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禁忌——赫梯王国宗教管理视域下的安塔赫舒节日礼俗探析

蒋家瑜

(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89)

赫梯人的节日数量和名目众多,参与人员多样,节日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仪式典礼、祭祀供奉、祈愿游行等多个程序与环节,因此它不仅能够反映出赫梯人的社会文化生活,同时也体现了赫梯国家的宗教文化管理状况。(1)“节中节”即是赫梯人利用节日来实现宗教文化管理的一种形式,具体论述可参见蒋家瑜:《赫梯宗教节日的“节中节”现象》,《世界历史》2019年第5期。在赫梯人的这些节日活动中,每项仪式的程序和活动环节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原则来进行,在赫梯训诫文献(2)有关赫梯训诫文献的编撰、发展和内容等状况,可参见李政、李红燕等:《古代近东教谕文学》(上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15年,第194—214页。中就专门有一组给祭司和神职人员的文献(CTH(3)CTH全称是Catalogue des Textes Hittites(赫梯文献目录),见Emanuel Laroche, Catalogue des Textes Hittites, Paris:
Klincksieck, 1971。264),其中多处涉及节日活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节日要按时举行(不可在秋季举办春天的节日,亦不可在春季举办秋天的节日)、节日活动中不可喧闹斗殴、要注意防火等等,(4)Trevor Bryce, Life and Society in the Hittite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2002, p.188.因此有学者曾提出“节日的程序在细节上必须一丝不苟,因为最细微的失误都有可能让整个节日过程功亏一篑”。(5)具体内容可参见Jared L. Miller, Royal Hittite Instructions and Related Administrative Texts, 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13, pp.244-265。即便是正在军事远征途中的赫梯国王,也要及时返回国内举办节日活动,(6)赫梯国王苏皮鲁流马一世的年代记中就有他在远征期间返回都城哈图沙举办年节一事,见Harry A. Hoffner, “Deeds of uppiluliuma,” William W. Hallo, ed., The Context of Scripture Vol.I Canonical Compositions from the Biblical World, Leiden. New York. Köln:
Brill, 1997, p.189。由此可见,赫梯人节日活动中的这些规范和原则不仅在宗教文化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对政治军事活动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赫梯节日活动中的这些规范和原则在本质上来说就是赫梯人社会生活中的习俗礼仪和禁忌文化。

在论及赫梯社会的禁忌和戒律时,有学者曾以一篇海苏瓦节日(Hišuwaš Festival)文献的原文和翻译作为案例,但作者并未对其体现出的禁忌文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7)Yoram Cohen, Taboos and Prohibitions in Hittite Society:
A Study of the Hittite Expression natta āra(‘not permitted’), Heidelberg:
C. Winter Universitätsverlag, 2002, pp.51-53.而有关安塔赫舒节日(AN.TAH.UMSARFestival)(8)赫梯安塔赫舒节日及其文献状况,见蒋家瑜:《“帝后之争”——赫梯安塔赫舒节日中国王和王后地位考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的研究也大多是集中在文献整理(9)有关安塔赫舒节日文献整理翻译的研究成果主要参见H. G. Güterbock, “An Outline of the Hittite AN.TAH.UM Festival,”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Vol.19, No.2 (April 1960), pp.80-89;
Enrico Badalì und Christian Zinko, Der 16. Tag des AN.TAH.UM-Festes, Text, bersetzung, Glossar, Graz:
SCIENTIA, 1994。、文本传统及其反映的不同文化和政治内涵(10)有关安塔赫舒节日的形成过程和文本的传统研究,见Niccolò Galmarini, “Remarks on the Formation and Textual Tradition of the Hittite AN.TAH.UM Festival:
the case of CTH 615, 616 and 618,” Altorientalische Forschungen, Band 40, Heft 2,2013, pp.337-349。关于安塔赫舒节日文本变化所反映出的国王和王后的地位差异,见蒋家瑜:《“帝后之争”——赫梯安塔赫舒节日中国王和王后地位考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等方面,至今几乎没有学者从习俗和禁忌等角度对安塔赫舒节日进行过探讨,而以礼仪习俗和禁忌为切入点来讨论赫梯王国的宗教管理状况更是鲜有学者触及的研究话题。安塔赫舒节日是赫梯人的国家性节日之一,它的举办时间是春天(尤其是早春),活动时间持续至少38天,活动地点覆盖了都城哈图沙(Hattuša)及周边的一些城市,活动人员既有国家统治者,也有行政、宗教等职能人员,节日活动的内容和环节纷繁复杂,是赫梯人举办的众多节日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之一。因此,本文拟以安塔赫舒节日的文献为基础,着重讨论该节日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习俗礼仪和禁忌,并结合赫梯历史文化来分析其可能的成因,同时再结合赫梯王国训诫条例文献中的相关内容,以此来一窥赫梯国家利用节日礼俗进行宗教管理的历史状况。

礼仪一说通常源自“周礼”,国内学者认为“礼”定型于春秋时期,主要包括三层含义:各种程序化的仪式、礼典、礼节及与之相关的事物;
包括忠孝等道德要求在内的伦理道德体系;
具有政治等级和秩序及一系列相应的政令法规。(11)胡新生:《周代的礼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2—5页。诚然,在赫梯语的字典里并没有明确的“礼”之概念,但赫梯人在举办安塔赫舒节日的过程中,各种仪式活动也都遵循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甚至还反映出了一定的政治秩序,因此这完全符合国内学术界对“周礼”内涵范畴的界定,故从这个角度来说,赫梯人已经在安塔赫舒节日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礼俗文化。

