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策略

刘艳

发展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美术鉴赏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术鉴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美术鉴赏中感受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教师可以将美术鉴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美术鉴赏素材,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美术鉴赏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美术鉴赏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学校与教师共同努力,加强美术鉴赏课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水平,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快速发展。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教学环境的限制,学校领导和教师会更注重于学校的升学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力度较低,学生也会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专业课的学习上,甚至在美术鉴赏课中学习文化课知识,不重视美术鉴赏课程,导致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方面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越来越重要,加强美术鉴赏教学是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美术教师应直面这一挑战,加强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了解美术的文化背景,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在美术鉴赏方面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性格差异。目前许多教师对于美术鉴赏的重视程度较低,没有深刻把握美术鉴赏的意义,导致学生在学习美术鉴赏是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并且大部分学校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都比较低,在美术鉴赏方面开设的课程较少,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

(二)学生无法将美术鉴赏应用到实际

目前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无法将美术鉴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目前大部分的美术鉴赏课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往往在课堂中处于被动位置,教师无法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美术鉴赏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也难以帮助学生将美术鉴赏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应学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美术鉴赏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核心素养。

(一)深挖教材内容明确教材目标

美术鉴赏教学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美术作品的鉴赏,这就需要教师对美术鉴赏的教材内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新课标要求学生所掌握的核心素养业务与教材中的内容相符合,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深挖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带领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并感悟其中的深意,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和总结能力。

1.整合教材内容单元化教学设计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善于整合教材中的美术鉴赏内容,这是指教师要敢于要打破美术教材的内容结构设置,将教材中的内容合理地进行再排序,对内容重新整理归纳并确定不同的主题单元,从而形成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大局观。首先,教师可以根据美术教材中的不同作品的类型做出合理的分类,并为其制定不同的主题单元,从而以鲜明的主题单元引导学生进入美术鉴赏活动中,帮助学生学会梳理分析的美术鉴赏方法,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其次,教师在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时,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为其选择合适的美术鉴赏主题单元。教师还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适合其综合素养形成的单元化教学。在美术鉴赏单元化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鉴赏过的美术作品,感受其中的美术语言和寓意,教师还可以利用中外画作对比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合理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表现力很强的作品,让学生在讨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收集生活鉴赏素材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所以教师要拥有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鉴赏素材的能力,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鉴赏源于生活中的自然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将美术鉴赏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够为美术鉴赏课提供更多教材之外的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的美术鉴赏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美术鉴赏中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美术现场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抓住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独特作品,将美术作品与生活结合起来,同时在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老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到画作的重点,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思考中西方美术作品的不同,从而提高学生在美术鉴赏中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带领学生鉴赏《放牧》这一艺术作品时,由于《放牧》是一幅雕刻岩画,主要材料为岩石,教师可以提前在生活中寻找形状各异的岩石,先引导学生了解在中国古代岩石在人类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岩石作为中国艺术史上最早的画布,鉴赏岩石雕刻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岩石雕刻艺术作品,使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感悟,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鉴赏思维。

(二)设立文化鉴赏情境培养学生鉴赏力

美术鉴赏需要学生利用视觉以及其他的感官体会美术作品中的深刻寓意,教师要帮助学生在美术界中有主观欣赏,上升到理性鉴赏,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借助多媒体工具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作家创作美术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际遇。首先,教师在选择美术作品时要为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情境,提前为美术作品的鉴赏活动做好准备。其次,在呈现美术作品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除了静态的图片鉴赏之外,还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学生展现艺术作品。视频形式的美术作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画展现场的第一视角视频,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第二种是镜头录制的美术作品,给学生带来动态的视觉盛宴。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多种视角的美术鉴赏帮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含义,要是可以在美术鉴赏课堂中根据美术鉴赏的主题,使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在组内讨论,共同分析美术作品的表手法,艺术效果以及其中的寓意等,引导学生走进美术作品的世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引导,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开放性的交流,引导学生将鉴赏角度加深,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三)重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考传授理论知识来完成,要真正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审美和美术文化知识含量,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传统的美术鉴赏课由于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以及教师与学校重视程度低,主要以教师传授理论知识为主,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得到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中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美术作品的魅力,感受美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和将精神内涵,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对美术鉴赏课的兴趣,从而更加容易主动积极地进行美术鉴赏活动。

