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楣的版画艺术特色研究

叶健铖(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一)人物背景

北大荒版画学派创始人晁楣先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代杰出的版画家之一。晁楣先生作为一个勤奋、高产的画家,其在六十多年的艺术实践中共创作了四百余幅版画作品,尤其是他的油印套色风景版画及油印套色版画技法,改变了我国当时套色木刻等于黑白木刻填颜色的状况,是对我国套色版画卓有创新的贡献。北大荒版画也成为中国当代版画史上著名的版画学派。美术史论家齐凤阁教授曾撰文道:“晁楣作为北大荒版画的佼佼者,其创作标示着北大荒版画的最高水准,其风格集中体现了这一画派的特色。”

(二)作品产生的环境

晁楣北大荒版画风格的形成离不开以下两个因素。第一,时代背景。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屯垦戍边。北大荒这片瑰丽壮美的土地孕育了晁楣等一批艺术家,也成就了北大荒画派。伴随着时代的更迭、拓荒的号角,一群充满斗志、勇于奉献的年轻人,来到北大荒进行开垦。第二,个人经历。晁楣参军以后,参加了部队的文艺工作团。他虽然在部队,但是没有机会深入生活,对于创作素材的拾集具有一定的难度。当时,农垦局的农垦报要留晁

楣先生当美术编辑。那是当时下放军官都非常渴望的一个机会。但是,晁楣先生拒绝了,他坚决要下放到最基层,越艰苦越好。来到北大荒,晁楣有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这里成为予晁楣创作灵感的源泉。苦中作乐的生活,让他深深依恋着这块土地。这份炽烈而纯粹的感情更深深地凝聚在晁楣遒劲有力的刻刀手法中。

(一)反映时代生活的题材

晁楣的艺术创作风格受不同的社会生活经历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的创作以军旅生活为创作题材,晁楣主要从军人的角度出发进行创作,以叙事的手法创作出一批边防题材的作品。晁楣在部队官兵的陪同下,进入东北地区的原始森林收集素材,创作出了一批以展现东北地区边防部队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该时期创作的作品如《狩猎》等展现了东北地区边防部队包括护林部队生活的真实场景。边防军人在未开发的原始森林一线守卫祖国边疆,展现出了人与自然斗争的精神,也展现出当时动物与大自然、人与大自然相处的情景。根据生活体验,晁楣开始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表达方式。这一时期晁楣已经开始形成以风景为主,加入人物或动物活动情节的艺术风格特色。

图1 晁楣《第一道脚印》套色木刻 30 cm×36 cm 1960年

图2 晁楣《北方的早晨》套色木刻 56 cm×86 cm 1960年

(二)恢宏大气的构图

晁楣作品构图恢宏大气、色彩浓郁、刀法遒劲有力。《第一道脚印》展现的是茫茫的雪原、艰难行进的队伍和他们留下的一长串脚印。在茫茫雪原中,勘测队员背风点火,点火时脸上映着星点火光。这幅画采用对分式构图,画面的主体在右上方,并有一定的倾斜。倾斜的构图凸显出勘探队前进的艰难。画面左下方加入的三株植物使画面更加均衡。色彩以大面积的绿色和黑色为主,大片深沉的墨绿色土地透露出拓荒队伍前行的艰难,黑色的天空和墨绿色的云彩表现了天气的恶劣。

作品画面以冷色调为主,除去勘探队员点烟的火光和队伍中旗子的红色使用了暖色调。勘探队员留下的几道白色脚印与红色的旗子相互映衬,提亮了整个画面。这样的色调处理突出了人物主题,使这部分成为整幅画的画眼。刀法遒劲有力、成熟准确。天空和云彩用大平口刀大刀阔斧地进行刻画,对云彩的处理极其准确,刻画出了云彩飘浮的状态。晁楣对画面中人物形象结构进行了精准的刻画,纯熟的刀法刻画展现了人物的形象与质感。

(三)浓郁浑厚的色彩

北大荒多姿多彩的自然风貌、热火朝天的垦荒生活点亮了版画创作者心中的艺术火种,也孕育了北大荒画派。北大荒画派作品载体主要是套色木刻版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火热的垦区建设生活气息和泥土味好似扑面而来。晁楣用刻刀展现出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变化和屯垦人不畏艰难、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晁楣的北大荒版画作品色彩特点是概括、简练、浓郁而又浑厚。

晁楣1960年的作品《北方的早晨》描绘了日出时分朝霞照耀着金灿灿的稻田的场景,绚烂美丽的朝霞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天空中大块面的朝霞与稻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晁楣用了多达八种的颜色来表现天空的云彩。太阳刚刚升起,天空下方接近太阳的部分用了暖色调,上方用冷色调进行表现。从云彩不同层次的铺垫,展现出北方早晨日出的景象,稻田也用了三种颜色进行表现,分别是橘黄、土黄和黑色,这三种颜色表现了稻子的体积感与光影的关系,内容十分丰富和生动。浓郁浑厚的色调布满画面,犹如置身于这片稻田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当中。概括的色彩以及色彩关系的处理展现了浓郁的色彩效果。

