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民生蕴涵

郎嬛琳

(天津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070)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民生,是习近平论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维度,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关切。将生态环境作为重大民生问题,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内涵和奋斗目标的深刻揭示,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和情怀的充分彰显,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的生存发展都休戚相关,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增长点,是改善民生的关键着力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环境与民生的辩证关系和实践经验出发,提出优质生态产品是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供给,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保障民生的当务之急,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是各领域民生诉求实现的重要保障,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民生维度的要求,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方法和目标。

(一)优质生态产品是民生之基础

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2]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生态产品,既包括优质水源、清洁空气、合格土壤等公共生态物品,也包括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生态系统调节能力,还包括自然风光等生态文化服务内容。

习近平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1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虽然每天都受惠于生态产品,但往往难以主动意识到生态产品的重要性和珍贵性。然而,当严重环境问题发生时,人们又难以逃脱来自自然的惩罚。2021年在世界各地相继出现的极端天气就是在向人类发出警示,如果失去了生态产品的供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将面临难以存续的巨大风险。同时,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3]4虽然公共产品都强调公平性,但是教育、医疗、就业等仍较容易受到地域、经济条件、教育程度等要素影响而显现出差别。与其他公共产品不同,当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无论贫富,生活在同一片时空中的人都要承受同样的后果。可见,生态产品显现出极强的公平性。

生态产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公平性和普惠性。优质生态产品的充足供给,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基本需求,能够支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能够为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动力。良好的生态产品是人类幸福生活的源泉所在,是社会生产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人类代际传递的支撑所在,关乎民生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以重视和保障[4]。

(二)突出环境问题是民生之忧患

习近平在谈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表示:“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5]这既是对民生与生态环境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也是对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做出的郑重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向污染宣战,全面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首次实现了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扭转。但是,突出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以大气污染为例。2020年全国337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35 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累计发生严重污染345 天,重度污染1 152 天[6]。数据显示,虽然大气污染治理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和人民群众对清洁空气的美好期待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存在,是人民群众主要反映和担忧的突出环境问题之一,是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6]。

习近平指出:“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7]环境污染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针对此,习近平提出:“老百姓长期呼吸污浊的空气、吃带有污染物的农产品、喝不干净的水,怎么会有健康的体魄?”[3]90环境污染在影响民族整体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最容易引发群众不满,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谐。因此,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必然选择。解决环境民生忧患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避免民生水平的全面提高出现“木桶效应”,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维护党和政府积极形象。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民生之保障

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3]45良好生态环境蕴含重要价值,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功能,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提供生态支持支撑,影响着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诸多方面,具有民生保障功能。

习近平深刻阐释了生态价值的重要性,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生态功能,都是人类宝贵的、不可或缺的财富。失去了环境资源供给和生态系统支撑,人类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是民生的必然内涵和重要内容。同时,良好生态环境还为民生其他方面提供了支撑和保障。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提供了基础资源能源,影响着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和选择;
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塑造着人们自然美感的形成,丰富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会生活中,生态环境影响着老百姓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可以说,民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生态环境给予物质和功能支持,也都被生态环境影响着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只有通过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交换,人类社会才能保持正常运行运转,人的生存和发展才能够得到有效维持。只有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的价值和对民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够更好地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从为民生谋长远的角度出发,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真正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让人们感受到生态环境为民生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

(四)绿色低碳发展是民生之未来

习近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2]保护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越是到了经济发展关键期,越是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底线思维。以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终究是短视之利,谋长远之发展则必须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2020年,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思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8]在绿色转型发展中,不能再“唯GDP 论”,不能再仅着眼于片面生态环境问题或短期生态效益获取,要以综合的、长远的、系统的视角来处理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问题,坚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9]。同时,习近平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3]122绿色发展转型,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事关每一个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公众生活方式应当更趋于绿色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应当成为人民生活的未来图景。

习近平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10]绿色低碳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也是今后生活生产的主要方式,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公民,都应当承担起一份责任,自觉形成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观念和行为。绿色低碳发展是社会生产生活领域的重要变革,需要全社会形成共识,从理念转化到行动实践,真正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力合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深远,内涵丰富,显示出了强大的思想性、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其中展现出的本质特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以人民中心为价值取向,将人民群众主体性和幸福感同生态文明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
以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
以公平正义为实现方式,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以法治建设为制度保障,让生态文明建设在法治框架内有序发展。