首先,安塔赫舒节日名称源自一种植物安塔赫舒(AN.TAH.UMSAR),它以苏美尔语符号书写,字面意思是“上天(AN)给予了(UM)帮助(TAH)”,亦即“天赐恩惠”,其对应的阿卡德语是andahšu,学术界通常将其视为“茴香或红番花”,(12)分别参见Walter Farber, “Altassyrisch addahšū und hazuannū oder von Safran, Fenchel, Zwiebeln und Salat,” D.O. Edzard, ed., Zeitschrift für Assyriologie und vorderasiatische Archäologie Band 81 II. Halbband,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991, pp.234-242;
Billie Jean Collins, The Hittites and Their World, 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07, p.162。在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以及制作眼药膏。(13)A. Leo Oppenheim, ed., The Assyrian Dictionary of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Vol.I A Part II,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8, pp.112-113.在民俗学领域看来,一些风俗可能发展演变为礼俗,(14)宋兆麟:《中国古代节日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7页。因此,使用安塔赫舒最初可能只是赫梯人的风俗习惯之一,后来才逐渐演变为赫梯节日礼仪文化的一部分。在整个安塔赫舒节日活动中,安塔赫舒最早出现在第9天:“国王在阿丽娜城拿起安塔赫舒,王后在哈图沙城中王后的房屋拿起安塔赫舒”。(15)Giulia Torri,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5, Berlin:
Gebr. Mann Verlag, 2003, 16:
Vs. II 8-9。根据国际学术界惯例,本文所引楔形文字原始文献资料只注明文献编号、栏数以及行数,Vs.(德语Vorderseite)或öy.(土耳其语önyüz)表示泥板正面,Rs.(德语Rückseite)或ay.(土耳其语arkayüz)为泥板反面,ak.(土耳其语alt kenar)为泥板底侧脊,下文原始文献的引用均是如此。此后在安塔赫舒节日中均作为献给神灵的祭品出现,例如第11天中是“厨师之首用安塔赫舒献祭众神一次,他用餐食献祭同样的众神”(16)Liane Jakob-Rost,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41, Berlin:
Akademie Verlag, 1970, 27:
Rs.IV 4-8.;
在第14—15天有“9个(或者5个)安塔赫舒”常常与普尼基面包、厚面包等物品并列在一起作为祭品。(17)H. H. Figulla,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11,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24, 18:
Vs. II 1-46.至今为止,安塔赫舒的使用并未见于其他节日文献,它显然是安塔赫舒节日活动中供奉给神灵的一种特有祭品。使用安塔赫舒进行献祭因此成为该节日最突出的一个特征,换句话说,献祭安塔赫舒完全可以被视为这个节日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它有着非常重要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首先,安塔赫舒可谓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种礼物:作为药物,它能够帮助人们解决疾病的困扰;
作为食物,它成就了人们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因此,它可能从一种日常生活物品(药物或者食物)逐渐演变为当地的饮食习俗,并在安塔赫舒节日中成为赫梯人献给神灵的一种特殊祭品。此外,在节日活动中,国王和王后这样的国家统治者以安塔赫舒为媒介来举办节日,这显然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和政治寓意。从宗教层面来说,赫梯国王和王后通常被视为“坐在了祭司集团的顶端”,(18)Billie Jean Collins, The Hittites and Their World, p.159.国王是国家性宗教活动的最高祭司,他继承王位时就成为诸神的祭司,(19)O.R.Gurney, “Hittite Kingship,” S.H. Hooke, ed., Myth, Ritual and Kingship,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8, p.105.王后(20)有关赫梯妇女在宗教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可参见刘健:《论古代赫梯宗教——兼谈赫梯妇女在宗教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则是诸神的最高女祭司,在国家性的宗教活动中也扮演着突出的角色,她主持庆典或者管理一些神庙的财产和宗教物资。(21)Billie Jean Collins, The Hittites and Their World, p.99.因此,当国王和王后在节日中使用“天赐恩惠”的安塔赫舒,并将其作为节日的名称,这无疑宣示着他们在神人之间发挥着沟通交流的作用,他们把“天赐恩惠”这种神物赐给人民,护佑着百姓的生命健康。

此外,安塔赫舒作为一种时令作物,它花开于早春或者秋天,将其作为节日活动中的一种象征物,可能还跟农时节令有着一定的关系,它也许反映出赫梯人的农业耕作时令习俗。这种农耕节令习俗在“打开储存罐”的活动里同样也得到了体现,阿尔基(Archi)曾将“打开储存罐”视为安塔赫舒节日中四个决定性的仪式之一。(22)其他三个仪式分别是把“年”放入赫什塔屋、把泥土从赫什塔屋拿出来、神兹特哈瑞亚的巡游,具体可参见Alfonso Archi, “Hittite Religious Landscapes,” Anacleto D’Agostino, ed., Sacred Landscapes of Hittites and Luwians, Firenze:
Firenz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18-19。安塔赫舒节日泥板中多次出现了储存罐,例如在第7—8天就有“国王走向厚面包,厨师们和[桌工们]举起四个储存罐,在这儿有[两块厚面包]被放四个储存罐中,在那儿有两块厚面包被放在四个储存罐中”(23)H. Otten und Christel Rüst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23, Berlin:
Gebr. Mann Verlag, 1976, 99:
Vs. I 25-28.;
在第33—34天则是“厨师之首……为了储存罐祭酒三次”。(24)H. G. Güterbock,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25,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30, 18:
Rs. V 17-24.围绕着储存罐而举行的重要仪式有两种——“打开储存罐”和“跪向储存罐”。在节日第6天有“在宫殿中,管家们打开了兹帕兰达城雷雨神右侧的储存罐”(25)H. G. Güterbock und 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0, Berlin:
Gebr. Mann Verlag, 1960, 20:
Vs. I 37-39.;
第12天是“他们在那一天将打开赫梯雷雨神的农作物储存罐”。(26)H. G. Güterbock und 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0, 20:
Vs. II 15-16.跪向储存罐的仪式则分别出现在节日的第27和29天:“为了哈拉坡城雷雨神,他们[举行了]安塔赫舒节日,他们跪向储存罐……国王为了月神辛、太阳神乌图、神哈勒基举行了安塔赫舒节日……他们跪向储存罐。”(27)Liane Jakob-Rost, Vorderasiatische Schriftdenkmäler der Staatlichen Museen zu Berlin Heft 12, Mainz:
Verlag Philipp von Zabern, 1997, 1:
Rs. 10-14.从节日活动内容上看,储存罐不仅仅是一种农业生活中的存储用具,应该还是安塔赫舒节日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象征。“打开储存罐”可能具有春天伊始人们取种农耕的象征意义,因为与此相对应的是在秋天的节日中常有将储存罐装满的仪式活动,而“跪向储存罐”和“为储存罐祭酒”显然是一种对储存罐的崇拜或者祭祀活动。因此,从政治层面来说,国王和王后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他们在具有农耕时令象征的节日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都城或者圣城里通过使用安塔赫舒和打开储存罐等一系列具有象征性的仪式来寓示着国家层面的政治宣传,这似乎是在表明赫梯国家及其统治者在国家治理和维持民生,尤其是农业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安塔赫舒节日中还有一类别具特色的活动,即比赛仪式,它主要可以分为赛跑和赛马两项。赛跑活动是在节日第2天举行:“在提普瓦山上,侍卫们和宫廷侍者们进行跑步比赛。”(28)H. G. Güterbock und 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0, 20:
Vs. I 20-21.除此之外,我们对于跑步比赛的具体细节所知甚少。但赫梯古王国时期有一项为国王进行的射箭比赛,国王会评判弓箭手的技能并择优为自己服务,优胜者能得到酒水作为奖赏,失败者则要裸身取水,以此作为羞辱。(29)Stefano de Martino, “Music, Dance, and Processions in Hittite Anatolia,” Jack M. Sasson, ed., Civilizations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Vol.IV,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95, pp.2661-2669.我们由此也许可以推测,安塔赫舒节日中的跑步比赛应该也有奖惩机制,并会成为国王选拔得力助手的方式之一。赛马活动分别出现在第11天和第19天:“宫廷侍者之首去把赛马放在路上”(30)H. G. Güterbock und 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0, 20:
Vs. II 13.;
“国王去往黄杨木树林时,赛马会被放在路上。”(31)H. G. Güterbock und 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0, 20:
Rs. III 7-9.文献中对赛马的着墨不多,有学者认为,赛马的赢家会得到一份奖励。(32)Stefano de Martino, “Music, Dance, and Processions in Hittite Anatolia,” Jack M. Sasson, ed., Civilizations of the Ancient Near East, Vol.IV, pp.2661-2669.虽然在赫梯的宗教节日活动中有一些专门为神而准备的体育竞技活动,例如拳击、举重等等,但它们并不占有主导地位,而仅仅是节日的一个附属活动。(33)Charles Carter, “Athletic Contests in Hittite Religious Festivals,” Journal of Near Eastern Studies, Vol.47, No.3 (July 1988), pp.185-187.因此,跑步或者赛马活动与这些体育竞技活动相似,它们应该都是赫梯人尚武习俗文化的一种体现。在安塔赫舒节日中,跑步和赛马演变成为比赛仪式,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和政治内涵,这也许是在征战前举办的军事演习,抑或是类似于出征人员的选拔活动,从而发挥着高扬军威和募集军队的作用。

