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内控渠道有效性分析

葛淑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张家口分公司,河北 张家口 075001)

财务管理内控是关乎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财务管理经历了会计电算化的变革,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集财会专业能力、互联网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融合应用的智能财务将逐渐成为主导。目前,财务服务主体呈现多样性、财务信息来源多途径化,财务工作网络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财务内控管理理念及方式亟须转变。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财务管理内控工作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但同时也使企业财务信息暴露于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增加了财务管理工作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风险。基于此,企业应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财务管理内控工作的实效性值得深入研究。

(一)满足从严治企的需求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各类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通过明确岗位职责分工、开展风险评估、监控流程执行、评价效果等,强化协同监督,通过机制和执行堵塞管理中的风险漏洞,以实现全方位管控,优化管理效果,有效保障企业的经济安全。

有效的内控机制能保障经济业务合法合规开展,对资源分配和使用进行有效监管,同时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1]。

(二)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管,能够避免出现资产资金被占用等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切实提高资产使用价值。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虚报财务信息、浪费资金等问题时有发生。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实时化、数据化控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增强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为管理层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增强决策的科学性[2]。

(三)提高风险预防能力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基础是风险管理,它为财务人员指明了工作的重心和方向。财务部门只有及时有效地分析当前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才能准确地找出企业目前或者潜在的风险,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应对风险,有效减少企业的损失[3]。

因此,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内控体系对企业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能够提前预防风险,还能在风险到来时快速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随着内控体系的完善,能更有效地提高企业预防及应对风险的能力,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一)内控体系建设难点

为保证有序的经营运行和合理的资源使用,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从机制、制度等方面约束和规范企业内部的各种行为。财务内控体系既要符合国有企业发展战略,又要具备严谨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因此有更高的标准及要求。

企业在转型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内控体系机制落后、覆盖面不全等问题,同时,在内控体系执行中,一些具体工作还没有或者难以纳入体系,内控目标难以充分有效实现。此外,一般制度的完善速度会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内控措施不能同步跟进,这就导致企业在面临新的市场竞争态势或者格局时,财务内控体系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反映,有效指导和调整内控,大大降低了财务内控体系的应用价值[4]。

(二)强化内控意识难点

国有企业财务内控体系要有效运行,就要求全员认识到财务内控的重要和必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和配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内部在财务内控观念和认识上往往存在片面性,不少员工把财务内控定义为财务业务范畴,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没有关系,这种内控意识会影响内控体系的运行,无法将内控相关要求更好地渗透于企业关键经营环节及末端[1]。

另外,财务内控战略意识亟须增强。企业管理层往往把财务内控执行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这就限制和缩小了财务内控的应用范围,因此管理层在制定战略和决策时,难以科学运用财务内控体系来评估战略的可行性[5]。

(三)内控权责界定难点

国企财务内控工作须明确和界定各个责任主体的权责,避免相关权利在执行时存在矛盾冲突,同时应避免相关责任无人承担,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内控体系虽然属于财务业务范畴,但是内控对象和执行过程涉及企业各个方面和全体人员,因此权责的准确界定难度较高。如果权责的界定不够清晰,就会影响内控体系的执行结果,造成企业抗风险能力不足,容易发生腐败、违法违纪等行为,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和严重阻碍[3]。

在企业转型发展中,国企的所有权归属较为复杂,因此,财务内控体系要全面考虑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并制定规范。如果权责界定不清晰,则容易导致企业管理混乱,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四)监督内控风险难点

内控工作须全面实施监督,积极落实风险控制。但在监督执行上,目前仍存在不利因素和问题,定期评估机制和日常监督没有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此外,内控管理监督更多是在事后分析和总结风险因素,即损失出现后去评估风险或进行补救,在事前或事中对风险的预测及应对能力不足,给企业发展带来了阻碍。

同时,事后的风险复盘没有关联风险预警等内容,虽然开展了财务内控监督工作,但财务内控中的风险监督难以对风险隐患实现事前预警或事中控制,降低经济损失的能力有限,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财务内控的综合作用。这种工作困境是风险预测和控制缺乏系统性、风险监督体系不完善造成的。

(一)完善财务内控制度,调整内部组织机构

企业开展财务内控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和完善财务内控管理机制。机制的建立要结合国有企业的经营实际与发展需要,深化企业管理层和各部门对内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全面考虑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对应的职责及工作范畴,并制订相关的计划。同时要实行责任分配制度,实现权责统一,促使相关人员遵循和支持财务内控管理机制落地,为其有效实施提供所需信息,保证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和不断完善。

其次,企业要科学设置内部组织机构。一是与企业经营发展和工作需求相契合,推动内控管理执行;
二是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权利与义务分配清晰,避免出现职权重合、交叉或空白的现象;
三是保证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包含企业所有机构及部门,明确划分各机构及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共同遵循企业财务内控管理要求,各个机构及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确保财务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5]。

