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生课堂交流中品味教师的角色定位

张辽亮

(淮北市太阳城学校 安徽淮北 235100)

王君,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青春语文”教学理念的首倡者,创建教研平台“语文湿地”。北京大学等全国几十所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多次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出版专著19部,公开发表各类教育教学文章上千篇,其中18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教师诊断,收集学生的反馈及教师恰当地激励、评价等,都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把握课程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重视评价的多元化和互动性。教师明确了这些,就有了角色认知,而在教学过程中懂得思考以什么身份出现,便是有了角色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组织实施、课堂情境这三个环节分阶段明确自己的角色,把自己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明代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叙写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其中对雪景言简义丰的白描勾勒,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家国之思和沧桑之念,道出了“痴”意。下面以王君老师教授这篇文章为例,来品味其角色意识。

文言文教学是有难度的,难在古今汉语的差异,难在古人的情境与情势,难在远去的社会背景。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做好脚本是前提。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既要了解作者的时代际遇,又要把握作品的意旨,还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诉求,更要明确课堂教学策略。同时,要理解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为难情绪和陌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有信心学,这样才能整体推动教学,有序实施。

王君老师教授这篇文章时,在导入环节中引发学生的猜想,进而提到写作的境界:惜墨如金,进而精读课文。其以两个方面作为突破口:一是“读”。因为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最重要手段,整个教学环节都是由“读”引领的,朗读的形式可以是虚拟性的,也可以是创造性的,当然常规的朗读样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过程的推进和重难点突破都是以“读”来呈现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了主动性,就有了兴趣,把握了文本的韵味儿,精神十足。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从文本中抓住一个“痴”字价张岱,抓住文本的意旨,轻松地走进了文本学习。因此,“读”的形式选择是为了学生了解文本而选用的教学手段。二是“用”。在“读”的前提下把学习引向深入,推动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在关注文本的起始阶段,教学定位很关键。首先是语言关,接着是描写关,再者是情事关,最难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

从王老师教授这节课的准备环节来看,无论是教学的定位还是教师的“导”,都是匠心独运的结果。把作为教学资源的教师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学生的对话、讨论中提升层次,层层设疑。问题在诱导中被发现,在师生互动中被阐释,在对话中被解决。从王老师这一教例来看,古文与现代文同为语言教学,找准切入点,围绕主问题展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脚本阶段统筹谋划,是可以突破文言文教学这一瓶颈的。孟子说:“资之深,则左右逢源。”王老师的课堂,导入环节设置新颖,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朗读作为手段,以点题追求作为价值引领,一气呵成,相得益彰。从课堂效果来看,王老师无疑是个好“编剧”。

基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实时、适时地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向着既定教学目标的方向演进。基于这两点考虑,教师无疑是课堂的总负责人,是课堂的组织者,既要“导”,权衡教学过程的推进,又要“演”,给学生必要的示范,来诠释文本的意旨。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情,整体把握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既要有层次性,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诉求,实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状态等信息,并作适时、适当的调整。这是基于教学目标设定的需要,也是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策略选择的需要。因此,这个“导演”角色举足轻重。

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例如,她问学生此时的张岱心里在想什么,学生蹙眉紧锁。看到学生此时的状态,王老师接着说:“上课时,老师说张岱心里有寒冰,能找到根据吗?”王老师顿了顿,提示学生看课文和注释,学生恍然大悟,急忙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于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学生再读的环节,先是朗诵,师生简评,再读,找出文中前后矛盾的地方,提高要求,等学生找出质疑“独往”与“两三粒”的矛盾时,学生反复读“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王老师反复指导“而已”的读法,学生终于感觉到“而已”的言外之意。难点的突破,彰显教师“导”的作用。

在品味“痴人”时,王老师让学生用文言文说出“此人”是哪种人,学生给出了“雅兴之人”“豪情之人”“知音”等答案,课堂笑声不断,其乐融融。王老师又问:“‘是金陵人,客此’,张岱不留地址,是否草率?”学生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学生把前后所学内容勾连在一起,深入到张岱的心灵深处。从前文用“崇祯”纪年以及亭中人用“金陵”这一古称可以看出,张岱内心的隐痛,对故国痴心的坚守,是融入自然的旷达,非常人所能诠释的,如此孤独的心境,更不是“舟子”所能理解的,张岱用“喃喃”写出舟子的心声,是恰当的。这是一种执着与坚守,自然非一舟子所能理解的。理解了“痴人”,再引出“痴心”,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了。于是王老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来看这样的古代文人,分析历史情境,结合他们的境遇,点出他们寄情山水的原因。学生明白了他们是在山水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栖息地,找到心灵的净土,从而展现其凌寒独立的人格。