除了上述几个特有的习俗礼仪,安塔赫舒节日与其他赫梯节日也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习俗礼仪,例如敬神祭祖的活动。礼的本义是指履行祭神求福之事,在赫梯人的观念中,敬神的目的也同样是为了求得神灵的赐福与保佑。(34)《穆尔什里二世的年代记》序言中就提及穆尔西里二世为阿丽娜城的太阳女神举行节日,阿丽娜城的太阳女神等神灵保佑了他对敌人军事战斗的胜利,参见Richard H.Beal, “The Ten Year Annals of Great King Muršili II of Hatti,” William W. Hallo, ed., The Context of Scripture Vol.II Canonical Compositions from the Biblical World, Leiden. Boston. Köln:
Brill, 2000, pp.83-84。作为人神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与祷文(35)有关赫梯祷文的研究可参见Itamar Singer, Hittite Prayers, Atlanta:
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 2002。、占卜预兆(36)有关赫梯预兆,神谕和还愿等方面的研究可分别参见Annelies Kammenhuber, Orakelpraxis, Träume und Vorzeichenschau bei den Hethitern, Heidelberg:
C. Winter Universitätsverlag, 1976;

Kaspar Klaus Riemschneider, Die akkadischen und hethitischen Omentexte aus Bogazköy, Dresden:
Verlag der TU Dresden, 2004;

Johan de Roos, Hittite Votive Texts, Leiden:
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het Nabije Oosten, 2007。等文献相比,节日典礼似乎是一种单向行为,它更侧重于人向神的献祭,反而缺少神给人的某种警示或者人向神所提出的某项具体要求。在安塔赫舒节日活动中,赫梯人通常以献祭(赫梯语irha-)、祭酒或供奉(赫梯语šipant-或苏美尔语BAL-)以及敬酒(赫梯语eku-)等方式来取悦诸位神灵,这些神灵的文化背景来源复杂,同时包含了哈梯人(Hattian)、帕莱克人(Palaic)、胡里人(Hurrian)和卢维人(Luwian)等安纳托利亚半岛上的多种民族文化,甚至还有部分神灵是源自叙利亚以及两河流域地区。除此之外,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也会受到祭拜,例如狩猎袋、火炉、王座、窗户、木门闩、供桌、凳子、木头、屏风(37)原文是taršanzipa-,Badalì将其翻译为“Paravent(屏风)”,见Enrico Badalì und Christian Zinko, Der 16. Tag des AN.TAH.UM-Festes, Text, bersetzung, Glossar, p.176。蒂斯勒将该词解释为神庙中的某个物品,可能是位于入口的位置,见Johann Tischler, Hethitisches Handwörterbuch 2, Innsbruck:
Institut Für Sprachen und Literaturen der Universität Innsbruck, 2008, p.192。克鲁克霍斯特认为它是一种神庙中用来分隔入口和圣殿的物品,见Alwin Kloekhors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Hittite Inherited Lexicon, Leiden. Boston:
Brill, 2008, p.849。、箱子等等。这些物品在献祭过程中很可能已经被神化了,例如王座(DAG)就常常被写成DDAG,并与其他神灵并列出现。(38)E. Forr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 Leipzig:
J.C.Hinrichs’sche Buchhandlung, 1920, 9:
Vs. II 45-46.

祭祖是赫梯国家统治阶级思想文化的一种反映,也是赫梯礼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基拉姆节日中就把神兽游行和动物表演作为怀念祖先生活的一种方式,(39)刘健:《赫梯基拉姆节日活动的仪式特征及其功能》,《世界历史》2015年第5期。而相比之下,安塔赫舒节日中的祭祖活动更加具象,一般以祖先雕像或名字和祖先谱系等形式出现,祭酒或者供奉面包是主要的祭拜内容,例如在第16天里就有“为哈吐什里(Hattušili)的雕像祭酒一次”。(40)E. Forr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 9:
Vs. III 11-12.祭祖活动的实施者有厨师之首和国王,目前明确可知的是新王国时期吐塔里亚四世(Tudhaliya)对其父哈吐什里三世和祖父穆尔什里二世(Muršili)的祭拜。赫梯人以祭祖的形式来维系当权者与先王先祖之间关系的连续性。吐塔里亚四世对其父亲和祖父的祭拜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王位统治的一种政治宣传。因此,赫梯国王希望通过祭祖来证明自己王位继承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例如吐塔里亚四世曾在第14—15天的文献开篇呈现了他的祖先谱系“当吐塔里亚,大王,赫梯之王,英雄——哈吐什里之子,大王,赫梯之王,英雄——穆尔什里之孙,大王,赫梯之王,英雄——吐塔里亚的后代,大王,赫梯之王,英雄。为了赫梯的雷雨神在靠近黄杨木树林的塔尔努屋中,他(吐塔里亚)在春天举行了安塔赫舒节日”。(41)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20,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27, 63:
Vs. I 1-7.

