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集群赋能省级开放大学服务当地的思考

李彦武

(张家口开放大学,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互联网+”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更多的高质量就业岗位,相应地也需要更多的高技术应用人才。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明确,由省级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后的39所省级地方开放大学,以实施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业务为主,通过共建共享方式适度开设体现区域特色、满足地方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技能导向明确的专业、课程。[1]这就意味着,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重点任务在于能够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这无疑为地方开放大学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本文认为,地方开放大学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精准对接当地产业链岗位需求,系统化开展专业集群建设,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新选择。

“专业集群”这个概念是教育学领域引入经济学领域的“产业集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由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他认为产业集群是所有发达经济体中的普遍现象,产业集群能够改善创新条件,促进新企业形成,提高生产率。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有关联性的企业、供应商、服务商、金融机构、相关厂商等组成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产业集群发展状况是考察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载体。[2]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建设特色专业群的要求,这是“专业群”一词在政府文件中首次被提及[3],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4],“专业集群”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开始积极着手进行专业集群的探索和建设;
2018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结合区域内高校专业优势,建设专业集群,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5]从上述我国教育政策与方针的时代变迁不难看出,专业集群从最初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提出,后来覆盖到普通高等教育领域,并日臻完善,体现了政策引导、示范引领、全面推进的发展进程。开放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远程教育领域深耕厚植的同时,在职业教育领域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故而在强调应用性、实践性人才培养的专业集群建设方面,理所当然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笔者认为,专业集群是指高等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针对特定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岗位群需求,将校内现有专业进行有机组合,以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吸收其他相关与相近专业,共同聚集成为若干专业的集合,培养出高技术复合型人才,以期更好地为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专业集群的产生与发展,可以满足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解决区域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面临的人才紧缺问题,提升高校为区域产业集群服务的能力。

当前,省域各地级市开放大学的办学活动主要由省级开放大学统一实施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尽管有着系统化办学的显著优势,但不利于激发地级市开放大学参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随各地产业发展变化情况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和培养方案。省域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客观上要求省域开放大学能够立足地方经济运行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当地经济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因此,省域开放大学有必要进行专业集群建设,使其人才培养紧跟地方产业发展的步伐,适应当地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既是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外在要求,也是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

推进地方开放大学专业集群建设工作,一是可以保证地方开放大学能够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人才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调配专业资源,发展特色专业,提升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契合度,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人才要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二是可以对省域各地级市开放大学的专业设置进行统筹规划,优化地方开放大学的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具有远程教育特色的专业体系,实现办学机制创新。三是能对各地级市开放大学提供针对性更强的办学业务指导,制定更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各地级市开放大学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聚焦内涵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1.省校自上而下推进跨市合作

省域内各市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以及经济状况等各不相同,相应的各市开放大学的办学规模、专业建设状况、师资力量等方面,也都有较大差异。

省级开放大学应全面准确地掌握各地级市开放大学的办学实力、各市产业结构布局、各市产业链人才需求状况等,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从全省各级开放大学共同发展的高度进行整体谋划、顶层设计和自上而下推进,对专业集群内的各专业进行统筹规划,整合省域各地方开放大学相关或相近专业,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形成共建共享共发展的长效机制,推进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需求的全方位融合,实现人才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

专业集群建设要打破各专业独立发展的桎梏,强调专业间的内在联系。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对传统专业进行整合和创新。通过对若干个有密切关联的专业进行协调重组,形成一体化的专业群,实现群内各专业的共建共享,实现跨市的专业集群建设,即用现代化“远洋渔轮”替代近海作业的“小渔船”。[6]这个专业集群,应当是一个包含教师团队、教学设施、科研资源、课程资源、实训资源等在内的开放共享系统,能够彰显省域开放大学系统办学的规模优势,注重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形势多变的适应能力。

2.纵横两个维度的管理机制

在实现跨校的专业集群建设时,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跨市合作机制,使跨市合作逐步实现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在跨市合作的管理机制方面,应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方面。纵向由省级开放大学负责自上而下筹备规划和资源调度,协调指导跨市合作的具体实施;
横向由各市级开放大学在省级开放大学的统一安排下,互相联络协调,落实有关跨校合作规划。

跨市合作构建专业集群,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的战略创新,是各地级市开放大学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重要途径。能够提高省域地方开放大学的整体办学效果,形成开放教育事业发展共同体,强化省域开放大学的网络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跨市共享[7],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1.核心专业引领下的专业优化

地方开放大学必须打破传统办学模式的专业间的屏障,拆除院系间的无形壁垒,对专业进行整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汇集省域各级开放大学的力量,形成柔性的专业建设机制,进而建成能为当地经济提供人才保障的、协同共赢的专业集群。地方开放大学应将综合实力超强的重点专业,作为该专业集群的核心专业,引领其他在专业基础、服务领域等方面都比较接近的专业协同成长,实现专业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共同发展,使专业集群内各关联专业形成交叉融通的布局结构。在此基础上,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专业结构的合理性。[8]

