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干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王光丽

(山东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均迫切需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因此培养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且懂农业、懂农村、爱农民[1]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刻不容缓。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基层干部的学习教育及培训工作[2],中共中央印发的《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指出,要加强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经济发展、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等能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干部特别是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3]。

1.1 各地党校、干部学院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主阵地

长期以来,各级党校、干部学院承担了我国各层次干部继续教育及培训的工作。近年来,各地党校、干部学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不断地创新探索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体系及模式,积极总结经验并向全国推广。

2013年11月,全国首家以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探索村级治理模式为目标的机构——成都村政学院挂牌成立。该学院以都江堰市委党校为依托,开创了村官培训的先河。秉承着“专科办学、特色咨政、问效跟踪”的办学理念,该学院成为融教育培训与研究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教研基地,积极打造成为“村政”培训与研究的知名品牌,并成功入选中央组织部全国十大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示范基地。

2019年3月挂牌成立的青岛农村干部学院是推广“莱西经验”,打造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的平台。学院创新开展党员干部与村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实践教育课堂,组织学员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参与体验基层群众的生产劳动生活,让参训党员干部通过“三同”教育,回归初心、锤炼党性、历练作风,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1.2 依托农林类高校开展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

充分利用农林院校的优秀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开发与建设是新时代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举措。

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全国涉农专业学科最为齐全的高等农业类院校,具备开展农业农村干部培训的先天优势,学校设有9个国家级培训基地,是中央组织部确定的全国唯一的农业农村干部培训高校基地。学校先后成立了全国高校类的第一所农业农村干部学院、农民发展学院和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编写出版了《乡村振兴战略:理论与实践》等系列教材,该教材成为国内首部乡村振兴战略干部培训教材。学校还强化了基层干部培训质量的评估管理,加强全过程监控,形成问题反馈机制,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管理制度化、系统化。并且还构建了专家和学员之间沟通交流的社群平台,强化培训后的全程追踪服务[4],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提升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信阳的信阳农林学院是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信阳农林学院与信阳市委组织部多次联合开展了农村基层干部专题培训,并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形成了短期专题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模式。2019年组织信阳市优秀村级后备干部“走出去”到华西干部学院开班培训,2021年举办了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示范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自2019年起,信阳农林学院、信阳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村(社区)基层干部学历提升行动,基层干部可以通过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录取入学,学历层次分为专科生、本科生。

1.3 依托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

开放大学是一所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服务全民终身教育的新型成人高校。办学40多年以来,开放大学构建的省、市、县(区)办学体系是其承接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优势所在。

广州开放大学自2012年以来与广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办了“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面向农村干部、农村党员开展学历教育培训,全面提升了村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力与学历层次,打造了一支符合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高素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山东开放大学自2015年以来承担了山东省委组织部开展的基层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面对农村(社区)两委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基层干部可以参加单独设置的成人高考录取入学。学校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每学期组织由省校课程负责人和教学点教师参加的集体备课、送教下乡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学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教育,开通基层干部学习网和新农杏坛公众号,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和管理。学校还积极组织学员到教学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提升学员学习的获得感、满足感。

山西省于2018年启动了“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由山西开放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牵头组织,依托开放大学承担的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进行,由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及其教学点承办实施。按照个人自愿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学习培养。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可以取得国家认可的学历和学信网终身可查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各地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各类教育培训主体也发挥各自优势承担着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和学历提升工作,为我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贡献力量。但是培训主体的多元化也导致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没有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培训体系,因此,未来探索多元主体优势互补的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2.1 农村基层干部参与教育培训的主动性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干部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一般由上级党政组织或部门统一安排部署,而非受农村干部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驱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参训学员即便是按要求参加了培训,也没有把心思放在“充电”上,而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学习态度散漫。培训的计划和内容也很少直接与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沟通,导致培训内容与农村干部的实际学习需求不匹配,培训活动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理想。

