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数学教学

仲彩娟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 212110

教材是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编者经过多重实践、挑选、精心设计而成的精华.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作为教师,如何领会教材的内涵,让教材为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更多有趣、可操作、具有探索性的服务,是笔者近年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新课标提出:“数学学习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1]因此,编者编排教材时遵循了“情境—模型—运用”的顺序,先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交流中认识新的数学现象、建构新的模型,再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因此,教师应该深度理解教材,并灵活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让教材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但是,教材所编排的内容是根据大数据分析而来的,有些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有所偏离.鉴于此,教师可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变,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具亲和力.

案例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教学.

教材(苏科版,下同)提出用“两片莲藕”进行观察与思考,细细琢磨发现,编者这样安排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发现两个规律:①即使是两个全等的图形,也不一定是轴对称关系;
②引发学生学会自主探寻对称轴与对称点的方法.

根据教材来操作,会发现莲藕具有季节性,难寻;
莲藕片的孔比较多,操作不那么便捷.笔者在揣摩了教材的实际意图后,将教学活动改变如下:

如图1所示,桌面上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有一个锐角为30°,若将一个与它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摆放成与原三角形成轴对称关系的位置,该如何摆放?

图1

教学活动:

(1)动手剪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为30°),在桌面上摆一摆;

(2)思考:①将两个三角形随意摆放,是不是能成轴对称关系?②当两个三角形摆放成轴对称关系后,对称轴该怎么寻找?对称点又怎么寻找?③小组交流,观察同伴的摆放方法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剪出全等三角形并摆放的过程,比教材中摆放莲藕片的活动更具可操作性.此设计是笔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虽然教学过程变得简单、易操作,但并没有降低教学目标,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因此,这是理解教材后的一种创新.

该教学活动的设计,具有以下优点:①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②在桌面上摆放三角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③学生在操作中积累经验,培养想象力;
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当然,教材的结构体系、教学顺序与内容编排等都是经过编者反复打磨与精心编写的.因此,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时,需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方法、目标等,以免偏离原有教学目标.教师只有深度理解教材,经过深思熟虑后才能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

教材呈现的是书面化共性内容,而课堂教学呈现的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怎样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合理的师生互动对话,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也是一门艺术.将单调的数学知识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尤其是将一些内容转化为问题,能驱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中,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2].

案例2“角”的教学.

教材给出的文字是:“阅读以下画角的方法,根据步骤用圆规与直尺画∠ABC=∠A′B′C′.”若按照这个步骤进行教学,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出现“一教就会,做题即忘”的现象.

为了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灵动,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画一个角等于另一个已知角的方法,笔者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几个活动板块,让学生共同探讨,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1.用量角器画角

活动过程:①说说怎样用量角器画出60°的角;
②学生操作:若已知∠ABC的度数,怎样用量角器画出∠ABC=∠A′B′C′;
③思考:量角器可画出多少度的角?结论:强调量角器可画0°~180°的任意角.

2.用一副三角板画角

活动过程:①说说怎样用一副三角板画75°的角;
②通过合作学习,画出15°的角;
③引导学生探索角的位置关系;
④思考:用一副三角板能画出多少度的角(考虑角与角之间的关系)?结论:能画0°~180°所有与15°呈倍数关系的角.

3.尺规画角

活动过程:①回忆怎样根据一条已知线段画与它一样线段的操作方法,引出尺规画图法;
②思考并表征:怎样发挥尺规的功能作图;
③教师点评,重点关注确定终边上点的方法.

完成以上教学过程后,教师再次提问:“怎样画一个75°的角?”要求学生先回顾以上的作图过程,画角时重点关注如何找到终边上的一点.学生探究画角的方法,利用尺规作图的过程,实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等教学要求.这种转化教材的教学方法,完美地避开了教材的刻板性,彰显出教材运用的灵活性.

观察初中数学教材,会发现除了正文部分的内容外,还有一些知识链接、数学活动、内容解读、阅读等.不少教师对这些非主流内容,选择视而不见.其实,编者既然在教材有限的版面内设置这些内容,一定有其道理.实践证明,充分利用这些教材的“边角料”,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案例3“图形的平移”的教学.

教材中,为这部分教学内容配置了两幅图,分别是:①人站在电梯上,电梯在向上移动;
②操作间传送带上的物品,沿着一个方向传送.在这两幅图后附上问题:请列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教材如此编排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与其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图片,认识平移的现象.其实,学生在小学时期就接触过简单的图形运动问题,不论是对图片的认识,还是列举生活中平移的事例,对他们来说都毫无挑战性.

鉴于此,笔者以教师参考用书中链接的“课程资源”为切入点,该链接的内容是:南京江南大酒店利用平移技术,将整个酒店成功地平移了26米.

教学过程:用多媒体展示江南大酒店的样貌,并介绍该酒店的运营情况.提问:这是一个质量好、盈利丰厚的酒店,现在遇到修路,需要拆迁它,我们有什么办法能将它完整地保留下来?

学生合作学习,在交流中产生了各种解决办法,诸如联系相关部门将路的位置移一点,免除拆迁;
将酒店打包,整体移动;
建立天桥,绕过酒店,等等.在学生表现出浓厚的探究欲时,笔者揭晓出该酒店最终完整保留的方法(平移),并利用多媒体展示平移后酒店的状态.所有学生都被平移技术所震撼,由衷地感叹平移对生活的巨大影响.笔者趁学生兴致盎然时提出了教材中的问题:请列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事例.

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将传统的“教”教材转化为更具现实意义的“用”教材,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方向,也是优化数学教学的必经之路[3].

综上,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与教材相比,教学内容更具有广泛性与灵活性.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材,灵活变通,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产生探究行为,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画角量角器轴对称 《轴对称》巩固练习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0年10期)2020-09-10顺学而教,让学习真发生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20年9期)2020-08-11《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人物画报(2020年33期)2020-03-14试谈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教师·上(2017年10期)2017-12-11谈学生作图经验的积累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7年8期)2017-09-05“思考”是一粒种子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年14期)2017-07-20量角器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2017年4期)2017-06-13“轴对称”复习点睛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2017年1期)2017-03-25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初中生世界·八年级(2016年10期)2016-09-10认识量角器学苑创造·B版(2015年11期)2016-01-13

推荐访问:数学教学 灵活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