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服务及其优化

缪庆玲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000)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以及“素质教育”“减负”的提出,“三点半”难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7年“中国儿童放学后托管教育问题研究”的数据报告指出85.19%的被调查家庭认为孩子放学后的托管难是一个棘手的问题。[1]2018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也回应了“三点半”难题现象,课后服务应该成为社会民生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现在“鸡娃教育”“教育内卷”如火如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基于此,2021年 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解决中小学放学后无人看管的“三点半难题”现象,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开始探索“课后服务”教育模式。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学校早期课后服务雏形。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该政策提出后,不少有偿补课的课外辅导机构开始关闭。这也是课后服务有偿与义务界定的开始。2009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规定,“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障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鼓励和表彰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大力倡导和推广一些地方和学校减负增效的成功做法”。[3]该文件虽然主要是提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强锻炼,对额外的补习作出规定但也对补习班造成了影响。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课后服务必须坚持家长自愿原则,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切实保障课后服务学生安全,进一步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领导。这是首次以制度形式对课后服务规范提出要求。此后近百个地方政府出台了“中小学课后托管”的相关政策与文件。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减负措施的通知》,“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4]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意见》进一步对课后服务提出具体规定。随后国家又出台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保障“双减”政策顺利实施。

“双减”政策落地,一定程度上保证教育的相对公平。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调查组基于东中西部6省130余所中小学生1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就学生参加中小学课后服务的满意度而言,仅16.7%和6.9%的学生表示“完全不满意”或“不太满意”,有19.7%的学生表示“一般”,有44.8%和24.6%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由此可见大部分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是感到满意的。[5]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学校有固定的场所,有训练有素的教师,有一定的规则管理制度,孩子在其教育下身心会健康成长。其次,政策的提出是为了满足需求,特别是针对双职工家庭和城市务工的家庭来说,解决了“三点半”难题。最后,延时服务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有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身发展。

(一)课后服务增加师生压力

课后服务从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给老师带来了负面影响,增加了老师压力。首先,老师工作时间增加,工作任务变重。教师的工作时间挤压了生活时间,阻碍了教师家庭、人际、生活方面的发展。其次,《意见》提出要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技能,需要多方面的学习,增加了教师的学习压力。再次,《意见》指出将课后服务纳入中小学教师考评体系,增加了老师职业焦虑。最后,教师工作时间长,教学研究时间短,影响教学的质量,课堂效率难以提升,降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学生学习时间增加,学习任务变重。教育部门此前表示,课后延时服务应尽可能内容形式丰富,主要以辅导学生作业、自学、体育活动,兴趣培养为主,提升学生的素养教育。但实际上,具体到各个学校后,学校因资源、人力或其他方面的限制,对于这一部分时间的安排并没有太多拓展。在这段时间里,直接安排学生自习,相当于增加了两节自习课,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延长,增加了学习任务。

(二)课后服务的形式不佳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课后服务应该以学校为主,学校相对于校外的补习机构更加安全有保障。但也有不少家长,特别是未参加课后服务的家长担心课后服务会变成变相的“集体补课”。课后服务内容主要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看似有监督,实则是“脱管”。

(三)课后服务的师资力量匮乏

从目前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情况看,教师数量和精力有限,不足以覆盖全部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学校没有的科目,如书法,武术等,原有师资不涉及这些领域,无法提供相应课后服务。对此,“双减”提到:课后服务不能满足部分学生发展兴趣特长等特殊需要的,可适当引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由教育部门负责组织遴选,供学校选择使用,并建立评估退出机制,盘活多方资源,积极探索校区企业协同机制。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教师待遇低、教师队伍不稳、师资力量不够。特别是音、体、美、劳等学科教师的短缺,课后服务中活动课的设计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家长、老师、学校对课后服务政策的认知偏差

