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对策研究

郭志刚 郑 晓 罗国魁

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对策研究

郭志刚1郑 晓2罗国魁3

(1.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潮州 521041;
2.潮州市教育局德育科;
广东 潮州 521041;
3.潮州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潮州 521041)

在中国足球改革背景下,文章对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旨在为我国农村校园足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校园足球开展面临的困境有环境不好、观念落后、师资不足和场地较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校园足球政策和农村校园足球自身优势是我国农村校园足球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应从政策层面给予农村校园足球支持,将农村校园足球融入校园足球体系,提高农村校园足球师资水平,改善农村校园足球场地设施。

农村;
校园足球;
政策;
场地;
师资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足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方案》第五项的内容是“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彰显了校园足球在中国足球改革中的重要地位。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校园足球是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校园足球发展不能忽视农村校园足球的作用。农村问题是国家长久以来持续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为农村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校园足球基础薄弱,在足球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加强农村校园足球发展,既是对中国足球改革的落实,也是推动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途径。

农村校园足球是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我国足球改革和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农村校园足球的开展并不容易,面临着诸多困境。分析农村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困境,对我国农村校园足球的有效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1 农村校园足球的环境不佳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1],在教育投入上城市明显大于农村,使得本就经济文化发展落后的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2015年教育部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建设2万所左右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万所。然而,如何从全国38万所中小学遴选出这么多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呢?入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需要满足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训练竞赛等指标条件,显然农村学校具有天然的劣势。

农村缺乏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环顾全球,足球运动在城市更具有发展空间。现代足球就是起源于城市。城市交通发达、设施先进,具备适合足球运动开展的各种优势条件,而且最好的足球场地、人才等资源在城市,欧洲一流的职业足球俱乐部都处在大城市。在我国,现代足球作为舶来品并没有在农村流行起来,农村体育主要以传统民俗活动的方式传承和开展,而且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学生以读书考大学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目标,踢足球被认为不务正业的行为,没有形成发展校园足球的良好氛围。一般而言,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都不会踢足球,甚至没有接触过足球。农村学校对开展校园足球不知如何抓起,对通过开展校园足球提升学校档次和培养足球人才缺乏积极性。

1.2 农村校园足球的观念落后

农村校园足球主管领导和教师缺乏足球专业知识和素养。主管领导的认知与态度对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有直接影响。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学校就会重视校园足球,给予校园足球活动经费等各方面支持,相反,则可能使校园足球无人问津。农村学校的领导一般都是从农村教师队伍中成长起来的,受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对足球运动不甚了解,即使有少数喜欢足球,也只是出于感性热爱,缺乏组织与管理足球运动的专业知识。农村体育教师较为缺乏,有些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有些不是足球专业的,校园足球开展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无法得到保障。农村经济条件较差,足球书籍、报刊等资料也较为缺乏。

农村学生没有参加校园足球的主动性。农村学校学习条件和氛围较差,只有少数学生可以考上大学,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就去城市打工。农村孩子看不到踢足球的出路,足球既不能成为他们日后谋生的手段,也不能使他们进入大学,因此缺乏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主动性。农村学生在学校踢足球往往被认为不务正业,一方面影响学习,另一方面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麻烦,容易产生运动损伤、打架等事件。因此,农村学生踢足球很难得到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

1.3 农村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不足

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印发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要求,农村200名学生以上的中小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体育教师。然而在访问调查的26所乡村中小学中,只有约1/3的学校有1名体育教师,其余乡村中小学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上体育课,并没有达到以上标准的要求[2]。兼职教师可能爱好体育或有体育特长,但不一定具备足球教学训练能力。由于农村中小学没有开展足球运动,大学体育学院足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自然不愿意去农村工作,即使少数来自农村的足球专业学生大部分也不愿意再返回乡村中小学就业,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山区中小学就更不可能。因此,农村校园足球师资缺乏的状况有可能会长期存在。

农村体育课长期以来不受重视,体育教师的地位较低,缺乏安心从事校园足球的积极性。很多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总务、教务或者班主任等工作。另外,体育教师在外出培训、职称评定、升职等方面相较于主课教师处于劣势。农村校园足球教师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工作积极性方面也明显弱于城市校园足球教师。

