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融合育人的创新研究

吴 晶

(湖南开放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劳动教育在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职院校通过为高职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有利于使高职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思想,促进高职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志愿服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可将二者进行融合。

(一)劳动教育

开展劳动教育必须要把握基本的育人导向,高职院校应通过落实劳动教育活动,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尊重劳动行为,增强对于基层劳动人民的情感;
劳动教育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与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发展规律,学校需结合高职学生年龄特点,兼顾手脑,安排劳动实践活动的同时,注重高职学生的体验,确保坚持适度、安全的原则。劳动教育应能够体现出新时代发展特征,不能忽视产业变革与科技发展给劳动带来的影响,树立产教融合的理念,及时升级劳动教育方式,使高职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合法诚实劳动的意识,注重创造性能力的提升。

(二)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通过服务大众来促进社会稳步发展的行为被称为志愿服务,其主体是志愿者或者志愿组织。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需要利用自己的善心、资源、技能与时间为社会、社区提供非职业化、无偿、非营利的服务。联合国认为志愿精神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团结、服务来使世界发展得更美好。志愿精神体现了联合国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表现形式之一。海外服务、应急救助、大型赛会、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与扶贫开发等都属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的功能有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动社会动员与社会教化等。

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核心理念上,志愿服务追求不求回报,高职学生可以在这种崇高的精神引领下,全身心地投入劳动活动中,更深刻地明确劳动教育的要求。志愿服务中的社会实践、文明督导、助老扶幼以及环境保护都能够给高职学生提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机会,二者的实践性都比较强,需要参与实践活动实现教育与服务目标。

职业教育处于当前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职业院校需在储备技术技能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工作中发挥作用。劳动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在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主要通过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以及顶岗实习等工作培养高职学生劳动技能,使高职学生成长为技能型劳动者。在“五育”教育方针的指引下,职业院校加大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也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挑战。不仅要提高高职学生技能操作水平,还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志愿服务能够良好地兼容劳动教育目标与德育目标,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与高职学生成长目标相结合。当前,不少职业院校在劳动教育环节并未有效整合专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导致劳动教育出现窄化的现象。也有教师淡化了劳动教育的作用,错误地认为劳动教育只属于辅导员的工作范畴,甚至有的学校已经出现劳动教育形式化的趋向。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可作为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体现劳动育人的教育理念,给高职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一)高职院校在志愿服务中进行劳动教育的现状

高职院校可组织高职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对劳动教育课堂的有效延伸,通过设置实践环节使劳动教育更加完整。高职院校中的高职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有着较高的参与热情,能够认识志愿服务具有的育人功能,正确看待志愿服务对于自身发展的价值。学校一般会制订一定的激励措施来动员高职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但大部分高职院校选择激励标准过于单一化,不能体现出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之间的差异。从激励方式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加分的方式来激励高职学生,同时将班团干部选拔等评优评奖活动与志愿服务表现挂钩。但高职院校在志愿者培训方面的投入比较少,培训覆盖范围有限,未与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二)志愿服务中欠缺劳动教育导向

高职院校为高职学生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多在校、院、班各级团组织的领导下,由高职学生进行自治管理。无论是定期的志愿服务还是临时性的志愿服务,学校大多只负责团队管理与前期组建工作,而服务方更多地关注服务质量与服务任务的完成度。志愿服务团队在产生特定服务需求时,临时组建志愿者队伍,完成任务之后便直接解散队伍。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教育作用被弱化,高职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只顾完成组织或者相关单位布置的任务,并没有实现积累知识、强化劳动技能与形成劳动品质的自我提升目标。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团队应当转变认识,有效解决志愿服务中劳动教育缺位的问题。

(三)志愿服务中未有效落实劳动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在参与到帮扶弱势群体、大型活动服务以及社区劳动服务等志愿活动时,主要为服务方提供简单的基础性服务,很少会涉及所学的专业知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没有给高职学生设置培训的环节,大多采用直接上岗的模式,即使开设培训,也基本是以志愿工作岗位为核心的基础技能方面的培训,没有在服务过程中开展发展性培训,完成志愿任务后,也并未及时组织总结性培训。学校考核志愿服务质量时,指标单一,只考查高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长短,并未有效考查服务质量。高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后,只完成了服务任务,自身发展需求未得到满足,劳动教育目标也没有得到有效实现。

(一)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应通过劳动教育课程完成理论教学任务,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为参与志愿服务做好思想准备。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对于其行为发挥指引作用,因此要通过课堂教学来转变高职学生的思想意识,使其正确认识劳动对于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理论教学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科学的方式来帮助高职学生转变对劳动的态度,明确“劳动创造一切”的道理,摒弃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能够主动、积极地参加劳动。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教师可加入志愿服务相关内容与高职学生所处专业的技能知识,使志愿服务进入课堂。学校需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与年级提供合适的劳动课程方案,通过设置必修学分,来确保高职学生的出勤率。高职院校还可为高职学生开设关怀弱势群体、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抗疫防疫、乡村振兴、三下乡等多种主题的志愿服务课程,帮助高职学生做好参与志愿服务的理论准备工作,提高高职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专业化水平。

(二)调整劳动教育教材的内容

高职院校为高职学生编撰劳动教育教材时也要注重将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相互融合,确保高职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与学习教材来认识劳动的意义,掌握各种劳动技能与劳动方法,以此更好地参与志愿服务等劳动活动。教材应明确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方法以及考核制度要求。可结合高职院校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情况,完善教材内容。面对当前的防疫形势,可在教材中加入防疫志愿服务相关的内容,高职学生在教材的指引下,能够更高质量地完成防疫志愿服务任务。

