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工作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启示——以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例

吴春红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6)

湖南是一个有着50 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近年来,各地围绕“大力推行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将推广普通话工作纳入教育扶贫,取得了可喜成就。通道县是全国侗族自治县中侗族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之一,是党的十九大后湖南省扶贫办确定的深度贫困县,从基层实践视角出发,该县的推普工作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的价值启示。

通道县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最南端,总人口23.98 万人,有侗、汉、苗、瑶等14 个民族,其中侗族约占总人口的78.3%。通道县经济底子薄弱,教育事业发展步子不快,文化水平落后,除历史原因之外,其根本因素在于民族内部语言不通,教育质量偏低。1985年通道县在纯侗族地区实施侗、汉双语文教学改革,调动了侗族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1998年全国第一次大面积“推普”之后,通道县民族群众在交流上主要还是以各自片区的方言为主,但说普通话的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2014年通道县教育局正式承担语言文字工作,普通话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2018年通道县紧密结合县情,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普纳入脱贫攻坚的批示精神和《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全县普通话推广快速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通道县各民族之间架起了沟通交往的桥梁,成为助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纽带。2020年2月,通道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一)建立了以普通话推广为基础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全国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关键期。通道县委县政府立足于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县情,作出了教育扶贫决策。教育局深入全县11 个乡镇反复调研把脉县情,了解到县域方言比较浓厚,普通话应用氛围不够,孩子们在家庭和社会中习得普通话的机会比较少,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体系中师资本身的语言素养有待提升,孩子们在学校习得普通话的条件和氛围都有待改善等实情,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工作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建立了以普通话推广为基础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层次相衔接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配套制定全县学校在职除语文教师之外的文科类教师普通话抽查前提升培训及测试方案,积极配合全省除语文教师之外的文科类教师普通话水平省级抽查,不断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全县推普扶贫工作深入开展。

(二)基本实现了根据扶贫对象、贫困程度不同而实施的分类精准推普

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实施精准扶贫战略,这是针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而提出的。通道县委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以“精准推普”带动精准扶贫的政策方略,致力于缩小普通话普及率的城乡差距,重视在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家庭中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按照不同区域群体、不同扶贫对象和贫困程度建档立卡,分类施策推广普及普通话。主要是根据通道县九镇二乡贫困人口普通话普及程度、方言特点和少数民族语言特点进行分类培训。

例如从普通话普及程度来看,大高坪乡、独坡镇是当地普通话普及率排在最后的两个乡,2019年普及率不到50%,县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接当地乡镇教育扶贫工作,将这两个乡镇列为普通话推广的重点,以村为单位建档立卡,对建档立卡户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普”培训,同时根据方言发音、口头文化发音、地方普通话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从贫困程度来看,在推普年度工作计划中各乡镇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分为一般贫困人口、集中特困人口分别进行普通话精准帮扶,并将这一措施与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政策相结合,将精准推广普通话工作落地落实。

(三)重点实施以点带面,利用旅游优势资源及产业链深化普通话推广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道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少数民族人文资源、红色革命地历史资源等优势,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思路,开拓创新以旅游扶贫为主,其他扶贫模式并存共荣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十三五”期间,通道县“旅游+扶贫”工作经验已经在省市多次推介,先后承办湖南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 周年、央视“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等重大活动,“神奇通道·好运侗乡”已经成为响亮的三湘名片。此外,通道县特色农业稳步发展,新型工业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推动农特产品上行交易额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旅游扶贫为重点,实施以点带面,带动人文交流深度融合,促进深化普通话推广工作,由语言共享促进就业创业机会共享,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社会资源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当地群众,为通道县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带来“语言红利”。

(一)推普工作融入教育扶贫是阻断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推手

一般来说,贫困代际传递主要是指在家庭内部父辈将贫困和导致贫困的因素传递给下一代,父辈贫困境遇的过程在下一代重复出现,并形成一个闭环。从社会学角度看,贫困及导致贫困的相关因素在代际之间的延续,会导致其社会阶层和地位的固化。贫困代际传递是我国由决胜脱贫攻坚阶段衔接到乡村振兴发展要持续关注的贫困问题,一般是具有政府依赖性、福利性、代际性的永久贫困。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一般认为人力资本、财富资本、社会资本是影响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其中,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教育又是影响人力资本的众多因素中阻断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是减缓贫困代际传递最为有效的措施。