(四)遒劲有力的刀法

晁楣的作品多使用豪迈粗犷的刀法来进行表现,通过刀法的运用,能表现出物体的形体结构与关系,更能表现出作品所包含的情感。这种大刀阔斧、遒劲有力的刀法刻画出了属于北大荒的阳刚之美、雄壮之美。晁楣和其他版画家一样用刻刀展现出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的变化和屯垦人不畏艰难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大师古元先生看到晁楣等人的版画时,不由得赞叹道:“北大荒,北大仓,大画廊。”

(五)壮美抒情的意境

晁楣早期的作品是叙事式的,带有部分文学情节,表现的是垦区火热的真实生活。进入成熟期之后,晁楣的作品格调转向了借景抒情。1979年创作出《长河行》之后,晁楣觉得自己的创作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叙事与抒情上,而应当有新的更高的追求,于是他在版画创作中开始注重哲思的注入。晁楣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应当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而不仅仅具备审美功能。1984年晁楣创作的《松谷》获得全国美展金奖之后,他开始尝试用内心独白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方式创作艺术作品,由此有了后来的《云与影》《路漫漫》和《地久天长》等作品。另外,长期的版画创作也让晁楣养成了一些作画习惯,尤其是在画稿的酝酿阶段,他浮想联翩,最后形成的画稿和一开始的构思有时候是完全不同的。《路漫漫》《天地间》等作品的构图就是这么产生的。现在的作品完全不是现实的场景,而是晁楣先生内心的风景,也是晁楣艺术创作的新目标。他在给作品命名时,常常想要赋予作品哲理内涵以及画外音。

《路漫漫》这幅作品色彩对比强烈、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画面描述的是一人一马行走于大山之上,天空中飘着的似是云彩,随风涌动,也可以想象成起伏的山岭或奔腾的海浪,浪花滔滔。晁楣先生这一时期的作品不仅形式上构成简括、大气磅礴,内容上往往也赋予作品诗情寓意,作品蕴含着哲理,清新深远,耐人寻味。风格转变时期创作的作品,体现了晁楣先生审美趣味的转变。这不仅是晁楣先生对以往的超越,更是其精神层面的深化,给人以来自生活、超越生活的美感和想象力。

艺术创作要反映时代。晁楣的版画大都以风景为主,浓墨重彩,有的作品中不见人物,却让人在版画的天地间看出无形中站立着一个巨大的人,这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在漠漠大荒中构建中华大粮仓的北大荒人,凸显了作者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探索以及对大自然深沉的爱。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使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北大荒的这段生活经历对晁楣整个艺术人生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他用真实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了时代的理想,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晁楣先生的作品传达了那个令人难忘的时代人民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以作品反映时代发展、反映时代的进步、反映时代精神是当时乃至现在都不变的重要宗旨。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题材,是创作具有内涵作品的重要途径。创作不仅要反映时代精神,更要反映对时代、对自然的认知、思考和表达。作品题材需要关注生活、贴近现实。以本土文化为题材的作品,是当代艺术创作者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体现。

北大荒八五三农场的恶劣环境,是晁楣创作灵感的源泉。岁月无声地流过,拓荒者们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却又尽尝了常人无法理解的欢愉。虽然艰苦,但很快乐。苦中作乐的生活,让他们深深依恋着这块土地。这份炽烈而纯粹的感情更深深地凝聚在晁楣遒劲有力的刻刀里。越艰苦,越有斗志,在北大荒能够体验生活,不断地积累生活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反映时代精神。晁楣先生曾经说道:“我们应当注重创作中国特色、中国精神的作品。只有贴近中国人生活状态的作品才是有当代性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看,当年的北大荒版画那种洋溢着时代精神、激动人心的作品是当时的当代艺术。”我们也应像晁楣先生一样,以作品来反映时代,反映时代的进步、反映时代的精神,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在现实的生活中寻找创作题材,从而创作出有内涵的作品。

图3 晁楣《路漫漫》 套色木刻 51 cm×73 cm 1986年

猜你喜欢 刀法北大荒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中国中小学美术(2022年5期)2022-07-07以铜为纸 以刀代笔科学之友(2022年1期)2022-01-25多彩的秋天阅读(低年级)(2021年11期)2021-03-08刀法快乐作文(1.2年级)(2020年4期)2020-09-10不懈开拓谱壮歌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9年8期)2019-10-21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伙伴(2019年12期)2019-01-17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美术界(2018年7期)2018-12-07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武师授徒民间故事选刊·上(2016年12期)2016-11-30用劲刻读者(2016年10期)2016-04-28

推荐访问:版画 特色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