在礼俗的程序和观念方面,与其他节日活动一样,人们在安塔赫舒节日中也要遵守一系列特定的规范和原则。例如节日程序上的清洁环节就非常严格和繁杂:国王和王后在进城前要在塔尔努屋(Étarnu)(42)塔尔努屋可能是类似于浴室一样的建筑,在里面可举行清洁仪式,见Johann Tischler, Hethitisches Handwörterbuch 2, p.191。沐浴,献祭前必须在宫廷侍者等众人的协助之下完成净手仪式。在节日活动中,神灵同样也要以圣洁的形象示人,在第29天就有“厨师之首用图胡沙尔(tuhhueššar)(43)学术界目前对“tuhhueššar”一词暂无定论,克鲁克霍斯特将其翻译为“海绵”,见Alwin Kloekhors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Hittite Inherited Lexicon, p.892;
芝加哥赫梯学字典中将其译为树脂,见H. G. Güterbock and Harry A. Hoffner, ed., The Hittite Dictionary of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Vol.P,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7, p.129。根据该词出现的上下文语境,笔者猜测它可能是一种用于清洁的擦手物品。为神灵清洁三次……桑伽祭司(SANGA)清洗诸神,并涂抹优质油”。(44)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20, 59:
Vs. I 9-Vs. III 3.此外,用于供奉的祭品和祭祀工具也都需要进行清洁:例如“厨师之首要用图胡沙尔洁净公牛、绵羊和厚面包”,(45)Muazzez Arkeoloji Müzelerinde bulunan Tabletleri III, Istanbul:
Maarif Basmevi, 1954, 1:
ak. 42-43.并还要“用图胡沙尔清洁供桌3次”,(46)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9, Berlin:
Gebr. Mann Verlag, 1970, 128:
Vs. I 31-32.祈愿活动结束后还要“把诸多工具在河流中清洗”。(47)Muazzez Arkeoloji Müzelerinde bulunan Tabletleri III, 115:
ay. 7.举办节日活动仪式时需要净地,例如神庙地面会由理发师(48)理发师清扫地面的情形似乎通常跟宴会联系在一起,此后是国王洗手的仪式,详见Joachim Schiele und 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10,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24, 21:
Vs. II 30-36。、聋人(49)在国王洗手并向诸位神灵敬酒前,聋人们会清扫地面,详见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9, 128:
Rs. VI 7-11。或者厨师(50)在国王祭酒之前,厨师们会清扫地面,详见H. Otten und Christel Rüst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30, Berlin:
Gebr. Mann Verlag, 1984, 69:
Rs. III 20-21。等人员来清扫。(51)神扎巴巴的神庙净地活动参见E. Forr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 9:
Vs. I 11-12。而在礼俗的观念上,赫梯人的尊卑心理也通过节日活动中的各项仪式活动表现出来,例如国王或王后向神灵鞠躬(aruwai-)或跪伏(UKEN)的形式来向神灵敬酒,这体现了神与人之间的尊卑关系。在第7—8天还出现了“国王从轻便马车走下来。他向城市跪伏”,(52)Albrecht Götze, Verstreute Boghazköi-Texte, Marburg:
Selbstverlag des Herausgebers, 1930, 95:
Vs. I 11-12.此处的城市很可能也被神化了,因为在第18—19天就提到“坐着的国王在里面向城市的诸神敬酒”。(53)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9, 128:
Rs. VI 25.此外,尊卑主次的观念还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即臣民与国王以及臣民之间的关系。安塔赫舒节日中多次出现了臣民向国王跪伏的情形,而在“传令官引导众人入座”的活动中可以看出臣民之间的尊卑主次关系:传令官先后将王子、桑伽祭司、女阿玛祭司、乌巴如(UBARUM)(54)LBARUM 被理解为外国人,见Johannes Friedrich, Kurzgefasstes Hethitisches Wörterbuch, Heidelberg:
C. Winter Verlag, 1991, p.314。在赫梯宗教仪式活动中,乌巴如似乎跟哈梯人的神灵崇拜关系密切,但又肯定不是宗教人员,参见S. Görke, “Fremde in hethitischen Festritualtexten,” Hans Neumann, ed., Krieg und Frieden:
52e Rencontre Assyriologique Internationale-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syriology and Near Eastern Archaeology, Münster:
Ugarit Verlag, 2014, pp.363-372。等人引导入座,(55)E. Forr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 9:
Rs. V 20-50.他们入座的次序显然是按照身份的高低来排列的。在传递并掰碎面包的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类似的情况:“理发师带来一块甜面包并把它给了宫廷侍者。他(宫廷侍者)把它给了宫廷侍者之首。他(宫廷侍者之首)为了保护神的长矛将其掰碎,而后他(宫廷侍者之首)将其还给了宫廷侍者,宫廷侍者又将其还给了理发师。”(56)H. G. Güterbock,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14, Berlin:
Gebr. Mann Verlag, 1963, 35:
Vs. I 5-10.从职位上来看,他们三人是一个由低到高的排列次序,因此,面包的传递也是按照尊卑主次的秩序来进行的。

在很多民族文化中都能看到禁忌或者忌讳这种现象,它的国际通用名词叫作塔布(Taboo/Tabu),其含义是禁止同“神圣”事物或“不洁”“不祥”事物接近,否则将会受到某种惩罚。(57)乌丙安:《从“塔布”看迷信习俗——关于信仰民俗之二:禁、咒、兆、占、祭》,《民俗学丛话》,长春:长春出版社,2014年,第118页。虽然赫梯语中并没有“塔布”一说,但赫梯文化中的禁忌却常常用“natta āra”来表示,(58)Yoram Cohen, Taboos and Prohibitions in Hittite Society:
A Study of the Hittite Expression natta āra(‘not permitted’), pp.1-7.natta是否定词,等同于苏美尔语的NU和阿卡德语的UL,该词在赫梯语中的意思是“不允许/禁止”。(59)H. G. Güterbock and Harry A. Hoffner, ed., The Hittite Dictionary of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Vol.L-N,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9, pp.409-412.在安塔赫舒节日中,有些活动或者行为就直接使用了否定词UL来加以限定,这无疑是节日中一种明令禁止的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属于禁忌文化的范畴。

