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能:深入推进“六个新领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精神,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助力“三大攻坚战”为使命,以实现绿色转型为着力点,提出加快建设“三色三强三优”的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企业战略目标(“三色公司”,即建设服务国家战略,保障能源安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
践行能源革命,助力生态文明,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清洁能源电力的“绿色”公司;
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的“蓝色”公司。“三强”,创新引领力强、价值创造力强、全球竞争力强。“三优”,资产优、管理优、业绩优。)深入推进“六个新领先”(科技创新实现新领先,绿色转型实现新领先,效益效率实现新领先,国际化发展实现新领先,公司治理实现新领先,党建质量实现新领先),大力推动公司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十年来,中国华能装机规模由1.35 亿千瓦增长至2.1 亿千瓦。2021 年,发电量(国内)超7700亿千瓦时,约占同期全国发电量的10%;
煤炭产能超过1 亿吨/年。截至2021 年底,中国华能资产总额达到1.34万亿元,供热面积超9.4亿平方米。

中国华能坚持把发展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在行业内率先提出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思路,实施“两线”“两化”战略布局,在“三北”地区(北线),以特高压送出通道起点为依托,大力布局风光储输一体化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在东部沿海省份(东线),着力打造有质量有效益、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按照“三型”“三化”(基地型、清洁型、互补型,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大型能源基地开发的主要路径,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全力打造公司新能源、核电、水电三大支撑,转型升级实现历史新跨越。

十年来,中国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持续提升,截至2022年6月底,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为8298 万千瓦,占比从2018 年的33%升至39%,清洁能源成为中国华能最主要的利润贡献源。2019 年至今,公司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超1700 万千瓦,连年创历史最好水平。2020 年实现核准、开工、新增并网“三个1000 万千瓦”目标,2021 年新增新能源实体开工容量突破1600 万千瓦、并网容量突破1000 万千瓦。2022 年上半年,中国华能新能源开工规模超1500 万千瓦,总投资超90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新增清洁电能390亿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3900万吨。

——大基地开发格局初步形成。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华能陇东能源基地建设正式启动,内蒙古上都清洁能源基地200万千瓦风电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在东部沿海着力打造基地型规模化、投资建设运维一体化的海上风电发展带,推动海上风电资源由“散兵游勇”向集中连片整合,在江苏、山东、辽宁、浙江等关键沿海省份均有布局。截至2021 年底,中国华能海上风电在建及投运装机容量达415 万千瓦,行业排名领先。

——核电产业正在形成前期、基建和运行梯次滚动发展格局。中国华能正式成为我国第四家具备控股建设大型压水堆资质的发电集团,控股建设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成功并网发电,石岛湾压水堆项目一次性取得4 台百万千瓦机组“路条”,我国“十四五”首个开工核电项目——华能昌江核电二期开工建设,霞浦压水堆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山东石岛湾、福建霞浦、海南昌江三大沿海核电基地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西南水电基地优势得到巩固和深化。十年来,中国华能累计投资1100 亿元建成投产糯扎渡等8座水电站,共1278万千瓦,实现了澜沧江云南段的全面开发。“十三五”期间,苗尾、大华桥、黄登、里底、乌弄龙和柬埔寨桑河二级6 座水电站投产,创造了“一日四投”“一月五投”“一年十八投”的水电投产世界新记录,形成了流域梯级滚动开发良好态势。中国华能始终保持云南装机规模第一、国内第二大流域水电开发企业的优势地位,成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最大的清洁电力运营商;
先后突破了300 米级特高拱坝、超高心墙堆石坝与碾压混凝土坝,高水头大容量高转速水轮发电机等一批世界级水电建设技术难题,创造出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景洪水力式升船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际授权专利,国内大型水电机组全部接入工业互联网,智慧电厂、智能建造迈上新台阶。

——优化发展清洁高效煤电。逐步降低煤电装机占比和发电量占比,重点开发有竞争力的特高压送端地区煤电一体化项目,加快推进煤电联营,进一步提升煤电灵活调节能力和清洁高效水平,全方位抓好清洁生产。“十三五”期间,中国华能煤电投产规模较“十二五”下降50%,热电联产和30 万千瓦以上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占比达到91.8%,超低排放机组容量占比达到96%。“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超过150 亿元全面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落实废水治理、煤场及灰场治理等各项污染防治任务,公司整体平均污染物排放浓度稳定保持超低排放水平。大力推动煤电“三改联动”,确保“三北”地区煤电机组全部具备深度调峰能力;
把供热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推广网源荷储用一体化;
积极融入共抓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区域战略,实施生物质、城市废弃物、污泥耦合发电等存量提质增效项目。中国华能煤电正逐步从规模增长转型为环保型、资源型、供热型和支撑型发展,煤电角色正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华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全面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攻关年度任务,中标5 项国家“揭榜挂帅”重大能源科技示范项目,获批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安热工院在全国发电行业唯一两次获评“科改示范行动”标杆企业。

——聚焦电力领域“卡脖子”问题开展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全国产化DCS系统、自主可控风电PLC系统,并开展商业化应用,实现了我国电力领域核心控制设备的完全自主可控;
DCS/DEH/SIS 一体化智慧火电机组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显著成果。

