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对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态度及教学效能感

●程 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人的共同身份和独特标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童年生活对人生发展具有奠基性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从娃娃抓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是国家认同的奠基性工程。[2]福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先后在福建省31所基地园开展“童心本位视域下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实践研究,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民间音乐及红色革命文化等内容,对幼儿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2008年,笔者对其中89位开展民间音乐教育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64%的教师开展民间音乐教育的动机源自于幼儿园的要求、专家的倡导,以及社会中广为人知的文化保护宣传等外在因素,而源自于培养幼儿兴趣的比例仅占17%。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教论学,对幼儿的主体性关照不足。[3]作为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的态度与认识直接影响着孩子对民族文化的态度、情感与学习质量。本研究拟对福建省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实践的幼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对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认知情况,分析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实践成效,为幼儿园进一步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提供有益思路。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内容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2021年6月至7月期间,分两阶段开展调研。第一阶段为问卷调查阶段,采取自制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由四个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教师在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频率、动机、主要考虑因素、作用及效果的认识等;
第二部分是教师教学效能感调查,主要包括教师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活动设计效能感、教学管理效能感、调动参与效能感、促进发展效能感四个方面;
第三部分是影响因素调查,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园内支持、园外支持与个人因素三个维度;
第四部分是教育成效调查,主要内容是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对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文化认同以及幼儿发展三方面的成效。

面向福建31所课题基地幼儿园中已参加过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教师发放问卷671份,回收问卷671份,剔除无效问卷1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70份。区域涉及福建省9个设区市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第二阶段的研究主要针对第一阶段调查统计中发现的一些典型问题,采取面谈、电话采访、微信视频等方式,对其中31位教师进行深入访谈,请他们交流自己最满意和最困难的一次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以及孩子们在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活动中的表现、开展活动的困惑与问题及今后的建议等。

(二)研究工具

1.幼儿教师开展活动基本情况问卷

本部分问卷主要针对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频率、内容、主要动机、困难、主要考虑因素、活动价值,以及本研究采用的以音乐(“乐”)为主要方式对幼儿进行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礼”)进行感染陶冶的“礼乐合一”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效果与必要性认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幼儿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态度与认识。

2.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问卷

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包括结果预期与效能预期,而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的认知与行为。[4]教师教学效能的概念是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5]针对幼儿教师的特点,本研究将教学效能感定义为幼儿教师对自身能够有效进行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提高幼儿对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活动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主观判断。

在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测量方面,本研究借鉴苏克安能莫兰(Tschannen-Moran)和伍尔福克(Woolfolk)开发的俄亥俄州教师效能感量表(Ohio State Teacher Efficacy Scale,OSTES)[6],参照金莹霞(2018)编制的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依据幼儿教师在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中的实际特点进行设计。教学效能感问卷共分为活动设计效能感、课堂管理效能感、调动参与效能感和促进发展效能感四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题项,总共20个题项。问卷计分采用的是 Likert 5点计分方式,1为“完全不符”到5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幼儿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高。

3.影响因素问卷

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受学校因素、教师个人特征、社会支持等方面的影响,对开展过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幼儿园教师进行前期访谈后,将影响幼儿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因素设定为三个维度。一是园内支持,包括园长重视、幼儿园研究积淀、教研活动、团队氛围、专业支持等;
二是园外支持,包括国家倡导、地方重视、家长支持、社区资源等;
三是教师个人因素,包括个人情感、个人态度、个人专长、个人经验等。该问卷共有13个题项,采用的是 Likert 5点计分方式,1为“完全不符”到5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幼儿教师认为该因素的影响越重要。

4.实施成效问卷

已有文献验证了教师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自身以及学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7],经过对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幼儿园进行调研,本研究将专业发展、文化认同和幼儿发展作为实施成效的三个维度。该部分问卷采用的是 Likert 5点计分方式,1为“完全不符”到5为“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幼儿教师认为实施的成效越好。

(三)信度、效度检验

为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对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进行分析,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实施成效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3以上,总问卷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99,说明问卷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信度。

