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解说词(第57—70集)

◇ 《记忆》编写组

(王元亮 撰稿)

(田晓晴 撰稿)

(梁红一 撰稿)

(田晓晴 撰稿)

(田晓晴 撰稿)

(田晓晴 撰稿)

(田晓晴 撰稿)

(刘静波 撰稿)

(赵跃飞 撰稿)

(柳杨 撰稿)

(郝平 撰稿)

(仲艳妮 撰稿)

(潘华智 撰稿)

三面环山、一水中分、九河环绕、一湖点睛。以汾河景区为轴线的水韵龙城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太原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最早描绘这幅画卷的,是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的梁思成。

太原市档案馆馆藏《按原文逐条讨论太原市都市建设大纲草案》

这是太原市档案馆馆藏的、由梁思成先生拟写的《按原文逐条讨论太原市都市建设大纲草案》。草案于1949年11月铅印,留下了太原沿汾河带状发展规划的历史印迹。

山西省住建厅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馆员 张 兵

1949年的太原,建成区面积不到3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也只有21.5万人,城市的基础设施也非常薄弱,城市道路只有38.2千米,宽度也大多在5米左右,而且绝大部分是土路,整个太原城没有一辆公共汽车。

1949年7月,在清华大学师生和北京市都委会有关专家帮助下,太原市建设局拟出解放后第一个《太原市都市建设计划大纲草案》,并报送华北人民政府审批。

太原市旧影

当年10月29日,华北人民政府作出批复,建议建设重点以重工业为目标,随批文还附来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企划处和清华大学营建学系主任梁思成的意见书各一份。

翻开泛黄的历史档案,梁思成从人口密度、街道、交通、上下水道、电灯、煤气等8个方面,提出的指导意见既切合实际,又考虑长远发展。细细品读,让人肃然起敬。

旧城沿着汾河东岸,在发展上隔河向西本极合理;
沿河两岸自成绿带,如大公园,在设计上示为良好条件;
由南至北仅有3座桥梁,相隔过远,交通实有不便。

《山西省太原市城市初步规划说明书及附图》

以汾河带状公园作为城市南北轴线,依托旧城向外伸展,中国传统棋盘式加环路的城市道路,沿汾河自北向南建设数座桥梁,太原最初的城市规划设想,正是来源于此。

1954年,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市第一个总体规划——《山西省太原市城市初步规划说明书》及附图出炉,经过一系列补充和修订,1955年正式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蓝图。

山西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原总规划师 李锦生

这个规划确立了太原一河两岸的城市发展总体框架,奠定了太原城市发展方向。

历史无声,奋斗有痕。在一代代城建人的努力下,汾河公园如玉带般穿城而过,形成了一条碧波荡漾的绿色生态长廊。锦绣太原,迎来了繁花似锦的新时代。

(王元亮 撰稿)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焕发出比学赶帮超的主人翁面貌,百废俱兴。

《山西省工农业劳动模范大会摄影集》1950年12月由山西省文教厅摄影组制作,共收录照片269张。受当时设备、材料、洗印技术的影响,照片不是很清晰,却真实地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首次工农业劳动模范大会的盛况。

山西省工农业劳动模范大会摄影集

来自全省各地的劳动模范汇集到省城太原。省城各界代表,打着标语,手举彩旗,在太原南站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会。欢迎劳模的军乐队,奏起雄壮的歌曲。人们夹道欢迎,劳模们打着横幅,激情饱满地进入会场。

山西省总工会金融工委主任 田海萍

山西省首届劳模大会,是在1950年11月20日至12月2日,在省城太原召开的。这是山西省第一次劳动人民英雄的大集会,也是山西省第一次工农业生产的大检阅。

《山西日报》登载的劳模名单

《山西日报》对这次盛会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于1950年12月3日公布了劳动模范等次名单。大会评选出工业一等劳模21人、农业一等劳模24人、生产模范村11个、模范互助组186个,表彰了钢铁劳模王贵英、模范工程师姬九韶、模范火车司机李宽仁、模范厂长毛长更等工业生产模范,成为鼓舞广大工农劳动群众的榜样。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山西省首届劳模大会后,70多年来,山西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模范人物,煤炭工业战线更是星光灿烂,马六孩、傅昌旺、亢龙田、陈日新……他们是山西最美的劳动者,他们为山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山西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原部长 张进禄