(一)以人民中心为价值取向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这一基本观点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检验试金石,人民性成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鲜明的品格[11]。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深厚的人民情怀贯穿于全部内容之中,把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作为体现党的宗旨使命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12]。习近平强调:“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3]4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切实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使命,着力解决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突出问题,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让群众路线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得到落实和彰显。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课题,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还体现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人民的环境权益放在首要关切。环境权益包括实体环境权益,即人民群众有权在良好健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具体包括获取合格生态产品的权利、享有清洁生活的权利、保障生态安全的权利等;
还包括程序环境权益,即人民群众通过获得环境信息、参与环境决策、获得权利救济等方式,积极采取生态环境行动实现对实体环境权益的保障的权利。切实落实人民环境权益保护,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础支撑,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给予维护、实现和保障的权利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法理表达。

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要强调发展为了人民,也要重视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紧紧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优势。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3]生态文明建设中,人民群众既是成果享有者,也是贡献参与者,应当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自觉[14]。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广泛集聚力量,全方位营造绿色生态文化氛围,引导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奋斗者,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以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

改善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提升、理念的转变、内容的扩展,美好生活的时代蕴含也在不断丰富充实。对于美好生活,人民群众既需要物质保障和精神层面的满足,也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的供给和支撑。首先,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蓝天、净土、绿水、青山,公共生态产品在评价生活幸福程度的指标体系中比重愈发增加,优质生态产品、良好环境质量和健康生态系统都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次,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支撑保障。资源能源供给关系经济发展速度、规模和模式,绿色环境质量关系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底色,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最后,绿色生活生产方式是美好生活对人民群众的行为期待。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统筹建设,也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合力共建。人民群众实现的美好生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是人民群众自觉形成绿色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美好生活。

以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关注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中的生态民生诉求,将优美生态环境定义为人民群众在民生方面的重要需求,定位为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增长点。同时,构建符合全方位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战略模式,摒弃“唯GDP 论”的传统发展思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充分认识到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更需要优美环境的支撑。此外,还要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生产方式的思维共识、凝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美好生活的实现要求人民群众形成与美好生活相匹配的绿色文化意识和绿色行为方式,要求全民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参与到美丽中国的建设中。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支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入“十四五”时期,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是新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要求,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期待、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路径。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美好生活为指向,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绿色低碳生活生产方式转型,是解决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局面新格局的方略指引,是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15]。

(三)以公平正义为实现方式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理论前提和实现方式,关注的是权利义务分配的公平性和社会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在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层面,公平正义就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共建良好生态环境、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担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责任,让不同人群、不同代际都能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公平实现民生需求的满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公平正义的实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的覆盖面和公平性。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共享”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强调的是发展成果的覆盖面,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就是要均衡不同人群的环境收益和责任,让人民群众公平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中,公平地享受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提出,要“让高收入阶层拿出更多的钱改善环境,让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环境权益,让生产者自觉追求环保的生产方式,让消费者自觉选择环保的消费方式。”[16]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补偿”等制度,激励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正向行为,惩罚约束破坏生态环境的负面行为,形成“保护者-破坏者”间生态责任和利益分配的平衡。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平正义,就是要平衡不同人群的环境权益和环境责任,让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利用自然资源、享受生态红利,同时也公平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引导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得到调整和解决,保证生态利益分享上的实质公平,让全体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公平正义的实现还强调生态环境的国际公平和代际公平。习近平从全球视野出发,强调各国应公平地享有环境权益、承担环境责任。在2015年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17]529从历史维度审视,今天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发达国家对于污染排放、资源损耗和生态破坏都负有更主要的责任。因此,出于国际公平的考量,各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承担的应当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通过合理的权益责任分配,平衡发达国家、富裕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之间的权责协调,才能实现各国携手共建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局面,达到实质上国际间的环境公平正义。同时,习近平也关注代际间的环境权益公平,提出“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号召[18]212。当代人不能仅考虑自身需要,竭泽而渔地提前消费后代人的生态资源,也不能盲目为了后代人的环境需求而剥夺当代人的环境权益。代际间公平的实现,要求当代人承担起高度的历史自觉和责任,积极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导向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合理分配环境权益责任,实现人类与地球家园的长久和谐共存。

(四)以法治建设为制度保障

习近平高度重视法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保障作用,提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8]210以法治保障生态民生的实现,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体系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民生领域的良法善治。

