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的传播策略思考

陈思宇 黄河水利委员会新闻宣传出版中心

黄河在几千年文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人民群众的生产提供了资源保障,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与图腾。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趋势下,也应该注重黄河文化深层内涵的挖掘和传播,为文化继承和弘扬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使黄河文化成为该区域内的代表性名片。然而,受到外部多种因素的限制,在目前黄河文化传播工作中面临的困境仍旧较大,必须做好创新与改进,认识到黄河文化的特点及传播需求,构建多元一体的传播体系。

(一)增强文化自信

黄河文化呈现出先进性的特点,上千年来始终是人们的精神支撑,也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魅力的关键。在新时代发展中,我国面临的文化冲击越来越强烈,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站稳脚跟,增强本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成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难题。通过黄河文化的传播,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黄河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从而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增强群众的文化自信,自觉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化竞争中,更应该以先进文化为依托,积极开发文化资源潜能,在对外交流中获得强大的文化支持。

(二)满足文化需求

在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只有创造更加繁荣多彩的文化生活,才能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事业的建设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黄河文化的内涵丰富而且形式多样,结合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积极做好文化资源开发和整合工作,创造出更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与形象,可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同时,黄河文化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播,也可以增强文化建设的层次性,引导人们在熟悉的文化情境下开展生产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促进协同发展

黄河流域在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区位,只有在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进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共同增强社会发展的内在源动力。特别是在新经济模式下,必须注重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的内在价值,积极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奠定保障[1]。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提高国家与社会治理能力,引导群众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一)传播理念滞后

相关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黄河文化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先进的传播理念,是目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对于黄河文化的主流地位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人们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会对其传播成效造成限制,难以体现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对于黄河文化的认知缺乏理性,没有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因此在传播工作中的阻力较大,无法明确传播的方向和目标,资源利用率不高[2]。

(二)传播主体较少

传播主体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关键,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黄河文化传播主体过于单一,这是导致实践工作推进困难的关键因素。政府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政策制定和推行、文化引导、活动组织等方面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合作,然而单纯依靠政府力量无法拓展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甚至会引起民众的抵触情绪,导致彼此之间出现隔阂。当地群众、民间组织和企业等在黄河文化传播中的参与性较低,宣传路径较少,不利于文化信息的快速共享。

(三)传播形式单一

传统传播模式会对黄河文化的传播形成限制,导致传播速度、范围和深度等受到影响,无法体现黄河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对于线下宣传和传统媒体宣传的依赖性较强,未能发挥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作用,无法实现信息的即时化交流与互动,因此不符合受众的信息获取需求及习惯。特别是在国际化传播工作中,只注重文化的单向传播,导致无法获取客观有效的反馈,传播模式无法实现改进和创新。

(四)专业人才缺失

在黄河文化传播中,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构建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然而,当前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对于黄河文化的了解程度不深,而且未能掌握传播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限制了传播体系的创新,不利于文化的深层拓展[3]。在队伍建设中缺乏可靠的培训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落后、工作方法单一,因此难以达到预期传播目标。

(一)转变传统理念

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摆脱传统传播思维和理念的限制,在工作中做到创新和与时俱进,构建符合黄河文化特点及时代特征的传播体系,在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中体现黄河文化的价值与魅力。做好顶层设计工作,确定中长期传播目标和短期传播目标,并且要通过量化指标进行考核,以评估传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原因,为传播模式的调整提供支持[4]。明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内容,了解国家在政策方针上的重要指示,积极制定黄河文化传播的战略规划,同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当中,在全社会范围内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要认识到黄河文化传播的紧迫性及实践工作中面临的挑战,降低外来不良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从制度、机制等方面出发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推进文化传播工作的长效化及常态化实施。

