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劳动”的应然审视

●党珊珊

历史学家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为文字出现前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科技时代。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大趋势》一书中将科技时代称为信息时代,贝尔(Daniel Bell)在《走向2000年》一书中将这个时代称为后工业时代,[1]无论这个时代被冠以何种称谓,它都是以科技的发展与人的进步为其重要标志。“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历史。”[2]不同历史时期,劳动的目的、形式、主体等均不相同。文字出现前或前文明时代,劳动是为了满足人自身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人人都需要劳动;
农业时代渐渐出现了劳动分工,并且出现了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所称的“有闲阶级”和劳动阶级的对立,被称为劳动者的这一部分人既要为自己劳动也要服务于他人;
工业时代,工作被泛化为劳动,“这便使劳动从最低级、最卑贱的地位上升到最高级、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受尊敬的地位,”[3]“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这一口号使得人人争做劳动者,劳动的外在目的不再是为少部分人服务,而是以整个社会、民族的繁荣为目的;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使一部分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不劳动者不得食”不再被奉为真理,而“不劳动者也得食”成为每一个劳动者的终极目标,劳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劳动,劳动的地位再一次发生了倒转。既然人类想从劳动中解脱出来,则说明劳动必然有其消极的一面;
但人是由劳动创造的,又说明人类不得不劳动,人通过劳动改造自身,脱离劳动,人类将无法生存,或可将其认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并非现实的人,这体现了劳动的积极面。离开劳动,人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过上幸福生活。劳动被边缘化的社会难以更新与延续,需要依靠教育的作用来改变这一现状,教育成为扭转劳动现实地位的基本手段。以正规教育为例,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技能等是学校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之一。

“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4],无数个劳动过程使人得以存在。相同的劳动过程使人陷入重复性劳动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愈陷愈深;
不断重复的劳动使人对这一活动产生负面情绪,厌烦、痛苦的劳动使人想要逃离。不可避免,劳动着实会有重复而令人厌烦的特征,但这绝不是它的本质。

(一)重复性

劳动贯穿人的一生,它“总在同一个循环上轮回,这一循环已被生命有机体的生物过程所规定好了,这个有机体死亡时,它的辛苦愁烦才结束”[5]。劳动从一开始是为满足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即物质需要,因物质需要使人得以存在,因此劳动的重复性在于物质需要的必要性。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只有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即精神需要的满足要以物质需要为前提。当劳动只为满足生存需求时,它的重复性就成为人类的负担;
当劳动使人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时,它的重复性就成为人“做”自己的佐证。

(二)痛苦性

阿伦特(Hannah Arendt)从词源学的角度对“劳动”一词的字面意义进行论述,揭示了劳动与厌烦或者痛苦的历时性联系。虽然劳动的境况在科技时代的推动下发生变化,但这种联系依然存在。劳动泛化为工作、工作退化为劳动是现今社会的突出表现,因此本文对劳动与工作不作区分,将工作等同于劳动。试问身边工作的朋友,他是否愿意每周多工作一天或每天上班时间多一到两小时?答案显而易见,除非他的兴趣就是工作。当工作或劳动的对象不能作为外界刺激激起劳动者的内在动力时,劳动过程就包含令人痛苦的因素。除了制度化的劳动外,日常生活还包括琐碎的家务劳动,如不得不刷碗、扫地、洗衣、做饭等。如前所述,当这些事项不是个人的兴趣点时,自身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心情愉悦的个人在进行上述活动时,负面情绪就会得到缓解,并且更有可能从中得到乐趣。因此,对劳动的态度并不单单取决于劳动所涉的具体事项,还关涉劳动开始前个人的主观情绪,或可说个体对劳动的态度具有情境性的特征。因个人维生的必要性导致劳动的重复性,因无休止的重复引起劳动者痛苦的情绪,因消极情绪的影响使人对劳动产生负面的态度。但令人痛苦不是劳动的本质,“这一观点早已由索尔斯坦·凡勃伦在其有关劳动者本能的论文中提出来了”[6]。

