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农村地区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盘活利用研究

杜宇能 房桐桐 申 刚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6

三线建设是我国自1964年起在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1983年,国务院对三线建设进行调整改造,其前后历时近二十年。当时三线的概念是指从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陆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
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东半部地区;
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其中西南的四川、贵州、云南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如安徽六安地区。如今三线建设已结束近40年,不仅在我国内陆腹地建设了攀枝花等工业脊梁城市、成昆铁路等西部重要交通枢纽,还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当年的三线建设属于战备保密工程,所以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三线建设的专门研究才开始逐渐成为热点。学术界普遍认为三线建设有成绩也有失误[1-2],因而很多研究围绕三线建设的动因和背景展开,认为战备、改善工业布局是三线建设特殊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3-4]。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精神的指导下,三线建设投资甚巨,几乎占到当时全国总投资的三分之一,但投资效益低、建设水平不高[5]。也有学者认为三线建设对内陆省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做出了巨大推动[6]。三线建设结束后,不少三线厂开始了艰难的“军转民”和搬迁改造,一些三线厂得以发展壮大,继续承担工业化重任,另一些则永远成为历史遗迹[7]。1997年我国开始推动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积淀的深厚基础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有学者指出西部大开发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升级改造三线建设成果,走市场经济新路[8]。无论是搬迁改造、逐渐消逝还是升级开发,三线厂建设的原始地点即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山区,均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这些历史遗迹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记忆,也是值得保护、挖掘和盘活的农村资产[9]。

总的来看,学界对三线建设的研究较为充分,近年来相关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如何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10],如何从文化层面利用好三线建设的历史遗迹[11],如何解决三线建设带来的人口迁徙问题[12]。由于三线建设出于战备考虑,空间布局严格执行“靠山、分散、隐蔽”六字方针,很多三线厂选址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山区。目前,这些三线厂或搬离原址,或不复存在,从而在农村地区形成大量道路、建设用地、建筑物等遗留资产。现有研究从经济学特别是农村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农村地区三线建设遗留资产议题的文献尚不多见,而盘活我国内陆腹地农村地区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恰恰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支撑手段之一。

随着要素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市场正在悄然改变农村地区三线建设的遗留资产。特别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要素资源日渐紧张,乡村振兴发展的用地空间亟待拓展和整合[13]。这使拥有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农村地区获得了盘活这些资产要素的动力和潜在条件,农村地区的三线建设遗留资产迎来了“蝶变”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推进乡村振兴要推动资源要素的强力反哺,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而拥有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农村地区,恰恰可以利用其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夯实和推进经济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尽管并非涉及所有农村地区,但三线建设属于举国体制下的全局性工程,具体到发展过三线建设的特定乡村,大多拥有体量较为巨大的遗留资产,且其选址多位于农村偏远山区,因此继承好、利用好、开发好这些遗留资产,对补齐特定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短板具有积极意义。

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是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策略之一。当前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新形势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线仍是处理好农村的土地产权关系,而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则是特定农村地区发展新业态的重要用地空间资源。理顺其土地产权关系,用好、用足资产的土地和空间价值,发展这些地区农村新业态,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推动力。由于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土地产权属于国有资产,同时也是建设用地,因而从理论上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经济价值,更易成为农村新业态发展的空间承载主体。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都可能依托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空间得到生长和发展。

盘活和开发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是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重要依托之一。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和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由于地处农村腹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既是特定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打造的空间载体,也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改造得好不好,是否与当地农村人居环境融合发展、改善村容村貌,是判断特定农村地区生态宜居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

有效利用三线建设遗留资产能够促进特定农村地区乡风文明的提升。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实物写照,利用好、开发好这些资产,能够赓续红色基因,促进乡风文明的迭代升级。一方面应深挖和继承“三线精神”,用情感和情怀审视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另一方面应将“三线精神”贯通至乡村振兴工作的能动性中,增强乡村振兴工作的主动性。

盘活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有助于推进治理有效的实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是一笔“沉睡”的财富,其与当地集体经济和居民存在天然联系,因此如何处置也会影响当地乡村治理体系。利用好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有效处置和开发其潜在价值,将助力当地农村善治体系建设。