对课后服务政策的正确解读是我们执行政策的首要基础。但是在现实中有老师和家长对政策的误解,导致课后服务有很多偏差。

第一,家长的认知偏差。开展课后服务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三点半”难题。但部分家长误认为课后服务等于补习班,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一切都要为提高孩子的成绩服务。第二,老师的认知偏差。教师作为课后服务活动主要执行者,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决定了课后服务活动开展得顺利与否。但仍有部分老师认为,自己在这一活动中 ,主要就是“保姆”的角色。这无疑降低了自己的认可度和存在感。教师的错误认知,必然会导致课后服务功能化的现象。第三,学校的认知偏差,有些学校偏离了方向,课后服务是一种满足部分需求,对有意愿的学生的延时服务,而不是面向所有学生。课后服务的师资、资源、时间、空间、设备都是有限的,不能把教学时段应有的劳动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拖延到课后服务。

(一)给予师生关怀,减轻师生压力

首先,减轻教师的压力,给予教师保障机制。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副院长李洪山认为“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后服务,教师都是关键力量”。[6]“双减”政策的出台,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教师在做“加法”的同时,应为教师提供更优质的职业保障。王先云认为,学校应该探索机制建设,给予承担“双减”任务的教师更多关怀,比如从制度层面确保教师法定休息时间,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调休制等,在评优选先上,可考虑对课后服务质量高的教师适当倾斜。向教师提供优质类的教育公众号和云课题等优质资源,为教师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发布学生,家长和学校教研部门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实践课实施方案。[7]其次,减轻学生压力,给予学生愉快学习环境。利用学校的地方特色,开展适合学校发展的服务体系。在现有课后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挖掘当地红色文化、传统工艺、曲艺文化、历史典故等独特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遴选符合条件的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作家和民间艺人等走进校园。开展课后服务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构建多元形式,满足学生需求

首先,关注学生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好玩、好奇、好动的特性,但自主性与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乐于与同学沟通、交谈却不懂礼貌,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劳动的习惯。课后服务可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文明礼仪。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阶段,自我意识和独立性明显增强,但交往方面很多同学出现对异性排斥的现象。课后服务内容着重增设团队活动,激发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同伴交往。

其次,自选兴趣课程,尊重学生爱好。课后服务课程的选择,学校采取自选与必选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尊重学生意愿,自主选择兴趣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打破原有的班级授课制,根据课程的选择采取“走班制”教学。

最后,丰富实践体验,提升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在做中学。拓展学习领域,增长学生技能,在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碰撞下激发学生思维。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三)多方人员参与,缓解师资不足

鼓励校内教师积极参与,发挥校内教师主导作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教职工主动参与。一方面,增强教师对课后服务的认同,政府要积极调动校内教师队伍,投身课后服务中。另一方面,学校要心系教师,支持教师的课后服务,做好保障和后勤工作。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特别是减轻教师的行政类事务。目前学校的很多工作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安排教师参与,其中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分散了教师精力,为教师减负势在必行。[8]

拓宽课后服务渠道,积极引进校外教育机构。“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学校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

因此,作为课后服务的主要组织部门,学校应该对课后服务内容进行精心规划与安排,与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各种兴趣小组或是当地的民俗特色文化活动有机贯通,也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吸引一些具有正规资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参与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鼓励他们组织更多的课外活动项目。[9]

(四)加强宣传,提高对校内课后服务的认识

校内课后服务是一项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如果家长、教师、学校长期对政策的认知偏差,会导致“惠民工程”变成“民怨工程”。引导全面正确地认识课后服务政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学校组织开展培训。鼓励优秀学校的课后服务在网上宣传,让更多的学校拓展眼界,优化本校的课后服务。

课后延时服务是一个有价值的民生举措,在做到解决家长“三点半”难题现象的同时,也要减轻课后服务的负面影响。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共同的协助下,让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家长乐于托。

猜你喜欢 双减家长服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2019年2期)2019-05-08家长请吃药Ⅱ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犯错误找家长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5年7期)2015-09-23采掘服务个股表现股市动态分析(2015年49期)2015-09-10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人生十六七(2015年3期)2015-02-28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人生十六七(2015年2期)2015-02-28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科技智囊(2009年8期)2009-08-26

推荐访问:中小学 课后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