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共同体视域下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比较研究

张 倩

(渤海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城乡共同体学校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新型组织形式,这种共同体学校把地域相近的两个或几个城乡学校联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教学整体,实现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一种能有效带动乡村学校发展的方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乡村教育亟待改革发展,乡村小学的未来也受到了更多关注,建设城乡共同体小学是帮助乡村小学发展的重要方式。

城乡共同体小学有多种存在形式,比较常见的有建设共同校园和分校园合作两种模式,城乡学校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保证学生们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学校共同体,究其本质都是由两个或几个小学组合而成,面临着内部不同价值观念的交叉与组合,甚至是冲突与矛盾,只有将城乡学校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共同体发展愿景上来,才能实现面向未来以超越当下。[1]

1.1 城乡学校在共同体中地位不平等,乡村小学处于劣势。城市小学在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师队伍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所以在共同体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是共同体学校建设的主导者,久而久之,乡村小学因可贡献的力量较小,极易处于被动地位,成为城市小学的附庸。

1.2 乡村小学的优秀文化在共同体中无法得到有效认可和发挥。共同体学校中的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基本课程,在教育内容上,国家统编的教材更接近城市学生的文化生活,而距离乡村学生较远[2]。因此乡村文化在共同体中任然无法生存,这不仅是对乡村学校的沉重打击,也是乡村文化流失的重要体现。

1.3 城乡共同体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对彼此文化的深入了解。共同体学校虽然将城乡小学组合起来,实现了学校间的资源共享,但是物化的共享始终无法实现灵魂的交流。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被聚拢在一起,缺乏对彼此文化的真正了解、认可和接受,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有效的交流合作,这就导致很多共同体学校仅仅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成员学校基于平等原则共同开发一门校本课程,将校本课程作为城乡学校、教师和学生们深入了解、合作、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挖掘出每个学校的优势文化,将其恰当地融入到课程内容中,使城市学校的先进性带动农村学校进步,让农村文化的深厚性为城市学校扎根,注入新鲜血液。只有共同体学校之间互相认同、互相发现、互相感知到对方的魅力和价值后,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共同体。

2.1 选择开发校本课程的原因。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开设的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校的情况进行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各学校的文化融合,并且由教师商议决定,因此能够成为城乡共同体小学建设中的粘合剂,通过合适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和教师不仅能获得新的知识,还能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同感和存在感。

2.2 校本课程建设的考虑因素。城乡共同体小学是由多所学校共同建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异还是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的区别,所以其校本课程一定要具有可行性,要能适合城乡两种不同学情的学生共同学习,还要对所有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要形成共同体特色,所以城乡共同体小学的校本课程选择应该建立在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

2.2.1 考虑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条件是否能满足课程开设的要求。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首先考虑的一点就是它是否是可行的,是否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小学都具有实施这个课程的条件,这是校本课程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保障。

城市小学在教学设施上比较先进,学校面积广,教师充足,活动经验丰富,同时优渥的位置还让他们拥有众多文化活动场所,所以可接受的课程类型和课程内容多。而乡村小学的学校普遍狭小,学生少,教师短缺,多媒体设施相对不足且功能落后,所以开发校本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量避免那些对场地和教学设备要求高、花费大、需要众多参与人员的课程内容和活动。

2.2.2 考虑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城乡学生的各自特点和需求。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校本课程的建设必须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获取和习惯养成阶段,他们活泼好动,有丰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尽量选择一些活动课程或生动有趣的生活知识课程。同时考虑到小学生智力发育不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动手能力不强等特点,课程内容应该简单易学,丰富有趣。

城市小学的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渥,物质资源丰富,大多数的孩子都学识超前,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但是他们身上很明显的缺点就是缺乏生活常识,甚至没有自理能力,还容易情绪化处理问题。反观农村学校的学生,受自幼贫苦环境影响,他们吃苦耐劳,心性坚韧,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但也正是农村环境的限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自卑心理,并且对一些现代文明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入。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选择校本课程内容时,最好能兼顾城乡孩子的培养需求,类型上应以活动课程为主,内容渗透生活知识,还要注重现代文明文化的传播,同时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和价值观。

2.2.3 考虑如何在城乡学校地位平等的原则上开发其各自优势。城市学校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可以引导乡村学校了解并接受更多当代国内外的教育思想,并将其融合到校本课程之中,使课程更具时代性,也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要求。乡村学校的特色主要集中在文化方面,比如优质的民风民俗、传统美食、耕种文明、山水风景等,无论是知识课程还是实践课程,这些都可以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对城乡优势进行分析后,课程内容的基本方向更加明确。首先要站在平等的原则上,也就是城乡学校的不同优势没有大小优劣之分,一切都是属于共同体学校的共同财富。之后将它们进行归类,筛选出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有意义的文化选入校本课程内容,然后再根据课程需要和课程类型进行最后抉择。

2.2.4 考虑城乡教师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应在城乡教师共同商议中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学校的教师们对其他学校的学生和学情有了深入了解,也对自己学校的特点和情况进行了剖析和反思,通过不同学校之间文化的交流借鉴,教师自身获得了成长,也为校本课程的建设积极进言献策,从而深入参与其中,保证了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顺利,也为今后进行授课做好准备。

乡村教师在与城市教师的思想碰撞中难免产生自卑情绪,但是此次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建立在城乡文化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乡村教师更应该抓住机会,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展现出乡村文明的独特魅力,提高乡村学校在共同体校本课程建设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乡村教师在建立自信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学习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共同体学校的要求。

2.3 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基于校本课程的特点和对城乡学校的大致情况进行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城乡共同体小学的校本课程可以以活动的形式开展,主要分为知识传播活动和实践活动。