通过盘活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可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收入来源。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具有文化传承、历史教育、精神继承的“软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潜在财产性价值。开发好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就是要变“软价值”为“硬通货”,从财产性收入、集体经济收入、新业态收入等方面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按照从输血到造血的开发路径,实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营利能力。

综上,拥有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农村地区在其乡村振兴发展进程中,可将乡村振兴主要内容与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盘活利用相耦合,为乡村建设提供土地资源、依托载体、改造空间和文化底蕴的同时,实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再利用。为进一步梳理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资产现状和利用情况,厘清开发中的产权关系,总结实践中的盘活利用模式,寻找具体的盘活路径,下文通过四个拥有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地区的案例分析,总结问题、规律和经验,为与三线建设有交集的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思路,为全面利用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提供新的经济模式。

为深入了解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现状,掌握盘活利用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关系,探寻开发利用的合理路径,采用基于实地考察的田野调查方法,对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镇、霍山县东西溪乡、霍山县诸佛庵镇和重庆市合川区草街镇的四处三线厂旧址开展实地调查。

晓天镇位于大别山东麓,属于当年的小三线地区。自1965年起,晓天镇陆续建立皖江机械厂、皖东机械厂,以及为小三线服务的皖中医院、652变电所、201办事处(银行)。如今晓天镇仍保留着小三线时期遗留下来的大片厂房、宿舍及残存的生活和建设设施。据调查的初步估计,这些建筑遗址占地约30亩,建筑面积超3万平方米。由于当年建设过程中注意对优质农地的保护,当地很多三线厂都选址于坡地、山地和荒地上[14],总体布局分散而有序。晓天镇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空间位置与其所在村落高度重合,很多当地村民的宅基地和住房与这些遗留资产相毗邻。部分村民占用这些建筑遗址,将其修缮后作为自家住房使用,或作为生产用房,堆放农业生产设施,甚至有村民将其作为牲畜房圈养畜禽。尽管从今天的视角看,这些40多年前的厂房建筑显得相对落后,但在当时其结构和功能属于优质建筑。这些建筑大多采用砖混结构,使用水泥砖和灰脊瓦等其时较为坚固耐用的建筑材料,因此时至今日仍有较好的改造潜力。这些建筑遗址中,有的是生活和办公用房,有的是具有较高挑高和开间的厂房。其中被当地村民改造占用的大多是生活和办公用房,体量较大的厂房大多处于闲置状态。根据对当地干部的访谈得知,晓天镇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国有土地,但由于荒废甚久,很多被当地村民占用,当地政府也未采取强制搬离的措施。通过对晓天镇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走访发现以下结论:一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在特定农村地区成规模存在,这是因为当年开发建设时,不仅建设了厂房,还配套建成了办公、住宿、生活、文娱等建筑,这些遗留建筑和路网系统构成了一个整体;
二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已经过征地程序,属于国有土地,使得遗留资产所在村拥有一般农村没有的国有建设用地(通常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为开发利用这些遗留资产提供了潜在优势;
三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并且随着后期农村人口的增长,部分建设遗产已被当地居民修缮利用。