在安塔赫舒节日活动的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该节日在举办地方面的一些忌讳:国王不会去卡塔帕城(Katapa),因为在此城不能有任何神灵献祭仪式;
即使他去了卡塔帕城,他也不能为神做任何事情,也不能召集大会。(60)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30,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39, 39:
Vs. 8-11.安塔赫舒节日的一个主要特色即是在都城哈图沙及其周边城市进行巡游,哈斯(Haas)就认为安塔赫舒节日是在都城哈图沙城及赫梯王国核心地区重要的宗教中心举行的,他指出,该节日开始于哈图沙城,而后分别在塔胡尔帕城(Tahurpa)、哈图沙城、马提拉城(Matila)、阿丽娜城(Arinna)、普什库如努瓦山(Puškurunuwa)、哈拉那城(Harrana)、兹帕兰达城(Zippalanda)以及安库瓦城(Ankuwa)等等地还有各自需要进行的节日活动。(61)Volkert Haas, Geschichte der Hethitischen Religion, Leiden·New York·Köln:
Brill, 1994, pp.772-826.通过文献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安塔赫舒节日地点结构的特点是:国王和王后的巡游路线最初表现出“从外地到哈图沙城”的迹象,这些“外地”在地理位置上大都位于哈图沙城的北面。此后,所有的活动都是在哈图沙城内的各个神灵的神庙、房屋或者其他一些地方进行,这些活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安塔赫舒节日时间的二分之一,它们应该是安塔赫舒节日的主体和核心。在哈图沙城内的活动结束后,安塔赫舒节日又会在哈图沙城的南面的一些城市或地方有所延续。因此,整个安塔赫舒节日呈现出一个以哈图沙城为中心、自北向南的节日路径。

那为何在巡游路线上,卡塔帕城成了一个“忌讳”?首先我们来看卡塔帕城的状况,在《哈图西里三世的自辩词》(CTH 81)中曾出现过KURURUKatapa,(62)H. H. Figulla,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1,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21, 1:
II 58.甚至在行政管理类文献(CTH 235)里还有halziURUKatapa(63)L. W. King, Hittite Texts in the Cuneiform Character from Tablets in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British Museum, 1920, 2:
I 27.的表述,因此它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省级行政区划,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赫梯中央统治下的附属国都城,它接近卡斯卡人(Kaška)的边界。(64)Mark Weeden and Lee Z. Ullmann, Hittite Landscape and Geography, Leiden. Boston:
Brill, 2017, p.187.虽然它在安塔赫舒节日中是一个可选择性的城市,但在被视为“安塔赫舒节日的镜像倒影”(65)Mitsuo Nakamura, Das hethitische nuntarriyašha-Fest, Leiden:
Nederlands Instituut voor het Nabije Oosten, 2002, p.14.的努恩塔瑞亚斯哈节日(nuntariyašha Festival)中,卡塔帕城却是节日活动的起点:“当国王从战场上班师回朝,他将为众神举办努恩塔瑞亚斯哈节日。第一天在卡塔帕,举办大会。”(66)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9,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23, 16:
Vs. I 1-3.因此,在节日巡游活动中,卡塔帕城并非完全被列为“禁入名单”,从安塔赫舒节日文献中的表述来看,卡塔帕城是国王可选择去或者不去的城市,这也许可以被视为在春天里“不建议前往”的城市,或者甚至即便是“国王去了卡塔帕城,也不能举办大会”。大会(šalli ašeššar)可能是一种由诸多人员参加的大型宴会。(67)哈斯将šalli ašeššar视为是一种仪式活动,见Volkert Haas, Geschichte der Hethitischen Religion, p.800。而芝加哥赫梯学字典中将šalli ašeššar解释为聚餐,见H. G. Güterbock, Harry A. Hoffner and Theo P.J. van Den Hout, ed., The Hittite Dictionary of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Vol., 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2, pp.98-99。从时间上看,大会的举行时间主要集中在安塔赫舒节日的前10天,而此后近30天时间里一共只出现了3次。(68)大会分别出现在安塔赫舒节日的第1天、2天、3天、6天、8天、9天、10天、16天、17天、37天。从地点分布上来看,经常举办大会的地点是哈棱图屋,这一地点在塔胡尔帕城、哈图沙城和安库瓦城都是存在的。哈图沙城是大会最主要的举办城市,在哈图沙城的哈棱图屋、王后的房屋、雷雨神神庙以及神哈努的神庙都举办过大会。从活动的内容和目的上来看,大会并不是直接为神灵而举行的,文献中也没有提到过任何神灵的参与。这一活动出现在祭祀活动之前,它很可能是专门为节日参与人员而举办的。由此可见,卡塔帕城在安塔赫舒节日中的这种忌讳可能源自如下考虑:从时间上看,春季不适宜在卡塔帕城里举行节日活动,尤其是大型宴会;
而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因为卡塔帕城接近卡斯卡人的边界,也许在春季时该城并没有十足的安全保障,于是安塔赫舒节日中对于在该城举办敬神或者大型聚会活动可能都会比较谨慎。因为赫梯国王一般会在冬季暂停军事征战,休战期也许导致了卡塔帕城附近的宿敌卡斯卡人在春季蠢蠢欲动,进而增加了举办节日活动的风险。而通过赫梯国王的一系列征战后,该城及其周边已经比较安全,故在秋季举办的努恩塔瑞亚斯哈节日中并没有这种忌讳。

安塔赫舒节日是一个宗教色彩鲜明的节日活动,它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神灵献祭,以此来达到调节人神关系的目的。围绕神灵开展的宗教色彩活动主要包括在各个神庙之间的巡游与祭祀、向各个神灵的祝愿与祈祷、各种形式的献祭与敬酒、宰杀牲畜等等。在各个神庙之间的巡游、并向各个神灵进行献祭是安塔赫舒节日中的主体部分。从地域上看,这种巡游活动包括整个节日中所提及的各个城市和地点,尤其是各神灵的神庙。因此,在这些与神灵有关的节日活动中存在着不少需要注意的忌讳。例如在献祭活动中,第33—34天就出现了“不能用陈旧的丹那什面包(NINDAdannaš)”(69)H. G. Güterbock,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25, 18:
Vs. III 8-9.或者是“不能用老的公绵羊或者公山羊”,(70)H. G. Güterbock,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25, 18:
Vs. I 18-19.这种对供品的要求明显符合“塔布”含义中禁止同 “不洁”事物接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保证整个献祭活动的圣洁性。然而,我们在安塔赫舒节日的第29天却还发现有这样的忌讳,在国王进入神埃阿的神庙之前,歌手们会在里面呼喊“啊哈”,但阿兰祖(小丑)们不能走进来,厨师们不能在供桌上宰杀公绵羊,也不能放新鲜的肉。(71)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9, 140:
Rs. III 1-4.阿兰祖(小丑)在安塔赫舒节日文献中出现了大约170次,主要场景是进入城市或者神庙之前以及在献祭尤其是在向神灵敬酒时,他们的职责包括呼喊、诵唱、弹奏乐器等等。故此处他之所以不能走进埃阿神神庙,很可能是因为献祭活动尚未开始,此时的节日程序中不需要阿兰祖(小丑)的出现。而“厨师们不能在供桌上宰杀公绵羊,也不能放新鲜的肉”看似与祭品要求新鲜的原则不完全一致,但实际上仍然暗藏着安塔赫舒节日自身程序和对供品的要求,因为后文接着描述的供品主要是发酵厚面包、甜厚面包和餐食、育肥母牛和公绵羊的肝和心。(72)详细的献祭过程和供品见H. Otten,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9, 140:
Rs. III 5-17。

