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域下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生成基础

胡 建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政治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所属政治体系的情感归属和行为支持,它是人类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的统一,政治认同的生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包括政绩基础、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价值基础。当前,面对社会转型所引发的政治认同消解和社会共识裂变的挑战,凝聚广泛的政治共识、建构高度的政治认同,已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回答“举什么样的旗帜、走什么样的道路、用什么样的理论、定什么样的制度,以及发展什么样的文化”[1]这一基本问题。而这一问题的答案已然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2]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13。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要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就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标识和最大政治共识,必然能为政治共识的达成提供根本动力和遵循,从而成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坚实基础。

政治认同的生成需要多方面的条件,首先取决于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中利益要求的满足和利益关系的协调。这构成了政治认同的物质根源或绩效基础,是产生政治认同的逻辑起点。这里所说的政治认同的绩效基础,是指政治统治的实际效果和业绩满足社会成员利益需求的程度。马克思指出,利益是人们一切行动最深层的动因,“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187。人们对一定政治统治的认同,根本原因是它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利益需求,并保证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植根于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辛探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所开创的独特发展道路。这一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引领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正确之路,它从根本上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从而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进入现代化发展行列是任何现代国家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现代国家追求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和考验。就我国而言,同样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在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如何化解各种困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多年奋斗中,尤其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与西方现代化道路迥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这一现代化道路,具有全面性、协调性和包容性,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本质要求,坚持五大文明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新中国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以贯之的探索、开创和发展过程中,正是由于这一道路所提供的治国理政方案,顺应了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正确处理和解决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获得巨大发展,国家面貌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现代化强国的美好愿景正逐渐展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千年梦想,也是近代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执着追求和初心使命,始终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经百年的艰辛探索和不屈斗争,我们党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伟大事业和辉煌成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成功开创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指引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这条道路定位于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主体维度,将三者的意愿和期待有机融为一体,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就内涵意蕴与价值指向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可以看作是同一主题的两种话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实践基础,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这一实践道路的前进方向和价值目标[5]。当前我们党已取得百年奋斗的辉煌成就,民族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展望未来,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道路自信,为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坚持人民立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根基在人民,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6]回顾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进程可以看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3]139,为实现人民幸福、迈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着力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根本立场和奋斗目标,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努力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的重要阶段。因此,高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新时代发展特征、回应新时代群众民生需要的重要执政方略。经过矢志不渝的奋斗,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从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正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其美好生活需要也不断得到了满足。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内容有了更多要求,不仅涵盖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要,还包括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环境、安全等“复合型需要”。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和多元化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

道路决定出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改变了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已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伟大成就和非凡业绩。这一道路内蕴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体现了巨大的发展业绩,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利益需求,彰显了人民群众对国强民富的追求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有效性资源和绩效基础。

除了实践层面的政绩基础的支撑,政治认同的形成还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思想资源的整合,奠定其理论基础。这里所讲的政治认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指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信念系统,它能为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论证,为政治合法性提供道义上的诠释。意识形态是政治认同最原初、最持久的构成因素。一个社会要实现稳定有序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来引领,为社会发展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和坚实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成功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总结和提炼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新时期党治国理政的根本指导思想。它蕴涵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科学发展的系统思维及中国特色的思想路线,以其鲜明的价值诉求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涵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7]283始终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人民立场,贯彻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理论形成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邓小平理论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和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人民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人民立场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以增进人民福祉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可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是党的理论成果的核心理念,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理论红线。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科学发展的系统思维

“发展才是硬道理”[8]1820,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搞好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科学发展理念,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其科学发展的系统性思维,它将引领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建立在全面、协调、整体、开放等系统思维基础上。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面对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而出现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江泽民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进共生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鲜明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可见,科学发展的系统思维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个形成过程,通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系统性建设方针谋求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是这个理论体系的价值诉求,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民心民意。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反映中国特色的思想路线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注重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由于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实践观,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论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体现和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科学体系始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为指向,不断回应和解答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新挑战和实际问题,从而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具体而言,邓小平理论主要回答“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回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则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样、怎样办”的问题。正是由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形成并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我们才能取得堪称“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伟绩,党的指导思想也因而得到不断充实、完善和成熟,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和思想共识,为全体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团结奋进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理论指导,从而使之能够获得最广泛的思想共识,成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理论基础。