1.开展美术单元化鉴赏活动

美术单元化鉴赏的教学帮助学生将美术鉴赏能力运用到生活中,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单元化鉴赏课时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实践部分。除了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美术鉴赏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美术馆或者其他地点进行实地的参观和写生,鉴赏不同的美术作品,在实践活动之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实地欣赏的美术作品展开讨论会,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美术鉴赏的班会,让学生分享存在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美学鉴赏素材,同时让其他学生对素材做出鉴赏和分析。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创造具有美术鉴赏价值的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术鉴赏的意义。

除了这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将美术鉴赏的学习内容融入到实际校园生活中,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生活的前提下自由装扮教室,定期组织学生设计具有独特风格的板报,通过这些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放松学生的身心,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美术鉴赏的意义。

2.加强美术生活训练

加强美术单元化鉴赏课的开展效果,要将美术单元化鉴赏与生活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在美术生活中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践中的操作丰富学生的美术鉴赏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民间风俗,制作与民间文化相关的艺术作品,让学生在感受民间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物的美,通过带领学生了解建筑物的外形以及室内设计,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了解装饰文化,多角度的欣赏艺术。最后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家庭或者农村,在乡村中寻找灵感,回归自然,感受真实生活中的美术,从而领略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同时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寻找灵感制作具有美术鉴赏意义的作品,提高学生的美术建设能力。

生活中具有美术鉴赏意义的物品有很多,在开展中国古代园林鉴赏的课程中,可以提前要求学生参观所在地的园林景观,或者在网上搜集园林艺术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对园林艺术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讲解园林艺术的文化背景、园林的艺术结构以及相关知识后,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工具制作园林微景观,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美术鉴赏思维。

(四)结合课堂主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进行美术建成的教学中,要结合课堂主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位置,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人传授知识,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课堂中学生的主导位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在美术鉴赏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位置制定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探索能力,打破手机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从生从理解艺术 ,激发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思考与联想。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讨论中。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美术情境,营造良好的美术鉴赏氛围,环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完备的美术鉴赏环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主题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喜好和心理特点创设合适的艺术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主动地思考其中的美术内涵。创设美术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实物展示,实物展示更直观、具象地向学生展现美术作品,给学生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实际感受,但部分学校由于场地限制和道具不足,无法做到实物展示,这是可以采用多媒体形式,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艺术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与美术作品进行深度的感情交流,从而形成独立的美术鉴赏思维。

(五)以基本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在美术单元化鉴赏课中,教师要注意转变教学(模式),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美术鉴赏的兴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他们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交流,形成更加完整的美术鉴赏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术作品含义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深层的眼光看待美术作品,为他们日后独立鉴赏美术作品做好准备。首先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态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适合其发展、利于学生接受的基本问题,由于基本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没有标准的答案,针对性更强,逻辑性也更清晰,更利于理解核心概念。从而帮助他们更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作为主导,协助学生进行美术单元化鉴赏,教师可以按照性格不同、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差异以及学习水平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美术作品的鉴赏,在小组中,使沟通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其他组员将鉴赏角度加深,总结出更加完善的鉴赏结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总而言之,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美术鉴赏教学,首先要认识到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挖教材内容,分别确定主体来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整合教材鉴赏内容,确定单元化教学,收集生活中的鉴赏素材,以基本问题为导向,帮助学生体会美术鉴赏的意义。设立文化鉴赏情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要重视美术鉴赏活动中的实际创造能力,开展各种美术鉴赏活动,加强学生的美术生活训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开展多样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确保美术鉴赏课的顺利展开,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鉴赏能力美术作品美术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1年47期)2021-06-29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6年71期)2016-09-20喜欢的话公务员文萃(2015年9期)2015-09-29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09年4期)2009-08-19美术作品艺术百家(2009年1期)2009-03-24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台湾当代美术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

推荐访问:素养 探究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