在献祭过程中,同样还有一些被禁止的行为,例如在第11天的活动中,赫什塔屋之人(LÉhešti)把宫廷侍者之首掰碎的面包放在神灵面前时,小伊南娜木乐器(GIDINANNA TUR)是不能被弹奏的。(73)H. Bozkurt ve M. ve H.G. Güterbock, Arkeoloji Müzelerinde bulunan Basmevi, 1947, 1:
öy.I 8-10.鉴于很多献祭过程中都会伴有奏乐歌舞仪式,它主要包括弹奏或击打乐器、演奏、歌唱、说话、诵唱、呼喊、跳舞、旋转等等多种形式。那为何此处小伊南娜木乐器不能被弹奏呢?安塔赫舒节日中最常见的乐器主要有大伊南娜木乐器(GIDINANNA GAL)和小伊南娜木乐器、阿尔卡米乐器(arkammi)、伽勒伽勒图瑞乐器(galgalturi)、胡胡帕尔乐器(huhupal)、扎胡尔提乐器(zahurti)、长笛、竖琴和古琴等等。而弹奏这些乐器的人员主要有阿兰祖小丑、来自不同城市的歌手、赫什塔屋之人、吹笛者等人。一般情况下,在国王和王后的敬酒活动中基本上都会伴随着乐器的弹奏以及说话、诵唱以及呼喊等活动。而舞蹈类的活动一般是以跳舞或者旋转来表示,例如文献中就多次出现“舞者旋转一次”(74)Liane Jakob-Rost, Vorderasiatische Schriftdenkmäler der Staatlichen Museen zu Berlin Heft 12, 5:
Vs. I 24.的表达。伴舞类的活动主要是发生在国王从一间房屋去往另一间房屋的路途中,或者是在献祭或者是敬酒过程中。而进行跳舞或者旋转的人员主要有舞者、王后和贵族们等等。从安塔赫舒节日文献来看,弹奏小伊南娜木乐器的场景都是在敬酒或者献祭过程中,其数量多达19次,其中只有一次是王子在场,还有一次是国王和王后在场,其余17次都是国王在场。由此可见,第11天不能弹奏小伊南娜木乐器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国王、王后或者王子并不在场,也就是说在敬酒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弹奏小伊南娜木乐器”这一规格待遇的人员需要匹配相应的身份和地位,即必须是国王、王后以及王子这一类的王室核心人员。

此外,安塔赫舒节日第16天活动一开始时,国王“会坐下来,然后叫来了点心,但他不能做任何的供奉”。(75)E. Forr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 9:
Vs. I 1-4.此处是泥板的开头,也是当日节日活动的开端,而“不能有任何供奉”的表达显然表示虽然节日已开始,但进入神庙之前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行,因为后文接着就描述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国王在哈棱图屋等待期间要穿好礼服,宫廷侍者和侍卫则将清扫神扎巴巴的神庙,肉、酒和面包等物品放好之后,传令官还要放好王座,接着在奏乐伴舞中,国王和王后才率众人进入神庙。(76)对这一系列活动程序的详细描述可见E. Forrer,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 9:
Vs. I 5-II 10。而这些显然都是进入神庙献祭之前,节日活动程序上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相关事项。

在活动的结尾处也会有需要禁止的行为,例如在一天活动结束时就会有“国王从神兹帕尔瓦的神庙中出来,他去往哈棱图屋,不能有任何的宗教仪式,一天结束了”。(77)Liane Jakob-Rost,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Vol. 41, 26:
Rs. IV 22-25.而在敬酒活动中有时会使用伊什卡如赫器皿(išqaruh),有时又不能使用伊什卡如赫器皿,而伊什卡如赫器皿是否被倒满酒(78)第14—15天的敬酒活动中出现了是否使用伊什卡如赫(器皿)以及伊什卡如赫(器皿)是否倒满的情形,参见Giulia Torri, Keilschrifttexte aus Boghazköi 49, Berlin:
Gebr. Mann Verlag, 2006, 89:
Rs. IV 5-25。也是活动中需要注意的行为。由此可见,在节日活动开始和结束等每个时间点和环节上也都同样存在着一些忌讳。这些忌讳充分说明:安塔赫舒节日活动的每个程序都要严格地按时按点按步骤进行,任何环节不能有一丝马虎或者懈怠,否则极有可能触犯神威,从而引来“神罚”。我们也许能够解释清楚一些忌讳的来龙去脉,但更多的忌讳却可能因为时间久远或者文献的缺乏等多种原因而无法得知其缘由。仅以16天活动的忌讳为例,国王此时很可能必须要等待王后一起才能开始节日庆典,故不能独立开始供奉活动,在哈棱图屋穿上礼服,并在一切物品都准备就绪时,他才和王后一起进入神扎巴巴的神庙。

