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气候变化对牛疾病的影响及预防

文│袁军杰 (山东省平度市农业农村局)

随着人们对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促使养牛业逐渐向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方面发展。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搭配不合理和气候突然变化等,都能够给牛群带来不良影响,致使牛只生长发育迟缓、体质变差诱发各种疾病,增加用药成本,降低养牛效益,给养牛业带来重大危害,严重时还能引起死亡现象的发生。笔者将季节性气候变化对牛疾病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同时将由气候变化而易引发的牛流行性感冒、牛肺疫、腐蹄病、牛中暑、结核病、牛肺炎、尿素中毒等常见病的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专业知识进行较为翔实的概括阐述,以期为养牛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1.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季节性气候变化,极易对牛只的呼吸道造成影响,对病牛的临床表现、发病程度都有负面影响。例如秋冬或者冬春交替时节,牛只易发生气管炎、支气管炎、感冒、肺炎等,在临床上一旦出现腹部肿胀、呼吸困难等病理变化,可以考虑是由于季节性变化对牛呼吸器官的刺激而引发的病变。

2.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在春秋交替季节,这一阶段气温较低、秋雨连绵,如果饲养管理人员对牛只采食的饲草饲管理把关不严,将发霉腐烂的饲草饲料投喂给牛只,会增加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的发病概率。或者圈舍垫料厚度不够,致使牛只腹部受凉,也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不同季节牛发病情况差异较大,针对不同季节变化应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降低牛只因气候变化而引发疾病。

每年的春季牛发病后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因为传染性强,极易将该病扩散传播,造成大面积感染发病。所以,春季应提前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将疾病发生发展降低到最低程度。

1.牛流行性感冒。

(1)流行和症状。牛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感染牛只引发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一般每年的深秋以及初春季节容易发生,牛受到冷风刺激、保温工作不理想、气候多变等都能够加重该病病情。牛流行性感冒传播速度快,严重降低患牛的体质。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病牛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反刍停止、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在临床上表现为稽留热、鼻镜干燥、肌肉震颤、口流黏液,尿液赤黄。随着病情延长,病牛行走不便、步态蹒跚,怀孕母牛极易发生流产,继发肺炎后呼吸困难,多因窒息死亡。

(2)防控措施。当发现疑似病牛时,应尽早隔离封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用药越早疗效越好,治疗原则以防止继发感染为主。常用化学药物: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每天两次,每次20~40毫升,连续注射3天。或者肌内注射百尔定,每天两次,每次10毫升,连续注射3天,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全身疗法,30%安乃近注射液,每次20~30毫升;
青霉素,每次500~80万单位;
链霉素,每3~5克;
混合后肌内注射,每天 次,连续用药3~5天。

中草药方1:炒熟谷子500克拌入250毫升食用醋一次灌服,每天一次,连续用药2~4天。中草药方2:桑叶500克、鲜芦根500克、薄荷50克、干草50克,混水煎熬,过滤取汁,每头牛每天灌服一剂。

养牛场发生流行性感冒期间,应加强场内卫生消毒,每天上、下午各进行一次消毒工作,消毒液可以使用氯制剂、百毒杀、过氧乙酸等。牛舍注意保温,采取密封门窗缝隙、加挂门帘等方法,避免贼风入侵,降低牛只的抵抗力。同时,牛舍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勤换垫料,按时清除粪便。

2.牛肺疫。

(1)流行及症状。牛肺疫在临床症状上因病牛体质不同而不同。按照发病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病牛呈现腹式呼吸、咳嗽、口腔流出大量黏液,随着病情延长,病牛精神萎靡,咽喉、四肢水肿,尿量少呈黄色。

慢性型:慢性牛肺疫是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的,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废绝、机体消瘦、被毛脏乱、反刍迟缓,严重时病牛反刍停止、消化功能降低。

(2)防控措施。在日常管理中,加强牛场内消毒,注意牛舍内卫生,可以有效防止该病的发生。

临床治疗以新胂凡纳明溶液静脉注射为主,或者使用盐酸土霉素肌内注射能获得理想治疗效果。或者使用中草药:黄连40克、黄芩40克、知母40克、白术40克、白芍40克、厚朴40克、白莶40克、五味子25克、贝母25克、阿胶25克、泽泻25克、云苓25克,火麻仁13克为引,研成粉末后加开水冲服,每天一剂,连续用药3~5天。

夏季温度高、降雨多,生活环境滋生大量蚊蝇以及其他昆虫,为疾病扩散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牛只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中,食欲下降,体质变差,抵抗力低下,极易发生各种疾病。夏季应重点做好腐蹄病和中暑等疾病的防控工作。

1.腐蹄病。

(1)流行和症状。腐蹄病是反刍动物特别是羊、牛养殖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发病率较高,约为10%~50%,给羊、牛的养殖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病牛蹄部肿胀、行走困难、喜欢卧地,严重时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废绝。