我们的省委和省政府十分重视劳动模范工作,省政府在1984年和1990年,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召开的25次表彰会,受表彰的人员为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先进工作者,并向他们重新颁发了山西省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和山西省劳动模范纪念章。

山西省劳动模范不但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劳模合影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劳模精神光耀三晋。

(田晓晴 撰稿)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山西省机器公司试验第一部拖拉机报告》

这是山西省档案馆馆藏的《山西省机器公司试验第一部拖拉机报告》。1950年12月,山西机器公司试制成功履带式25马力拖拉机,新中国自制的第一台拖拉机诞生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拖拉机制造属于空白领域。1950年3月1日,山西机器公司成立,隶属于山西省工业厅。

为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山西机器公司有了试制拖拉机的想法。7月3日,山西省工业厅指示山西机器公司:关于试制拖拉机3台,准予办理。并希于劳模大会前将第一部赶造完成。

山西省首届劳模大会将于11月20日召开,剩下不到5个月时间。

山西机器公司发扬敢想敢干敢于创新的精神,参照美国克拉克履带式拖拉机,经过零件测绘、图纸绘制、零件试制、部件装配、整机总装及试车等一系列程序,1950年12月初,我国首台拖拉机试制成功。

新中国首台拖拉机——抗美援朝号

整机除火花塞、点火磁电机和化油器3个零件, 其他都是自主生产。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高春平

山西机器公司创造了我国农业机械制造史上的奇迹。当时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号召,以实际行动支援志愿军赴朝作战,他们就把这台拖拉机命名为“抗美援朝号”。

拖拉机要经过多次性能试验。这是在太原市晋源机耕农场,“抗美援朝号”拖拉机配套双铧犁,在田间实地进行耕作试验的场面。在整个作业过程中,各项性能指标和耕作效果都令人满意。

“抗美援朝号”拖拉机配套双铧犁

晋源机耕农场是一个全程机械的农场,起源于军垦农场,创建于1950年,后来发展为太原农牧场。

原山西机器制造公司离退办留守处负责人 马一平

庆贺信件

上世纪50年代初,响应国家的号召,生产出抗美援朝号拖拉机。如同初生的婴儿,倍受山机领导、职工和苏联专家的喜爱和关注。1951-1952年期间,这台拖拉机多次在各种展览会上亮相,成为代表山西制造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1952年,山西机器公司改为山西机器厂。为适应国家需要,由主要生产农业机械转为生产矿山机械。一五期间,作为山西省改建的限额以上企业之一,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

改扩建以后的山西机器厂,以矿山、建筑、起重、运输等大型机械为主要产品,成为山西省机器工业系统的骨干企业,为我国机械制造工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梁红一 撰稿)

这是一份保存于太原重机展览馆的档案,时间是1950年8月,内容是中央重工业部决定建设重型机器厂。由此,山西开始了新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的建设。

太原重机展览馆展示档案

就在3个月前,中央重工业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机器工业会议,正式提出投资7亿5千万斤小米,目的是凡是其他工厂不能制造的重型设备和大型铸锻件,这个厂都要制造。

新中国第一个重型机器厂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建造,这确实是个大胆的尝试,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大创举。初步设计是在上海事务所副主任支秉渊主持下,经过200多设计人员,40天时间的苦战,于1950年8月17日全部完成。

时任太原重机厂人事处科员 曹继山

按照设计的要求,由支秉渊带人来太原进行考察,在考察过程当中,发现西山煤炭生产比较丰富,又有铜和锡的生产,所以选定太原这个地方是合适的。

这张带有年代感的照片,对于重型机器厂有着特殊的意义。1950年10月4日,五金库破土动工,标志着重型机器厂由筹备转入正式建设。这个日子后来就成为重机厂的建厂纪念日。

五金库破土动工

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以《新中国的第一座重型机器厂》为题,报道了重型机器厂的筹建情况:成千上万的建设者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涌来,怀揣着振兴民族工业、产业报国的梦想,汇集到黄土高原腹地的太原,开启了新中国民族装备制造的先河。

《人民日报》报道重型机器厂的筹建情况

1958年,一座初具规模的重型机器厂宣告建成,使山西的机械工业摆脱了只能修理、装配的落后面貌,具备了为国家生产大型技术设备的能力。

时任太原重机厂供销处科员 张象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抓住改革开放这个大的机遇,通过引进技术合作生产,把自己的主导产品全面升级换代。