2.3.1 知识传播活动。知识传播活动是通过课堂讲授的形式传递知识,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步:一是共同体学校教师确定每期主题;
二是城乡学校分别选取学生分享内容;
三是教师补充总结,与学生共同谈论看法与感受,升华主题。

前期课程重在“存异”,展示城乡的不同,主题可以选择周围建筑、特色美食、家庭家务、植物动物、垃圾分类、交通安全、文明礼貌用语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例如将周围建筑作为某一次课堂主题时,可以先请同学们对自己周围的建筑进行分享,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在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然后教师展示准备好的视频图片,呈现当地比较有代表性或者有意义的建筑,城市教师可以展示明亮的高楼大厦、宏伟的摩天大楼等,同时也要说明城市里因此存在的污染、拥堵等真实问题。乡村教师可以呈现具有农村特色的房屋,讲解房子建设的讲究等,告诉同学们农村房屋的独特价值,但是这样的房屋存在土地利用率低,不够整齐美观,不好管理等缺点,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对以上内容的看法。

这样的课程实现了两个意义:一是保留了城乡文明的不同特点,让学生们了解到城市和乡村在多种方面的区别,但是通过对比和分析,他们也明白了两种文明各自的优缺点,在学习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是满足了城乡学生的学习需求。城市孩子缺乏生活常识和动手能力,课程内容则从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知识普及和能力训练,还引导城市学生学习农村学生勤劳质朴的优秀品质;
农村孩子在文明知识上有些欠缺,课程内容便设计了垃圾分类、文明礼貌、交通安全等主题,向学生们传播文明知识。

后期课程重在“求同”,让学生们知道他们作为中华儿女,同样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样是祖国未来建设者,主题可以选择当地的历史发展、名人事迹、传统艺术、传统美食、传统习俗等内容,形式也可以更加灵活,例如邀请人物走进课堂讲故事,邀请手艺人到课堂中表演等,让学生们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建立共同的文化自信。

2.3.2 实践活动。学校可以结合知识传播活动的主题,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走出课堂,感受真实的世界。例如前期的课程结束后,可以组织乡村游学和城市游学活动,让城市的孩子到乡村中体验一下不一样的风景人情,让乡村孩子到城市里感受一下城市繁华热闹。通过游学活动,不同区域的孩子走入了不同的地方,城市孩子体验到了乡村里的乐趣,乡村的孩子也看到外面的世界,这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有助于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

学校还可以配合课程印发城乡文化图册,让学生们能通过图册看到更多真实的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帮助他们拓宽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带动家长参与学习。

3.1 确立了共同体小学中城乡学校的平等地位。在这次校本课程的建设中,并没有把城市学校或乡村学校的任何一方放到主体的地位上,而是两者基于平等的原则上积极交流,根据双方学生的需要,深入挖掘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了理想的、具有极大可行性的校本课程。尽管在其他方面,城市学校的优势可能会掩盖农村学校,但是校本课程的存在,就证明了农村学校的极大价值。

3.2 搭建了教师互动平台,消解教师的焦虑。不管是城市教师还是乡村教师,在面对新建成的共同体学校时,都会有焦虑。这时教师视野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学生数量的增加和学生群体的变化;
二是如何转化自我身份以面对新的同事和合作伙伴;
三是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变化。

在农村教师身上,可能有比城市教师更多的压力,因为城乡学校的文化交流对农村学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农村学校可能会因此实现大跨步的飞跃发展,但是如果在共同体中得不到平等的尊重,农村学校便会成为附庸,在城乡学校文化的碰撞中成为牺牲品。

而此次校本课程的建设上,肯定了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一样的价值,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师的焦虑,通过合作交流,教师们达成了统一的教育目标,彼此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情感更加深厚,而课程内容对教师来说也是丰富知识,增加对彼此了解的好方法。

3.3 学生通过课程内容深入了解城乡文化,建立正确的文化观、价值观。课程内容到底有没有意义,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来。校本课程的内容都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的,其中的主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孩子们不仅能深入了解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还能看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帮助他们积累了新的知识,拓宽了视野。同时对城乡文化的辩证分析,让孩子们学会了要全面地看待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3.4 乡村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乡村小学建立文化自信。在此次校本课程内容的建设中,乡村文化大放异彩,不仅将乡村的美丽环境和民风民俗呈现在城乡师生的面前,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乡村的魅力,而且还激活了乡村的文化因素,把逐渐被遗忘的传统重新呈现出来,让它们与新时代对接,与新时代的孩子们认识。通过这样的形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学习文化,还能使他们对我国的历史传统产生浓厚兴趣,从而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乡村是保存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片净土,校本课程的内容建设中充分挖掘了乡村文明,并且用现代化的方式重新赋予它活力,让它被更多的学生和教师所接受。除此之外,我们还不能忽视的是课程中乡村优良精神的体现,比如让学生学习勤劳、质朴、坚强、节俭、吃苦耐劳、忆苦思甜等精神传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城乡共同体学校的建设,并不是简单地将两个或多个学校组合在一起,而是通过深度的合作,发扬彼此的优势,弥补彼此的不足。每个城乡共同体小学都会面临不同学校优势文化的选择问题,笔者认为较好的办法就是“求同存异”,通过共同建设各学校都能实现且对所有学生都适用的校本课程,深入挖掘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地区的文化内容,实现了共同体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真正交流,也打造了区域共同体小学的特色。

猜你喜欢 城乡共同体校本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爱的共同体散文诗(青年版)(2022年5期)2022-05-31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2期)2020-05-28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0年2期)2020-02-06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人大建设(2019年3期)2019-07-13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5期)2019-05-28《红楼梦》(新校本)红楼梦学刊(2019年5期)2019-04-13《红楼梦》(新校本)红楼梦学刊(2019年2期)2019-04-12

推荐访问:视域 校本 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