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外宣影视字幕翻译探究——以电影《长津湖》为例

邹丽丹 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化的大量出口,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电影文化宣传是对外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电影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人民在电影中与国人产生思想共鸣。电影《长津湖》是一部典型的强调民族英雄主义的红色电影,西方国家多数对中国红色文化存在刻板印象,包括对这部电影也存在拒斥现象。各国人民价值观念不同,在对电影的理解上存在冲突,因此中国红色电影的对外输出道阻且长。

本文笔者预从生态翻译学其中的三维转换视角探讨《长津湖》字幕翻译,分别从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分析该电影字幕翻译的对外宣传意义,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根据达尔文在《物种进化论》中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原型,利用东方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着眼目前的翻译大环境,将“生态学”和“翻译学”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翻译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生态环境角度看,译者掌握着整个生态环境中的动态平衡,需协调并处理好整个翻译生态环境中其他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适应选择论采取的翻译方法可简要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申,2011)。

电影作为大荧幕视觉艺术作品,它不仅通过画面的移动和剪切获得观众的关注,更需要通过声音,字幕等多模式来传递其中的情感价值,《长津湖》作为红色电影走出国门,本文就影片中的字幕翻译是否能够实现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高度适应性转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国产电影成功对外宣传奉献一份力量。

2001年我国广播影视加入了“走出去”这支浩浩汤汤的工程队伍,中国的电影人们纷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时刻,影视剧的字幕翻译也独占了一份不可替代的外宣力量。

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它属于一种视听翻译形式,因其介于二者之外,其特点也更加与众不同。影视剧中除声音和画面外,最吸引观众眼球的独数字幕,通常处于电影画面底部的居中位置,与音频同时出现。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瞬时性,在观看过程中不容思索,从而引发了字幕在理解上的另一个特点——通俗易懂。而字幕翻译通常与字幕并列平行,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类型,原生口语浓缩的书面译文(Nedergaard-Larsen,1993)。字幕翻译的特点在兼具字幕特点之外,还需要译者具有较强的语言逻辑性以及艺术鉴赏能力,根据电影情境和人物角色的差异,将字幕翻译得传神并为大众接受,而非“白开水”式的直译。

《长津湖》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电影,其中描写志愿军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最多,因此,译员需将战士们的台词翻译得符合时代特点,合乎人物视死如归的心境。其余涉及文化传统上的内容也需要注意中英文差异,在翻译生态学的指导下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

《长津湖》是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浴血奋战的一部献礼片。此类红色电影的上映,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尤其是新时代儿童和青年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让这部红色影片成功走出国门,需要考虑外国观众与我国人民的共情。优秀的剧情融合完美的字幕翻译,对共情传播发挥了巨大的效果。本章节笔者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将整部影片视作一个翻译大环境,采用三维转换的方法,探究影片中的字幕翻译如何实现高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英文字幕出自于北京博洋翻译公司。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生态翻译学强调,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既然语言维度须强调语言形式,译者就要充分考虑中英文在语言表达层面上的差异,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技巧实现对源语的适应性转换。

例1:看这十里八乡咋看咱家?

译:The villagers would certainly see us in a newly light.

该句所处语言环境是主人公一家世代在水上漂泊,居无定所,主人公伍千里对父母承诺打完仗回家盖房子,一家人团聚,生活越来越美好,别人也会另眼相看。原句通过主人公的语气能判断出来是疑问句,但译文并没有直译为“what would the villagers think of us?”而是通过判断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将其意译为十里八乡会对我们另眼相看。译语为陈述语序,其语言形式虽然并未遵从源语,但却实现了该语言环境中完美的适应性转换,让国外受众通过字幕对演员的内心活动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例2: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译:Throw out one punch now,to avoid a hundred punches in the future.

该句是毛主席经过反复权衡,宣布抗美援朝决定时的著名论断,其意义是面对敌人的欺凌和压迫,只有反击,一旦退让就会被对方得寸进尺地欺负。“拳头”意味着绝对实力,这里如果采取了意译,反而无法体现出毛主席说这句话时的气势和决心,因此译者巧妙地保留了源语的语言特点,同时也准确地传达了源语的意义。此外,根据中英文语言表达差异,中文是动态语言,英文是静态语言,源语中短短一句话就出现了“打”“开”“免”“来”四个动词,而译语中只有“throw”“avoid”两个动词,译语在保留源语语言特色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了译语本身的优势,所得译文才不会显得累赘。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电影中最容易困惑译者的问题之一莫过于文化差异。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准确传递源语信息,还需考虑译语是否符合目标观众的需求。因此,本小节笔者以影片中一些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字幕为例,探究译语如何实现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例3:唇寒齿亡。

译:We are in the same boat.

