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究

潘明雪,王 江,朱长旭,宗 雷

本刊核心层次论文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究

潘明雪1,王 江1,朱长旭2,宗 雷1

〔1. 辽宁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2. 辽宁工业大学 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辽宁 锦州 1210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愈发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注重做好高校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应加强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构成和现状,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从树立网络育人价值观理念、畅通网络育人沟通窗口、加强网络育人师资队伍、提供网络育人心理疏导服务等方面探究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青年力量的主阵地,网络舆情势必成为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主战场。网络舆情是通过在网络新闻、论坛、微博、抖音等APP网络载体上发表观点、评论的方式向大众传播社会舆论的表现形式。因此,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探究,对于准确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增强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提升网络思政的育人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舆情从形式上可分为情报、事件、情绪三个层次;
从内容上可分为权益和表达。高校网络舆情属于舆情的一部分,所体现的主要对象为高校师生及管理者群体,涉及的方面多为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声誉形象、网络思政、学校治理和决策咨询等方面。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

青年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较高、获取信息途径多样、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对社会问题发声的欲望强烈。随着高校大学生人数的日益增长,大学生人数在学生群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高校校园对大学生的关注和管理日益加强。加上大学生的年龄段仍处于青春期阶段,从众心理、逆反心理产生的生理成熟与心理年龄不甚相符,同时,他们的社会阅历经验不足、思想易受外界干扰、情绪缺乏理智和冷静的思考,从而导致他们以新媒体作为表达个人意愿、日常生活诉求、追求自身价值、建构自我行为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的特殊性和高活跃度,极其容易产生高校网络舆情的群体效应。

(二)高校网络舆情政治热点话题

大学生个性鲜明、好奇心强烈,具有较强的公民责任感,一些国际国内政治事件、社会突发事件等极易引发大学生的关注。总的来看,大学生主要关注以下时政热点话题:

一是与自身发展相关的政策法规;

二是反腐倡廉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成为新时代我们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是时政热点话题。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来关注国际动态、时事政治,个人使命感和爱国情怀不断加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发声参与度,促使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中针对时政热点话题展开激烈的交流与讨论,再经大学生不成熟的理解、加工、发布、转发,扩散到网络平台,导致问题迅速聚焦、发酵,极易产生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对社会和大学生个人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高校网络舆情社会焦点问题

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和表达意愿强烈,对符合其心理特点和社会焦点问题极其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如网络游戏、明星资讯、热门影视剧、体育赛事、网络购物等娱乐话题;
“各门户网站推送的实时新闻链接,包括社会道德、食品安全、社会环境、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等既符合大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又具有社会关注度的热点事件。”[1]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载体复杂多样,从QQ、微信、贴吧,到抖音、快手、微博,各种新兴载体及热门APP层出不穷、变化多样;
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更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信息的分散性、载体的多样性和工具的便捷性,更易使部分高校师生将个人或群体的观点、情绪和意见发布到网络,再经不良分子的不当和恶意传播,极易发酵成网络舆情事件。

(四)涉及自身利益的校园问题

高校青年大学生对涉及切身利益和校园生活方面的信息关注较多,如涉及切身利益方面,包括学习、生活、饮食、住宿环境等自身权益问题,价值取向、公平公正、行为道德、社会公德等价值认同议题,学业就业、考研交流、资料分享等自身发展议题。在校园生活方面,包括诸如师德师风、学术造假、校园安全等敏感性问题,教学改革、师资变动等校园发展变化议题。高校大学生群体思想鲜活自由,文化水平较高,但其心理成长仍处于发展阶段,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因社会阅历少而相对有限,因此表现出的网络语言具有非理性、情感性等个人特征。随着网络传播所具有的迅速性和扩散性,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校园问题中,极易产生高校大学生之间认同一致的、扩散性的网络舆情事件。

(一)高校网络舆情教育引导方法单一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理,主要是依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实现的。各高校通过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常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方面引导,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贡献作用,也起到了良好的舆情效果。但现实工作中,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网络舆情工作,多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和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思想政治教育课一般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吸收内化少;
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理解的程度不够深入、理论基础不足,而多是在出现网络舆情和意识形态问题时,以案例的形式向学生疏导热点网络事件,日常引导理念和管控力度不够,使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效果不佳。

(二)高校网络舆情主体责任不到位

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迅速发展性,网络自媒体辐射面的宽广性,大学生展现自我意愿的强烈性,极易出现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然而,高校一般对网络舆情普遍缺乏畅通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部门间协调联动性有待加强,宏观研判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当高校网络舆情出现问题时,往往出现主体责任不清、相关部门主动作为性差,甚至因多种顾虑出现“回避”状态等现象。由于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处理经验不足,期待风波迅速平息,容易导致出现不科学的处理结果,甚至愈演愈烈。并且一般处理网络舆情的一线负责人多为辅导员,因其对网络舆情引导认识程度、把握高度和处理经验不足,多是处理问题表面化、期待事件平息迅速化的态度,也极易使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师资力量有限