(2)防控措施。在牛只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定时清理牛舍地面粪便、垫料以及其他杂物,保持生活环境地面清洁、干燥、卫生。当牛只发生该病后,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清洗蹄部,清除腐烂组织,涂撒青霉素后用纱布包扎。

2.牛中暑。

(1)流行和症状。该病发生于夏季,发病突然、呼吸困难、结膜潮红、大量出汗,病牛心跳加快、瞳孔扩大、体温升高,可以到达42~43℃,最后患牛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2)防控措施。当牛只发生中暑后,应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可以给病牛头部、身上喷洒凉水以降低温度,同时自饮或灌服凉盐水,每次300毫升,以缓解中暑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可以静脉放血500~1000毫升,同时,加注生理盐水,每次2000毫升,加注樟脑磺酸钠注射液,每次10~20毫升,以增强病牛的心跳。

秋季昼夜温差比较大,尤其是深秋,天气寒冷,昼夜温差更大,这个阶段是牛呼吸道疾病高发期。

每年的秋季应重点防控呼吸道疾病。

1.牛肺炎。

(1)流行和症状。当牛发生肺炎时,临床上表现为咳嗽,特别是每天早晨或者饲喂带有泥土的干青草、谷子秸秆、稻草时更易诱发咳嗽。病牛精神萎靡、食欲废绝、体温升高,临床上多见间歇热,咳嗽、经常打喷嚏、脉搏加快。

(2)防控措施。当牛只发生肺炎后,严禁用水喷淋病牛,注意保暖,保持病牛生活环境安静、干燥、卫生。临床治疗上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生理盐水、葡萄球菌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结核病。

(1)流行及症状。牛结核病是由牛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染。发病初期临床上不太明显,随着病情延长,病牛后期逐渐消瘦,咳嗽、喘气、食欲废绝、被毛脏乱。

(2)防控措施。强化引种检疫工作,引进牛只应隔离饲养,隔离期结束后,检验检疫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有条件的养牛场应采取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养牛模式,能够有效地杜绝该病的发生。在养牛生产实践中,异烟肼、链霉素等药物对治疗该病效果比较理想。

冬季气候寒冷,湿度较低,牛群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体质容易下降,给外界不良因素营造良好机会。目前重点要防的疾病有以下几种。

1.尿素中毒。

(1)流行及症状。牛只过量喂食尿素后,20~40分钟就能发病。临床典型症状有:病牛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全身肌肉震颤、精神萎靡、呻吟不断,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会发生很高的死亡率。

(2)防控措施。养牛场应保管好尿素,杜绝牛只偷吃,饲用氨化秸秆,要注意氨化效果,用尿素做饲料添加剂时,建议拌料饲喂,杜绝单喂或者化水饲喂。同时,喂食尿素后两小时内应控制饮水量,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给中毒牛只灌服食用醋,或者将1%稀醋100毫升,兑入500毫升水中,同时加入1千克糖一次灌服,可以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2.前胃迟缓。

(1)流行及症状。在低温环境中,如果牛只摄入营养不规律,或者参与过多劳役,就会促使脾胃不和而发生前胃迟缓。病牛表现采食量减少,反刍减缓或停止,口腔黏膜发白,有的出现磨牙或排便困难、粪便中携带未消化饲料。

(2)防控措施。冬季饲喂牛群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饲喂程序,每天添加适量的饲料,避免一次性饲喂过多饲料,尤其不能饲喂容易发酵的饲草。放牧过程中,严禁到霜雪未化的地牧地放牧。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劳役,避免出现劳役过度现象。在牛只腹部胀气时,应该适当减少饲喂量,给予温水饮用,待牛只恢复正常后再增加饲喂量。对于发病牛只使用消食理气和补脾益胃的中草药,由党参、白术、茯苓、干姜、甘草、陈皮和山药等组成的健脾散进行治疗,能够帮助病牛尽快恢复健康。

总之,在季节性气候变化下,极易对牛只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造成不良影响,致使牛群感染各种疾病。春季容易感染流感、牛肺疫等疾病,在夏季容易发生腐蹄病和中暑等,在秋季易感牛肺炎和结核类疾病,冬季易发尿素中毒和前胃迟缓等疾病,养殖人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预防疾病发生,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确保牛群处于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病牛尿素防控 国际尿素市场大幅波动中国化肥信息(2022年8期)2022-11-30国际尿素市场交投清淡中国化肥信息(2022年9期)2022-11-23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今日农业(2022年11期)2022-07-02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环球时报(2022-04-25)2022-04-25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晚秋东坡赤壁诗词(2021年1期)2021-03-24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人大建设(2020年3期)2020-07-27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南方周末(2020-07-16)2020-07-16论牛结核病的症状表现与治疗措施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20期)2018-11-25论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18期)2017-10-16

推荐访问:季节性 气候变化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