——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功解决了近百项关键技术和核心设备研制难题,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示范工程于2021 年12 月20 日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世界第四代核电技术领域实现领先。整合内外部科研力量,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中取得重大突破;
牵头承担国资委5 项专项攻关任务,积极承担国家能源领域补短板科研项目,牵头数量行业最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资料

——以科技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研制出捕集能耗国际领先的世界首台10 万吨/年级的燃烧前二氧化碳捕集工业装置。建成我国首套相变型二氧化碳捕集工业示范装置;
完成华能原创COAP技术的中试验证,可实现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
自主开发出国产化650摄氏度/700摄氏度电站高温材料;
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5 兆瓦国产化海上风电机组等标志性重大成果,在钙钛矿电池等新一代光伏发电技术等领域处于全国第一梯队;
在五位一体(风机优化、基础优化、电力系统、智慧运维、国际标准)海上风电、CCUS 等领域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现代产业链“链长”。

——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步伐。构建集团统一数字化平台与工业互联网,在江苏建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平台。国内首家千万点秒级国产实时能源数据平台——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投入运行。智慧电厂、智慧煤矿建设加快推进。

——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2019 年、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10%和30%,2021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54%。专利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2019年授权专利创历史新高,2020 年同比增长1 倍,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7倍。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深入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在能源行业率先发布《国际标准化战略纲要》,主导的10 项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建立国际标准与技术创新的协调发展机制,承担IEC/TC5(汽轮机)秘书处、IEC/PC127(厂站低压辅助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助理秘书工作。

中国华能把“三项制度改革”作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突破口,围绕“双碳”目标,聚焦“三能”问题,通过党组统筹把方向、建章立制强基础、深入基层解难题、典型引路作表率,形成了“改革‘一子落’、发展‘满盘活’”的良好局面,装机结构大幅改善,新能源发展连年创新高。

——持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所有二级单位实现董事长(执行董事)、党委书记“一肩挑”。加强董事会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作用。制定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权责清单,明晰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

——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的企业户数占比54%,高于央企平均水平16 个百分点。全面推行市场化用工。实现全员绩效考核。

——大力“处僵治困”。重点亏损子企业较2018年减亏35亿元,优于国资委专项治理目标要求。3年来消化了450 亿元历史遗留问题,夯实了资产质量。此外,中国华能通过落实国资委部署,率先完成西北五省煤电资产整合移交,甘肃新划入企业在2020 年同比减亏1.47 亿元的基础上,2021年上半年又实现同比减亏7500 多万元,整合效果初步显现。

中国华能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持续健全完善“一体(集团)两翼(香港公司、澜沧江公司)”国际化平台,依托香港公司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高效火电;
依托澜沧江公司积极开发优质水电资源,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国际化发展“四梁八柱”基本形成。深化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谋划形成“三线一区”(西线、中线、南线和南美洲地区)开发布局。截至2021 年底,中国华能境外投资并参与管理的电力装机容量894.42 万千瓦,比2012 年增加205.92 万千瓦,增长30%;
境外资产总额比2012年增长近一倍,境外资产分布在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缅甸、柬埔寨和巴基斯坦等6 个国家,电源类型包括煤电、天然气发电、水电和电池储能等;
共设立驻澳大利亚、英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新加坡、柬埔寨、缅甸7个代表处和驻越南、印尼、老挝3个工作组;
境外技术服务和技术出口超过20 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化开发积极推进。建设投运了中巴经济走廊第一个大型煤电项目——华能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电站、柬埔寨最大水电工程——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40 万千瓦)。2019 年在英国投资建设了欧洲最大电池储能项目——英国门迪10万千瓦电池储能项目,国产率超过80%,该项目是中国华能首次尝试在发达国家自主开发建设的电力项目,也是中国电力企业首次在发达国家建设的大型电池储能项目。参与的英国斯伯丁30万千瓦燃气项目2019 年顺利投产,是英国近6 年投产的最大燃气发电项目。

中国华能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切实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治理优势。

——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围绕中心抓党建。深化“抓党建促发展”创新试点和“红旗党支部”创建,扎实开展党员示范行动。中国华能作为唯一的企业代表,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交流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经验做法。

——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强化党内监督、政治监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推动巡视、纪检、组织、审计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总部机关化”问题整改取得扎实成效。持续深化中央巡视、国家审计整改,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组织开展境外腐败、利益输送、设租寻租、化公为私等专项整治,坚决查处靠企吃企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和问题,形成有力震慑。

——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深刻把握国企领导人员“20 字”要求,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加大干部交流和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近两年党组选任干部中“70后”占一半。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人才高地。■

猜你喜欢 华能 私有化重振股价必买华能新能源证券市场周刊(2019年32期)2019-09-07华能电厂燃煤机组停机备用北京本地发电进入无煤时代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年2期)2017-05-09母企注资有钱途 华能反复靠稳证券市场周刊(2016年49期)2017-01-04华能归一财经(2000年8期)2000-02-10

推荐访问:中国 世界一流 加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