根据心理检测理论,Kaiser-Meyer-Olkin检验统计量可以作为检验量表效度的指标。一个良好量表的效度应该在0.6以上。经过分析,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实施成效问卷各因素的KMO值在0.78以上,总问卷的KMO值为0.97,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一)幼儿教师开展活动基本情况的结果与分析

1.幼儿教师开展活动的频率与内容

在本次调查中,53.28%的教师长期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34.93%的教师经常开展相关活动,很少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教师仅占比1.34%。其中,90.75%的幼儿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活动的主要内容为中华传统文化,如民乐、传统节日、古诗词、民间寓言故事等;
71.19%的教师能结合家乡本土文化特色开展乡土文化启蒙教育,66.72%的教师在幼儿园开展红色文化启蒙教育,43.58%的教师在幼儿园开展民间音乐教育活动。

2.幼儿教师开展活动的主要动机与困难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主要动机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弘扬中华文化(91.19%)、儿童健康成长(68.51%)、儿童兴趣(59.70%),而教师园部要求、个人兴趣、专家倡导等动机分别占比为50.30%、41.34%、29.85%。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主要困难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课程设计(75.97%)、教材选择(71.79%)、价值把握(58.96%),部分教师对把握幼儿兴趣、组织活动、争取家长支持、提升个人文化素质等方面存在困难。

3.幼儿教师设计活动时的考虑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设计组织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为幼儿,其中幼儿兴趣占比最高,为92.54%;
幼儿经验次之,占比75.37%;
幼儿的发展、幼儿主体、幼儿学习难度等因素占比分别为72.99%、65.97%、58.81%。文化价值、国家需要等社会因素,分别占比67.46%、19.10%。活动特色、表现效果等外在因素,占比分别为73.58%与42.84%。

4.幼儿教师对活动价值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教师认为,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具有萌发幼儿爱国爱家(93.13%)、萌发幼儿文化认同(88.21%)、陶冶幼儿良好个性(71.64%)、促进良好习惯养成(62.99%)、扩大幼儿视野(61.94%)、促进幼儿主动创造(61.34%)、增加生活情趣(60.30%)、促进师幼、幼幼以及亲子交流(60.60%)、帮助幼儿乐于表现(59.85%)等多元的价值。

5.幼儿教师对“礼乐合一”的效果与必要性认识

调查结果表明,90.45%的教师认为运用音乐进行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实现“礼乐合一”的效果非常好。

94.7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通过音乐方式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

(二)幼儿教师对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实施成效认识的调查分析

1.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析

幼儿教师在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中的教学效能感各维度平均值在4.13-4.26之间,总体教学效能感的平均值为4.20,其中以调动参与效能感与促进发展效能感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4.26与4.24。上述数据表明,幼儿教师对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教学效能感总体处于较高水平。

2.教师对影响因素的认识分析

影响因素总体均值为4.29,园内支持、园外支持和个人因素的均值分别为4.32、4.30、4.22,说明教师认为这三类因素对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实施影响都处于较高水平。

3.教师对实施成效的认识分析

实施成效的总体均值为4.38,其中教师文化认同的均值最高(均值为4.42),其次是幼儿发展(均值为4.37),最后是教师专业成长(均值为4.35),说明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中华优秀文化的实施成效较好,对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文化认同和幼儿发展都有促进作用。

4.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调查表明,教学效能感、影响因素和实施成效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8。其中影响因素与实施成效间的相关性最强(γ=0.877,p<0.001),其次是实施成效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γ=0.821,p<0.001),最后是影响因素与教学效能感之间的相关性(γ=0.820,p<0.001)。

园内支持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γ=0.781,p<0.001),即感受到园内支持越高的教师,其教学效能感越高。园外支持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γ=0.785,p<0.001),即感受到园外支持越高的教师,其教学效能感越高。个人因素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γ=0.780,p<0.001),即教师个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越积极,且自身教育经验越丰富,其教学效能感越高。