东西溪乡位于大别山腹地,1965年在开国上将许世友的规划下,开始建设淮海机械厂。与舒城县晓天镇的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类似,东西溪乡三线厂的建筑结构也较为坚固。相比之下,东西溪乡拥有占地面积更大的大型厂房和能容纳数百人集会的大礼堂。自2016年起,在当地政府和中国作家协会的推动下,东西溪乡“中国·月亮湾作家村”项目开工建设。利用三线厂存量房产资源,作家入住后可选100平方米以内的房屋,在不改变建筑风格的前提下,根据个人意境和喜好自由设计。东西溪乡政府负责项目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和外围环境协调服务,并建设完善集中餐饮、住宿服务、图书馆、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接纳国内外作家、艺术家入住生活,同时对外社会化管理运营。经过几年运营,月亮湾作家村承接了多次集体会议和团建活动,显著提高了知名度,增加了集体收入,也改善了当地公共基础设施。根据对东西溪乡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实地走访发现,一方面改造升级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应当合理规划,兼顾建筑功能的优化完善和历史遗迹风貌的保留传承;
另一方面盘活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多重价值,能够带动当地乡村软硬件环境的提升,增加集体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诸佛庵镇也位于大别山山区,是原三线军工企业江北厂、红星厂、皖西厂、皖化厂的坐落地。诸佛庵镇利用遗留厂房,吸取北京798、宋庄等国内知名画家村成功经验,开发出大别山仙人冲画家村。在“保持原有风貌、全面治理环境、打造特色小品”的基础上,军工厂“蝶变”为大别山区文化艺术的交流中心、安徽省和国内艺术创作基地。景区规划总面积9.6平方公里,现有三线厂遗留建筑5.4万平方米,完成房屋修缮加固1.8万平方米,签约画家85位,成功举办两次画家写生大型活动,创作油画、书法等各类作品400余件。并先后成为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优选项目、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经过调研发现,诸佛庵镇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改造有以下特别之处:一是以满足画家工作需要为吸引,引入外来资金开发画家村。开发过程中有偿为画家提供建筑空间,采取以租代售的模式,以5~1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将100~200平方米的三线建设遗留建筑租给画家,租期30年。由于租期时间长,画家获得使用权后大多根据画家村总体规划,自主投资、选择修缮方式,向画家村注入了大量资金。二是重视调处画家村外来画家和当地村民的关系。2015年画家村建设之初,不少当地村民对画家村的开发建设心存疑虑,但是随着画家投资所带来的村容村貌升级、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和游客资源的增加,当地村民的获得感逐渐上升,进而与外来画家形成了良好的邻里关系。三是重视基础设施的改善性投资。画家村的改造建设被列入六安市“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成为霍山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当地政府先后投资4 000万元升级改造了画家村的入村道路和水电网络,建设了美术馆和纪念馆等公共建筑,打造旅游资源的同时,提升了当地乡村振兴水平。

草街镇位于华蓥山脉沿线,1966年当地开始建设国营华川机械厂。其军工产品主要为枪炮弹药提供重要的配套部件,高峰期有近万工人,厂区外围有完整的生活和社会配套设施,俨然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与六安地区的三线厂有所不同,草街镇的三线建设遗留资产规模大、聚集度高、建筑质量好。华川机械厂迁走后,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进驻厂区及生活区,部分厂房被改建为教学配套设施,家属区被改建为教职工和学生住宅楼。通过调查华川机械厂的改造,进一步发现以下结论:一是相对安徽等地的小三线地区,重庆等地的大三线地区的遗留资产体量更大、更聚集、价值更高,便于整体改造和综合利用;
二是改造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时,应整体谋划,将建筑改造和水电路网改造相结合,满足新时期人群聚集点的生活需要;
三是将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改造与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这是盘活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可行手段之一。

除了上述田野调查发现的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利用现象和机制,通过对这四个乡镇有关基层干部的访谈调研,还发现了以下共性问题:一是尽管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属于国有资产,但当地居民对其进行的修缮和占用是必须考虑的权属问题。根据联合国土地权属的定义,即便当地居民不拥有所用土地的合法产权,其对土地的实际使用也应视为对土地拥有权属。开发利用这些土地及其地上建筑时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15]。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部分三线厂陆续搬离,其原有建筑设施在当地仍属于优质建筑,特别是相对于很多农村采用的“干打垒”建筑,砖混和水泥结构使得其对当地居民有着很高的使用价值。随着三线厂原址地区农村人口的增加和三线厂的搬离,当地居民占用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在开发和再利用这些资产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利益,保持开发建设的帕累托改进。二是在改造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时,必要的总体规划和政府前期投资必不可少。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大多位于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其中有的刚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的仍是集体经济弱村,人均收入水平不高,要想完全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比较困难。因此,整合资金进行总体规划和前期基础设施投资,一方面可为盘活遗留资产提供发展方向引导,另一方面也是打通遗留资产盘活渠道的基础性工作。三是在盘活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时,要利用其建设用地权属特征,引入市场机制和外来资本,走从政府“输血”到农村新业态“造血”的良性循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国有建设用地特征是当地农村发展新业态的重要依托,在农村建设用地空间十分紧张的状况下[16],这些国有建设用地成为当地重要的资源要素优势。实地调查发现,尽管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用地属于国有建设用地,但囿于相关制度不尽完善,不少外来工商资本和投资人无法获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无法通过遗留资产获得正规的经营许可证,也不能利用这些土地和改造后的建筑资产抵押融资,限制了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交易空间和市场价值。