现在,这里已变成一座占地493万平方米、在岗职工9800余人、总资产560亿元、创造了近500项中国和世界第一的重型机器厂,是我国重型机器制造骨干企业,产品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三门峡水电枢纽350吨门型起重机,到三峡大坝1200吨桥式起重机;
从北京奥运会大型升降舞台,到神舟载人飞船发射塔架,太重以国民经济开路先锋的实力和技术,唱响了一曲曲壮美的奋斗之歌。

(田晓晴 撰稿)

《山西日报》头版刊登南同蒲铁路拨轨工程提前完工的消息

这是1956年2月24日的《山西日报》,头版刊登着南同蒲铁路拨轨工程提前完工的消息,消息的前面是长篇社论《庆祝南同蒲铁路拨轨工程的胜利》,宣告南同蒲铁路由窄轨拨宽为标准轨道。

这张火车头上挂着毛泽东画像、悬挂庆祝南同蒲拨宽全线通车典礼条幅的照片,见证了山西铁路发展史上一个特殊的时刻。

南同蒲铁路拨宽改造工程亲历者 段思成

1956年1月16日开工,将1米的钢轨更换成1.435米,拨宽总里程513公里。

同蒲铁路干线图

同蒲铁路是纵贯山西省境南北的铁路干线,自大同经朔州、忻州、太原、晋中、临汾、运城至芮城县风陵渡,全长865公里;
以太原站为界,分为北同蒲铁路和南同蒲铁路,其中南同蒲段513公里。

受连年战争的影响,同蒲铁路线破坏严重。

解放太原时的新华社战地记者马明在日记中写道:解放大军向前推进到哪里,刚获得解放的南同蒲铁路员工,就不顾敌人的炮火威胁和飞机袭击,把已被破坏的铁路修到哪里,攻城部队所需要的弹药和食物完全得到了保障。

太原解放当天,马喜顺、布华轩、赵学万3人驾驶着火车,从武宿火车站出发,跟随攻城的解放大军一同进入太原城,成为执行第一列进城任务的火车。《山西日报》将其记录为第一列人民的列车。

山西全境解放后,开展了大规模的铁路修复和建设工作。

阎锡山统治山西时期,正太路与同蒲路干线1083公里均为窄轨,各相连支线300多公里也是窄轨,与省外铁路不能互通。这些铁路设备简陋、技术标准低、桥梁载重量小,仅可行驶小型机车,牵引定数仅为400至500吨,远不能满足新中国成立后运量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铁道部批准全线按标准轨拨宽。这项工程由太原铁路局负责施工。

长篇纪实文学《火车来了》作者 林晓静

南同蒲铁路拨宽的时候,正好赶上我们国家的集二铁路开通运营,从南同蒲铁路上抽走了一大部分的劳模先进、战斗英雄和技术骨干。那么面对南同蒲拨宽时间紧、任务重的这项工程,我们剩下的铁路职工,可以说是激情满满、夜以继日的这种状态,来投入到拨宽施工中。

随着南同蒲铁路拨宽全线通车,山西结束了铁路割据的窄轨历史。南同蒲线开始与全国铁路干线实行联运,为山西大规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南同蒲铁路拨宽全线通车

(田晓晴 撰稿)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典型经验》

这是由中共山西省委农村工作部1954年编印、保存于山西省档案馆的《山西农业生产合作社典型经验》。“为了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一步发展我省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就成为我们农村工作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其中,介绍郭玉恩农业生产合作社实行包工包产办法时,这样写道:“社长不忙乱啦,劳动组长责任心强啦,社员劳动积极性更高啦,生产有头绪、耕作更加细致,增产有保证啦……”

这些朴实的话语,反映着平顺县西沟乡川底村干部和社员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喜悦心情。

郭玉恩儿子 郭支福

1951年(因为)办合作社办得好,1952年我父亲获得了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金星奖章,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1952年,郭玉恩领导全社改进经营管理,实行季节包工制,通过劳动定额、包工包产的办法,提高了劳动效率,粮食亩产从解放前的105公斤增长到了1953年的260公斤。

