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设计须强化“六个意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探析

●张映雄,张冶,李頔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劳动课标》)把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学科渗透课程、课外校外活动课程、专项课程、隐性课程等五类。劳动必修课程是进入国家课程体系,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独立于其他学科的一门课程,由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组织有关部门编写《劳动教育》和《劳动》教材,主要解决劳动教育用什么教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国家意志,具有统一规定性和强制性,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依据,是促进学生形成劳动素养的重要载体。

(一)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课程

落实劳动教育和劳动课程目标,仅用1 课时的必修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科渗透并与其他课程形态配合。学科渗透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融通渗透的课程,特点是劳动教育内容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并有机渗透学科课程教学。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劳动创造人本身、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不分贵贱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纳入歌颂劳模、歌颂普通劳动者的选文选材,纳入阐释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这对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课程做了有力诠释。

学科渗透不是为劳动教育设计的专门课程,而是学科教师以强烈的劳动教育责任意识,挖掘学科教材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并恰当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关键是找到不同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渗透点、整合点,如道德与法制、历史等学科教学强化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

(二)课外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

课外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简称“劳动指导课程”),是指学校(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学生在劳动教育专门课堂教学中可以获得相关的劳动知识,培养思想品德,提高审美能力等。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亲自参与劳动活动过程中“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课外劳动实践活动主要指在植树节、环保节、读书节等校园节日及社团、主题班会中,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等不断受到熏陶和感染。校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到校外亲近自然,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基层服务等社会生产环节的真实劳动场景中参与劳作项目实践,增长劳动技能,磨炼意志品质,提升劳动素养。

强调建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是因为新时代劳动教育非常强调课程化实施。缺乏专门的课程设计,劳动实践活动就会出现盲目性、随意性等弊端,致使劳动实践活动的教育质量和效益降低。

(三)专项定制课程——劳动周活动课程

对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劳动教育意见》)强调“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 课时”,并特别规定“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劳动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指出:“劳动周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劳动周是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周与每周至少1 课时的劳动课不能相互替代。劳动周的设置丰富、拓展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打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劳动周具有要求上的刚性,它是大中小学每学年必须设立且不能与每周至少1 课时的劳动课相互替代的。它要求:劳动时间长度必须是一周,劳动组织“以集体劳动为主”并“由学校组织实施”,实施形式“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可见,落实劳动周必须有专项定制的活动课程,并在有丰富的劳动资源、食宿条件支撑的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施。

《劳动课标》从主题选择、内容设计、时间安排、资源利用等方面对劳动周设计提出了具体建议,即从周密计划和组织动员,劳动空间、内容和时段衔接,劳动实践内化,劳动安全保障等方面给出了组织实施的具体建议,为劳动周活动课程设计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四)隐性的校园劳动文化课程

学校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前者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是学校根据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后者是学生在学校物质、文化、人际等学习环境中,受教育者情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意志品质等非学术性因素潜移默化影响的一种课程形态。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师生具有导向、凝聚、规范、激励等功能的精神成果,是彰显办学特色、展示文化育人格局的重要标志。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劳动文化,既要深入挖掘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结合办学理念、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积淀,透过多途径多形式传递劳动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校园劳动文化中受到熏陶感染,又要开展丰富多样的劳动主题教育和劳动实践活动,把校园劳动实践活动与丰富、新颖、有趣的校园文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用积极、健康、向上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感染、暗示、同化、激励学生,发挥隐性课程在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在劳动教育课程中,本文聚焦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设计,通过强化育人意识、目标意识、项目意识、过程意识、安全意识、评价意识,落实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设计。

(一)强化育人意识

劳动与劳动教育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人类实践活动。劳动追求的是创造直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基本属性是生产性;
劳动教育追求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本质属性是教育性。

《劳动教育意见》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首要原则是“把握育人导向”。《劳动课标》强调坚持育人导向,“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劳动教育实践指导课程设计必须遵循这一重要原则,强化育人意识,坚持立德树人,把学生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放在首位。

劳动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实践形态,蕴含非常丰富的教育元素,具有潜在的育人价值,但劳动并不是天然的劳动教育。蕴含在劳动中的教育元素如果缺乏教育者的发掘、设计和引领,则难以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影响。如让学生参加插秧、收割稻谷等生产劳动,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学生就容易因劳动过程的艰苦而对劳动产生负面的情感体验,甚至是错误的劳动观念。

(二)强化目标意识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要使各因素最佳融合以发挥整体育人功能,首先要明确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

《劳动课标》提出了劳动课程总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并围绕劳动素养四个方面提出了学段课程目标,体现了目标之间的连续性、顺序性、进阶性特点,形成与劳动素养相匹配的课程目标体系,为各学段劳动课程设计提供了目标引领。