通过上述田野调查,发现在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的风口下,盘活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已到了深入推进、大力发掘的“窗口期”。相关农村地区应总结前期开发经验,逐步突破、有序推进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蝶变”和“升华”。

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是我国农村一种特殊的资产形态,有着分布范围广、权属关系特殊、资产闲置程度较高、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厚重等特征。在发展农村新业态、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具有以下核心优势:一是遗存建筑的改造和开发空间大。“好人好马上三线”方针下的三线建设优质建筑至今仍有良好的开发利用空间,且大多处于闲置状态,只要合理设计规划,完全能够让这些建筑遗存焕发新的生机。二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属于国有资产而非农村集体资产,具有相对活跃的交易价值。在全社会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的大环境下,这些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所属土地也应和其他国有建设用地一样同权同价,并且可以入市交易。三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包含了历史和文化价值,进而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提供了有利条件。三线建设源起于“备战备荒”的峥嵘岁月,凝聚了一代人的军工记忆,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底蕴。至今在很多三线建设遗留建筑墙面上仍能依稀看到极具年代特色和历史记忆的标语。这些“软文化”为盘活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接口”,使得这些地区在发展农村新业态时获得故事、话题和回忆的支撑。

要想高效利用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尚存以下关键难点:一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多位于农村山区腹地,位置偏僻。这就需要在盘活前期对水电路网进行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这些公益性质的投入,往往难以吸引足够的社会资本,需要政府前期加大投入。二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在空间上与当地居民的宅基地和农地毗邻,开发改造时必然对当地居民的利益产生影响。那些已被当地居民修缮利用的遗留资产,在整体盘活开发时会触及相关居民利益。外来资本和外来人员的入住,也会影响当地农村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特别是农村地区仍存在的涟漪式结构,决定了平衡调处各方利益关系成为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的又一重难点。三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国有产权特性需要明确管理主体和远期的交易方案。尽管其产权属于国有资产,但由于地处农村,对其直接管理的主体不够明确。盘活遗留资产初期,当地政府往往存在谨慎有余、放活不足现象,使得很多外来经营主体无法获得产权证书,限制其投资改造热情和抵押贷款能力。四是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较为复杂,包括当地居民、外来工商资本业主、外来投资人、当地村集体、县乡政府和外地游客。为使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原则,必须尊重各开发主体的利益诉求,使其利益至少不受损,这就需要对盘活进程通盘考虑,第次推进。

通过田野调查和理论分析,发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是特定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潜在依托和宝贵资产财富。总体而言,采取“规划先行、第次推进、业态创新、利益共享”模式,是盘活和用好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核心路径,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个有序且可以并行的步骤。

做好土地确权和地籍调查。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占用土地属于国有土地,这是其产权属性层面的重要特点和优势。针对这些土地的确权和地籍调查,是盘活遗留资产的首要技术前提和前期基础工作。由于三线建设遗留资产位于农村地区,可以县政府为主体代管,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明确遗留资产位置和四至边界等信息,做到产权清晰、边界明确。

做好前期规划。由于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多位于农村腹地,因此规划时,首先要重视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设计,为农村新业态的开发提供公共设施的支撑;
其次要因地制宜,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开发视角,理清思路、小步快跑,构建乡村新业态品牌,提升地域知名度;
最后要整合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规划和地方乡村振兴规划,将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作为地方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让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

重视前期政府投入。水电路网的升级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的重要前提。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具有明显的公共品特征,难以获得社会资本投入,政府投资成为弥补市场失灵,盘活遗留资产的唯一途径。政府投入过程中,可整合各类乡村振兴建设项目资金,将水电路网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一方面提升遗留资产盘活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增加其获得感,从而使其对遗留资产盘活有更高的支持度。