长治老区曾是太行、太岳两个根据地的腹心地带。1951年,在全国许多新解放区还在忙于土地改革时,早已完成了土改任务的长治老区,互助组已经实行了多年,而且已不能满足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要求。

这一年,山西省委在长治老区选择窑上沟、川底等10个村庄,试办了第一批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山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 张宏华

10个试点均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原长治地委书记在《试办初级社文存》中回忆说:10个社当年的粮食生产和其他经济的发展,都获得了历史上空前的丰收。

1951年4月17日,山西省委向华北局和中央递交了一份题为《把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的报告,同年8月,毛泽东肯定了长治地委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做法。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

9月30日,全国第一次农业互助合作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认为山西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试点经验,是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富有前途和生命力的过渡形式。

山西革命老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资料

由此,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很快在全国范围兴起。作为革命老区的山西,先于全国的步伐。晋城市档案馆保存的《山西省20个典型农业生产合作社调查资料》,记录了这一高光时刻。到1956年底,全省99.6%的农户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

(田晓晴 撰稿)

太原市人民大礼堂旧影

1956年7月盛夏时节,全省各地的党员代表,怀着同一个目标,来到省城太原,他们是来参加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

出席首次党代会的实到代表有636人,包括各行各业的领导骨干和优秀党员,其中有不少人是工业、农业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着全省38.57万名共产党员。

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大会正式召开前,举行了9天预备会议。7月25日上午9时,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宣布大会开幕。这份保存于山西省档案馆的文献资料,记录了大会的日程安排。

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日程安排

《陶鲁笳文集》主编 魏 福

第一天上午,省委第一书记陶鲁笳作了《关于工业发展的情况和任务的报告》;
下午,省委副书记王谦作了《关于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草案)的说明》,省委第二副书记卫恒作《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总结报告》。

山西省第一次党代会旧照

这张照片,刊登于1956年7月26日《山西日报》,是山西省第一次党代会的历史见证。太原市人民大礼堂的会场上座无虚席,主席台正中悬挂着大会的会标。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山西省第一届委员会和出席中共八大的代表。8月1日,大会胜利闭幕。在随后举行的省委一届一次全会上,选举产生省委常委会、书记处和省委监委会,陶鲁笳为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卫恒、王世英、王谦、池必卿、朱卫华、郑林为书记处书记,朱卫华为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

大会总结了山西省委成立7年来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与历史经验,提出集中力量把山西建设成综合性的重工业基地的宏伟目标。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第二卷执行副主编 田晓晴

大会还作出了《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坚持群众路线的决议》,强调贯彻执行省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

山西省第一次党代会的召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山西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山西省委带领全省人民,走上社会主义建设的金光大道,努力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田晓晴 撰稿)

新中国成立后,对如何有效利用、限制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山西进行了积极探索。1954年9月2日,政务院通过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山西拟定了1955年至1957年扩展公私合营计划,益源庆醋业便是全省中小私营企业公私合营的典型代表。

醋是山西名产,民国时期已经行销于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地。山西醋中,又以太原出产的老陈醋最为有名,位居中国四大名醋之首。

1937年以前,太原生产老陈醋的商户仅益源庆、大兴号、世兴号、德合长等10余户,其中益源庆的产品质量最好,享有运到北国不怕冻、运到南方不变质的美誉。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高春平

益源庆的前身是明代宁化王府的酿醋作坊,创立于清朝同治八年。传说出资人朱骏图是宁化郡王朱济焕的后人,后来因为子孙吸食鸦片,家道败落了。但150多年来,益源庆的地址一直位于宁化府街60号。

太原市档案馆保存的《1946年9月23日益源庆公记太原市商会酒业同业会登记证》显示,1943年5月,益源庆被收购,改名益源庆公记,由原店员张映瑀出任经理。

《1946年9月23日益源庆公记太原市商会酒业同业会登记证》

益源庆公记正式注册商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益源庆公记在中央私营企业局正式注册了葫芦形状的公记商标,公私合营后的新星酿造厂依然沿用该商标。