(三)建设高质量的志愿服务平台

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志愿服务纳入劳动教育系统中,将志愿服务视作实现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但是还需对志愿服务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化。高职院校可通过构建志愿服务平台系统来丰富劳动教育的实施载体。高职院校既可以搭设志愿服务平台,也可以与相关的志愿服务平台进行链接,高职学生通过注册与登录平台加入志愿者组织,参与志愿者服务中心,学校也可借此来实现对志愿者的规范化管理。如现在各地都在推荐使用的“志愿汇”App(小程序)、志愿者服务网站等可有效解决一部分志愿者的管理问题。高职院校可联合社会力量,共同建设志愿服务合作基地,为高职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志愿服务形式。比如可以与当地的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组建科普志愿团队,高职学生可在课余时间前往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地为参观者提供科普服务。院校将线上志愿服务平台与线下实践基地进行结合,提升对于志愿团队的管理水平,有序推进志愿活动开展、审批、申请与反馈等环节,以此更加规范化地完成劳动教育实践任务。

(四)建立志愿服务团队

为了完善劳动教育组织体系,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有组织、有纪律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团队可根据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自主地选择志愿服务方向,围绕志愿服务项目,在前期开展策划工作,与多方主体进行联系,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顺利实施。志愿服务团队应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组织与管理能力,强化院校志愿服务的标准化程度。不仅高职学生可以加入志愿团队中,教职工也可以主动地通过平台注册成为志愿者,承担起为志愿者培训,为社会服务的责任。

(五)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建设工作

高职院校为高职学生组织志愿服务时,应注重培养高职学生自觉地形成劳动习惯。很多志愿服务都是一次性和临时性的,当活动结束后,志愿服务随之完成,院校没有建立常态化的服务管理与组织机制,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均欠缺连续性。在打造常态化、连续化的志愿服务机制时,学校必须注重激发高职学生对于志愿服务这项劳动的热情,依托现有的志愿服务平台,简化注册流程,同时对志愿者招募与培训制度进行补充与健全,可通过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来辅助志愿者工作,增强高职学生对于志愿者团队的归属感。高职院校应当将志愿服务考核与激励机制进行结合,全方位地通过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等多种方式激发高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与热情,扩大志愿者队伍,以此也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的影响力。

(六)树立即时助人的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要意识到劳动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关键性作用,依托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的双重目标,培养高职学生形成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在服务中自觉形成即时助人的服务理念。院校在选择志愿服务项目时,可贴近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高职学生利用专业优势就地就近提供志愿服务,以此响应五育并举的教育政策,为社会输入更多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

(七)强化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与品牌化

考虑到高职学生当前可选择的志愿服务内容过于简单,类型相对单一,体力劳动占比较大的现状,学校可将品牌建设理念与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相互融合,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与品牌化,依靠院校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优质志愿服务项目。学校应当立足自身独有的办学优势、行业特色与专业特色,优化志愿服务方案,寻求正确的服务方向,在长期的志愿服务实践中积累经验,完善组织形式,创新服务方法,提升服务质量。

学校可依托专业设立志愿服务项目,高职学生将专业技能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借此强化技能应用水平,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同时还能在为他人服务中领悟劳动的意义。正式实施志愿服务前,教师可为高职学生提供培训,使其明确志愿服务的重点内容与重要事项,学校还可邀请专业人士为高职学生开设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讲座,讲述参与志愿服务的经历,分享志愿服务经验,带动更多的高职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参与到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前往农村,参与助农服务活动,利用电商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支持扶贫工作;
旅游专业学生可前往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旅游指导类志愿服务,为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外语专业的学生可在当地举办大型活动时,提供翻译服务,解决外国人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的障碍;
护理专业的学生可通过自身掌握的理论支持,参与社区卫生宣传与防疫工作,宣传健康知识,缓解社区防疫压力。高职学生利用专业优势,为社会大众提供志愿服务,实现学以致用,志愿服务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八)增强志愿服务的文化成效

在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环节中,志愿者团队应当注重对工匠精神与劳模精神等优秀文化要素进行宣传,可组织高职学生观看相关教育纪录片,了解劳模事迹,传播劳模精神,向劳模学习。高职学生参与系列教育活动后,能够将自己的个人发展与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在后续的志愿服务工作中,秉承劳模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志愿服务团队可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展开宣传工作,同时形成具有院校特色的文化标志,逐步建立活动章程、制度与口号。在团队内部可建设宣传工作组,为每次的志愿服务活动编制文案,注重文化与先进思想的输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满足志愿者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实现对社会正能量的宣传。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应肯定志愿者的工作价值,结合其在志愿服务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表彰,激发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的内部动力,确保其在志愿服务中真正地践行劳动精神。

志愿服务对于劳动教育有着明显的助推作用,高职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能够真正地认识到劳动的价值。高职院校立足新时代,应更新教育理念,重视高职学生全方位发展需求,明确劳动教育与志愿服务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平台,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优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等措施,强化劳动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奉献精神的优质职业人才。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劳动 志愿者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以志愿,致青春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小小志愿者心声歌刊(2022年2期)2022-06-06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中国新时代 (2022年4期)2022-04-14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被志愿”教育(2017年31期)2017-08-24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高校招生(2017年7期)2017-06-30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育人 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