2.集群内各专业间实现协同发展

专业集群是一个资源共享、相互作用的共同体,集群内各专业之间是融合和促进的协同关系。专业集群内各专业,都是技术领域相近或具有相同学科基础的专业,因而要对群内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领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科研队伍、教学设施等要素进行综合调配,使这些要素突破专业界限,产生联动效应,实现各专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各专业整体加强、整体获益和整体发展,从而使各专业能够从容应对人才需求变化,实现协同共赢。[9]

1.新增专业要瞄准当地产业

地方开放大学专业集群增设新专业,要寻求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契合点,摸清产业链关键要素与关键环节,实现专业教育与市场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和深度融合,培养跨学科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新增专业时,应重点关注如下几方面:一是要遵循远程教育办学规律,符合开放大学办学定位,符合当地社会人才需求。二是要确保专业集群内部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着力处理好需要与可能、长线与短线、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基础与应用的关系。三是要制定保障专业持续发展的相关制度,制度的建立应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保障以及科研等方面入手。四是要具备专兼职教师队伍、教辅人员、教学场所、实践基地以及设备设施等办学条件。

2.淘汰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

地方开放大学的专业较多,导致专业建设力量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地方开放大学在专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服务地方现实需求的前提下,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那些社会口碑好、综合实力强、招生数量稳中有升的专业,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对于不适应产业需求、与产业链匹配度不紧密、培养质量不理想的专业,应及时将其从专业集群内淘汰出去。此外,对于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在具备可行性的前提下,也可考虑对其进行优化改造。

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型人才,必须打破地方开放大学现有的办学边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规划新的发展战略,开发新的教育项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提出了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鼓励开放大学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国内外高校等合作办学,创办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建共享、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办学模式。

1.专业集群的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地方开放大学专业集群建设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教学条件和重要保障,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升级要求相适配的重要措施。地方开放大学要借力专业集群建设,自主开发设施完善和开放兼容的专业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利用专业集群内部各专业能够协同发展这一特性,将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共享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地方开放大学要强调跨界合作意识,积极与当地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建设集教学、实训和研发于一体的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实现实践教学平台的跨界整合和资源共享。在合作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四方面:一是建立校企合作研发平台,促进地方开放大学与行业企业合作,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地方开放大学要通过项目建设,统筹双方技术资源,促进双方优势互补,加强科研联合攻关,推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实现研究与应用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科专业建设。二是形成校企合作评估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保证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的规范有效运转。三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的全过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四是地方开放大学应与当地企业合作建设“教育产业孵化基地”,将教育资源与产业相结合,集人才培养、市场推广、成果转换等功能为一体,解决所培养的人才创新和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创业人才。

2.专业集群的专兼结合师资建设

地方开放大学专业集群建设的规划和实施等工作,都需要相关专业教师参与。教师是推进专业群建设的能动因素,必须加强教师的凝聚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提升教师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使教师围绕专业群的发展需求调整自身角色,深度融入专业群建设,否则,专业集群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效应。专业集群教师应具有如下四方面能力:一是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够有机融合,且能紧跟行业发展动态;
二是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三是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熟悉行业企业运作规律,能在教学中融入职场教育,培养学习者职业素养;
四是专业课教师在本专业教学任务完成之余,还有能力关注群内相关专业的课程,具有综合教学能力。

地方开放大学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集群师资队伍,应该做好如下五点:一是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培训,选派教师到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交流学习,使本专业集群的各专业建设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二是安排专业集群内的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夯实技能水平。三是构建省域各地级市开放大学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提升专业能力与合作意识。四是聘请当地产业集群的行业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将专业集群建设和企业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五是要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的教研活动,承接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项目,构建全方位的产学研体系。

1.要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

地方开放大学要重塑课程建设理念,课程建设既不能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标准,也不能照搬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关注课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使群内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需要。最终实现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和工作过程对接,提高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10]

2.要建设跨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地方开放大学在传统的专业管理模式下,各专业课程安排过于刚性,课程设置的覆盖面偏窄,导致培养的人才难以全面把握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难以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规划,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发展等方面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地方开放大学在专业集群建设中需要构建跨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地方开放大学的课程设置要强调有机整合,实现专业集群内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共享。提供模块化的弹性课程资源选择权,跨学科专业课程在培养学习者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建立起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最大程度调动学习者的思维,发展跨学科的观念和能力,在工作岗位上能够触类旁通、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在专业集群内,各专业在通识教育课程和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大致都相同,在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上也具有颇高的相似性。而在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方面,则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这两类课程属于专业集群建设内实现跨专业取长补短、调剂余缺的主要考虑范围,在课程设置工作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猜你喜欢 省域集群办学 齐口裂腹鱼集群行为对流态的响应农业工程学报(2022年11期)2022-08-22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基于信息素决策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算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年4期)2021-11-24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江西省初步建成教育省域网骨干网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19年11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知识就是力量(2017年2期)2017-01-21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14期)2016-09-14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分解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1期)2016-01-13

推荐访问:集群 省级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