1.4 农村校园足球的经费少、场地差

农村校园足球场地少、质量差。作为经济和文化落后地区,农村校园足球的场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如城市。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全国有体育场地85万多个,只有8.18%分布在乡(镇)村,其中包括乡(镇)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学校体育场地都是坑坑洼洼的土场,很少有人工或者天然草坪标准场地,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土场渗水性差,每逢下雨天场地就连续几天无法使用。有些场地上还长着杂草,而且没有划出边界、球门线,使用效果堪忧。在粤东调研时发现,一所农村学校教师对校园足球事业非常有热心,任劳任怨搞了很多年,积累了很多资料,然而场地条件非常差,场地不平整而且满场的小石头,笔者不禁感叹如此恶劣的场地是怎么进行训练和比赛的。

农村校园足球经费少,场地器材维护不足。在粤西地区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无稳定的经费投入。大部分教师认为,体育经费不足是制约粤西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3]。入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农村学校,会得到一笔专项经费,用于解决足球、器材的物品。然而在调查中发现,这些足球器材存在着质量较差、规格不合适等问题。有的学校足球器材都是崭新的,说明存在平时使用少、临时应付检查的问题。入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农村学校是少数,大部分没有入选的农村学校,没有开展校园足球的经费来源,校园足球训练、竞赛、器材也就无法开展。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已经成为中国农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也成为当时农村、农业、农民工作的重要话题[4]。虽然早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并不明确,但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农村发展的期望。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标志着作为国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形成。在此之后,全国各地农村建设迎来大发展。2006年广东省发布《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出台一系列惠农、扶农政策。随后启动了“千企扶千村”行动,扎实开展帮扶行动,力争使受助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有明显的改观。从新农村建设成果看,广东省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7890.25元增加到2016年的1.45万元,年平均增长率13.99%[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农村经济、环境、交通、人民素质等都得到了一定提高,为校园足球在农村发展提供了可能。

2.2 国家校园足球政策是农村校园足球发展的有力保障

2009年4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标志着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式启动。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完善校园足球赛事的有机衔接,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201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要求,校园足球加快发展,校园足球体系有效运行。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促进学校足球发展”[6]。政策是推动社会某一领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点,国家校园足球政策是影响校园足球走向和质量的主要因素[7]。校园足球一系列文件的发布,展现了国家发展校园足球的决心,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随着校园足球的持续推进,城市校园足球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农村校园足球也必将成为国家关注和建设的领域。

2.3 农村校园足球发展具备自身优势

虽然农村发展校园足球面临着多重困境,但也有其自身优势,通过针对性的扬长避短,可以探寻适合农村校园足球的特色发展之路。首先,农村学校场地充裕。相对于其他体育运动,开展足球需要大面积的场地,标准足球场占地约7200平方米。城市土地资源缺乏,建设足球场地成本较高、难度较大,农村地区建造足球场对资金要求较低。其次,农村学生吃苦耐劳。农村学生由于经济落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往往较城市学生更加吃苦耐劳,他们希望通过努力拼搏改变自身命运的决心更加强烈。很多巴西职业足球运动员出生在贫民区,通过足球技能改变了自身命运。再者,我国农村人口众多。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减少。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仍然有50979万人,占36.11%。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发展校园足球,不能忽视农村学生。

3.1 政策层面予以倾斜,保障农村校园足球发展

在农村校园足球环境条件较差的背景下,按照传统的观念开展校园足球,农村校园足球必然陷入困境,如同学校体育一样落后于城市。因此,只有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从政策层面给予农村校园足球倾斜,才能扭转农村落后于城市的困境,逐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一方面,国家在推广校园足球时应该给予农村学校适当照顾,不能让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在同平台竞争,而应在各自层面进行竞争,如确定城市和农村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各自比例,保证一定数量的农村学校入选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资助名单。《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设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应该明确这5万所特色学校包括多少所城市学校,多少所农村学校。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应该在校园足球师资、经费、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保障,以切实打好农村校园足球的根基,推动农村校园足球的发展。

