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会贯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侯爱萍 王 众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决议”是党内长期适用的规范性文献,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纲领性文献,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性文献。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真正融会贯通到高校思政课中,长期有效发挥其独特育人作用,需要从融贯价值、融贯内容、融贯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把握。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党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和政治成果。作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它为丰富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了思想富矿和理论富源。如何把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真正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的首要重大政治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坚持融会贯通这一根本原则和有效方法。

党的“历史决议”属于党内带有长期性、规范性、纲领性的重磅文献。历史问题不只是理论问题,尤其是个政治问题。党在百年奋斗历史中通过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决议”,它们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既各自独立又密切相联。当前,深入学习领会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并融入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价值意义和政治意义。

(一)充分认识党的“历史决议”产生的影响力

第一个“历史决议”,是指在抗战即将胜利前夕的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它主要总结了1921年党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1935年遵义会议前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进行了深刻反省。这一决议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形成共识,“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1]

第二个“历史决议”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开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主要回顾并深刻总结了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总结历史成就的同时,对“文化大革命”极左错误进行了批判,对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作出了全面客观的评价,尤其实事求是地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这样就“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1]

第三个“历史决议”,则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43年、在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它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历史意义,重点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两个大局下,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头,它“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1]。

这三个“历史决议”,作为是我们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发挥着巨大影响力和引领作用,是党不懈奋斗、接续推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方向指南,需要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相比而言,前两个“历史决议”更偏重于总结党史上的重大历史问题、历史事件和经验教训,“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第三个“历史决议”则更主要着力总结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从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深刻总结了百年奋斗四个历史阶段的重大成就和“十个”历史经验,重点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做的事情,持续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成为引领党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进的行动指南。三个“历史决议”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都是为了统一全党思想、意志和行动,实现引领和推进伟大事业。

(二)落实党的“历史决议”精神是思政课的必然政治要求

我国是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教育要求。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有着特殊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它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党的历史党的建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即思政课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思政课作为我国高校统一开设的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同时必须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在青年大学生的素质培养、价值塑造上发挥协同引领作用。

目前,青年大学生的在学总规模已达4430万人[2],他们正处于接受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正处在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要实现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目标,就是要靠这些年富力强、敢想敢干、担当作为的好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人要争做经济高质量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文化繁荣兴盛、社会文明进步、美丽中国的积极推动者、创造者、实践者、建设者,这就要求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须历练、锻炼、磨炼,成长为民族复兴路上挑大梁、扛硬活、打硬仗的担当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作用发挥好坏大小的关键是“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3]。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高校系统拥有1440多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和12.7万多名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4]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学院,机构配备和队伍数量已经得到高度重视并落实。两个大局的复杂交织,党和人民事业的推进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主动适应、积极作为,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全面准确及时地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内容融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把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第一时间宣讲给青年大学生,推动青年人增长智慧、增加信心、增强斗志。

深学细悟,就是坚持树牢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遵循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原则,领会把握第三个“历史决议”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既要有论述内容的整体贯通,更要有新观点新精神的重点有机融入。第三个“历史决议”文本内容共七个部分,下面着重强调四个方面。

(一)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与四个历史阶段

第三个“历史决议”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贯穿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行总结凝练,包括其历史过程、历史成就、历史经验、历史意义,写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辉煌的诗篇,这是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决议坚持运用唯物史观和大历史观,充分体现历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统一,对百年党史按照历史纵轴和横轴结合原则,新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阶段,共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来具体概述伟大成就,形成实践层面的“四个飞跃”。

“开天辟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1921年至1949年的28年时期,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社会条件。

“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1949年至1978年的29年时期,党带领人民变革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奠定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制度基础。

“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在1978年至2012年的34年新时期,党带领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跃居世界第二的经济总量的突破,成功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提供了实现民族复兴的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的伟大觉醒、伟大革命。

“惊天动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2012年十八大以来近10年的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经济建设、全面依法治国等13个分领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和变革,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提供了实现民族复兴所需的更好的制度保证、物质基础和历史主动精神。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及其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5]这要求我们必须既坚持又要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不断推进其理论创新、创造,即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至今,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次“飞跃”,创立、形成了三大理论成果,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理路与基本规律,有力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清晰突显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是创立毛泽东思想。1921年党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苦难探索,独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二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分别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三个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阶段、动力、战略和根本任务等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是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坚持“两个结合”,围绕“三个重大时代课题”,概括了“十个明确”的战略思想,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大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两个确立”

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思想且能够产生理论、思想的时代。第三个“历史决议”重点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其历史方位、理论来源、历史条件、实践基础、时代课题、主要内容、历史地位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总结概括,涉及的新表述、新观点是融会贯通的重点难点。