益源庆醋业工作人员 张丽霞

在一化三改浪潮中,广大工商业户积极响应国家公私合营政策。1954年10月25日,劳方代表范福锁和资方代表张映瑀,共同代表益源庆公记,主动申请公私合营。

太原市批准益源庆进行公私合营文件

1955年6月,太原市在私营工商户德合长、资诚号、永通川、义集生、北谦亨5户联营并厂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公私合营新星食品酿造厂。1956年,太原市批准益源庆进行公私合营,将其与老陈醋生产企业大兴号、德合长合并到新星食品酿造厂制醋车间,益源庆公记正式步入国营时代。

企业公私合营后,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1956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工业产值中,国营比重由47.15%上升到74.37%。全省私营工业及各类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总产值由3302万元增长到8991万元,显示出公私合营的优越性。

到1956年,全省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山西正式确立。

(刘静波 撰稿)

1956年山西省第一次党代会的档案

在山西省档案馆馆藏的1956年山西省第一次党代会的卷宗中,有一件稷山县介绍卫生模范太阳村的典型发言材料。内称太阳村牛马有棚,猪鸡有圈,柴草有场,每个厕所都有盖板,垃圾都装在箱内,消除了滋生苍蝇、蚊子、跳蚤、虱子、臭虫等病媒虫害的场所。

1952年初,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发动细菌战,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防疫运动。毛泽东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太阳村党支部积极响应,发动群众从扫街着手,开展四净五灭卫生运动。

运城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骆新爱

四净就是个人净、家里净、院落净、街巷净,五灭就是灭蛆、灭蝇、灭鼠、灭蚊、灭蚤。

四净五灭提高了太阳村群众的卫生健康水平,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卫生工作经验。1958年12月,在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总理为太阳村颁发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太阳村成为全国闻名的卫生模范村。

1959年11月,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在稷山召开。太阳村的爱国卫生运动做到了无蝇、无蚊、无鼠、无蛆、无传染病,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太阳村再次被授予全国卫生模范村。

《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

1960年2月,中共中央转发《关于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稷山现场会议情况的报告》,首次使用了合作医疗一词。1960年3月18日,在卫生部关于全国农村工作现场会议的汇报材料上,毛泽东主席作出重要批示,对稷山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太阳村的纪念墙

之后,太阳村陆续接待了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约22万人次参观学习。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苏、德、美、日等10多个国家的卫生官员和国际友人,先后到太阳村参观考察。

原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 李茂盛

纪录片《太阳村》在全国上映,这个爱国卫生运动的先进典型,更是家喻户晓、闻名遐迩。

历史迈入21世纪,全国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太阳村的医疗卫生工作经验,对今天的农村医疗卫生建设和基层疫情防控,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赵跃飞 撰稿)

汉语拼音好办法,一树开了两朵花。

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普通话……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于山西万荣的歌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场扫盲运动在中华大地兴起,万荣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这本《万荣画册》,记录了万荣通过汉语拼音推广普通话的真实情况。

《万荣画册》

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 杜学文

当时全国的文盲率达到了80%。为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新生的人民政权,掀起了一场扫盲运动,万荣经验由此而生。

万荣县位于山西南部黄河与汾河的交汇之处,因原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得名。1958年8月,万荣县率先推行当年2月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选取青谷村作为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

群众的积极性很快调动起来。一时间,田间地头、灶边炕沿,随处可见识字学习的身影,形成了邻教邻、亲教亲、子教父母爷问孙、人人都来学拼音的生动场景。

青谷村注音识字经验的推广,收到了良好成效。1959年底,万荣县80%以上的文盲脱盲。万荣经验得到山西省委关注,全省推行注音扫盲与推广普通话现场会在万荣召开。

群众积极参与扫盲

1960年4月5日,山西省委向中央提交了推广万荣注音扫盲经验的报告。毛泽东主席看后十分高兴,接连做出批示,要求将此报告印发,在党刊发表。他满怀信心地写道:“经过一九六一年一年的努力,争取比山西迟一年完成扫盲任务,是有可能的。”

不久,中央作出《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要求全国迅速推广万荣经验。1960年6月1日,青谷村4名代表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关于推广注音识字的指示》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 李际宁

第四次扫盲运动结束后,全国文盲率由解放初的80%下降到52%。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中国的文盲率已降至3.6%。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

如今,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汉语拼音早已从扫盲工具,变成国际交流的桥梁。正如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著名语言学家吴玉章所期望的,万荣注音识字经验之花已然开遍全国。

(柳杨 撰稿)