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语言扶贫宣言》曾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打破地区隔阂、传播信息和技术的工具,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基础。”语言扶贫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提升学习者的能力水平,推普工作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教育是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语言认知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力推手。从通道县推普工作经验来看,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强化推普工作融入教育扶贫的政策普及,推动贫困家庭提高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让一大批未成年人得到了良好的知识启蒙,从而得到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技术的有利机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带动增长了贫困家庭经济收入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点在推动少数民族贫困群体全面脱贫、促进乡村振兴建设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一方面体现在少数民族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上。通道县将推普工作与精准扶贫政策紧密衔接,对语言文字能力差、贫困程度高的家庭建档立卡,重点推进语言文字的教育培训,帮助少数民族贫困户掌握普通话和当地的汉族方言,扩大他们的交际范围,引导学习现代网络技术,更好地融入城镇化与现代化,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收入,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进而促进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另一方面体现在少数民族家庭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上。由于语言不通,少数民族家庭对当地干部传达的文件精神和政策指导经常会出现偏差,消息传达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语言扶贫,通道县九镇二乡普通话普及率得到较大提高,干部群众沟通越来越通畅,民族交融、交往大大增多,贫困人口对国家扶贫政策学习更加主动自觉,创业干劲更足。尤其突出的是少数民族贫困户在通道县旅游扶贫政策中充分享受了语言红利,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总而言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普及,将推普工作融入教育扶贫政策,有助于当地扶贫政策的落实,有助于当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阻断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

(二)推普工作联结民族语言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关键举措

通道县的主体民族为侗族,因此侗语是优势语言,通道侗语以陇城话为代表,属于南部方言第一土语。在改革开放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侗语的地位较高,使用广泛,侗族聚居区一律使用侗语,杂居区以及集市上的交易也大多使用侗语,通道其他民族许多能听懂侗语,也有部分人能流利地使用侗语进行交流,侗语是通道各民族的首要交际语言。改革开放后,汉语影响力不断增强,通道汉语已经取代侗语成为首选公共交际语言。通道境内老百姓大多是多语种人,他们在自己的家族内部说自己的母语,在集市等公共场合会说侗语,到了政府等正式场合又会转为通道官话。一般在公共场合经常使用通道官话、在与侗族群体交流时通道官话与侗语混合使用。总体而言,通道人的多语能力及其分工使用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随着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区本民族语言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生活快速密集交往交流的需要。少数民族个体必须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提高民族素质,才能促进自身发展。

通道县教育局充分调研当地民族语言特点后,从1985年就开始在纯侗族地区开设侗汉双语教学实验班,通过“双语教学”克服语言障碍,在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的同时,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之后随着普通话工作的深入推进,通道九镇二乡的普通话普及率逐年提高,其中双江镇已经超过80%,跟汉族人杂居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以及中年人,基本上已经能比较流畅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加上媒体资讯越来越发达,普通话也迅速地对通道境内各语言产生巨大影响,已经深入通道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外打工和就读的年轻人基本上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沟通和交流。

普通话和少数民族语言合理融合使用,充分发挥了语言之美、文明之美。随着通道县推普工作不断深入,地方语言与普通话融合创新,民族群众语言应用能力越来越强,参与和融入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的自信和自觉明显增强,综合素质也越来越高。

推普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已经成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其乡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让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稳定。

(三)推普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般来说,贫困落后地区是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其推普工作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湖南通道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受语言障碍制约经济发展的少数民族县,由于语言不通进而造成故步自封、观念落后、技术能力低的恶性循环,增加了贫困群众的脱贫难度。通道县通过建立普通话推广的长效机制,实施分普及程度、贫困程度精准推普策略,并以旅游产业以点带面深入推进推普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学习和提升为主体的教育,重点提高当地领导干部、学校校长、驻村干部等脱贫意识和脱贫能力,重点培训18—45 岁青壮年劳动力语言文字能力和水平,从各个层面营造良好氛围彻底拔除“穷根”。当地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掌握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激活了内生发展动力,进而提升了知识文化水平和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了这个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通道县推普工作实证研究表明,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衔接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扶贫是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重要举措之一。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20 字总要求,从通道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产业融合发展、狠抓“三农”工作、坚持城乡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强化社会保障、繁荣文体事业等领域的实践来看,推普工作在助力乡村振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表明,国家总体国民收入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语言种类多、语言不集中等语言方面的因素影响。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2022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中指出:“聚焦民族地区实施推普攻坚行动”“聚焦农村地区实施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为如何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计划指明了方向。通道县推普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建设,是国家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县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性和桥梁作用,踏上扶贫“语言大道”,紧跟政令,激发内生动力,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奔向小康社会的缩影。乡村振兴对农村语言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增强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能力,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语言文字事业继续向民族地区攻坚。

当前,“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明显的短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与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之间的矛盾问题。语言问题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考虑的一个根本性、长远性的问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通话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将进一步助力其夯实产业基础、工业支撑、人文融合,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步伐,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行稳致远、社会大局安定和谐。

猜你喜欢 代际侗族普通话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新世纪以来的“代际之分”与“代际之争”
——论代际批评的“有效”“有限”及其意义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2期)2022-10-21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心声歌刊(2022年1期)2022-06-06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文化产业(2022年2期)2022-04-03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电影评介(2021年24期)2021-05-01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文萃报·周五版(2020年5期)2020-08-04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教育文化论坛(2019年1期)2019-09-10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学苑创造·A版(2018年9期)2018-10-22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旅游纵览·行业版(2018年9期)2018-10-17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环球时报(2018-04-20)2018-04-2017时代英语·高三(2014年5期)2014-08-26

推荐访问:通道侗族自治县 贫困地区 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