这样,由文本的分析判断,实现了学生由“走进去”目标,从而达到了“走出来”的效果。学生不仅理解了张岱,也理解了像张岱一样的古代文人为何寄情山水的原因,从而多了些人生感悟,对今后学习此类文人的作品又多了一层理解。这个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课堂的能量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语文素养在这样的情境中不断提升。师生互动,生生对话,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融入文本了,形成一个整体,师生对问题的解决充满了期待。教师在“导”的过程中,辅以幽默的提醒,使课程进度有序推进,教师适时调整,学生主动调整、有阅读期待,这是教学的高阶模式。这三次朗读每次的要求都不同,为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做了充分的铺垫。

学生在遇到“拦路虎”时,教师的“导”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此时的课堂,王老师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点拨、引导学生用文本互见法解决生难的问题,注意了教的时机。在学生似懂非懂,渴望被启发时,王老师抓住这个教学时机,对学生适当地诱导,抓住问题关键,一语道破。在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下,实现了由“痴景”到“痴心”的教学突破,这是教学的“真”,层层设疑,以律而行,圆满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只有实现对呈示行为、言语行为、教学时间、教学节奏、问题行为等的有效管理,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

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因此,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比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键,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师既要走进文本,又要融入课堂与学生“打成一片”,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与学生一起互动,使学生愉快地投入,使课堂成为师生共有的舞台,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为他们创造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尽情抒发情感,尽情表现自我,唤醒他们对话的热情。教师要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互动,做一个好“演员”,用心体会学生的喜乐情愁。这对于诠释文本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王老师在讲到“痴”作何解时,师生的对话很有趣味,学生很放松,笑声不断,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学生可以自由地朗读,可以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也可以拖长音调读,伴有动作,辅以神情。总之,学生理解文意的方式是可以选择的。王老师有目的的互动,使学生走向文本深处,其在不知不觉中“演”,润物细无声。在阐释“行痴”时,王老师先让学生想一想大雪三天后的情景,并用一个成语表达。她与学生一起想,又提问学生文章是从哪个感官角度描写的,学生回答后,让学生用一成语概括。这两次活动,都是师生一起合作完成的。王老师接着又提问:“这样天寒地冻的天气里,你会在家干什么?”激发学生好奇心后,学生自然就理解了作者,在此基础上,明白了张岱的“怪异”,从而理解了“行痴”。

对于疑难问题,王老师没有直接讲授,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讲究教的艺术,让学生乐于互动,通过精心设置问题,创设有梯度的问题情境,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把学生带到问题情境中来,有梯度,有层次,使学生真正领悟“痴”的内涵。这种对话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口语交际练习,也是一种有深度的思维训练过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的阅读期待中实现的,这本身也是个探究的过程。整个教学氛围是融洽的,教学流程是自然的,教学效果是本真的。做到了不漏痕迹的“演”,水到渠成的“点”。从这个角度考量,王老师无疑是个好“演员”。

纵观王老师教学的整个流程,她呈现了一节好的口语交际教学课。学生成了“自信的表达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王老师以“编剧”身份,关注文本,无论是以“读”为突破口,还是以“用”为突破口,都把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做了很好的脚本;
王老师以“导演”身份,关注学情,在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首先解决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意愿,再到把话说好,有效、有用地组织语言;
王老师以“演员”身份,关注学生,与学生一起完成一次精神之旅,重视学生的感官体验,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感悟。王老师不仅实现了言语教学,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厚重与深邃,感受到其背后的精神力量与人格尊严。

语文课堂是口语交际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材解读、把握学情阶段,要给予口语交际足够的重视。在课程实施阶段,教师应在尊重学科性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整体性和广泛性,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进来,体察他们的表现,重视学生语言的组织,适时引导、点拨、规范,辅以必要的教学策略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推动课程的进程。无疑,王老师的这节课体现得很充分。

“源学有教,应学而教,教为促学——这就是学习与教学之间内在的本源关系。”由此可见,体察教师角色意识的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做一个运筹帷幄的好“编剧”,一个驾驭文本的好“导演”,一个诠释剧情的好“演员”,这样的课堂才是一部“好戏”。

猜你喜欢 张岱王老师文本 奇妙的旅行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22年24期)2022-06-18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2年4期)2022-05-17有趣的动物作文周刊·小学二年级版(2021年28期)2021-01-04张岱的“痴”的疏狂与孤独语文周报·教研版(2020年11期)2020-05-19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3期)2019-05-28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一个人的梦视野(2016年7期)2016-05-14难忘的“记者招待会”创新作文(3-4年级)(2015年9期)2015-10-22我看《湖心亭看雪》中的痴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5年6期)2015-06-03

推荐访问:师生 课堂 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