这是山西省档案馆保存的1959年3月《永乐宫迁建工作报告》。内称:永乐宫是我国一座最古老的道教庙宇,永乐宫壁画不仅绘画技术高超,笔力洒脱,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元代社会生活的面貌。它是艺术,也是历史。永乐宫壁画创作的伟大气魄,也正在这里。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永乐宫迁建工作报告》

传说道教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出生在芮城永乐镇。公元1247年,永乐宫开始动工修建,到1358年竣工。

1957年,国家为了治理黄河,决定兴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属于水库淹没区。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文化部和山西省委决定,对永乐宫进行整体搬迁,搬迁距离约20公里。

山西省博物院副院长 赵志明

永乐宫以其壁画闻名中外,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奇珍,恢弘的气势,无与伦比的艺术,堪称世界绘画史巨制。永乐宫搬迁工程的实施,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永乐宫

对于这样一座艺术宝库,整体搬迁谈何容易!如何完整地揭取壁画?如何复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棘手问题。大规模迁建古代壁画,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不仅是空前的创举,更担负着巨大的风险。

当时,这里的老百姓都说:永乐宫这个神宫是鲁班爷修的,别说拆不开,就是拆开了也搬不走,搬走了也对不上。

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陈列展览部主任 张 青

1959年参会的一位专家曾经说过,永乐宫的附属建筑物上的任何一个琉璃脊饰,放在欧洲国家都是不得了的。更何况要将所有的琉璃鸱吻,全部进行拆卸、包装、运输和储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面对重重困难,古建专家、美术工作者、摄影师、工程师等一大批技术人员来到永乐宫,组成永乐宫迁建委员会,承担迁建中的具体工作。光为解决这些人员住宿修建的房屋,就达120间、1800平方米。

他们大胆实践,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壁画拆卸和搬运方法。通过分块划线,揭取下1300平方米、517块壁画,每块都在千斤左右,有相当一部分重量在一吨以上。最终搬到新宫后,一丝泥皮也没有损坏。

从1959年开始,到1965年结束,历时6年。文物工作者不舍昼夜,与黄河水赛跑,硬是跑在了黄河水的前面。

让昨日重现,让记忆永恒。今日的永乐宫在文化强省进程中,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郝平 撰稿)

1963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艰苦奋斗的石圪节矿风》和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长篇通讯。“本报今天二版发表的《石圪节矿风》一文,很值得一读。石圪节矿风,是克勤克俭、艰苦奋斗之风。两千多年前,楚国文学家宋玉在《风赋》的开头说: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读着《石圪节矿风》,一股社会主义的战斗之风,迎面拂来,我们也不禁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

《人民日报》的有关报道

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石圪节矿风从此享誉全国。

红色基因积淀的厚重记忆,是石圪节历史的璀璨荣光。1945年8月18日,石圪节矿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成为晋冀鲁豫边区起义解放的第一座煤矿。

火红的年代,燃烧着石圪节人投身国家建设的激情。

石圪节煤矿老工人 杜金明

每天我们多出一吨煤,一年365天我们就能多出365吨煤。

增产煤炭,支援国家建设,石圪节人秉承太行山的朴实与厚重,将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的优良作风发扬到了极致。他们发扬十个一精神,节约一滴锡、一滴油、一把铁锹,一颗道钉、一团棉纱等等,锹把断了改锤把,锤把断了改斧把,连续多年在全国煤炭战线效率最高、成本最低、质量最好、机构最精简,被树为全国工交战线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

石圪节人勤俭办企业

在石圪节煤矿,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打炮工刘小鱼,一支炮药分成两半用,人称半个炮;
钉道工王保元,一根枕木正面用、反面用、两头移着用,总要用两三次才报废。

1972年到1978年,石圪节煤矿上交国家利税3446万元,相当于历年国家投入的3倍。

山西省委党校原一级巡视员 高建生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石圪节矿风的核心内涵。它来源于一个以身作则的领导班子,一支吃苦耐劳的职工队伍,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石圪节煤矿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优良矿风,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100多项荣誉,被誉为中国煤炭战线一枝花。

石圪节煤矿

2016年,走过近一个世纪的石圪节煤矿,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再次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成为山西首批去产能关闭退出的矿井。1500多名石圪节人带着石圪节矿风,奔赴新的工作岗位。