赫梯节日文献的编纂始于赫梯古王国,(79)赫梯王国历史通常分为古王国(公元前1650—前1500年)、中王国(公元前1500—前1345年)和新王国或帝国(公元前1345—前1200年),有关赫梯历史分期的探讨可参见李政:《赫梯文明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18年,第111—116页。传抄于中王国,并在新王国时期被大规模地复制甚至是重新编写和整理,因此赫梯人将节日作为国家内政管理的一种手段可谓是贯穿了整个赫梯王国的历史。再以安塔赫舒节日为例,根据泥板上楔形符号书写形式的差异和赫梯语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现存安塔赫舒节日泥板文献时间断代主要有三个时期:中王国、新王国和新王国后期。(80)美因茨社科院对泥板的断代分别是古王国(althethitisch=ah.)、中王国(mittelhethitisch=mh.)和新王国(junghethitisch=jh.)以及新王国后期(spätjunghetitisch=sjh),参见http://www.hethport.uni-wuerzburg.de/grodlist/Abkuerzungen.pdf。新王国后期一般是指自新王国国王吐塔里亚四世统治开始的时期,大约为公元前13世纪后期,具体参见Annelies Kammenhuber, “Die Sprachstufen des Hethitischen,” Zeitschrift Für vergleichende Sprachforschun, Band 83, Heft 2, (1969), pp.256-289。虽然目前在赫梯古王国时期没有“安塔赫舒节日”的提法,也并未发现过时间断代为古王国的安塔赫舒节日泥板,但有些被断代到新王国或新王国后期的安塔赫舒节日泥板,其符号的书写形式和语言的风格却呈现出了古王国时期的特征,(81)H. Craig Melchert, Ablative and Instrumental in Hittite,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77, p.82.例如句首使用古王国时期特有的连词ta。因此,这些泥板有可能是最初创作于古王国(或者中王国)时期,而保存下来的只是它们在新王国或者新王国后期的抄本。此外,从安塔赫舒节日的形成和文本传统可以发现,为普什库如努瓦山举行的仪式就是古代安纳托利亚本土仪式的一种延续。(82)Niccolò Galmarini, “Remarks on the Formation and Textual Tradition of the Hittite AN.TAH.UM Festival:
the case of CTH 615, 616 and 618,” pp.337-349.由此可见,记录了安塔赫舒节日的一些泥板或者该节日中的一些仪式可能在赫梯古王国时期就已被编纂或者形成了。而节日风俗的形成过程原本就是一种历史积淀的过程,(83)韩养民:《中国古代节日民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页。因此安塔赫舒节日中的各种礼仪与禁忌绝不会是在中王国时期一蹴而就的,它们同样也是赫梯历史发展变化的产物,肯定是源自古王国甚至是更早的历史时期。

安塔赫舒节日最早可能就是源于原始崇拜和迷信禁忌,并与赫梯社会的农时历法以及社会生活有一定的关系,这是赫梯风俗习惯形成和延续的一个必经过程。因此,安塔赫舒的使用、“打开储存罐”以及对狩猎袋、火炉、窗户、木门闩、凳子等生活物品的祭拜都是从最初的日常生产生活逐渐演变成了一种风俗习惯,并在节日典礼中形成了赫梯人特有的习俗礼仪。因此,这些伴随着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崇拜活动是安塔赫舒节日习俗礼仪形成的基础和源头。

赫梯国王利用宗教手段来管理自己的国家,这在赫梯王国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相对而言,古王国时期的赫梯王权统治更具世俗性,而自中王国以来赫梯国王明显加强了宗教在政治统治管理中的作用,其统治的宗教色彩愈加浓厚,到了赫梯帝国时期,赫梯国家政治与宗教呈现出了一体化的趋势,即赫梯国家的政治活动一定程度上就是宗教活动,其宗教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政治活动,宗教本质上就是为了政治统治而服务。(84)有关赫梯国王利用宗教实现对内统治以及宗教统治在赫梯国家被征服地区的作用,具体论述可参见李政:《赫梯文明研究》,第395—422页。在赫梯王权和神权的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赫梯节日兼具宗教与世俗的双重特性,与向神灵祈祷、问卜和请愿等宗教性活动相比,节日的世俗性特征让其在国家政治管理以及社会秩序维护的层面上能够发挥出更为显著的优势。

到了中王国时期,以安塔赫舒节日为名的泥板已经出现。(90)据笔者最近统计,时间断代为中王国时期的安塔赫舒节日泥板大约有62块左右,见http://www.hethport.uni-wuerzburg.de /CTH/,2022年2月10日。从赫梯节日“节中节”现象的形成过程(91)蒋家瑜:《赫梯宗教节日的“节中节”现象》,《世界历史》2019年第5期。来看,安塔赫舒节日很可能是吸收了其他节日中的一些仪式活动,甚至融合了某些节日庆典,如此一来,古王国时期流传下来的节日或者节日仪式也许随之被中王国时期的安塔赫舒节日继承。总体上来看,赫梯王国的实力在这一时期有所衰落,对外扩张的脚步随着米坦尼和基祖瓦特那等王国的崛起而受限于安纳托利亚半岛内部,其统治区域一度收缩到都城哈图沙周围,甚至还在卡斯卡人的威胁下曾迁都至沙姆哈城(amuha)。前文提及安塔赫舒节日中对卡塔帕城的忌讳很可能即是因国力衰弱和卡斯卡人的威胁而形成。因此,中王国时期的赫梯国王把主要精力逐渐从对外军事扩张转移到了国家内政建设上,(92)关于赫梯中王国时期的内政建设,有学者以训诫文献、书信、法典、土地赠予文书等材料为基础,分别探讨了赫梯国家内部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行政沟通、法制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管理等问题,具体论述可参见李政:《赫梯文明研究》,第147—156页。在宗教领域不断加强节日庆典活动就是赫梯国家内政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点在同时期的《致祭司和神职人员的训诫》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该文献的训诫对象主要是宗教人员,所涉及的宗教人员职责包括向神灵献祭、保持清洁卫生、准备节日庆典、看管神庙财物等等。(93)对该文献的主题内容概括可参见Jared L. Miller, Royal Hittite Instructions and Related Administrative Texts, pp.246-247。这篇文献里所列的节日名称多达18个,其中的“春节”(EZEN hamešhandaš)很可能与安塔赫舒节日有一定的关系。(94)有学者认为春节最初是一个地方性节日,后来随着国王与王后等赫梯统治者的参与而逐渐发展成为安塔赫舒节日,见Piotr Taracha, Religions of Second Millennium Anatolia, Wiesbaden:
Harrassowitz Verlag, 2009, pp.138-139。以保持清洁为例,《致祭司和神职人员的训诫》就要求“准备面包之人须净身沐浴地保持圣洁,他们要修剪头发和指甲,穿干净的衣服……面包房必须被清洁打扫,且猪或狗都不允许踏足厨房门”。(95)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13,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25, 4:
Vs.I 14-20.此外,如果桑伽祭司、涂油祭司或者女阿玛祭司等人因醉酒争吵而破坏了节日活动,他们就会被处死;
如果克扣节日活动所用的牛羊、面包和啤酒等物品,那将是一种严重的罪。(96)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13, 4:
Vs.III 35-42.而在《致边界指挥官的训诫》(CTH 261)中更是将对宗教活动的管理列入了地方官员的权责范围,例如修缮神庙、记录和补充神灵所需的物品、规划节日庆典和补缺祭祀人员、向山川河流献祭等等。(97)Jared L. Miller, Royal Hittite Instructions and Related Administrative Texts, pp.227-229.由此可见,在赫梯国家的内政管理中,节日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宗教管理手段,保持清洁卫生和一些禁忌都成为节日活动的要求以及宗教人员的职责之一,甚至在地方管理体系之中我们都能看到节日活动已经成为边界指挥官的职能之一。