政治认同的生成与建构不仅需要一定的政绩基础和思想基础,而且需要以一定的制度规则为保障,奠定其制度基础。所谓政治认同的制度基础,是指政治权力的获得与运行所要遵循的一系列制度规则及程序。制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远性的作用。一个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民众对其基本制度的认同和支持,即获得法理型权威。作为一种崭新的制度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在一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形成的包括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各领域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已发展为成熟的制度体系,并以其巨大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充分肯定。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大的制度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3]181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自身的革命性和先进性。党的这些优秀品质是其他政党所不具备的,是其能成为“领导核心”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前提。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努力拼搏下,我们实现了国富民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的前景。实践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这13个方面并非同一层次的优势,其中“党的领导”是统领各方面优势的最大、最核心和最根本的优势。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道路并创造历史性成就的进程中所呈现出的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表现为党的指导思想具有引领力、奋斗目标具有感召力、组织资源具有动员力、汇聚共识具有凝聚力、实现蓝图具有恒定力、组织体系具有执行力、自我革命具有净化力[9]。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仅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也有利于确保国家发展的正确方向,而且还有利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以贯之,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这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命脉所在,也攸关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本质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10]7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人民民主,就是要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28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胸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就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把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使之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主人作为制度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取向。在我国制度体系中,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从不同维度切实维护了人民的政治权益;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经济利益的提升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人民享有各项权利提供了法治保障。可见,维护人民利益、实现人民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地位和权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个日臻完善的制度体系发展完善的价值诉求和内在本质。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11]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制度优势,为我国取得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为广大民众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和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坚实的制度保障,成为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制度基础。

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建构,在具备一定的政绩基础、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的前提下,还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基础。在此,政治认同建构的文化基础,主要是从文化的价值表达和价值属性角度而言的。特定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模式,往往凝结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从而使文化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体现和传承的载体。“认同是在文化特质或相关的整套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的过程”[12]21,文化认同本身预示着文化的价值确认。因此,政治认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文化体系为其提供价值支撑和文化基础。而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建构,需要以当代中国主流文化或先进文化为其价值引领和基础。就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而言,既包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32,这三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内蕴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彰显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它们最后都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文化体系当中,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和社会的文化基础,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蕴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基因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亦积淀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文化的发展都是历史的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扎根于中华大地,是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中孕育产生并不断发展的文化成果。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各民族经过不断碰撞、交流、融合、沉淀,形成了灿烂辉煌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各族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对特定生活实践的反思,构成了中华民族传承延绵、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和独特气质的精神基因,从而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3]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和基础,其所蕴含的“道法自然”“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以民为本”“家国天下”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价值追求,加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蕴,塑造了其基本特征和丰富内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百年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功能是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挥塑造和滋养作用,并成为其内涵的重要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从而形成其精神特质和精神基因。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本质上属于观念形态。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观念形态,文化拥有强大的渗透力、凝聚力、引导力,它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特有的渗透力、感染力和感召力,能够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不断凝聚和激励人民群众奋勇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概言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为各族人民克服困难、继往开来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激昂向上、艰苦奋斗的革命文化为提高人们的道德情操、树立坚定信念和凝聚社会力量提供了强大精神引领;
生机勃勃、开拓创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新时代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推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文化的强大力量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当代中国文化主流,是当代中国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其所具有的强基固本、引领激励的独特性质和重要作用,构成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能量,更加自觉地坚定文化自信,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坚实的思想根基和道义支撑,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价值基础和精神动力。

猜你喜欢 道路中华民族特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道听途说小猕猴学习画刊(2022年3期)2022-03-28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小读者之友(2020年7期)2020-08-04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运筹70年,中国道路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华人时刊(2018年17期)2018-12-07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读者·校园版(2016年17期)2016-08-25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读写算·高年级(2015年1期)2015-07-25《傲慢与偏见》的艺术特色解读短篇小说(2014年12期)2014-02-27

推荐访问:视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