(仲艳妮 撰稿)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这是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电影的原型——汾阳贾家庄村,也因为这首歌曲,走向大江南北。现在,这里是全国文明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山西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

然而,这份山西省档案馆馆藏的《汾阳县万年青人民公社贾家庄生产大队调查报告》,却让我们看到,过去的贾家庄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

山西省档案馆馆藏《汾阳县万年青人民公社贾家庄生产大队调查报告》

贾家庄村党总支原书记 邢利民

贾家庄过去是全市有名的穷村子,穷就穷到碱地上,贾家庄要想富,必须改碱治水。在贾家庄说要改碱,老百姓说老天爷不改变,我们根本没法改变这个生产条件。

贾家庄全村4083亩耕地,65%以上是盐碱下湿地,粮食亩产不过百斤。贾家庄想要改变面貌,必须改碱治水。然而,要想改治已经存在千年的碱湿地,谈何容易?

汾阳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体社员合影

首先要改变人们的思想。必须在思想上拧成一股绳,使群众树立起必胜信念,才能使改碱工作顺利开展。1952年,贾家庄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办起了汾阳县第一个初级生产合作社,凝聚集体的力量,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为了说服和教育群众,社里选了2份条件最坏的湿阴碱地做实验,采取挖沟排水的办法,开窝点种,加施圈肥,亩产由30斤提高到450斤。试验的成功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大家把实验田叫做思想田。

贾家庄改碱运动的雕塑

从1956年开始,贾家庄展开了一场群众性的改碱运动。采用开渠截流、沟洫台田、起高垫低、浅浇洗碱、铺沙压碱、碱土搬家、增施肥料等方法,逼退碱魔,拔掉穷根,精心绘制了一幅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田园美景。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高春平

改良盐碱地,既费工,又有很强的季节性。为了节省劳力,村里就成立了工具改革小组。1959年又建起了农具修配厂,这个修配厂就是制造些中小型农具,对大型农具,制造不了就自己修理,从而为改良盐碱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从1959年至1963年,贾家庄改良碱滩碱地2370亩。改良后的碱湿地,粮食亩产平均比过去提高3倍多。贾家庄在土地改良、农业机械化、乡村旅游中不断前进,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文明村称号,成为声名远播的魅力乡村。

(潘华智 撰稿)

曾经,大寨是中国农业战线的一个典型。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作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响亮的口号,深刻烙印在那个时代的记忆之中。

这是山西省档案馆收藏的一本大寨画册,197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画面,曾经频繁地出现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

大寨画册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中部,是太行山下一个60多户、180多人的小村庄。全村800多亩土地,被频繁暴发的山洪撕扯成4700多块,分布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尺平,年年灾情多。春季十年九旱,雨季山洪泛滥,人民生活困苦。

1963年,大寨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周围村庄向上级打报告要救灾物资,大寨人却提出了三不要、三不少口号,就是:不向国家要粮、要款、要物资的三不要,当年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分给社员的口粮不少、集体收入不少的三不少。

大寨村党总支书记 郭凤莲

咱们大寨人一定要自力更生,灾害再大,不能压倒大寨人,所以当时就提出了三不要和三不少。说庄稼倒了,我们扶起来;
地冲毁了,我们修起来;
房子塌了,我们自己再建起来。我们要有自己的精神,发扬这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自己受了灾,自己要把它恢复起来,决不能躺在国家身上。

大寨人自力更生,灾后重建

大灾之年,大寨人交出了优秀的答卷:粮食亩产704斤,总产56万斤,不但没有向国家要一分钱救济,还向国家上缴了24万斤粮食。

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陈 晋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作的著名的《政府工作报告》,就特别肯定了大寨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实际上是把大寨作为了当时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大寨不依赖国家救济的做法显得尤其珍贵。周恩来总理高度赞誉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毛泽东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农村大规模开展起来。

大寨接待过来自134个国家和地区的2344批25633名外宾,其中有22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国内到大寨取经的干部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

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大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今日的大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座太行山深处的小山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着新的活力。

名界人士参观大寨

猜你喜欢 山西省山西记忆 我在山西等你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山西叹五更青年歌声(2020年11期)2020-11-24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火花(2018年3期)2018-03-30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儿时的记忆(四)新湘评论·下半月(2016年4期)2016-05-05

推荐访问:解说词 纪录片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