但这个目标仅是方向性目标,还不能作为每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学操作目标。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设计必须结合学生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各年级劳动实践项目的基本内容,编制每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劳动课标》以木工工艺作品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提供了范例:5~6年级可确定项目目标为“学会识读简单木工工艺作品图样,选择合适的手工工具和技术,制作简单木工工艺作品,感受作品完成后的喜悦与成就感,形成安全劳动、规范操作的意识”;
7~9年级可确定项目目标为“能够根据需求,识读并绘制简单木工工艺作品图样,设计并加工简单的木工工艺作品模型或原型,体会作品的创造过程,逐步养成合理利用材料、环保节约的劳动习惯,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培养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

(三)强化项目意识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学习性和实践性活动,必须指向具体的劳动实践项目。这就需要课程设计人员充分发掘劳动基地的劳动项目资源,为每个项目设计好指导课程,形成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超市”,让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

《劳动课标》指出,劳动项目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征,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劳动课标》给出了劳动项目设计的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制订项目目标、选择项目内容、确定劳动场域、明确项目过程、提炼项目操作方法等。

劳动指导课程设计强化项目意识,是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以学生参与一项劳作、完成一件制作、形成一样产品等项目形式展开,并将学习方法指导、情感体验、价值升华等若干教育要素融入项目,达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目的。课程设计要注意把握“研学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的区别。一位朋友设计了“稻草的使用”劳动教育实践指导课程:一是燃烧稻草后在水杯装入稻草灰,用PH 试纸测试酸碱度,得出“稻草焚烧产生的灰烬可以提炼碱”的结论;
二是讲解说明稻草的11 种用途;
三是展示稻草可以“绑扎稻草人”“搓草绳”等。但这个课程仍然是“研学实践活动课程”而非“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因为研学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主题体验式课程,旨在让学生”增长知识见识,开阔眼界”,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项目实践体验式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参与一个具体的劳动项目实践,在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稻草的使用”虽然展示了“绑扎稻草人”“搓草绳”等活动项目,但缺乏对每个项目学生如何实践操作的指导,缺乏学生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是增长了知识和见识,而没有动手实践。

(四)强化过程意识

劳动实践过程是劳动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关键。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必须经历一个劳动项目从始到终的全过程。它既是学生亲历实践,完成真实具体劳动任务的过程,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的过程。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必须强化过程意识,注重劳动过程设计,以便教师对劳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技能及时点拨,对学生在劳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

《指导纲要》从“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示范”五个关键环节,对劳动教育方式方法作了具体指导。劳动课程标准就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情境创设、准备、实施、反思”四个阶段的操作要求,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很好地解决了劳动教育怎么教的问题,是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指导课程过程设计的基本依据。

一个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可分为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交流评价等环节。明确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劳动项目的目的、要求、成果形式、评价标准等,学会任务分解;
劳动准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完成劳动任务的工具与材料、劳动场所及劳动过程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等;
制订计划主要是让学生确定劳动程序和步骤,形成合理的劳动计划;
组织实施主要是让学生有步骤地开展劳动活动,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
交流评价主要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同学间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讨论等,体会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五)强化安全意识

《劳动教育意见》要求“学校要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作为组织实施的必要内容,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劳动课标》要求“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订详细、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劳动过程中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因此,劳动教育实践指导课程设计应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则,认真分析劳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充分考虑劳动中可能遇到的在田埂、渠道、河边、山坡、建筑工地等处行走的安全问题,防止雷暴、冰雹、高温等天气引发的安全事故,加强生产劳动中有害气体的防范及重污染天气的防范等”,作好有针对性的安全预案,注意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突发事件发生,确保劳动环境安全。“在完成劳动任务的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规划等方面要符合操作规范要求,规范生产工具、设备的使用,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及可能使用到的化学试剂等的安全,防止触电、火灾、烧烫伤等事故的发生”,确保劳动过程安全。

(六)强化评价意识

劳动课程评价对促进劳动课程目标实现、保障劳动教育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劳动课标》从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两个方面提出了劳动课程评价的具体建议。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应注重平时表现评价。“平时表现评价旨在通过了解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劳动效果,以此调整教学实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其评价内容要紧扣课程内容要求和劳动素养发展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劳动素养的表现水平”。

劳动教育实践指导课程设计应强化评价意识,重点关注两大指标:一是学生参与劳动的过程性指标——劳动认知、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意志等;
二是劳动的结果性指标——劳动技能、劳动作品、劳动价值观念等,以客观系统全面反映学生在本次劳动实践活动中的状况,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持久动力。以“一双筷子”为例,不但要关注学生制作的筷子形状是否有特色、有美感,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愉悦地参加劳动,以体现其劳动观念是否正确;
关注学生有没有构图设计、工具使用是否熟练,这是看学生劳动能力如何;
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是否专注、规范地使用用具,保持桌面干净整洁,体现的是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关注学生对自己的作品是否精益求精、努力克服困难,以观察学生是否具备劳动意志和劳动精神。

猜你喜欢 劳动课课程设计劳动 玉泉学子的趣味农场劳动课军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4期)2022-05-31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小学生农场摘菜捡鸡蛋上劳动课科教新报(2022年18期)2022-05-24重庆小学生劳动课上捉泥鳅科教新报(2022年17期)2022-05-24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10期)2021-10-20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7年3期)2017-06-3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探析 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