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实效的三维路径

郝 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1]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努力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在打造思想政治理论“金课”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主动承担起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进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需要思政课教师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精耕思政课堂、优化教学内容等形式全面探索出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新路径。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2]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科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让思政课真正实现“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统一。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应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能力、厚植育人情怀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作用,做好学生的引路人、筑梦人和同行人,从而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

“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3]思政课教师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只有自己先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引导青年人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国家的希望在青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青年人不断锤炼品德修为、提升道德认知能力。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如果思政课教师只是将思政课堂当成单纯传授理论知识的场所,那么思政课就不能充分发挥其铸魂育人的功能,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在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努力做到让思政课既能“立德”又能“树人”,引导学生把树立远大的志向与脚踏实地学习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习近平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成长的“拔节育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时代新人的努力,思政课教师要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为基石,用自身远大的志向和高尚的情操引领学生前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科学的思维方法处理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唤醒学生的人生理想,帮助学生树立起人生的指向标,努力让学生在个人与集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中定位人生价值、树立爱国情怀,进而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新时代“四有”青年。

(二)提升专业能力,做学生成长的筑梦人

“教师要时刻铭记教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石路,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4]思政课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时代重任,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科学有效地提升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实效,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将自身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精巧地融会到课堂教学,让思政课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名优秀思政课教师的基本素养,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治学、以德施教。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思政课教师要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让学生能够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教学技能的提升中,思政课教师要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帮助学生在心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在思政课的课程建设中,思政课教师要找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契合点,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开展思政教学,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实现深度融合,进而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筑梦人,思政课教师要用心教诲学生、用情培养学生。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提升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深入研究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增加知识储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史”理论教育等知识深入浅出地渗透于思政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让思政课堂真正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同时,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语言魅力以解决好思政课堂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并通过榜样教育、模范教育的方式让思政课能够真正做到以情育人、以理服人,进而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的协同发展。

(三)厚植育人情怀,做学生发展的同行人

习近平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5]浓厚的育人情怀是每一位思政课教师应有的理想和追求。思政课教师是实现铸魂育人的关键性因素,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提升育人实效,进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包容度,真正做到让思想政治理论能够入脑入心、情真意切。面对当前内外环境的变化,广大思政课教师更要厚植育人情怀,引导学生将自身的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学生在立足实际、踏实学习中不断锤炼品德修为,努力提升道德品质,成为新时代的奋斗者。因此,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思政课教师的陪伴和指引,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育人情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化的发展特点,帮助学生在与时俱进、更新思想的过程中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拥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格局时代新人。在思政课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思政课教师要精巧地设计思政元素,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做好学生发展道路上的同行人。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的育人工作是一个需要全方位行动、持续性推进的过程。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将育人情怀融入到思政课教学的各个方面,明确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导向。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将育人工作逐渐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和各方面,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师在育人方面的协同意识和参与能力。思政课的教学应实现由“要我育人”到“我要育人”的转变,让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实现“我要育人”到“我能育人”的转变,同时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实现“我能育人”到“我愿育人”的转变。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工作要真正落到实处、扎根时代,进而让思政课教师的引领能力和育人功能实现同向同行、协同发展,共同推进“大思政”格局的建设。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1]思政课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金课”的打造中,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精耕思政课堂,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构建育人体系。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推进思政教学同向发力、同步前行、同频共振。

(一)培育核心素养,推进思政教学同向发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大思政”格局的不断推进,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思政课教学的热点话题之一。“思政课程背景下,所有教师都负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如何加强全体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就成为一个呼之欲出的问题。”[6]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广大思政课教师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政治认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小学阶段讲好“故事链”、在中学阶段打造“逻辑链”并且在大学阶段形成“问题链”,努力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有效衔接,让思政课在不同阶段实现同向发力,共同服务于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新时代的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的政治情感、培养学生的思辨求实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用辩证的眼光解决好现实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思政课的实际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应通过打造教师共同体、采取有效师生互动以及帮助学生构建美好愿景等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间的关系。同时,广大思政课教师也应在自身实际教学中准确灵敏地捕捉时代的信息,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素质教育进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关键,不断提升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实效,让思政课教师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提升适应社会实际生活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思政教学同步前行

推进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思政课教师应该在自身的实际教学中努力实现由“重结论轻过程”到“重结论更重过程”的转变,全力打造出多样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思政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思政课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思政课的教学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充满张力、拥有魅力,进而更好地推进活动型思政课程的建设。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努力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中应当实现开门讲课、开放办课,在认真规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逐渐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促进思政课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思政课教学的信息共享和平台共建。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善于运用案例式、探究式和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础上实现学生思想上的升华和能力上的提升,进而“螺旋上升”地办好思政课,共同推进思政课在价值上与学理上同步前行。

强化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挖掘思政课堂中的创新元素,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推进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创新,让思政课的教学不再是“千课一面”。思政课教师既要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和线上资源整合等多种方式实现思政课的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也要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处理好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关系,实现好教学实践“掷地有声”与“润物无声”的关系,理顺好教学效果“学生获得感”与“社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思政课教学的开放性越来越强、资源的质量越来越高、交流互动的层次越来越深,铸魂育人的实际效果才能越来越好。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要实现大中小学段教学信息的共享、共建和共研,让思政课能够真正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讲授同步融合、理论传授与育人体系同步推进,更好地促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三)构建育人体系,实现思政教学同频共振