网络空间的迅猛发展,各种文化和多种社会思潮在互联网空间自由交流和碰撞,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输入的境况。每一位网络用户都可以在网络世界自由发声,但这种发声的“无边界性”利用了网络监管的漏洞,肆无忌惮地发表不当言论,对于部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而言,极易在网络中迷失自我、缺失大学生应有的政治信仰。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主要是以思政课堂和主题班会的形式学习,理论学习较多、实践内化较少,容易导致学生在思想上缺乏判断力,在网络行为中出现偏差。另外,高校教师针对网络舆情工作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有限,主动作为的实施机会不多。在发生网络舆情问题时,缺乏有效的网络舆情危机制度管理体系,缺少从事处理网络舆情研究和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

(四)高校网络舆情心理疏导服务有待提升

当今的大学生多是随互联网时代共同成长的“00”后,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与互联网的相互依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较2020年12月增长2 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2]其中,学生网民占比21%。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长大的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并由此引发的学业就业问题、网络心理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等日益严峻,因此,亟待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机制和服务体系,从而规范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意识、学习自律意识、社会道德意识等行为;
亟需提升高校教师网络舆情心理教育水平,构建有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开展有效的网络心理疏导服务工作。

(一)树立网络育人价值观理念

高校宣传方式多种多样,从以往的条幅、展板、校园报纸等线下宣传手段到现在的抖音、快手、微博、官方网站平台等网络宣传方式,均在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网络使用方式,在高校中加强师生网络教育舆情与道德的培训,端正师生正确的网络价值观教育,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使用氛围,培养网络空间良性互动的师生意见领袖,尤其选取思想深厚、学生信赖、立德树人的“网红”学者,发挥积极“正能量”的青年典范,加强和培养他们的网络舆情教育能力。通过其在网络中撰写的相关文章和发表的相关观点,对青年大学生起到正向积极的引导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舆情教育相互滋养,形成高校风清气正、和谐健康、思政育人的网络育人价值观理念。

(二)畅通网络育人沟通窗口

高校应把网络舆情工作作为思政育人方向的重点工作和作为维护高校和谐稳定的重点工作。加强网络舆情工作团队的培训和管理,开辟容纳大学生各种意见的网络平台窗口,增强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对学校的责任感和归属感,提升大学生对学校的合力与黏性,从而使高校占领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主阵地;
设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和监测机构,畅通网络舆情渠道,以包容的态度倾听大学生的心声,使更多有利于师生的信息进入到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进程中来,并开展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师生提出的相应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协调反馈-解决问题-总结提升”。利用网络育人沟通窗口,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真正实现倾听学生网络心声,加强信息研判协调,增强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积极正向引导;
高校通过设立红色印象、大学生阵地、专题贴吧、校园论坛等主题网站,发布权威信息,准确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处理的节奏,密切跟踪舆情事件原因和进程,在处理网络舆情的黄金时间段内,及时整理总结,尽快公布情况,加强修复公信力,占领网络阵地,避免发酵和谣传,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网络育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应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更离不开一群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宣传效果好的思政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精英师资队伍。高校要加强重要的组织机构管理保障,健全网络舆情教育管理机制、提供必要安全的舆情引导环境和硬件设备,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传承工作经验,将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数据材料进行调研分析,在理论与实践中总结提升,形成传统思政育人和网络育人的“双效成果”,成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把关人”。要“打造一支既懂政治、懂教育理论、懂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又具备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和应对能力的技术研发和新媒体综合运用支撑队伍。”[3]

(四)提供网络育人心理疏导服务

面对网络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挑战,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要以开放者的心态,紧随网络时代的发展特点,改变传统的大学生心理疏导方式,构建线上线下平台,形成高校共育网络舆情心理疏导服务窗口,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网络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创办高校网络舆情心理疏导服务窗口。在推动心理咨询与发展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或校园企业微信推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体验积极的互联网使用感受;
构建网络心理教育育人平台,提升心理育人效果;
强化网络舆情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心理危机预警信息;
网络心理咨询精准辅导为大学生提供“一人一策”的解决办法等,积极构建高校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

总之,高校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网络舆情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高校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应通过树立网络育人价值观理念、畅通网络育人沟通窗口、强化网络育人师资队伍、提供网络育人心理疏导服务,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1] 崔国红.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策略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9): 82-85.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 (2021-08-27) [2021-10-03]. https:// finance.sina.com.cn/chanjing/ cyxw/2021-08-27/doc-ikqcfncc5270431.shtml.

[3] 李兰晶,秦洁.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14): 3-75.

10.15916/j.issn1674-327x.2022.04.022

G640

A

1674-327X (2022)04-0088-03

2021-10-29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20BXW005)

潘明雪(1986-),女,辽宁朝阳人,副教授。

(责任编辑:付春玲)

猜你喜欢 舆情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2022年1期)2022-01-28“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消费舆情消费电子(2016年12期)2017-01-19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人生十六七(2016年14期)2016-12-01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廉政瞭望(2016年8期)2016-09-12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网络传播(2014年12期)2015-03-16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网络传播(2014年11期)2015-01-14

推荐访问:舆情 探究 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