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背景下高校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研究

袁 浩,范素文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 南京 211198)

校园安全是高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提升校园安全水平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云计算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将其用于校园安全信息系统,加强高校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还能很好地提升校园的安全等级,保证安全管理效果。

(一)制度不完善

校园安全是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校园安全的有效保障。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高校虽然基本上都有安全管理制度,但由于相关制度没有及时更新,一些内容已与实际情况相脱节,高校仍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空白。不仅如此,高校教师和学生对校园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导致校园安全管理制度虽然存在,但难以真正落实,无法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此外,高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也缺乏有效监督,难以保证管理实效。

(二)数据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有效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逐渐进入高校,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也随着现代电子设备的不断推出而更加丰富。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学生几乎人手一台。现代化的电子设备不仅便于学生学习和了解世界,也便于他们参加网上购物、娱乐等活动。电子设备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参加网上活动不可避免地会留下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能引发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行为,损害个人利益。

(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

高校校园安全涉及的范围较广。从外部因素看,学生宿舍相互连通、人员聚集,一旦电路出现问题,不仅容易发生火灾,而且火势极易蔓延;
学生一日三餐都在学校,一旦食堂食材质量把关不严,容易导致食品安全事件。从学生自身而言,进入大学后,校园环境发生了变化,学习内容更难,竞争更加激烈,还要面临就业等压力,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可能诱发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心理扭曲,产生认知偏差,最终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发泄。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安全事件,学校的应急预案不完善,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

(一)建立完善的智能安全管理系统,保障校园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校园安全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高校只有加强校园内相关安全领域、安全风险点和重点人员、重点区域的日常管理,时刻紧绷校园安全这根弦,切实将校园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才能确保校园安全,创建安全、稳定、温馨的校园环境,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由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但高校编制紧张,从事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数量有限,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千头万绪,有限的专业人员很难面面俱到。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时期,让高校远离病毒成为维护学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的重要内容。依靠人力开展高校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工作,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工作人员压力大,工作成效不明显。高校应积极创新工作方法,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的优势和作用,为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建立一道钢铁屏障。

具体来说,为了提升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水平,可以运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第一,与专业科技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开发一套适合高校实际情况的智能安全管理系统,对高校校园安全涉及的内容进行智能化、系统化管理。第二,在校园重点区域安装智能安全管理设备,开展24小时动态监控,并将其纳入智能安全管理系统进行监测,同时为系统设置一个安全阈值,一旦检测到危险因素便自动报警,并立即将提醒信息推送到相关人员的手机上,以便及时检查并排除潜在危险,更好地保护校园安全。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了保障高校学生的健康安全,可以将学生的健康管理与云计算结合起来,采用科技手段管理学生,开发数据管理系统,设置学生健康模块,利用系统监测学生的健康状况。要求所有学生都安装该系统,每天通过系统打卡上报个人健康信息,系统自动记录、自动筛查,同时通过系统为学生推送健康信息。该系统还能对学生在校内的活动轨迹进行自动监测和记录,一旦发生疫情,能够根据大数据的记录情况第一时间定位和寻找相关接触人员,准确、迅速地进行危险排查。第四,可以在安全管理系统中开发师生互动专栏,学生可以在专栏上围绕相关学习、专业、就业、实习等问题进行咨询和互动,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困惑等情况及时给予疏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更好地创设安全的校园环境。

(二)建立安全防护系统,保障校园的数据和信息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在信息化社会,学生更愿意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获取知识和信息。从学习方面来看,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学生不仅可以通过传统课堂获取新知识,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课堂等现代化的载体了解前沿知识、学习最新内容。从校园生活方面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便捷。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购物、聊天、传递信息等,课余生活极大丰富。智慧校园建设让学生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查看课表、了解教师、借阅图书、预定教室、预约班级活动等,这样不仅能节省大量人力成本,也能有效避免因人为错误而造成的时间或场地冲突。校园一卡通的推出,尤其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校内重点建筑和实验室管理中的成熟运用,能有效预防非本校人员自由进出校园学习和办公场所,更好地保障校园安全。不容忽视的是,高校校园作为创新和科研的前沿阵地,拥有大量的数据和保密信息,但是学生的防范意识不强,可能会让信息遭受攻击或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导致信息和数据丢失或被破坏。为了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更好地保障相关数据和信息安全,高校应该积极建设安全防护系统,用先进技术武装自己,不断提高抗干扰、抗攻击的能力,确保校园信息网络安全运行。

稳固、有效的安全防护系统可以有效防御黑客攻击,营造安全的网络环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保障校内信息和数据安全。第一,高校要强化内部数据和信息管理。要加强网络接入管理,给校园内的所有师生都分配一个专门的ID和密码,师生接入网络时都需要进行安全验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他们进入校园网络后误点带有木马或病毒的链接,有效防范外来病毒的入侵。第二,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监察队伍,负责定期检查和处理各类潜在的病毒等危害,防微杜渐。第三,要重视保护学生的财产信息。近年来,电信诈骗猖狂、手段不断翻新,高校学生的辨别能力不强,防范意识不足,容易被骗子盯上,进而造成财产损失。高校要建立反诈宣传常态化机制,加强学生教育工作,同时利用云计算技术对可疑的诈骗电话进行拦截,并及时联络学生发送报警短信和电话,防止学生上当受骗。

(三)构建智能化应急管理系统,提升校园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高校校园安全涉及的领域多、范围广,管理难度大,而且一旦发生安全事件,极易蔓延。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导致重大安全事件。当前高校的应急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安全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不强,对于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缺乏科学的研判,更没有完善的应急事件处理预案,面对突发事件,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鉴于此,高校需要着力构建一套智能化的应急管理系统,以便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响应,果断采取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

高校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构建智能化应急管理系统。第一,建立智能化安全检测系统,对高校校园进行智能化监测;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明确各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事件的责任人,确保责任明确、岗位到人;
制订完善、实用的应急事件处理预案,确保事件发生后有据可依。第二,建立应急突发事件的事中响应机制。一旦突发安全事件,智能化系统迅速将有关信息传输到相关责任人的手机上,以便相关人员迅速到达岗位并开展事件处理工作,有效降低造成的危害。同时,要启动应急事件处理预案,并按照应急预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迅速开展工作。第三,安全应急事件处理完毕后,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对事件进行完整的剖析,明确事故原因,如果发现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要及时整改,同时要及时解决智能化应急管理系统在实际运转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校园安全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高校人员构成复杂,学生众多。高校校园安全常态化管理工作已成为国家、社会和家长关注的重点。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形势,有效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常态应急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中国交通信息化(2022年9期)2022-10-28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慧高速运营管理系统中国交通信息化(2022年8期)2022-10-28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承德医学院学报(2022年2期)2022-05-23浅谈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监理项目中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6期)2022-04-18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劳动保护(2019年3期)2019-05-16智珠二则领导文萃(2019年8期)2019-04-19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劳动保护(2018年8期)2018-09-12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5+2”“白+黑”是否应鼓励?党员生活(2017年8期)2017-09-25

推荐访问:常态 高校 校园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