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教学实践探讨

张国平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南行实验小学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生利用该阶段接受的教育,吸收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品质与提升自身能力,学生通过学习知识,获取相应的能力,丰富自己的情感,端正自己的态度,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核心素养要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对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理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本文将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水平进行探讨。

(一)缺乏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掌握一些信息技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了解信息技术的人将会被社会淘汰。小学生处于对知识体系有初步认知的阶段,大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还不太了解,有些可能只从兄弟姐妹那了解到有关信息,对计算机电脑的使用也仅限于玩游戏,让他们对信息技术课充满兴趣,但是却只在娱乐性的方面,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听,但却无法静心听讲,只是为了在老师讲完之后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导致学生对一些实用性的技术完全不懂。

(二)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不够重视

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主科目的学习,信息技术作为副科目,经常会被主课程取代,而且教师认为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还不足以去传授信息技术的知识,因此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搁置。有些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单人机房管理员等众多职务,以至于教师的心思无法全心放在教学上,在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只让学生自行活动。有些学生还可能感到了学习的压力,对信息技术感觉不到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设备不够全面

有些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心有气而力不足,学校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不够高,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完整的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课与其他课程大不相同的是需要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这就需要学校对软件硬件的投放量增加,现在许多学生使用的电脑还比较老化,操作性迟钝,甚至出现几人共用一台电脑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就会大大减小。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材模块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调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知识,丰富操作实践,但部分教师积极学习,更新自我知识的意识不够,也就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许多。

(一)提升学生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
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
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这样,学校就需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学投入,确保机房中设备接连入互联网,学生上课的计算机数量要实现一人一台操作,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也需要增加,最好可以每周安排两节课时,促进教学的有序开展。在学生听完教师讲解之后,可以实行自主探究学习。学校还可以开设校本课程,置办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最新杂志或报纸,给教师作为参考,也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校级、区级等信息技术竞赛活动,以展示自己的风采,提高自己的兴趣与动手能力。

比如在进行三年级“画图”模块中第11课“填充颜色”的教学时,对学生先进行基础讲解,让学生了解窗口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名称,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工具箱的简单应用,再通过举例来形象描述“画图”乐趣,教师可以利用复习“画方形和圆形”的基础上进行画几何形房屋,再利用填色给房子进行润色,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兴趣,因此这种具有实质性图像的方法能让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想象让学生自由作画,再让他们进行填色,教师也要在学生作画时观察学生,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技术性指导。这种教育方式能打开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二)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比如教师在进行四年级“初识WPS文字”教学时,由于学生对“WPS”软件还是第一次接触,很难理解WPS文字在现实意义,无法理解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制作一些精美的海报或者小卡片,让学生感受到“WPS文字”所展示出来的魅力。教师再一一拆解制作时的功能,简单介绍插入、编辑、排版等各项制作流程的要点以及各项菜单的功能,为以后的教学作好延伸铺垫。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将所有的知识一次性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循序渐进,有条理地一步一步讲解。教师可以用制作卡片的例子来进行功能讲解,让学生熟悉编辑栏、菜单栏、格式工具栏等的使用方法。在进行讲解时,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操作要要求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要领,能自己制作精美的卡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逐步掌握信息的获取、收集、加工、存储与发布,提升了学生的信息文化水平,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生活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意识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
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比如在进行四年级第17课“编辑幻灯片”的教学时,让学生对插入新幻灯片、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等进行操作,并且用对比的方法来让学生提高创新意识。由于文本框插入之后若是鼠标移开,它就会变成很小的一个框,学生可能会找不到之前插入的文本框,教师在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操作,使文本框顺利输入文字。并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增加学生的自信。教师还可以演示一下错误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加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获得发展。教师还可以设问,文本框是否只能输入文字,从面激发学习的思考,在学生自主探究与操作中,总结文本框是一个容器,可以输入文字或图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强化,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得到了培养。

(四)增强学生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
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有些不良风气也出现在网络上,网络暴力尤其突出。因此,网络文明要从小抓起,教师就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网络文明人,网络世界虚虚实实,教师还需要教导学生不迷失在网络的世界里,教会学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上举办一个“做网络文明小公民”活动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

为了让学生有个健康的网络生活,教师可以在授课时进行主要宣传,让学生了解网络法律。再通过举办一个“做网络文明小公民”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文明事迹,呼吁大家做一个“网络文明小公民”。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呼吁身边的家长或朋友文明使用网络,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文明与自律意识。

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的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让学生拥有自我思考能力、自主学习空间,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下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猜你喜欢 核心意识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近观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军事文摘(2022年12期)2022-07-13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10期)2021-11-01多思少箅彰显素养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1期)2021-02-28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湖南教育·C版(2018年10期)2018-10-22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追本溯源提升素养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7年7期)2017-11-04意识不会死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素养 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