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现状及优化措施研究

翟小平 江苏凤凰新华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各行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想要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必须提升管理水平,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内部控制是企业的重点工作之一,有助于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可促进和保障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内控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大问题,尤其是风险识别方面的不足更加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对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内控体系建设与优化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实现战略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能够保证生产经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氛围,全面保障经营活动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风险管理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风险评估、预警等一系列活动,采取合适的手段规避风险,或是将损失降至最低,让业务、经济活动等开展得更为顺利。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之间有一定相似之处,也有着较大差异,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其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从形式上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互独立,其目标并不完全相同,有各自的侧重点。风险管理更加侧重市场交易,重视企业效益、经济利润以及业务活动的完成情况,在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市场分析等各方面都有着较高要求。内部控制则是更关注企业内部的经营发展与制度建设情况,通过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方式,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促进经营活动的规范化开展。

从实质上来看,风险管控和内部控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而开展的相关活动。无论是风险管理还是内部控制,都要以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持,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要求执行,保证经营数据信息的真实准确。针对企业发展不同阶段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应当由管理人员进行分析,全面收集相关数据,做好市场调查,了解原因之后制定可行的应对方案。

从发展上来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也越来越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慢慢朝着融合趋势发展。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在经营管理时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唯有加强内部管控,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更好应对外部挑战。企业内部要创建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控制机制,准确进行风险识别,加强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提升发展水平。

(一)风险管控意识缺乏

一些企业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度并不高,或是对其作用存在认知偏差,没有坚持正确的风险导向,内部控制基础不牢固,影响后续各项工作成效。企业经营管理的顺利开展,需要以完善的组织架构作为有力支持,需要设置明确的组织结构,专门负责风险管理工作。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不仅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意识,部门职责划分也不够清晰,容易引起管理混乱的问题。风险管控体系与内部控制体系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有效融合,在风险管理中十分被动,没有做好提前预测、事中管控、事后分析等工作。

(二)内控活动执行存在薄弱之处

企业经营发展中,应当充分展现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作用,将其应用于风险防范中,从而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但从一些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活动执行时的漏洞仍然比较多,职位重复、岗位冗余的情况突出,内部管理环节烦琐,而且成本比较高。即便制定了相关制度,也难以按照要求落实,尤其体现在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上,无法推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开展,削弱了内部控制管理成效。

(三)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

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中,会将更多重点放在事中控制上,忽略了提前预测与事后分析的重要性,监督评价机制有待健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即便开展评价,也难以得到具有参考意义的结果,内控效果并不理想。由于监督评价机制缺位,企业领导层往往不知晓各环节、各部门的具体运营情况,也难以按照规范化的流程进行管控。当上级领导的工作不到位时,也就无法对基层职工产生正面引导,导致员工内控意识不足,形成恶性循环,很容易出现违规行为,徒增风险。

(四)信息沟通不畅

信息沟通不畅的问题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1)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没有夯实内部控制基础,大多是在风险发生之后被动地进行处理。部门之间的职责重复,信息交流不到位,导致采取的风险管理措施重叠,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还会增加成本投入。由于这种解决方式十分被动,因此也难以提前对风险进行预测和预警,主要依靠相关人员的工作经验与主观判断,很容易出现预测错误的情况;
(2)控制活动开展不合理。很多企业内部控制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控制活动开展得不合理,比如在财务管理方面,财务部门划拨资金之后,没有对项目进行跟踪化的管控,不了解资金去向和用途,让企业面临财务风险;
(3)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很多企业都引进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用于员工考勤、线上审批、交流沟通等,但如果所使用的系统不够安全,也容易出现信息泄露或被窃取的情况。虽然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的应用比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更为普遍,但大多流于形式,只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并未考虑到实际情况,无法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信息技术本身是一种提高交流效率、加强信息共享的方式,但很多企业“本末倒置”,各级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反而增加了沟通难度。

企业内控体系几乎包含了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比如财务管理、业务管理、内部环境治理、监督等,要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端正职工工作态度,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化原有的内部组织结构与管理结构,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与此同时,促进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将核心业务与其他业务区分开来,让更多资源、资金投入核心业务上,实现提升竞争力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应当完善监管机制,让各项制度体系按照要求落实,促进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一)优化企业内控环境