劳动过程因为重复性不可避免地夹杂着痛苦的因素,但这一定不是劳动的本质。劳动者推动各个时代的发展,而每一时代又反过来为劳动者创造新的条件。劳动使个体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使个体在实践中得以全面发展;
劳动加强了个体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使其自发地塑造自身、改变世界。

(一)劳动:自发活动,获得自由

物质化的社会塑造了贪图物质享受和极度的精神贫困的当代人。面对这样的场景,弗洛姆(Erich Fromm)直陈人类正在逃避自由。为了使人获得自由,但又不会被重新套上新的枷锁,他主张个体进行自发活动以获得自由,即“积极自由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7]。而非强制性的劳动是自发性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种创造,人在创造活动中与自然融为一体”[8]。区别于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个体在劳动中进行的并不是西蒙所言的“正当服从活动”,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个体通过劳动来实现自我,他并不是强制或机械地活着,而是“意识到自己是个积极有创造力的个人,认识到生命只有一种意义:生存活动本身”[9]。

(二)劳动:融入社会,彰显自身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由人组成,社会要更新发展便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因此,个体必须通过劳动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个体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从而使其具有社会资本。然而,不同的人在对待不同的劳动方式、劳动对象时持有不同态度,因而每一个个体通过劳动彰显自身独特个性,使其“成为”他自己。劳动不仅使个体彰显自身,同时又使个体具有社会性。此社会性突出体现为劳动加强了个体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学校开展的劳动课程为例,此举“有助于在学校与邻近工厂或农场工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了解的风气”[10]。同时,劳动本身是在解释世界和塑造世界,个人通过劳动将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他从一个孤立的原子变为一个结构化整体的一部分。劳动使生物学意义的人转变为现实的人,即“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它是自然存在物,也是实践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11]。

(三)劳动:全面发展,全面体验

劳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对外界环境的全面体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参与。只有道德知识,没有道德行为;
空有许多文化知识,却不能运用于实际;
只知强身健体的方法,没有强健的体魄;
空有欣赏艺术的追求,却没有落到实处的审美。当人的发展只停留在形而上层面时,人将永远是“抽象的人”,而不是“具体的人”。劳动是将德智体美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劳动是道德生成的逻辑起点,劳动具有凝结群体成员道德体验和实现道德创造的功能”[12];
劳动是智慧得以运用的具体活动,劳动具有发挥个人独特才能和增强实践能力的功能;
劳动是身体得以锻炼的重要途径,劳动具有强健个人体魄和丰富休闲活动的功能;
劳动是美感养成的实践基地,劳动具有加强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且培育现实美感的功能。总之,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功能,使人得以全面发展。

不同的劳动形式形成了不同的劳动场域。劳动场域构成了一个整体,从事劳动的人在场域中不仅对自身的劳动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可以了解其他劳动者的活动,增强自身对于外界环境的认同感并且对外界环境有全面的体验从而拓宽个人视野。劳动者们共同组成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理念下他们明确自身在所处环境中的位置,全面认识环境与个人的联系。人的全面发展与对外界环境的全面体验是劳动发挥全面性的重要体现。

“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13],这是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对劳动的特别强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于2020年3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又一次为凸显新时代劳动的重要性从而特别强调学校应承担开展劳动教育的责任。劳动教育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讨论的话题,包括实践层面,如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
理论层面,如劳动教育的含义、地位、特征等。然而,现代社会为何更强调学校要开展劳动教育,而不是面向全体成员单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由此可知学校作为正规教育机构,需对“劳动”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劳动教育顺利展开。

(一)劳动的词源学使劳动需要教育

在大多数欧洲语言中,“劳动”一词在拉丁语和英语中意味着极端的努力与痛苦。法文travail,德文Arbeit,希腊文πóνοs,也都有分娩之剧痛的含义。阿伦特认为,labor和labare是同一个词根;
πóνοs 和Arbeit都有意为“贫穷”的词根。中世纪的德国将Arbeit翻译为tribulatio、labor(忧患、苦难、磨难)、adversitas(灾祸、不幸、逆境)等词。同样,意为某种痛苦或折磨的tripalium是travailler这一法语单词的源头。毋庸置疑,上述词源说明了劳动和厌烦或痛苦之间的历史联系。[14]从词源学上看,劳动的本质与人的本性并不相符。远古社会人为了生存才需要劳动,现代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正在进入一个近乎无工人、无劳动、无工作的知识社会”[15],劳动似乎变得不再重要。然而,现今社会真的不再需要劳动了吗?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确立的最新教育目标,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若只看到劳动的消极面,忽略劳动的积极面,那么社会主义事业由谁来建设?