提升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实效需要思政课教师始终坚持思政课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宗旨,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及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思政课教师要在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富有成效、全面开放的育人体系。思政课教学育人体系的建设决定着思政课的情怀和温度,它能够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共情”的课程,成为一个人心灵去唤醒一群人心灵的过程,打造出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研讨和平台搭建等形式探索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最佳方案,让各类课程的教师都能够共享思政资源,形成同频共振的协同效应,进而增强育人合力,构建起线上线下相互联动的思政育人体系。全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构建新时代的育人体系是促进思政课提升铸魂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新时代育人体系的建设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其他教育工作者必须共同参与的重要活动。在思政育人体系的打造中,广大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协作能力,努力搭建起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在用好家庭资源和用活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共同推进育人体系协作发力,在全社会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广大思政课教师也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充分挖掘学校各类课程中的育人元素,“在方法上相互借鉴,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在重难点上相互补充”[7],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及个人品德修养教育充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将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注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努力做到把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让思政课在学生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形成思政课程与各类课程的同向同行和同频共振的新局面。

一堂优质的思政课离不开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优化和设计会直接影响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精心设计育人元素、全力整合育人资源、协同共建育人平台,在不断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同时,共同推进思政课程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向到位”,全力打造思政课程建设的“主战场”。

(一)精心设计育人元素,推进思政课程“横向到边”

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思政课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准备中充分挖掘并精心设计育人元素,要把思政课育人元素的“盐”融入到思政专业建设的“汤”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投入思政课的实际教学,充分体现思政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进而形成多维度的育人目标。思政课教师要通过育人体系的搭建,在素质教育中建设导师队伍,做好实践指导,通过课程研发、实践教学和网络研讨等多种形式充分挖掘育人元素,全力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功能,进而构建起育人体系。同时,思政课教师要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多元化的育人元素充分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包容度,让育人元素潜移默化地走进思政课堂,努力实现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不断延展,进而推进思政课程“横向到边”。

思政课育人元素的挖掘需要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让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恰当的形式将育人元素融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让思政课的育人元素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促进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要在基础课、专业课和通识课的讲授中选择性地运用思政元素,把红色精神和时代文化运用到思政课的各个环节,努力共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协同育人。大到课程建设,小到具体的一节课的备课、上课,思政课教师都要做到精心设计、周密准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的提升需要思政课教师精心设计和运用育人元素,合理分配育人资源,全面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功能,让思政课在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和全方位协同中真正成为打造育人课程的“主战场”。

(二)全力整合育人资源,实现思政课程“纵向到底”

在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和打造“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广大思政课教师需要全力整合育人资源,让充足的育人资源伴随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推进思政课实现“纵向到底”。思政课育人资源的整合是其铸魂育人实效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一方面,思政课中育人资源要实现纵向与横向载体之间的整合,将横向上不同内容和不同功能的资源与纵向上传统与当代的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实现资源整合的坐标式覆盖,让思政的育人资源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层次的信息之间形成交叉传播。另一方面,育人资源要实现现实性与虚拟性的有机融合,让育人资源在现实的载体和虚拟的交互中共同推进思政课育人实效的提升。因此,思政课教师在资源的整合中,既要立足校内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也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主题活动盘活教学资源,让育人资源真正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贯通,让育人资源的整合更加深入人心、更具活力,进而提升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实效。

在推进思政课程“纵向到底”的过程中,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循序渐进地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将时政资源、红色资源等充分运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让思政课教学在资源整合中实现经验的交流与教学的合作,进而思政课教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重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要用好家庭资源、用活社会资源,将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合在家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并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推进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协同合作,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合力,增强思政资源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三)协同共建育人平台,助力课程体系“全向到位”

在充分挖掘育人元素、整合育人资源的基础上,将各种元素和资源进行融会贯通需要借助一定的平台和渠道来实现。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平台的搭建中实现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努力推进思政课教师教学一体化的有效衔接,进而加强不同学段之间思政课教学的协同合作,提升思政课教学铸魂育人的实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云平台的搭建成为当下线上交流的主要渠道。“思政云平台”的搭建是促进思政教学育人资源全力整合的重要形式,也是能够让思政课教师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在云平台的使用中能够实现信息的交流,在相互取长补短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思政课教学,全面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在探索多种形式育人平台的过程中形成思政课的育人联动,从而助力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全向到位”。

思政育人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思政课教师的积极参与,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立足课堂,在不断优化课堂设计的同时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活动中体会到思政课育人的魅力,同时也要立足教室,在教室的布局和文化建设中打造多样化的育人氛围,让思政元素走进教室,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不断发挥“教室育人”的实际功效。

新时代,为更好地培养能够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把道理讲深、知识讲活、理论讲透,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广大思政课教师要通过教学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在价值引领和思想熏陶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优质案例教学和经典课程观摩等多种形式实现思政课教学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打造思想政治理论“金课”,进而形成教师讲好思政课,学生学好思政课的良好局面,推动思政课教学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

猜你喜欢 铸魂思政课思政 软件“铸魂”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何冰歌收藏与投资(2022年9期)2022-10-13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大学·课外阅读(2022年3期)2022-04-25“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科教创新与实践(2022年4期)2022-04-21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新西部(2022年3期)2022-04-13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育人 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