2.2 农村基层干部缺乏学习意识

社会在不断进步,农村干部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自身的综合素养,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而现实情况是,仍有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以工作忙、任务重为理由逃避学习,甚至找人代替参加学习培训。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片面强调主观经验主义,认为凭自己的工作经验就能处理好村里的各类事务,忽视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上的创新,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对培训学习持反感的态度。部分农村基层干部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积极向上心态,认为参加教育培训是一种负担,浪费时间和精力。主动学习意识的缺失[5]导致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不能深刻地理解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方针,难以将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2.3 统一的培训内容难以满足农村基层干部个性化学习需求

当前农村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基层干部年龄层次跨度较大,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导致农村基层干部学习需求的个性化特征突出。由于缺少对培训需求的调研,也没有倾听参训学员的心声,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模块设计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6],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大大降低了培训效果。不同部门组织的培训也存在内容重复的问题,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社会运行的低效率。

2.4 学习效果评价和培训效果追踪机制不完善

农村基层干部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是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参训学员的考核以提交学习心得体会为主,这只能反映学员对授课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难以衡量所学知识是否真正提升了学员的能力素质,农村基层干部参加培训后在领会落实“三农”政策及处理村级事务方面的能力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也不得而知。培训后,主管部门对参训学员的学习实效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导致培训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相互分隔,“两张皮”的现象严重。评价机制的缺失也使得农村基层干部缺乏学习的外部动力,导致培训学习的形式大于内容而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3.1 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肩负着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任,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力量[7],他们的能力素质和品德作风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知识层次和能力素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乡村治理能力和服务村民意识意义深远。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重视农村基层干部的培养和锻炼,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使其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3.2 加强参训学员的思想动员工作

各主管部门可以以典型案例、调查问卷、在线答题等形式全面掌握农村基层干部的真实政治理论水平和农村的经济政策情况。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其责任担当和带领村民奔小康的使命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学习、提升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性,将参加学习培训与其个人的工作及职业成长紧密结合,鼓励他们将所学所得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促使其产生渴望学习“充电”的内在动力,转变被动参训的消极应付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要重视培训项目的开班动员工作,明确培训主题、培训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让学员全面理解为何参加培训,通过培训能够学到什么,培训后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帮助学员理清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3.3 构建需求导向的教育培训机制

作为承担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各类学校,前期应通过访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充分调研组织方和参训学员的需求,深入挖掘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以最大化地兼顾双方的需求为基础,结合学员群体特征、培训主题方向和日程安排的不同,制定个性化的特色培训课程菜单[8],合理设置培训课程并选派合适的授课教师,确保培训内容能够让农村基层干部学得会、弄得懂、用得上,实现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提升、知识丰富、能力提高和行为改变的最终目标。

3.4 探寻符合农村基层干部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

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枯燥单调,学员的参与度较低,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在新形势下,各类教育培训应以如何提高参训学员的参与度为主线,将大班授课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综合运用专题研讨、案例分析、角色模式、现场体验[9]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学互动性和学员的参与感。在授课中,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环节,通过背景知识调查、现场提问、小结测试等形式实时了解培训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力求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3.5 完善培训考核评价及追踪机制

如何评估和考量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效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方面,那些可以直接体现在农村基层干部实际工作中的培训内容,短期内就可以衡量其培训效果,如农村政策法规、农业信息技术的使用等。另一方面,那些内隐性强的培训内容,则需要结合乡村经济发展情况在长期工作实践中衡量评估其效果,如理想信念、使命担当教育和乡村治理能力水平教育等。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和培训学校应共同开展培训后的追踪评价工作[10],通过定期回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关注参训学员的工作业绩和个人职业发展情况。

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重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逐步建立培训效果追踪考核机制,以便不断总结经验,为后续培训内容的

设计和培训活动的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将农村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到新的层次,有效提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培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教师培训环球时报(2022-10-12)2022-10-12会议·培训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年2期)2021-06-15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师道(2021年12期)2021-01-10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当代陕西(2020年17期)2020-10-28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会议·培训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年6期)2019-09-10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当代陕西(2019年5期)2019-03-21《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新农村(2015年19期)2016-03-12

推荐访问:振兴 乡村 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