进入新王国时期后,赫梯国家的内政外交都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从国际形势上看,赫梯帝国与埃及、亚述、巴比伦和米坦尼一起成为阿玛纳时代的五大强国,(98)孙宝国:《阿玛纳时代东地中海世界文明共生现象研究(公元前1600—前110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第20—58页。在东地中海世界形成了一个 “大国俱乐部”。而在内政建设上,赫梯统治者积极采取了多样化的统治手段,作为宗教建设的一个方面,赫梯统治者对节日庆典的运用亦显得更为成熟。与古王国时期相比,此时的敬神祭祖礼仪更为多样化和具体化,哈梯人、帕莱克人、卢维人和胡里人等多个民族的神灵信仰已被赫梯统治者所吸收,于是安塔赫舒节日中所敬奉的神灵才得以如此多样;
而祭祖礼仪则更为具体且有针对性,例如安塔赫舒节日中出现了完整明确的祖先谱系、祖先雕像等等。随着赫梯帝国国力的提升,都城哈图沙周边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整个节日活动的流程更加规范,仪式活动更为讲究,甚至还可能通过邀请外邦观礼、比赛仪式等多种形式来彰显赫梯的自身实力。相对安全的周边形势也让统治者能够在安塔赫舒节日中开始巡游都城周边的各个城市和地区。虽然新王国时期的《致祭司与咒语祭司的训诫》(CTH 275)泥板保存状况较差,但从幸存下来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到在准备每日都供奉的面包时,桑伽祭司和咒语祭司们要“在清晨很早就尽快赶到神庙,拿走神灵面前的日供面包,清扫神庙之后再把新的日供面包放好。当夜幕降临时要点好灯火,关闭神庙大门,并派一名桑伽祭司和咒语祭司睡在大门前”。(99)J. Sturm und H. Otten,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31, Berlin:
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1939, 113:
10-17.此处可以看到睡在神庙大门前守夜的是桑伽祭司和咒语祭司,而在中王国时期的《致祭司和神职人员的训诫》里,夜晚值班看守神庙大门的却只有桑伽祭司一人,(100)Hans Ehelolf, Keilschrifturkunden aus Boghazköi 13, 4:
Vs. III 13-14.这个细微变化也许并不足道,但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也反映出赫梯帝国时期更为纷繁复杂的宗教管理状况。

正如本文开篇已提及,在《致祭司和神职人员的训诫》等文献中,宗教人员的职责或者行政官员的宗教职能都被赫梯国家统治者纳入规训臣民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准则之内,成为国家内政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这一角度来看,赫梯人的节日礼俗与训诫条例具有非常相似的功能,即发挥着规范赫梯君臣子民思想与行为的作用。从古王国到新王国,随着赫梯统治者不断成熟地把宗教管理运用到国家治理之中,赫梯节日中的习俗文化也从最初的各种注意事项逐渐提升到了国家礼仪和社会禁忌的高度,成为赫梯君臣子民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安塔赫舒节日中的各种礼仪与禁忌亦同样如此,在古王国时期安塔赫舒节日虽未正式形成,但相类似的习俗文化早已出现在其他赫梯节日或者仪式活动中,主要以伦理道德的形式来维护着社会秩序,并成为国家治理的辅助手段之一;
到了中王国尤其是新王国时期,安塔赫舒节日开始以国家性节日的身份出现,它的各项礼仪和禁忌更为复杂与规范,参与人员在思想和行为上稍有不慎就会成为一种罪,甚至可能会被处死,此时这些礼仪与禁忌已不再是类似于伦理道德那般的说教,而更像是稍具强制性的宗教管理条例。

综上所述,赫梯人在举办安塔赫舒节日过程中必然遵循着某些特定的规则,或是尽量避免一些忌讳。其中有些礼仪习俗及其程序和观念可能也存在于其他节日活动,例如敬神祭祖、保持清洁卫生、维系尊卑主次观念或者不能使用陈旧的祭品等等,但肯定也有些是安塔赫舒节日所特有的礼仪禁忌,例如使用安塔赫舒作为祭品、巡游途中对卡塔帕城的忌讳等等。这些礼仪与禁忌大多源自赫梯人的日常生活,是风俗习惯传承与变化的结果,抑或因为特殊的历史文化事件而逐渐成形,但最终都成为安塔赫舒节日礼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塔赫舒节日礼俗文化所针对的人员广泛,上至国王和王后等赫梯国家最高统治者,下至各类宗教人员以及行政军事官员乃至平民百姓。不管是在节日期间抑或是日常生活中,赫梯王国的君臣子民在思想和行动上都会受到这些礼仪和禁忌的指导和限制,再加上节日活动中的巡游等等仪式活动,安塔赫舒节日中的各项礼仪与禁忌可谓超越了时空限制,兼具了宗教与世俗双重性,由此在赫梯王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国家宗教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古代中国的传统中,礼治是一种治国方法和理念,(101)陈倩:《中国古代礼治的发展》,《法治与社会》2016年第22期。它是国家的统治者以礼仪和道德为准则来管理民众、治理国家的一种统治方式,它的基本秩序是君臣、父子各有名分;
贵贱、上下、尊卑、亲疏都有严格的区别。我们从前文的论述可以看出,赫梯人也在试图通过节日庆典活动来建立相应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安塔赫舒节日中的各项礼仪和禁忌即是赫梯统治者维系君臣以及臣属内部之间关系的道德思想标准和行为指导准则,是赫梯国王管理人民、治理国家的重要统治方式之一。

猜你喜欢 神灵王国国王 贪吃的国王小读者(2021年4期)2021-06-11“神灵沟通”的秘语——科尔沁蒙古博神歌艺术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好玩儿的国王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20年10期)2020-11-10地下王国小学生(看图说画)(2020年10期)2020-10-29逃离鼠王国红领巾·萌芽(2020年2期)2020-05-07当当吃国王饼小太阳画报(2019年1期)2019-06-11建立新王国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国王的死敌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神灵也是要喝酒的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神灵迷宫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5年7期)2016-01-27

推荐访问:视域 王国 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