园内支持与实施成效呈显著的正相关(γ=0.834,p<0.001),即感受到园内支持越高的教师,其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园内的实施成效越好。园外支持与实施成效呈显著的正相关(γ=0.848,p<0.001),即感受到园外支持越高的教师,其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园外的实施成效越好。个人因素与实施成效呈显著的正相关(γ=0.826,p<0.001),即教师个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越积极,且自身教育经验越丰富,其认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园内的实施成效越好。

5.各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借鉴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原理,首先分析自变量“影响因素”对因变量“实施成效”的影响,如果回归系数显著就继续下面步骤;
其次分析自变量“影响因素”对中介变量“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如果显著就进行下一步检验;
最后根据自变量“影响因素”和中介变量“教学效能感”同时作用于因变量“实施成效”的回归系数判断是否具备完全或部分中介作用。

本研究采用SPSS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见下表。

影响因素、教学效能感对实施成效的层次回归分析表

影响因素对实施成效的回归分析。模型1将控制变量“教龄”“职称”“学历”“幼儿园示范性”“所在地域”纳入回归模型,数据显示,教龄、职称、学历、幼儿园示范性、所在地域对实施成效均无显著影响。模型2显示,在控制了“教龄”“职称”“学历”“幼儿园示范性”“所在地域”变量后,影响因素(β=0.885,p< 0.001) 对实施成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影响因素对教学效能感的回归分析。模型6显示,在控制了“教龄”“职称”“学历”“幼儿园示范性”“所在地域”变量后,影响因素对教学效能感(β=0.825,p< 0.001)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由模型3可知,在控制了“教龄”“职称”“学历”“幼儿园示范性”“所在地域”变量后,教学效能感对实施成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823,p< 0.001)。对比模型2和模型4,在引入“教学效能感”变量后,教学效能感对实施成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β=0.294,p< 0.001),影响因素对实施成效的影响作用仍然显著但有所下降(β=0.642,p< 0.001),说明教学效能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利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作为路径系数绘制路径图(见下图)。由图可知,影响因素能够直接作用于实施成效,也能够通过中介变量教学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实施成效。

影响因素、教学效能感和实施成效的路径图

(一)幼儿教师高度重视与认同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本次接受调查的88.21%教师长期或经常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91.19%的教师将传承弘扬中华文化作为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主要动机,93.13%与88.21%的教师认为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活动具有培养幼儿爱国爱家、萌发幼儿文化认同的价值。绝大多数教师认为,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具有促进幼儿陶冶良好个性、养成良好习惯、扩大视野、主动创造、增加生活情趣、共同交流及乐于表现等多元的价值。绝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他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进中华优秀文化时感到幸福,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在长期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后,他们越来越热爱祖国与家乡的优秀文化,为自己的民族与家乡感到自豪。他们认为,这类研究与实践活动能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审美素养、文化修养与品格情操,促进专业成长。

研究初期,有不少幼儿教师对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认同程度并不太高,存在许多困惑与担忧,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他们对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显著增强,专业能力、审美素养、文化修养与品格情操有效提升。在教师开展活动的主要困难调查以及第二阶段访谈中,多数教师提出在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教材选择和价值把握等方面存在困难,不少教师觉得自己文化素养欠缺,期待能够进一步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素养,并建议在职前教育中加强未来幼儿教师民族文化心理的涵养与文化素养的系统培养。

(二)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学效能感

研究表明,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在工作时会信心十足、热情高涨、心情愉快,教育效果良好;
而教学效能感低的教师则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常常处于烦恼之中,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调查结果表明,经过长期持续推动的研究与实践,幼儿教师在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中获得了较高的教学效能感。

首先,教师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效能感较强。他们能激发、调动起幼儿参与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能引导幼儿投入到教育活动中,能经常鼓励并使幼儿能相信自己的表现很好,能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与幼儿有效互动。

其次,教师促进幼儿发展的效能感较高。他们能激发幼儿喜爱与认同中华优秀文化,能帮助幼儿潜移默化地感受到民族文化蕴含的精神和魅力,能通过活动萌发幼儿爱国爱家的情怀,能通过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能通过活动陶冶幼儿良好的品格习惯。

