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对比评价

王丽娟

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江苏宿迁 223900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如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 萨 奇 病 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群体中,夏秋为高发季,通过呼吸道接触、亲密接触、消化道接触等途径均可传播。在患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明显疱疹、斑丘疹、发热等,如果治疗不及时,随着疾病持续进展,容易引发肺水肿、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循环障碍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少数可致死,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及生活质量[1]。目前针对该病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一般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为及早发现、早期预防、对症治疗[2]。重组人干扰素与利巴韦林为常用抗病毒药物,在疗效方面两者存在一定差异性。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重组人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的临床应用价值开展评估,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遴选本院50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模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5例。研究组男16例、女9例;
年龄1~6岁,均龄(3.42±1.48)岁;
病程1~6 d,平均(3.58±1.02)d。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
年龄1~7岁,均龄(4.19±1.56)岁;
病程0.6~7 d,平均(3.69±1.21)d。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取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考《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符合重症手足口病诊断标准,有明显手足口疱疹、循环紊乱等伴随症状患儿;
②入院前未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患儿;
③家长事先知情研究内容、风险,具有良好的配合性。

排除标准:①患儿存在认知缺陷、精神障碍问题;
②患儿合并肝肾重大脏器病变;
③患儿有慢性肾炎、肝炎等疾病;
④患儿有严重心血管疾病;
⑤患儿有水痘、重症肺炎、口蹄疫等疾病;
⑥患儿入组前曾接受抗病毒治疗;
⑦患儿对本次研究选择用药有禁忌;
⑧患儿病历资料不真实或不可靠,治疗中途或随访失联。

1.3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常规降颅压、退热、消疹、改善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措施。

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3817;
规格:1 mL:0.1 g)治疗,取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混合5%葡萄糖溶液100~250 mL,静滴用药,1次/d。

研究组予以重组人干扰素(国药准字S20030030;
规格:0.3 mL:300万单位)治疗,用药方式为肌内注射,1次/d,剂量为100万单位。

两组均持续给药3 d。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总疗效:治疗后患儿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完全不见,体温复常,精神及食欲佳,判定为显效;
治疗后症状显著好转,体温降低趋近于正常,饮食及精神均得到显著改善,判定为有效;
治疗后患儿症状、体温、精神及食欲等均无显著变化,判定为无效[3]。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前者包括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手足皮疹结痂时间、食欲好转时间[4]。

③比较两组炎症因子:取所有患儿空腹静脉血,开展离心操作,分离血清,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5]。

④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降低等。

1.5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
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临床总疗效比较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总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5)研究组(n=25)t值P值退热时间3.37±1.362.24±0.523.880<0.001口腔溃疡消退时间3.18±0.822.75±0.562.1650.035手足皮疹结痂时间3.19±0.512.66±0.742.9480.004食欲好转时间3.17±0.562.34±0.644.879<0.001住院时间6.06±0.474.69±0.2612.753<0.001

2.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对照组(n=25)研究组(n=25)t/P值(组间治疗前)t/P值(组间治疗后)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RP(pg/mL)5.43±1.142.76±1.135.45±1.131.47±0.120.062/0.9505.676/<0.001 TNF-α(ng/L)9.36±2.495.26±2.299.29±2.473.06±1.150.099/0.9204.292/<0.001 IL-6(ng/L)35.58±5.1121.82±6.4136.47±5.819.67±2.740.575/0.5678.714/<0.001 IL-10(ng/L)48.52±7.2134.51±5.1549.54±7.2816.12±2.810.497/0.62015.673/<0.001

2.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手足口病是因感染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疾病,皮疹及疱疹主要集中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多数会出现轻微手、足、口腔疱疹症状,并伴有全身发热等情况,仅少数会发生脑炎、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手足口病又被称为手口足综合征,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肠道病毒,属于全球传染性疾病,隐性感染者与小儿均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感染者鼻咽分泌物、排泄物、唾液、疱疹液进行传播[6]。对于手足口病的治疗,目前并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与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治疗措施为预防高热惊厥、镇静、降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营养支持等,患儿一般预后较为理想,一般可在一周内痊愈,但是常规治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多,难以快速改善疾病症状,故整体治疗效果不佳。

针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临床尚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抗病毒治疗等对症措施。利巴韦林作为常用抗病毒药物中的一种,属于广谱抗菌药物,为鸟嘌呤核苷单磷酸生物合成剂,可有效抑制多种RNA、DNA病毒,通过诱导病毒抑制肌苷酸-5磷酸脱氢酶,阻断肌苷酸转化为鸟苷酸的过程,从而阻断病毒复制、繁殖,可有效抑制感染EV71引起的细胞免疫[7-8]。利巴韦林的口服吸收较快,生物利用度为45%~65%,呼吸道分泌物中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药效持续时间较长,终止治疗4周后,血浆中仍旧存有药物。但该药物对病毒腺苷酶具有高依赖性,易与其他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且发生白细胞降低、贫血等不良反应风险性高,从而影响临床整体疗效[9]。重组人干扰素是一种水溶性蛋白质,经过DNA重组技术合成,可有效结合细胞表面的特殊膜受体,以发挥抑制RNA、DNA病毒的作用,阻断病毒的复制及繁殖,同时可强化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活性,提高抗病毒活性,以增强小儿抗病毒机能,提高细胞免疫力,具有免疫调节与抗病毒的双重作用,从而促使患儿症状及早消退[10-11]。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P<0.05),在李俊峰[12]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均认为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具有更为理想的疗效。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退热、口腔溃疡消退、手足皮疹结痂、食欲好转)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指标(CRP、TNF-α、IL-6、IL-10)均大幅度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均消失,表明利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相较利巴韦林临床疗效更优,不仅可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尽快消退改善,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13-14]。

此外,在临床治疗中,需重视患儿心理及精神方面,注意观察患儿行为、动作、表情等,与患儿多沟通,给予其充分的鼓励及安抚,多关心及照护,尽可能满足患儿心理需求,并通过各种措施缓解患儿疼痛感,稳定患儿情绪,避免患儿大声哭闹,促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工作,从而更好地控制病情,改善临床症状,以加快患儿康复速率,实现提高预后的目的[15]。

综上所述,在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应用重组人干扰素,疗效理想,安全性高,在促进患儿症状消退的同时,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加快疾病恢复进程,实现满意的治疗效果,故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口病抗病毒干扰素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探讨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2期)2022-03-23干扰素 你了解吗保健与生活(2021年8期)2021-04-19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18期)2020-06-19大三阳但肝功正常需要抗病毒吗家庭医药(2017年9期)2017-09-14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中国动物保健(2015年6期)2015-10-21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几大误区家庭医学(2015年6期)2015-07-03峨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措施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5期)2014-12-0247例小儿重症手足口病的急救护理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4年2期)2014-09-26手足口病及其防治中学生物学(2008年8期)2008-10-27癌症的“克星”中国青年(1984年7期)1984-08-20

推荐访问:手足 疗效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