在法律规范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国家公园法》等法律法规及2020年制定《民法典》,都体现了保护人民健康、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从立法层面提供了生态民生法治保障。在法治实施方面,201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就提出了“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的目标任务。面对新时期,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立起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同时排污许可制度、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制度、河湖管理保护机制、公众参与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等要得到进一步落实[19]。在法治监督方面,政府监督实行“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制”,要求切实压实生态责任;
人大监督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向本级人大或其常委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完成情况;
公众监督要求公众能够通过获取信息、参与决策、环境诉讼、“12369”环保举报热线、舆论监督等方式途径行使监督权利。在法治保障方面,截至2019年,全国已设立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机构1 353 个,25 个省级检察院单设了公益诉讼检察机构,专门化的环境司法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建立中[20]。同时,法治专业化人才培养、全民环境保护普法、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工作等也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党内法规方面,2019年出台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是第一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党内法规。该法规的制定实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的法治保障,彰显生态民生的诉求,首先是在立法领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法律制定和修改,密切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民生问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其次,坚持最严格的环保执法。坚决杜绝“先发展后治理”“唯GDP 论”“特事特办”等牺牲环境利益的错误发展思想和做法,坚决避免有令不行、表面文章、处罚不狠、监管失控等法律执行缺位情况,让政府和企业都将环保责任作为“紧箍咒”,成为干事创业的行动自觉。再次,坚持公正司法。逐步解决环境案件取证难、环境保护鉴定机构不规范、环保主管部门配合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制度等方式,巩固环境司法的防线作用。最后,夯实全民守法的基础。通过法律宣传,强化公众法律意识的提升和法治思维的培养。通过绿色文化宣传,引领公众将绿色生产生活作为日常自觉。只有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全方位提升和保障,生态民生的诉求才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和实现。

生态和民生都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感受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关系到“五位一体”总任务的协调发展和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达成。习近平直面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民生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深了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认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切人民群众在美好生活追求过程中所关心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具体问题,将改善民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将人的实践、人的感受、人的追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同时,秉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根本观点,重视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人民群众践行绿色生活生产方式,积极传播绿色文化,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将人民主体作用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出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扩充了生态民生内容内涵。马克思在生态民生的思考中,更多关注工人的劳动环境、生活环境等。习近平的生态民生论述结合了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新环境新问题,在乡村振兴、城市建设、人民健康、生态旅游、生活方式、绿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生态民生的具体工作要求。其视角的广泛和内容的丰富,更有利于生态民生建设目标的全面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全面期待,更好地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任务和目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了生态民生目标实现方式。马克思认为解决自然和发展的矛盾关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依赖,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对民生的压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结合当今中国和世界自然环境的现实状况,提出了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通过技术革新、产能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合理布局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工程,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寻求平衡,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二)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生态民生任务

习近平提出“环境就是民生”,点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同改善民生之间的紧密联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助力。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生态民生首要任务是下大力气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习近平要求,“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21]能否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是重大政治问题,关系到人民对党和政府推进民生建设的满意度,关系社会长治久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其次,要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在乡村振兴中,既要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又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生态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在城市建设中,要通过对空间的合理规划、对绿化的规模扩大,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美感,提高生活品质。再次,要形成全社会绿色行动自觉。培养绿色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将思想认识化为行动自觉,让每个人都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是习近平发挥人民主体性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和谐社会对人民群众的行为期待和具体要求。最后,要加强制度建设对民生的关注回应。在生态文明制度的深化和实践中,要不断回应人民对环境的诉求和期待,关注与民生相关的环境问题,体现人民群众在现代化环境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

(三)推动了“五位一体”总任务的全面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主要发展目标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一方面,加强生态民生建设能够避免生态和民生成为发展短板。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生态和民生方面都出现了短板,值得重视,亟待解决。从民生改善出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有利于拓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覆盖面,发现并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切最现实的环境利益问题,避免工作推进中的遗漏和忽视,也有利于从生态环境问题出发,发现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反哺和提示民生领域工作,解决民生建设中因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生态民生建设能够推进生态和民生同其他建设任务的协同发展。从民生层面出发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中,有利于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生活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转型,推动我国经济进入良性长效循环;
在政治建设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永续发展;
在文化建设中,有利聚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建美丽中国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
在社会建设中,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品质,完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民生任务,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更好促进社会建设目标的整体实现。

(四)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所在。习近平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而今,面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人民满怀信心,斗志昂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人民幸福是实现中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评价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习近平从民生角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将人民幸福作为美丽中国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美丽中国,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光明前景,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并进的靓丽底色,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路径。从民生角度出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全体人民共建共治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有利于美丽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与民生改善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应当是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共同努力的方向。习近平从民生维度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倾听人民的呼声、关注人民的诉求、实现人民的愿望,就是要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征程中感受更加优美的环境、体验更加优质的生活,真正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猜你喜欢 民生文明绿色 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陈颖 巾帼之花绽放在民生一线海峡姐妹(2020年11期)2021-01-18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人大建设(2020年2期)2020-07-27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为了精准治霾 为了民生幸福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对不文明说“不”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2期)2017-06-06文明歌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5期)2016-05-14民生寄语民生周刊(2014年5期)2014-03-15再造绿色百科知识(2008年8期)2008-05-15

推荐访问:蕴涵 民生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