创新土地利用机制。要充分利用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所占土地的国有性质,参照城镇土地资源管理模式,破除土地使用权方面的梗阻。盘活前期可按照画家村对画家长期出租国有土地的模式,绕开一时难以完全解决的土地使用权证问题,鼓励投资者对遗留资产进行改造和投资。未来应按照为工商资本、外来投资者、本地经营者颁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的思路,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加速土地要素市场化交易,激活土地资产价值,使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盘活与城乡要素的融合逐渐对接。

维护当地居民利益。随着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要素下乡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17],而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恰恰是要素下乡的载体,因此对其引导和规范是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关键。在协调相关利益关系过程中,正确处理当地居民和其他主体的利益关系最为重要。调处过程中,一是要实现当地居民利益的正增长,具体包括人居环境的改善、增收机会的增加、公共服务品供给的扩大等;
二是要尊重当地居民对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使用权属,整体开发利用过程中做好对正在使用遗留资产居民的经济补偿;
三是将当地居民的生计“卷入”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开发中,比如在画家村,随着当地人气的聚集,一些村民建设了农家乐和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提升了收入水平,挖掘了遗留资产开发深度,形成共赢机制。

融合农村新业态发展。以政府投资为启动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盘活从“输血”走向“造血”。遗留资产因其特殊的历史文化意涵,对其所在村发展新业态有着显著优势。在政府投资完善水电路网基础设施基础上,以周边城市为客源地,可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红色教育、教育研学等多种形式的新业态,从而实现政府投资带动下的新业态“造血”,加速这些地区的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进程中,拥有三线建设遗留资产的农村地区不仅应传承弘扬“三线精神”,更可以围绕遗留资产做好经济开发和业态选择,发掘遗留资产的财富和经济价值,活化农村资源要素,推进当地农村不断向纵深发展。

三线建设是我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也是当时我国倾举国之力投资建设的战略工程,为开发我国战略大后方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也在很多农村地区留下了颇具规模的遗留资产。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任务中,这些农村地区的遗留资产进入了迭代重生的发展窗口期。以乡村道路、建设用地、遗存建筑为主要组成的三线建设遗留资产已逐渐成为吸引城镇要素流入的载体、发展农村新业态的空间、打造生态宜居的资源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渠道,因此这些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是历史留给特定农村地区的宝贵财富。在开发和利用三线建设遗留资产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权属、明晰产权,为开发利用提供先决基础;
其次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选好角度、讲好故事,综合建筑空间改造和文化意蕴传承,提升遗产盘活的附加值;
再次要充分利用三线建设遗留资产所在土地的国有性质,优先利用这些土地从事农村新业态,逐步明确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增强交易能力,活化土地使用权价值;
还要平衡各方利益,由政府投入牵头,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注重改造建设中的帕累托改进原则,提高各方收益,平滑资产盘活进程;
最后要重视市场在遗留资产盘活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配置为手段,实现遗留资产的市场价值。

三线建设规模大、地域广,囿于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所举案例虽在一定程度有其特征意义和代表特性,但若在未来研究中增加案例数量和范围,将有利于本研究进一步深化,形成更多成果。因此,未来笔者将继续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手段,扩大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等更多定量方法,得出更有深度的结论和启示。

猜你喜欢 遗留盘活资产 陕西榆林榆阳区:盘活伙场资源 拓宽增收渠道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06-05盘活越秀区存量老旧物业的对策研究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遗留群柱中关键柱判别方法与软件煤炭学报(2022年2期)2022-04-06许林涛作品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21年1期)2021-03-19镇平县审计局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80.05万元理财·经论版(2020年7期)2020-09-22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今日财富(2018年3期)2018-05-14冯“虚”御文,尽“虚”其能语文教学之友(2016年10期)2016-12-26静寂的故宫博物馆岁月(2016年5期)2016-08-13报告南风窗(2014年3期)2014-09-10

推荐访问:盘活 遗留 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