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思维视角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再思考

陈精珠

(福建开放大学,福建福州,350013)

底线思维是一种以底线为基尺和防线,主动调控、引导事物朝着预定目标发展的辩证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难题和新的风险点,加强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底线思维是一个重要思想武器和工作方法。

(一)底线思维体现了矛盾统一原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矛盾是一普遍而无法抵抗的力量,在这个大力之前,无论表面上如何稳定坚固的事物,没有一个能够持久不摇。”[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多样的国内、国际矛盾,如果不及时防范,不科学应对,就容易导致各种矛盾冲突升级、恶变,最终可能导致系统性风险,给国家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和损害。应对矛盾的发展变化,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准确把握推动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引发变化的主要力量,在事物发展方向上占据主动,才能争取到事物变化最好的结果,使事物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矛盾统一体。

(二)底线思维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统一原理

唯物主义辨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开始,积累到一定程度,越过“临界点”时,就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这个临界点就是我们把握事物质变的“限度”,也是我们不可逾越的底线。底线是警戒线,是红线,是带电的高压线,一旦突破就会造成不可逆或颠覆性的变化,导致工作被动局面。因此,为了要把事情办好,必须明白事物变化的度,才能做到“胸中有数”。

(三)底线思维体现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但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并不是完全被动的,人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并根据客观规律自觉主动地改造世界,推动事物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曲折迂回螺旋上升的过程,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要有忧患意识,主动预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危险并进行准确的判断,找到问题解决的最佳方案。所以,底线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是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一)从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强调底线思维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2]高等教育位列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金字塔”顶,战略地位突出。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21年3月,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达到4183万人,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人民大学时再次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以国外大学作为标准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建设的要求,也是高校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根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已达到188.52万人,群体数量大、年龄跨度大、受教育专业层次复杂多样等特点给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应对新的挑战,避免出现大的不稳定风险就必须坚持底线思维。

(二)从高校办学的方向性强化底线思维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3]。这个根本性问题就是守住政治底线。坚持坚定的政治性是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将必须“坚持政治方向”列为准则第一条,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红线。高校是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和重地,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必须拥有坚定的政治性,这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捷克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早在1806年就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任一国家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有信仰的人才能讲信仰。广大教师只有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鲜明的政治立场、较高的政治水平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以先进思想文化、彻底的思想理论去说服学生、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成才发展之路。

(三)从教师职业特性认识底线思维的必要性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广大教师要严把师德关,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把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拥有高尚师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拥有崇高品格的优秀人才,好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铺路石”,是“引路人”,是“大先生”。同时,教师也是社会公德的示范者,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社会符号意义,师德更是社会公德良序的标杆。“木桶定理”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高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也称“短板效应”。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看似属于个人范畴,事小,实际上影响巨大,不仅损害教师形象,更容易让群众对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说,师德师风好坏事关教育质量、学生成长,也事关社会进步、国家发展。

底线思维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防御思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失范行为的查处只是“硬币”的一面,用底线思维促进“四有”好老师的职业成长才是根本目的。

(一)划红线:将立德树人作为衡量教师一切工作的标准

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以及失范后的惩处要求,划定了高校教师的基本底线。各地各校也相应建立了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从人才招聘、教师管理、培养培育、职称评聘、人员调配、评优评先、考评考核等全过程实施严格管理,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得到了明显遏制。但是,墙高万丈只能挡住不想来的人,由于制度的修订具有滞后性,一些新的失范行为如“教育冷暴力”“导师变老板”披上新“外衣”不断浮出水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防患未然的主动作为意识,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不断调整思路,及时更新补充负面清单,提出新对策。明代吕坤在《呻吟语》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制定制度底线的另一层意义在于发挥预警机制,将警示教育常态化,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切忌抓大放小,重视明的忽视暗的,防止小错酿大祸。

(二)防底线:避免底线思维变成低线思维

划定底线并不意味着躺平,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犯错就好的认知并不是底线思维想要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意识形态工作和师德师风教育工作的加强,广大教师的政治性有了明显的提升,课堂上、微信上、短视频上随意发表不当政治言论等情况已不多见。但是,也有一些教师担心踩红线、担心“祸从口出”,选择“把课上好,少说话就犯错误”,少谈政治或不谈政治的消极态度;
不敢创新、害怕管教,只求自身言行无错,不求教育是否有成效,对于学生的疑问忽视不见或者敷衍应付,出现了所谓的一片和谐的“避险”行为。有些学校也对教师言论下达“封口令”严防死守,对于一些学术争论问题也列为管控范围,出现制度执行的僵化情况。这些不仅有悖于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担当,也是对底线思维真实含义的曲解,实际上已变相将师德师风建设标准降低到遵守具体的规章制度层面。殊不知,师德师风建设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影响过程,是显性的行为约束与隐性的品格形成的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基于底线思维但不能终于底线思维,刚性的制度管理与实事求是的柔性激励也是底线思维的积极做法。

(三)追高线:发挥优秀教师的榜样引领作用

古云:欲得其中,必求其上;
欲得其上,必求上上。底线思维不是被动的防御,而是积极的进攻,落实底线思维既要防止恶性的量变,同时又要作用于良性的质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统一。底线思维不只是看住教师不出问题,而要实现教师从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习总书记指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既要罗列出道德“负面清单”,又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树立优秀典型,是一种正面的激励方式,与失范行为的处置相得益彰。既要通过组织学习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事迹增进教师对于“好老师”内涵的理解,也要注意在校内培育、树立起看得见摸得到的道德标杆,用身边的好老师事迹教育身边人,让高线、灯塔不再遥不可及,增强教师向“大先生”发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师德师风建设是永恒的教育话题,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意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5]高校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高起点要求。站在新时代的桥头,高校教师要深刻认识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底线守底线,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方能不辱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伟大使命。

猜你喜欢 师德师高校教师底线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党员生活·下(2022年2期)2022-04-23新时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路径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谨防师德师风失范广西教育·C版(2021年10期)2021-03-08江永:“码”上举报 师德师风问题科教新报(2020年15期)2020-10-21真相与底线中国新闻周刊(2020年15期)2020-05-11底线①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2019年7期)2019-08-27女人啊,美是底线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浅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2018年11期)2018-06-11

推荐访问:师德 底线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