再次,教师的教育管理效能感良好。当幼儿对文化内容感受与理解有困难时,教师能提供有效的事例或解释,组织活动时能够保证活动节奏的流畅、紧凑,能有效提炼幼儿反馈的信息以启迪幼儿对文化精神的思考,能在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当幼儿在完成某项任务有困难时能根据其水平进行及时调整。

最后,教师的活动设计效能感较佳。他们能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经验选择合适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内容,能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经验改编或创编合适的教育内容,能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设计适合的活动目标,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时能够把握好重难点,并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活动设计得比较生动有趣。

调查表明,幼儿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主要困难在于课程设计与教材选择,部分教师对把握幼儿兴趣、组织活动、争取家长支持等方面也存在困难。在第二阶段访谈中,许多教师谈到自己的进步得益于省课题组长期以来对他们课题研究的积极推动、精心指导、富有针对性的讲座培训,以及园本教研、区域研讨、全省观摩等各种研训方式的持续推动。由此可见,幼儿教师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中获得的较高教学效能感不是一蹴而就的,持续推动的研究与实践能有效增强教学效能感,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幼儿教师已树立童心本位的理念,“礼乐合一”的教育成效显著

童心本位是以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为代表的中国童心主义思想作为哲学基础,吸收外国的洛克、卢梭等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儿童自然的童心是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前提与本位。童心本位视域下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中,教师需时时处处站在儿童立场,基于儿童的兴趣、生活经验与缪斯天性,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美育架起“民族文化”与“儿童心灵”之间的桥梁。[8]

调查结果显示,在长期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基础上,幼儿教师已经树立“童心本位”的教育理念。他们将儿童健康成长、儿童兴趣作为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主要动机,在设计与组织实施相关教育活动时,主要考虑幼儿兴趣、幼儿经验、幼儿发展、幼儿主体、幼儿学习难度等因素。在访谈中,大多数教师谈及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课程设计、教材选择、价值把握、师幼互动等困难时,除了反思个人文化素养因素,还谈到儿童兴趣、儿童经验、儿童发展等因素。可见,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兴趣需要的“童心本位”教育理念已经逐步渗入到幼儿教师们的教育信念之中,也渗透到设计与组织实施的幼儿园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实践中。调查结果显示,仍有不少教师设计组织活动时主要考虑活动特色与表现效果等外在因素,说明幼儿教师开展此类活动时,童心本位的意识与能力尚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普遍认为,以音乐的方式实施民族文化精神陶冶的“礼乐合一”的幼儿园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效果非常好,幼儿园非常有必要开展,这种方式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文化认同以及幼儿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多数教师认为,在“礼乐合一”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后,孩子们越来越喜欢参加此类活动,在富有美感且愉悦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萌发幼儿爱国爱家、文化认同、陶冶幼儿良好个性、促进幼儿主动创造、增加生活情趣、促进良好习惯养成、帮助幼儿乐于表现、促进师幼、幼幼以及亲子交流、扩大幼儿视野等多元的价值。因此,“礼乐合一”的方式符合幼儿的童心与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特点,值得在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与推广。部分教师在访谈中提到,他们在如何挖掘与把握“礼”的元素与价值,以及“礼乐合一”教材的选择、建设以及相关教育资源的研发等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得到专业的支持与指导。

(四)高质量的教育成效有赖于高支持的教育生态

统计结果显示,教师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教学效能感对实施成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影响因素能直接作用于实施成效,也能通过中介变量教学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实施成效。本研究将园内支持(具体涵盖园长重视、幼儿园研究积淀、教研活动、团队氛围、专业支持)、园外支持(具体涵盖国家倡导、地方重视、家长支持、社区资源)和教师个人因素(具体涵盖个人情感、个人态度、个人专长、个人经验)作为影响幼儿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三个方面变量。园内支持、园外支持与个人因素三个影响因素变量与教师教学效能感都成显著的正相关,与活动的实施成效也都成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教师个人以及园内、园外支持三方面力量要合力构建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良好的教育生态,以保障教师实施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良好教学效能感,确保幼儿园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的成效。