趋利避害是人生来就有的本能,逃避痛苦是儿童的本性。杜威(John Dewey)曾提到,因为儿童天然的或天赋的冲动和他们出生加入的群体的生活习惯是不一致的。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指导或疏导。[16]社会之所以能够持续不断的更新下去,就在于教育为我们培养出了热爱劳动的学生,他们拥有爱劳动的习惯并且最后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教育是如何转变天性的呢?学校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机构,对劳动的重要性的强调自然地体现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如劳动教育课程的开设。儿童在学校开展的以劳动为主题的活动中,“他的行动方法必须参照别人正在做的事情,从而使他所用的方法适合所处环境,”[17]这样就能使儿童与周围环境形成共同体,他们可以共同理解劳动的手段和目的。这不是内在于一个人的倾向的,而是将社会习惯——爱劳动转变为儿童的天性,让习惯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教育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兴趣和理解的认同来使学生愿意劳动、热爱劳动。

(二)劳动的历史逻辑使劳动需要教育

历史在不断进步,人们对劳动的态度也在发生改变,影响人们的劳动行为。古代农业社会,劳动创造了人,并且人类的进化速度得以提高。此时,人口的生存和增长、各种技能的发展、有意义的非自然世界的创造均需通过劳动来实现。新教伦理将劳动视为人生的目的。此刻的社会,拥有手工技艺的人的劳动受到普遍尊重。人生短暂,技艺长存。近代以来,工业社会的到来致使技术工人的工作逐渐被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所取代。在关注当下、注重消费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庆祝“生产性”劳动是很自然的,所有人都成为了某种“劳动者”。人们工作不再是因为其是宗教职业,而是因稳定的利润流。工作目标从上帝的荣耀转变为世俗生活的繁荣,人类的完善和充实被彻底遗忘。在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中,人们虽然憎恨劳动,但更害怕失去劳动的机会。劳动权利成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重要体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显著特征。人工智能的运用不断增多,劳动机会相应减少,闲暇时间呈上升趋势。正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指出:“持有文凭的失业人数不仅没有减少,有时甚至还在增加。”[18]大规模失业和闲暇时间问题可能随之到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且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健康发展,教育应发挥其至关重要的作用。

个人自由时间的增加对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场灾难。学生不会规划时间、利用时间、管理时间。[19]如何让学生的闲暇生活拥有意义,获得价值,这就需要借助于教育的作用。闲暇教育便是通过凸显时间的价值来应对由于高技术所导致的劳动机会的减少,它的提出彰显了时间自由对于人的完善的重要价值。劳动与闲暇相互促进,互为目的与手段。“直接以闲暇作为目标的教育,应该间接地加强效率和爱好劳动,而以效率和爱好劳动为目的的教育,应该培养情感和智力的习惯,促进崇高的闲暇生活。”[20]