(二)调整品牌战略

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提升文化影响力及号召力,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建立符合地域特征及群众生活习俗的文化品牌,制定全新的品牌战略,在未来发展中不断丰富文化内容,遵循“内容为王”的原则,提高对人们的吸引力。电视传媒品牌的塑造是加快黄河文化传播速度的关键,比如《武林风》和《梨园春》等,可以发挥电视媒体的权威性优势,使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黄河文化[5]。此外,也可以通过考古文化品牌的塑造,追溯黄河文化的渊源,使人们体会到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比如仰韶文化等。注重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整合,搜集黄河流域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包括了《将进酒》和《登鹳雀楼》等,达到极具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故事宣传的方式在当前文化传播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应该将传统故事和新时代典型人物结合在一起,塑造品牌形象代言人,积极做好文化推广工作。

(三)拓展传播主体

构建多元化的传播主体,也是增强黄河文化传播影响力的关键,尤其是在工作中应该体现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积极与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做好密切交流与沟通,共同推进文化传播工作的顺利实施。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本地区经济水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资源类型等,出台相关政策,降低黄河文化传播工作的阻力。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宣传,使群众意识到文化传播对于自身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鼓励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形成强大的传播工作合力,解决主体单一化的问题。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创造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比如在广场舞当中融合黄河文化,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构建立体化的传播体系[6]。增进与文化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为黄河文化传播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四)引入新媒体平台

传统平台对于黄河文化的传播会形成一定限制,尤其是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新时代文化传播工作中也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使人们更加便捷和高效地获取文化信息。尤其是各类新媒体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考方式,包括了微信、微博、抖音短视频平台、小红书和知乎等,在传播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可以由相关部门创建官方账号,定期创作各类短视频作品和图文作品等,使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了解黄河文化,而且可以通过点赞、收藏、转发和评论等形式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影响力[7]。利用文化广播剧和宣传片等形式,能够生产更高质量的宣传内容,使其在新媒体用户之间形成快速传播,有助于改善人们的文化体验。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持下,能够与企业品牌推广和口碑问答等结合在一起,获取人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传播方式和策略,赢得更多人的支持和信赖。新媒体传播模式如图1所示。

(五)调整产业结构

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应该着重解决孤立性问题,实现与其他产业发展的有效融合与协同,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这也是目前黄河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应该将文化产业融入旅游业当中,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塑造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深入挖掘黄河流域的文化资源,体现旅游品牌的个性化,避免在发展中出现同质化问题,引导游客感受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文化景观。注重旅游线路的开发及规划,充分利用黄河沿岸的自然风貌和文化遗址等,拓展旅游项目的深度与宽度,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政府部门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利用,为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动力,充分发挥旅游城市的号召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旅游项目当中[8]。对于当前产业链条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注重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构建良好的交通环境和住宿环境等,做好配套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和便捷的旅游体验。

(六)培养专业人才

在黄河文化传播工作中,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建立可靠的培训机制,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积极丰富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及素养,适应新时代背景下传播工作的特点及要求。除了要了解传播行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全面掌握黄河文化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工作中从文化渊源入手,调整传播策略。针对过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以便在人才培训中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内容和方法,适应新时期传播工作的特点。聘请相关专家组织培训活动,通过案例讲解等方式提高传播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9]。此外,还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改善相关岗位的福利待遇,提高对复合型传播人才的吸引力,避免在黄河文化传播中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

黄河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对黄河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不仅能够增强民众的文化自信,而且可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协同发展。但是,由于在传播中存在理念滞后、传播主体较少、传播形式单一和专业人才缺失等问题,也会导致传播影响力受到限制。为此,应该通过转变传统理念、调整品牌战略、拓展传播主体、引入新媒体平台、调整产业结构和培养专业人才等途径,逐步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使黄河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工作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年味里的“虎文化”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多彩黄河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黄河宁,天下平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黄河』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不工作,爽飞了?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选工作学苑创造·A版(2014年7期)2014-11-15文化之间的摇摆雕塑(2000年1期)2000-06-21

推荐访问:黄河 新时代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