3.2 合理规划顶层设计,促进农村校园足球发展

校园足球顶层设计要把农村校园足球纳入体系。足球运动员的成功需要天赋异禀,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持久的努力训练,来自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更有摆脱贫穷、努力奋斗的决心。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多杰出的职业体育运动员都来自贫困家庭。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出生后,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借宿,5岁到8岁一共搬了12次家;
球王贝利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收入微薄,母亲没工作;
阿根廷的马拉多纳、葡萄牙的C罗、巴西的罗纳尔多、乌拉圭的苏亚雷斯等都是来自贫民窟的足球明星。我国发展校园足球,承担着为国家输送人才的任务,不能忽视来自农村具有足球天赋的孩子。

农村学校应树立正确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组织专家定期到农村学校讲授校园足球的理念和知识,调动农村学校校长、校园足球一线教师和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知道国家推行校园足球的政策和决心。将农村基层政府加入校园足球体系,把校园足球绩效纳入农村基层政府工作考核体系,为农村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保障。

3.3 扶持与交流相结合,提高农村校园足球师资水平

农村校园足球师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长期坚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通过培训现有专、兼职足球教师和招录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教练水平。到2020年,完成对5万名校园足球专、兼职足球教师的一轮培训。首先,加强农村校园足球教师的培养。对于农村现有体育教师要加强培训,提高校园足球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体育院校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定向机制,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工作一定时间。其次,建立农村校园足球交流机制。建立农村与城市学校帮扶机制,进行定点帮扶,实行校园足球工作计划、教案、训练等信息共享。建立体育院校与农村校园足球学校合作机制,组织城市校园足球教师到农村进行“支教”工作,输送足球专业毕业生、实习生到农村从事校园足球工作。

3.4 建设与修缮相结合,改善农村校园足球场地设施

良好的场地器材对校园足球长期发展和提高学生积极性、防止学生运动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提出,“各地要把校园足球活动的场地建设纳入本行政区域足球场地建设规划,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逐步改善的原则,加大场地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创造条件满足校园足球活动要求。鼓励建设小型多样化足球场地设施。”农村学校校园足球场地空间较为充裕,但是场地质量较差和经费不足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加强农村校园足球场地建设和资金支持。校园足球场地建设花费多、工程大,需要政府的支持。国家在制定校园足球场地建设规划时要考虑农村校园足球的需求。抓住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加强农村校园足球场地建设。在农村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时,还要加强监管,保证质量,满足校园足球开展的长期使用。其次,学校要主动争取资金支持,因地制宜改善校园场地设施条件。当前,国家不可能对所有农村学校完善场地设施,只能逐步分批进行,农村学校要做好自身建设,才能申请到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申请到资金的农村学校应根据自身特征因地制宜地建设小型多样化的足球场地。场地建好之后,农村学校要珍惜和定期维护,以确保场地器材设施的长期有效使用。

[1]葛新,曹磊,王华倬.教育公平视域下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0):88-92.

[2]王小娟,黄晓.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路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11):87-92.

[3]吴剑明,揭光泽,石真玉,等.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3,20(2):65-68.

[4]王先明.集体化时代“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孕育与形成[J].广东社会科学,2017(2):118-127.

[5]黄义晏.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198-206.

[6]邹月辉,解文洁.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演进特征及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21(3):96-103.

[7]缪律,史国生,丁永亮,等.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特征与优化建议——基于2009-2019年政策文本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20(8):97-10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ampus Football

GUO Zhigang, etal.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Guangdong, China)

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9-C-07)。

郭志刚(1977—),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哲学与足球运动。

猜你喜欢 足球校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让足球动起来红领巾·萌芽(2017年9期)2017-12-21少年快乐足球中国漫画(2017年4期)2017-06-30校园的早晨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春满校园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01认识足球(一)小雪花·成长指南(2016年2期)2016-03-16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赞农村“五老”中国火炬(2011年5期)2011-07-25

推荐访问:农村 对策研究 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