统计数据显示,园内支持、园外支持与个人因素与教师教学效能感、活动实施成效的相关系数基本接近。这在一定程度说明,幼儿教师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时,对园内外支持因素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个人自身的内驱力与能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一)加强幼儿教师民族文化心理涵养与文化素养培养

幼儿教师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情感、对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民族文化素养与专长,以及教育经验技能等个人因素,对教师获得良好的教学效能感、提高教育成效发挥正向影响作用。因此,应该大力提升幼儿教师的民族文化心理涵养,加强幼儿教师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与文化素养的培养。

民族文化心理主要通过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和民族习惯三个方面来体现。其中,民族意识是该民族成员在思想上对本民族文化所产生的认同感,民族情感是在民族意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民族及其文化的热爱和依恋,民族习惯是在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表现。[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10]涵养幼儿教师的民族文化心理,培养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学前师范院校应是主阵地。各学前师范院校一定要大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红色文化教育与研究,通过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课内外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着力培养与提升未来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积极涵养未来幼儿教师的民族文化心理。

(二)加强幼儿教师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有效研训

将研究与培训有机结合的研训活动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增强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重要方式,优秀教师大都是在高质量的研训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为切实增强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教学效能感,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以及幼儿园等要组织多途径、多形式的研训活动,支持幼儿园教师能真正基于童心本位,建构有内涵、高质量、基于“立德树人”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优质教育范式,高质量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

首先,支持并有效引导幼儿教师对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研究。通过确立课题、推动研究等方式,促进教师深入学习与领悟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逐步解构“输入—输出”的灌输式教育范式,明晰、确立基于童心本位、立足于对儿童进行中华优秀文化心灵浸润、精神陶冶、文化感召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理念,逐步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从外在的教化向内在心灵感化的教育变革。

其次,针对教师的实际困难与问题开展教研活动。及时发现教师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开展基于中华优秀文化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材选择、价值把握、环境创设、活动设计、师幼互动等方面的相关培训与指导,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与教育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质量。

再次,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研讨与经验交流。引导广大教师在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观摩、研讨的现场情境中,直观感受“礼乐合一”开展幼儿园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做法与经验,逐步掌握如何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的文化元素,通过音乐的审美感染与情感陶冶,以美启德、以美润心,对幼儿进行早期启蒙与陶冶,有效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从外在的教化向内在心灵感化的转变的方法策略。

(三)构建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良好教育生态

当前,党和国家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空前重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
既功在当代,也会泽及后世子孙,增进人类福祉。[11]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力量。如何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高质量地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将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创造性地转化为幼儿能够感受、体验、理解与喜爱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幼儿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是幼儿园教师的历史使命,也需要各级政府、幼儿园、家长各方力量的协同支持。

首先,各级政府应积极探索建立激励保障机制,着力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要确立立足中华优秀文化办教育的思想,在财政、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保障;
组织人员深入挖掘整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创设特色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
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活动,积极推动优质课程的建设与共享;
树立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标杆与典型,展示优秀教育成果,等等。

其次,幼儿园应高质量构建园部领导亲自参与、教研环境良好、教育资源丰富、家长积极参与、专家有效支持的幼儿园教育生态,因地制宜,高质量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多举措提升幼儿教师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教学效能感与实施成效。

最后,幼儿教师要切实增强高质量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主动涵养个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及其素养,不断增强专业能力与教育水平,真正基于童心本位开展“礼乐合一”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将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以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与方式创造性地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引导幼儿在喜闻乐见的中华优秀文化启蒙教育活动中获得春风化雨般的审美熏陶与心灵滋养,在幼小心灵中埋下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

猜你喜欢 效能幼儿教师中华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民族文汇(2022年13期)2022-05-07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科学与财富(2021年36期)2021-05-10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智富时代(2018年3期)2018-06-11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智富时代(2018年3期)2018-06-11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教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年5期)2015-08-03

推荐访问:启蒙教育 幼儿教师 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