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契理想人格理论价值探析

刘寅初

(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中国传统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要求人成为圣人、智者,而圣人在普通人看来是至高的且至善至美的,即“人伦之至,无所不通,博施济众”。这样的圣者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也很难遇到。中国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儒学主宰天下的局面,致使独断论和权威主义的盛行。然而,当独断主义和权威主义渐渐走向崩塌的时候,又将会走到与之相反的虚无主义与相对主义。中国传统社会中产生出的特权意识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并形成了“特权人格”,与之相反则是“奴才气”。现代社会,传统的理想人格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因此,建立能满足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新型理想人格就显得十分必要。冯契提出培养“平民化的自由人格”这一理论,一改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人格理想的高不可攀,是普罗大众通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得以实现的。

冯契的理想人格理论作为冯契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冯契的理想人格学说有利于塑造正确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人格,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当代人格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及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与借鉴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依旧面临着很多新问题,新挑战,新矛盾,新机遇。在这新时代里,网络信息媒体发展迅速,虚拟网络传递着纷繁冗杂的信息,当代青年在其精英与大众文化同在、高雅与低俗文化并存的混杂文化场域中,十分容易受到负面思潮的冲击,导致一些人产生负能量与错误价值观。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糟粕文化入侵,迫切需要正确的理想人格理论为我国新一代青少年学子指明人生发展的方向,正本清源。冯契的理想人格理论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做出了不一样的诠释,在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具有时代性的新型人格理念,在现实上有助于帮助现代中国人克服僵化礼教的束缚,克服社会传统特权观念和不平等意识,还有助于克服由于当前社会飞速变革而出现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现代社会中,种种文化和价值极易冲突,个体价值观容易被扭曲,尤其是现代青年人很多都会有迷茫,焦虑、抑郁的困境,如果这些现象不能得到重视,或许会造成更大的社会与文化危机。所以,深入探讨研究冯契理想人格理论就十分必要,对于现代社会重建人格理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养人是教育的原本意义。冯契认为培养理想人格的应该做到实践和教育结合统一。在现代社会,我们在通过实践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塑造人格的时候,应该在“化理论为德性”的总原则下进行试图,一个人的知识与德性不是一定成正比的,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是由其知识决定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主动且自觉自愿的把理论化为德性。此外,我们还要避免进入另外一个极端,落入“知识无用论”的藩篱,因为,知识的教化作用毋庸置疑。另外,冯契理想人格理论为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考, 以往的填鸭式教育力求速成却忽视了受体的接受能力,让其为了接受而去接受,长此以往,其主动性更是慢慢消减,对于现代青年成长产生负面作用。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学生的新需求,这种教育方式,已把德育窄化为一种知识上的“培训”。

冯契在理想人格理论吸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华,认为人的培养,应该全面发展。因此在培养途径问题上,冯契强调“世界观的培养和智育、德育、美育的统一,不能有所偏废。”冯契认为其理想人格理论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各学校中评选“三好学生”称号的活动其实就是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现代教育也对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做出了一系列对肯定与实践,然而在评判时,“德”这一部分无法像“智”用成绩做参考而被量化,但事实上,智力与德性没有必然成正比,智力超群未必德性优秀。因此现代教育已经认识到了德、智、体、美的统一对于塑造理想人格十分重要,但如果想要其真正可以落实到具体现实中,依旧有着许多困难。传统思想中把世界观教育经常等同于德育这一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因为教育本身从来都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而对人的培养教育更应该是从不同的角度与方面展开来的,所谓智育、德育、美育的三者统一也并不是简单的将他们相加,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冯契的理想人格理论将世界观的培养和智育、德育、美育综合统一起来,有利于当代学生在各方面全面健康综合发展。

冯契的理想人格理论要求人各方面全面健康综合的发展。但如今社会,依旧存在着很多令人处于片面发展的现实困境。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需要在一定社会中这个前提下才能实现的,社会的发展也需要个体的全面发展的支持。此外,冯契还在理想人格理论中反思了以往对个性的自由解放方面有所忽视的现象。例如,我们以前推崇的传统的“螺丝钉”精神,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螺丝钉精神有着值得肯定的正面作用,但如果不能全面考虑具体条件的变化,则会极易忽视个体的个性与特点、轻视个人的能动性,使个体则丧失了个性价值,致使其陷入“人的物化”的困境,如果不加以克制,这种思维方式最终会遮蔽人的本质,因此,冯契的理想人格理论尊重个体的独特个性,使个体解放自由,且对于集体焕发生机活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德性人格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现代哲学(2021年6期)2022-01-27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湘潮(上半月)(2021年10期)2021-12-022021款理想ONE汽车观察(2021年11期)2021-04-24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奥秘(2021年1期)2021-03-15理想中学生百科·大语文(2021年2期)2021-03-08你是我的理想型花火彩版A(2021年11期)2021-02-08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大学生(2016年1期)2016-01-12

推荐访问:探析 人格 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