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

雷欣烨

甘肃医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三通”为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两平台”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1]。

信息化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勃勃生机,不断促进教育的改革与更新。在教育信息化的巨大冲击下,必须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与观念。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是教育信息化主要特点,充分体现在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方面。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取决于是否建立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是否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改变原有的传统模式[2]。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出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虚拟仿真等技术,给教育带来了蓬勃生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不拘时间与区域限制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与创造能力等个性化发展;
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能力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自学等方面不断增强。

传统模式教学中,教师占据了主导,课堂上教师是不断地讲解重难点,而学生只能是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无法得到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与思考空间,教学质量不断在下降,教与学之间出现不平衡状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课程改革目的与要求明确的同时,自觉性、主动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并落实到位,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是教师的一个弱项,必须改变,还要进一步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3]。传统教育方式缺乏系统和精准的应用指导培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教学方面与教学管理方面,教学方面要转变角色,要加强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管理只是单纯通过电脑保存档案信息,没有实现信息技术辅助系统进行一体化支撑信息管理系统。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为了防止人群聚集,学校要求学生暂缓回校。之前学校学生工作通常应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只能开展线上交流,通过微信等现代方式开展学生工作比较常见,但线上教育的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具有重要价值[4]。学校学生工作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发展等内容,这种工作需要借助网络处理,这存在很大难度。线上和线下工作模式并不冲突,如何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这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明确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要求

现代教育水平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迎接的挑战也更加严峻。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给从事基础教育实践工作的教育行业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任务过程中,教师肩负的责任重大。面对新的挑战,需要教师迅速作出反应,采取相对应策略,其实为了转变教育观念、转化教学方式、引入现代化教学课程资源、更新工作效率、营造师生和谐关系等方面。

(二)提高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自觉性、主动性

传统模式教学太过于单一,造成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了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缺乏,优化教学还受到很大的制约[5]。学习好与不好取决于是否积极主动,还是被动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落实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

教育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为构建解决教育瓶颈问题的全新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支持,实现教与学的创新。如何开启信息化时代:

(一)思想先行,确立信息化发展之路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带来了重大改变,促进教育改革[6]。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也是各校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二)环境支撑、建设本土化数字校园

互联网时代、数字校园、物联网时代、智慧校园之间的逐渐转变;
数字校园环境建设是在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智能化等的前提下完成。教育信息化在学校层面的全面落实:一是和谐的人文关系氛围营造,学生工作者(辅导员)要发挥重要作用,打铁还需自身硬,要系统学习掌握教育相关的上位法和学校各项学生规章制度,在于学生的日常工作接触和交流时,潜移默化运用数字思维;
二是充分抓住新时代学生教育的新特点,努力开发科技与法治品牌校园文化产品,“两微一端”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的有力支撑,搭建网络新阵地,推进学生管理法制化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作用发挥,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对数字校园建设产生归属感、崇敬感,才能强化爱校精神。

(三)机制激励,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能力,并通过不断的培训与学习,教育信息化融入各学科进行有效教学的同时,加大培养力度和拓宽培训渠道,信息技术已融入各学科中,并进行有效教学相结合,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真正融入学校教学中的步伐,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四)创新模式,促数字化环境下教学改革

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学信息化发展;
实现有效教学信息化模式;
教学信息化环境建设;
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7]。例如,数字化环境下线上教学是个系统化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作为肩负立德树人任务的主体,教务工作队伍要应用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及状态,整理学生的建议,并将其反馈至授课教师,让其成为辅助在线教学开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务工作部门要充分挖掘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学生的线上活动。学校学生工作可以借助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确保线上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借助线上学术分享、科研讲座等方式,保障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健身、外语学习等,向其传递正能量,以此借助科技力量丰富青年学生的防疫生活。

(五)多措并举,融合解决数字资源供给

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创新实践地使用了数字化资源、有声读物、视频资源、网络课程、网上听力教室、手机APP应用软件、网校等大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教育教学水平。

(六)成立联盟,助力省域教育精准扶贫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校,将给予大力的支持与帮助,如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课程标准、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长期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均衡发展的提升。

(七)谋划未来,智慧校园支撑环境展望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个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互联网+教育”是未来教学管理的新模式,但信息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的、不断投入的管理行为与过程。未来,智慧校园的建设必将以数字的挖掘和可视化为手段,实现智能化教育管理。强调智慧的教、学、管、评。

更新教育观念,构建良好的师生评价体系,提高管理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可持续的专业化水平,协助其构建完整的教育管理思想体系并有效行使管理职能。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教育信息化的本质

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在教育创新发展总体框架下开展起来的,一旦脱离了大框架,就变得毫无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模式、三个转变、三个覆盖。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
融合应用—创新应用、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教育大资源;
教师的教学应用、学生的学习应用、数字校园的建设。

(二)教与学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建立教与学信息系统,解决教育信息化教与学核心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包括建立“人网融合”教学信息系统;
建设学科工具——深度理想和探究知识;
建设个性化学习;
还原知识——激发学习动力和持续力;
建设套件资源——实现“名师进课堂、优质教育送万家”;
梳理教学与学习活动有效实施策略。

(三)教育管理与研培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

教育管理与研培创新发展是建立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大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教师研培创新发展体系,就必须明确教与学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向,建立创新能力发展的培训,建设教育信息化研培信息系统等。但无论教学改革前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仍然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归根结底,要通过管理督促教师全身心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各种考核制度必须与实际管理模式相一致。避免出现“新技术要求,不变管理体制”的问题。新的管理模式的改变必然会带来大量的工作。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基本形成了固定的工作模式。然而,新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导致了对以往积累的彻底颠覆,需要从头开始,可以脱机完成的工作必须再次联机完成。工作量是普通教师的两倍多,势必对现有的教师配置和每个教师的专业能力产生冲击和挑战。此外,各类信息泄露引发的信息安全事故在社会上屡见不鲜,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曝光率也很高。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这些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很快,让人不寒而栗,互联网的不安全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所有参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用提供商、参与者和管理者都要履行职责,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树立人人安全的原则,建设和使用基于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平台。

(四)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策略

管理者明确创新发展的基本路线;
做好规划与方案;
定位好创新发展方向;
提升创新能力;
推进教与学全方位覆盖;
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信息改变教育,即技术改变教育,快速呈现信息,知识呈现形式的改变,信息化技术已融入教育教学,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举个例子:生物学科里人体构造,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内容重难点的讲解与分析,学生只能简单地看课本凭自己的想象去理解,比较抽象。现通过信息化软件的辅助,软件给予人体3D效果呈现出来,360度旋转,人体各器官的分解与功能等技术上的支持,从而让学生更直观地进行有效学习。又如: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师生无法回校上课,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网上教学平台的崛起,逐渐占据了主体地位。信息化建设融入教学与教学管理后,大数据的不断涌现,大大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应用对现代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人为本、适合性和全体关注的原则,使学生融入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与学新课程信息化 楷书的教与学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4期)2022-05-31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2021年11期)2021-12-22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2021年11期)2021-12-22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9期)2021-09-22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8期)2021-09-10月“睹”教育信息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4期)2021-06-06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华夏教师(2021年28期)2021-05-23创新理念下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华夏教师(2021年28期)2021-05-23教与学金秋(2021年18期)2021-02-14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0年11期)2020-11-16

推荐访问:教学手段 信息化 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