(三)劳动的现实地位使劳动需要教育

生产力高速发展,物质资料过于丰富是现今人类之境况。“部分社会成员得以脱离直接生产过程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而且随着脑力劳动者数量的不断增多,鄙薄生产劳动以及劳动者的社会观念逐渐形成。”[21]然而,这一观念的形成并不是当代的产物,古已有之。古希腊人的劳动由奴隶承担,这样自由人就可以摆脱劳动,自由地参与城邦事务。古代奴隶制并不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利益剥削,而是试图将劳动排除在人类生活之外。这种对劳动的根深蒂固的蔑视源于古希腊人摆脱劳动、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22]随着工业化社会的来临,需要大批的劳动者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歌颂、赞美劳动。紧接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即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又将劳动的地位打回到从前。我们可以从社会的风气与学生的生活中来看当前劳动的地位。有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正在人类生活空间中蔓延及渗透,“一个人通过辛苦劳动挣不到钱,或者获得的报酬很低,便容易被瞧不起。这种社会风气对于最普通的劳动者例如工人、农民等缺少发自内心的尊重,社会上的精神腐败因此越来越严重”[23]。并且作为社会的建设者们——学生,他们缺乏劳动意识,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24]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历史,劳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劳动的地位若是得不到保障,社会就无法延续与更新,这就真正验证了卢梭所认为的文明社会是充满罪恶的,加速了人的堕落。因此,我们不应该也坚决不能轻视劳动,无视劳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有助于我们认识劳动、重视劳动,学校教育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个时代定义为有限世界的时代,“只能是一个属于全体人的时代,即人人在内的全人类的时代”[25]。因此,无论是从事何种形式的劳动者,均是这个时代中的一员,拥有平等的地位,都值得被重视。让学校接近劳动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和尊重劳动的精神,并且有助于在学校与邻近工厂或农场工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了解的社会风气。[26]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并无高低贵贱之分,而且教育使学生通过沟通成为劳动共同体进而改造世界。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中的劳动者,都必须为了生命的延续而进行劳动。教育就是由劳动者所构成的场域,在这一场域内,不同区域、阶层、生活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他们都认识到劳动的目的——自我完善与社会更新,大家关心并且考虑这个目的,从而调节他们的特殊活动,那么,劳动共同体便在他们中形成。[27]共同体知道劳动、理解劳动、重视劳动,将劳动作为人生活的基础与保障,进而,劳动的现实地位得以确立。

富兰(Michael Fullan)曾在教育变革中提到:“如果学生要取得成功,则教师必须成功,如果社会要取得成功,学生必须成功。”[28]不断更新的社会由劳动来创造,而劳动需要教育,因此社会需要承担对人们进行劳动教育的责任。学生能否劳动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学校就成为承担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学校教育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其“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9]。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应该是育人而非劳动技术的学习。有学者将劳动教育定义为“学校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劳动,学生所从事劳动的类型关系到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学生所获得的发展”[30]。但是,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不应只将其作为教育的手段、它本身也应体现教育的目的,应让“劳动本身发挥出一定教育功能”[31]。

劳动因其过程具有重复性而使其有些许厌烦,但劳动又促进个人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从而体现出它积极的一面,因而,唯有辩证看待劳动、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才能完善自身且服务他人。这个时代是科技时代、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促使这一时代进步的核心力量,因此人才的质量即是否具有创新精神决定这一时代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艰巨任务。无论学校开展什么样的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其宗旨都是培养符合这一时代需求的人才。目前学生存在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而个人不劳动则无法维系自身的生存状况,更不用说成为未来的担当者。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国务院及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各类文件,均在强调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然而,学校究竟需要开展什么样的劳动?时代在变化,劳动形式、对象、工具等均在变化,劳动的开展如果只是过去劳动形式的延续,则无法达到教育的目标。新时代的劳动应以创造性劳动为主、以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为主、让劳动拥有价值、劳动的最终目的是导向沉思、追求真理。

(一)区别于习惯性活动的创造性劳动

学校开展的劳动课程五花八门,如园艺、家务劳动、值日等活动。然而,某些劳动是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就可独立完成,因此劳动的开展未能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也未能达到教育目标。要让学生从劳动中获益,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地,学生的自立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学校开展的劳动课程应区别于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生活中就能形成的劳动习惯,而是丰富学生在特定年龄阶段的劳动体验,使其对个人不同阶段的劳动形式形成整体性理解。其次要让学生从专业性劳动中产生创造性劳动。学生一开始进行的专业性的活动(如种菜、种树等)肯定会有一些基础性的操作类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充分积累之后个人才能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劳动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获得劳动产品的过程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让学生在劳动中革新知识、思维与技术,最终产生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最后劳动场所应因地制宜。此处的因地制宜并不是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开设劳动课程,而是反其道而行。社会公平的基础之一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劳动课程的开展不应受限于学校的地理环境,而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习得不同环境下的劳动内容,丰富其对劳动的全面体验,并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未来的各种真实环境以及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二)区别于正当服从活动的自由自觉的劳动