源语“唇亡齿寒”源自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的一个历史典故。公元前655年,晋国军队企图灭虢国,路途必定经过虞国,于是晋国派信徒使者从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极力反对,对虞公说:“虢国和虞国是相互依存的近邻关系,一旦虢国亡了,虞国也无法自保。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就是当时虢虞二国之间的实际关系。”虞公并未听从,借道给晋,晋军灭虢回师途中,驻扎虞国,俘虏虞公,虞国告亡。这个成语用于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这里指毛主席认为新中国与朝鲜的关系即为如此。译者并未采取直译成语,因为译语受众所接受的文化中并没有此典故,即使直译能传达源语意义,也无法让受众联想到两国关系。因此,译者用“in the same boat”来代替源语。该短语源于16世纪的英国,比喻在同一条船上的人共同面临暴风雨,拥有相同的命运,现如今采用其引申含义喻指“唇寒齿亡”“同舟共济”等。译员在面对不同的文化环境时选择适应目标语受众的文化习惯,成功实现了该句在文化维度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例4:敌人很快会出现在我们的鼻子底下。

译:The enemies will soon be right at our doorstep.

源语中“鼻子底下”看似是口语化表达,实则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当代作家李国文的小说《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她说:‘就要在鬼子的鼻子底下,才让他们明白石湖支队的厉害。’”形容距离较近。译者没有直译为“under the nose”。因为在译语文化中,“鼻子底下”和危险临近,二者之间并没有联系,如果直译,也会让受众对突如其来的这句话感到困惑。将其译为“be right at our doorstep”恰好能够体现出箭在弦上,战况紧张的局面。译者在这里打破文化壁垒,消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局面,让目标观众拥有更好的观感和体验。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电影的放映就意味着有一定的商业价值,《长津湖》既然“走出国门”,它的受众也更加广泛,国内观众在相同教育背景下的审美和品味尚且各有不同,更无须提国外观众了。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完美的字幕翻译的加持下,其交际目的则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例5:爬的比乌龟还慢。

译:They are moving at a snail’s space.

源语中的“乌龟”在中国是四大“灵兽”之一,另外三个是“麒麟”“凤凰”“龙”。人们常常将其视作吉祥象征,因其生长速度缓慢,所以有健康长寿的寓意。除此之外,因其速度缓慢,所以常有“龟速”一词形容人的速度慢如乌龟,源语说话者是九连连长“谈子为”,基于美军行军速度慢,才有所言。但是西方国家对于乌龟并没有过多的联想,仅是行动迟缓、其貌不扬的爬行动物,虽然也有行动缓慢之意,但是有速度更慢的蜗牛。考虑到英语读者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译语将“乌龟”改译为“蜗牛”,虽然喻体不同,但喻义相同,译语通俗易懂,更为观众所接受。译者基于文化维度上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恰如其分地实现了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例6:瓜娃子。

译:Little brat.

源语中“瓜娃子”出自于影片中七连火力排排长“余从戎”,籍贯四川,“瓜娃子”正是四川方言。“瓜”在这里不意为愚钝,贬大于褒。“瓜娃子”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十一回中描述了唐太宗因魏征梦斩泾河老龙王,而后被其索命,魂游地府,后被放回,于是想找人到地府送瓜答谢。此时军州一有万贯家产的人叫刘全,一日,他的妻子李氏在家中拔了头上的金钗送给化缘的和尚,刘全得知骂其不遵妇道,于是李氏选择自缢而终,刘全事后追悔不已,后因思念成疾,刘全情愿以死到地府送瓜只为与李氏相见。于是,就有了把“刘全”称作“傻瓜”这种说法,逐渐就有了“瓜娃子”这一方言。译者如果直译这几个字,后边则需要加上很长一段的注释来说明其意,但是影视作品的一大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如果有很多注释在旁,就算不得通俗易懂了,且根据其瞬时性特点,观众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看注释。于是,译者在译语中选择与“瓜娃子”适应的说法,将其改译为“little brat”。“brat”一词来自古英语方言,恰好与源语有了文化起源上一致的考证,也恰好符合影片中的语境,与“伍万里”打闹时,“余从戎”对他的评价,在英文语境中用“brat”最合适不过。影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用法,例如“老东西”译为“old bastard”,“小砍头的”译为“little bastard”等。译者尽其所能让英语观众轻松地理解影片表达的内容,同时还需符合字幕翻译的特点。译语会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特点,但是作为外宣影视作品,仍以其交际意图为前提,为实现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做最大的努力。

影视文化软实力代表了科技的创新和文化的进步,是外宣的最佳媒介之一,也是文化软实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字幕翻译需要发挥源语最大的语言优势和特点,让国内红色文化走出国门,让世界人民正视历史。生态翻译学作给影视剧字幕翻译的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主要以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方法为支点,力求外宣类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能够达到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的均衡发展,实现三者在该影片生态翻译环境中的高度适应性选择转换。

猜你喜欢 译语源语长津湖 血战长津湖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学与玩(2022年8期)2022-10-31《长津湖》创票房纪录后再拍续集文萃报·周五版(2021年49期)2021-12-14长津湖归来环球人物(2021年20期)2021-10-27至贞碧血沃青松——电影《长津湖》观后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10期)2017-11-19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6期)2017-08-03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3期)2017-04-13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1期)2017-02-25浅谈“说”的翻译技巧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5年4期)2015-05-28翻译等值理论探究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年5期)2013-04-27

推荐访问:翻译 视域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