新的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应当全面意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以此作为核心开展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企业上下需要营造良好的风气与氛围,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并将其渗透到各个工作环节中。在优化内控环境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牢固风险管理根基,为基层职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专门针对风险管理相关事宜制定决策,以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由各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以及责任意识,对待每个环节的细节工作一丝不苟。紧紧围绕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要求,不断完善企业现有的治理结构,包括领导层决策机制、监事会议制度、经理层管理制度等。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让其深入了解在内部风险管控中的工作内容。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制度也要不断予以优化,提升人员聘用门槛,从源头上提升风险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针对现有职工,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完善人才考核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将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奖金发放、职位晋升等直接挂钩,确保其树立较强的责任意识与风险意识,认真对待各环节工作并高质量完成。

(二)创建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的结合,应当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创建风险管控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具体如下:首先,内部风险管理小组要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出精准预测,随着内部环境的变化开展动态评估,每天收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信息,深入分析其背后蕴含的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比如战略层面、经营层面、财务层面等,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管控。准确识别风险后,出具书面报告,制定可行的管理清单,编制风险地图,以保证风险管理报告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其次,结合企业当前的市场定位以及内部管理状态,将风险监控工作落到实处。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性质、所处行业、发展环境、组织结构等情况,设置量化的财务风险监控指标。监控指标应当涵盖盈利、现金流量、发展能力、偿债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层次的分析,明确管控重点,按照风险级别进行处理。

(三)加强内控活动管理

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必须突出内控活动管理的重要地位,将财务和业务作为重要抓手,从源头上避免风险发生。比如在物资、原材料采购方面,就会面临不同的风险,常见的有价格波动、市场变化、供应商临时更改计划等。为了提升对采购环节的风险管理水平,企业可制定相应的采购申请制度、询价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在采购和订单管理中更加规范、科学,既能够以最低的综合成本采购到合适的物资,又能够降低风险,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生产经营方面的风险问题,要将生产成本管控作为重点,根据存货、产品销售情况、生产链、人工费用等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在销售环节的风险管控上,业务人员一定要提高重视度,深入市场展开调查与分析,预测其走向和趋势,建立市场信息管理制度,从而明确销售计划,提高销售为企业带来的利润收入。从财务风险管理来看,目前市场上中小型企业的数量非常多,这类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在开辟市场或创新业务时往往需要很多资金。一些领导人员急于求成,没有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导致出现了盲目的投资或融资行为,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投融资之前一定要做好分析调查,改善筹资结构,拓宽资金来源,合理应用财务杠杆,避免出现畸形的负债结构。在开展新业务或进行项目投资时,要对项目的可行性、收益、预期回报等作出预测与分析,提升资产管理水平,落实固定资产管理、存货管理等方面工作,以保证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使之与业务相适应。

(四)基于互联网开展内部控制管理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化技术手段在很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了创新突破的关键驱动力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时,也要将其带来的风险考虑在内,在互联网视角下完善内控体系,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应用优势,以保证内部管理效率。想要合理规避互联网给企业发展带来的风险,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可以采取以下手段:首先,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内控体系建设中,培养员工的信息素养,树立现代化思想观念,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内控流程,打造数据共享平台,提升信息传递的速度与便捷性。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作为一项新型技术,将其应用到内部控制时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新问题,应该由专业部门统一收集、分析和探讨,形成一套专门的“方法论”,提升处理效果。其次,强化员工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提升实践技能,加强互联网知识培训,合理应用互联网技能来压缩用工规模,提升工作效能,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关键阶段,企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形势,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想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要深入分析当前企业风险的主要来源,以及内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风险管控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推动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助力实现战略发展目标,促进企业长久、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管控风险管理体系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2年3期)2022-07-08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9期)2021-07-16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9期)2021-07-16构建体系,举一反三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加强小额贷款企业风险管理与防范探讨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

推荐访问:体系建设 风险管理 现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