“正当服从活动”是强制性即不得不做的、被动的活动,而受教育者是独立的个体,学校中各类课程的开展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劳动课程应是学生自主进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且其体现了人的形而上本质。其一,劳动课程的开展应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即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正如空想主义者傅立叶发现“大约有2/3的男孩儿爱玩脏东西,他们整天混迹于那些干着令人生厌的活儿的工人当中”[32],因此只需要按照孩子的年龄与兴趣,将他们组织成清洁队,让他们从分配的任务中找到快乐。虽然这些任务可能在别人看来是令人生厌的,但对于社会来说却是非做不可的。学生从这样的劳动中不仅获得快乐,而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对他们来说劳动变成了快乐的事情。其二,劳动的自由是一种自觉的自由。学生在自发性的劳动中自觉到了自身所进行的劳动形式与非我的不同劳动形式,这样就使学生不仅能够按照他所处的环境的需要进行劳动,而且懂得按照外界的任何一种环境中的需要进行劳动。自发性的活动使学生发现自我,形成与外界相联系的纽带,找到生存的真正意义。

(三)有价值的劳动

劳动的价值不仅体现为它对人体机制具有作用,还体现为它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劳动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又是“社会人”,因此它还需促进社会的进步。劳动课程的开展应关注其双重价值,不可偏废。学校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的人则是利己主义的且不符合未来全球化的发展;
过于强调集体主义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的人则是只会机械趋同且没有自我的社会化傀儡。学校在选择劳动形式时应注意:其一,劳动课程的价值应具有普遍性。劳动的意义或价值要对劳动主体来说是有价值的,不能用外部标准来评判它,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对劳动的价值的判断应以劳动主体为主。由于学校开展的劳动课程是面向某一班级内的学生而不是个人,因此要让劳动对每个学生都有价值,则必须使劳动课程的价值具有普遍性。其二,劳动课程的开展应以公益劳动为主,如社会服务、植树造林等活动,这不仅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自身对外部环境的价值即个体的不可或缺性,而且通过实践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公益劳动对内使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对外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劳动课程的开展在于让学生深刻理解:“劳动者,犹如太阳一般的原动力,没有他们的时候,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

(四)导向沉思的活动

劳动是个人维系生活的基本手段,但个人的生活不是只有无休止的劳动,“劳作、休闲、休养生息是人生的三大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维系着自我的成长,也使人的社会化得以完成”[33]。个人拥有自由是进行休闲的前提条件,而高品质的休闲又促进创造性劳动的开展,即“休闲以劳动为前提,创造性的劳动以休闲为前提”。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旨在使学生想劳动、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与习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体力劳动大幅减少,脑力劳动不断增加,因而劳动课程的开展并不是将体力劳动充斥于学生的个人生活,而是让学生从劳动中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而使其获得自由。沉思是一种智力活动,是一种没有动作的、但又是生命中永远都在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进行有成就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一种脑力劳动。学生从劳动中获得自由,在自由状态下进行休闲,在休闲中进行沉思即脑力劳动,从沉思中发现真理、获得真理,再而使其进行创造性地劳动。劳动教育最终将学生导向沉思,培养其创造性的精神并且让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唯有个人拥有创造性才能使学生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并且成为祖国的未来。

在这个普遍有闲的时代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的强调必然有其重要意义。劳动不仅能够满足个人的物质需要,也能满足其精神需要,当需要得到满足后个人不是处于无所事事状态,而是在休闲中探求真理从而获得自我的完善与成长,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创造性劳动。

猜你喜欢 劳动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题解教育『三问』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9期)2019-05-28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1期)2018-01-29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学校推介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中学生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2期)2008-02-18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审视 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