(二)培养财务内控意识,有效落实内控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常用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包括四种:一是财务状况分析法,指管理人员分析企业财务状况,衡量财务指标的风险大小和发生概率;
二是风险清单调查法,指管理人员基于预先制定的风险要素识别风险,及时补充新的风险要素;
三是故障树分析法,指管理人员以图解方式分析和调查损失发生前失误事件的情况,然后作出科学合理的判断;
四是专家调查列举法,指管理人员分类列出企业面临的财务与非财务风险。

每个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特殊个体,因此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识别方法尤为重要。企业管理层应该深入思考,根据国家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指引,选择不同的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识别体系,并有针对性地建立和落实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各项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财务管理应该加强监管职能,增强人员的监管意识,提升财务核算质量,强化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心。同时,财务管理流程要与内控制度相契合,确保财务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三)提升内控执行力,丰富内部沟通渠道

1.优化控制活动执行效果

国有企业要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力,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一是全方位控制所有部门及业务模块,同时对授权审批、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
二是对不同业务开展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设置内部控制权限,将应用结果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基层人员的责任意识;
三是在制度中明确责任,梳理各部门职责,根据经营发展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消除监管的“真空地带”;
四是实施严格的预算管理,秉持“没有预算不立项,没有预算不开支”的原则,层层分解全面预算目标,落实预算单元的责任,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五是结合经营变化不断完善内控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评价,并及时予以调整和修订[6]。

2.加强渠道协同,完善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建设最终是以信息化手段将业务流程固定在信息系统中,利用信息系统加强对经济业务的控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既可减少人为操纵,又能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办公效率。需要考虑的前提是,国有企业现有系统是否已经较为完备,可以搭建“桥梁”实现信息互通,加强渠道间的协同;
思考如需重新构建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否满足国企的实际需要,其使用效益是否比“搭桥”的效益高等问题。

另外,内部控制信息化并不等于直接购入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新建的内控信息系统既要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又要符合企业实际运转的机制流程,确保其提供的信息数据真实完整,需要时间去磨合和完善。如果企业已有的业务信息系统已经较为成熟,可以从打通各业务信息系统的“桥梁”方面考虑整合,这样既能方便员工继续使用,又能避免推翻重来花费的磨合时间成本。同时,还可保证财务数据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有助于管理层制定正确的决策。

(四)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发挥内部监督审计作用

1.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第一,企业的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它主要对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进行监督检查,同时评价其有效性。企业要突出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保证审计的绝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制定内控的各项监督制度,明确各责任主体的监督职责,建立责任矩阵和日常监督机制,并形成报告,及时通报报告中揭露的问题,通过报告不断完善和及时整改内控工作,并将针对内控的合理化建议提交至企业管理层。

第二,在当今数据经济时代,为了提高企业的内控效率,应搭建智能信息平台,建立一套与企业相匹配的信息系统内控机制。要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在建设系统之初,审计部门应审查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是否符合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整体费用预算、预期达成效果等。二是审计部门要合理地评估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时的实际运行效率和实际运行成本,进而评估该信息系统的实际价值,即能否帮助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三是审计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应发挥本身的监督功能,实时监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通过审查整个系统的内部环境及系统参与者的工作情况,严防信息泄露或被篡改。四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审计部门逐渐衍生新的业务方向,督促企业有关部门研发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职责也将落在审计部门的肩上。

第三,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内控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和检查,对内控的运行情况特别是缺陷进行评估,不断调整、优化并逐渐完善内控体系,使其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

第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性建设。从企业各条线选拔优秀人员开展组建工作,并设置岗位所需的相应权限。同时,对审计人员加强行为规范约束,提供专业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2]。

2.强化内部监督审计的作用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搭建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对重点项目及资金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建立各内控渠道主体沟通协同机制,及时共享和传递有效信息,形成监督合力。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将事后监督审计逐渐前移,重视事前与事中的监督检查,实现科学预警和风险规避,推动内控监督体系工作常态化。此外,还可通过扩大监督范围、加大监督力度、有效运用监督结果,加大追责和整改力度,充分发挥内控监督体系职能,使全体员工牢固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将内控嵌入日常工作中,有力推进国企内部控制工作开展。

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应持续加大内部控制培训力度,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责任意识,提升财务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内部控制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不断发现问题,优化流程,健全制度。此外,应有效运用内部监督审计来对内控体系进行查缺补漏,科学规避各项风险,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效能,创造良好的现代国企管理环境,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财务体系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环球时报(2022-08-20)2022-08-20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中智能化信息系统的运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6期)2022-04-18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当代陕西(2022年1期)2022-03-09基于信息系统的计量标准管理科学与财富(2021年35期)2021-05-10基于项目化+翻转的物流信息系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现代信息科技(2021年21期)2021-05-07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财讯(2018年12期)2018-05-14“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

推荐访问:内控 有效性 企业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