目、长三角(盛泽)现代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大会现场,12个凝聚示范区“跨域一体”特征的重点合作项目依次亮相并签约,为示范区的创新创业实践添上生动注脚。市场主体踊跃投身示范区建设,重大项目纷至沓来,延续了示范区“高质量”和“一体化”的发展原则,更彰显了两区一县的发展共识:发力数字经济。

“示范区产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主的五大经济,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数字场景牵引技术创新,培育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赋能经济民生治理数字化,打造数字化转型发展先行区。”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说。此次签约的12个重点项目中,总投资231.42亿元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规模最大。

“目前,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已初步落地六大重点示范项目。”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凌鸣介绍,项目建成后,示范区将有力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建设要求,成为长三角地区数据要素流通旺盛、算力资源丰富、数字经济繁荣的产业协同创新高地之一,能够进一步降低区域内企业上云用数成本,加快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从“给优惠”到“给机会”,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分别发布的“四张清单”令人耳目一新。政府需求清单、企业协作清单、企业能力清单、高端人才需求清单,一份份清单把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搬到了“台面上”,整合政府和企业需求,更多场景成为可感知、可参与的城市机会,让示范区与广大“开发者”的联结更加紧密。

(作者:许海燕、沈佳暄;
来源:《新华日报》2022年7月)

十年来,制造实力显著增强。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2.2%的中高速增长,高于全国近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2.1%,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3.3%。战新产业发展(2017—2021)、工业稳增长(2017、2020)、推动产业数字化(2021)连续五年共八次获得国务院表彰激励,在赛迪顾问发布的2021先进制造业百强市中位列第11。

十年来,产业结构加快升级。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由2012年的9.4%提升到2021年的31.9%。拥有家电、智能语音、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入选国家首批战新产业集群,智能语音入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十年来,智改数转快速推进。2021年发展水平指数较201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率达到59.4%,比2015年提高约20个百分点,超过长三角城市平均水平。

十年来,企业创新彰显活力。规上工业、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分别由2012年的2.78%、0.98%提升到2020年的3.52%、2.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倍。

十年来,绿色低碳引领发展。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66.76%,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绿色园区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省级绿色工厂45家。

(来源:“合肥工业”公众号2022年7月)

安徽是中国革命的一片热土、农村改革的重要源头、科技创新的高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三次致贺信、一次亲切回信,为安徽发展擘画了蓝图、指引了航向。

十年间,安徽实现了“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发展,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大台阶,去年生产总值达到4.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
实现了“科教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发展,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落子安徽,12个大科学装置布局、数量居全国前列,量子通信、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等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实现并跑领跑;
实现了“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制造业、数字经济增加值都超1万亿元,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就有1台是安徽造;
实现了“内陆腹地”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发展,市场主体日均新增3000多户,经贸朋友圈覆盖全球97%的国家和地区。

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江淮儿女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作者:梁睿;
来源:《经济日报》2022年7月)

猜你喜欢 合肥长三角安徽 《安徽记事》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9期)2022-11-09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器仪表用户(2022年10期)2022-09-29合肥的春节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2年2期)2022-07-07合肥的春节疯狂英语·初中版(2022年2期)2022-05-04“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上海人大月刊(2022年4期)2022-04-14——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大江南北(2022年1期)2022-01-19安徽:种子田去杂保纯促增收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5.回声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2019年12期)2020-01-09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现代装饰(2019年11期)2019-12-20“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诗歌月刊(2019年7期)2019-08-29

推荐访问:新篇章 安徽 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