时代课题由“一个”延扩到“三个”。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增的第二、第三个“什么样、怎样”的时代课题,是新时代我们党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集中体现。

坚持“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主要内容由“八个明确”拓展到“十个明确”,总结出“十三个方面成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两个结合”是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做出的原创性贡献,第二个结合突出强调中华本土文化、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十个明确”是对“八个明确”的丰富发展,主要是将原来的第八个明确扩展变为首尾呼应的第一个明确和第十个明确,其中第一个明确突出了“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意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十个明确则突出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总布局,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这与习近平同志强调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答案高度契合。新时代取得十三个方面分领域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充分论证了理论来源于实践、科学理论被实践检验和证明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历史地位则首次提出“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6],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反映了理论、历史、人民、时代的逻辑统一。其理论逻辑是指遵循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正确处理人民群众、政党领袖、阶级立场等关系,强调领导核心的作用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其历史逻辑则是指党的百年奋斗史证明我们党必须有坚强领导核心和科学指导思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问题。其人民逻辑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其时代逻辑是指在“两个大局”下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需要党的领导核心掌舵领航和科学理论指引方向。“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政治保证,要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四)“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和“五大”历史意义

我们党是勇于总结、善于借鉴历史经验的政党。总结出党百年奋斗中过去能够成功和未来继续成功的基因、密码,就是必须坚持的十条历史经验。这十条宝贵经验是规律、原则和方法论,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彼此贯通、有机统一,需要长期珍惜和坚持发展。深入学习研究历史经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和其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获得历史智慧、历史启迪,增强历史主动精神,实践历史自觉。

从党对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五个方面的贡献,充分论述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并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要干什么”遥相呼应起来,其实质就是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有助于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有利于把握历史大势,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历史自信和“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3]。在推动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即老师用心教,学生则要用心悟,同频共振,双向奔赴,才能更好地共鸣共情、启智润心,更好地传承过去能够成功、未来继续成功的基因和密码,做到讲深、讲透、讲活道理,实现能力培养、价值引领、行为塑造的统一,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增强融会贯通的方法论和实效性

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力度、强度、效度是讲好思政课的关键所在。

一是精准寻找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各自课程的着力点,并把握好课程相互间的关联度和区分度。重点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既要结合思政课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推进转化,又要贴近青年大学生理论和思想的动态需求,坚持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政治、感性与理性、内容与形式、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顾等原则和方法。结合思政课课程内容和具体要求,结合各地各校实际情况,采用集体备课、学术沙龙、云端会议等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交流,运用集体智慧,碰撞思想火花,激发教学灵感,用深刻的学理阐释来破解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来宣讲决议内容、精神。

二是以学术研究提升第三个“历史决议”融入教学的质量效果。深入研究党的原创性成果,研究和阐释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提供学术学理支撑。利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发挥老师们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特长,凝聚团队力量,凝练研究方向,发表出版一批研究成果,用学术讲政治,把第三个“历史决议”讲深、讲透、讲活、讲好。

(二)激发学生主体活力,提高融会贯通的价值性和行动力

青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党的百年历史主题与青年运动的历史主题是完全一致的,就是推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根据新时代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思维习惯、学习特点,运用多层次立体化方法,调动起青年学生主动学习第三个“历史决议”的积极性,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认同、民族情感、人民至上、担当作为等,让历史决议精神真正落地、落实、落细、落好。

一是课堂内专题理论学习与课堂外多元实践拓展紧密结合。对学生关心关注的理论热点难点要针对性地给予回答,采用理论阐释、经典案例、辩论研讨、探究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获得感,提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课堂外多元实践延伸,主要是灵活运用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红色云展厅、青马工程、读书研讨等开展活动,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校团委、学工处、宣传部等合作,让学生“解渴”“过瘾”,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目的效果。

二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办好“大思政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扎实开展思政课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耕读中国”、“辉煌中国”、大学生“三下乡”等实践调研,了解国情、社情、党情、民情,把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良性互动起来,加深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理论魅力,深刻领会第三个“历史决议”精神,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历史意识性、社会责任性。

三是价值引领与行动担当紧密结合。第三个“历史决议”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历史经验、历史自信、历史主动精神于一体,要充分挖掘其内涵精髓,以此激发青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增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感召力和价值引领力,引导青年学生牢记“两个确立”,进而转化成行动担当力,致力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潮流中。

猜你喜欢 决议马克思主义思政 一份决议 助力亚运添光彩浙江人大(2022年4期)2022-04-28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当代陕西(2021年21期)2022-01-19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湘潮(上半月)(2021年11期)2022-01-15三读决议岷峨诗稿(2021年4期)2021-11-12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少先队活动(2021年6期)2021-07-22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推荐访问:融会贯通 第三个 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