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思考

张曼荻

摘 要: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单从文化层面分析,传统艺术中的绘画内容、绘画技术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极具价值,属于世界多元文化内容中必不可少的亮丽色彩。从精神层面进行分析,传统文化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高中生来讲,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极具意义。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助力学生树立价值观,还能锻炼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及创作能力。本文围绕高中美术教学,进一步分析将中华传统文化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相关实践,结合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融合策略,希望能发挥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增强高中美术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美术 传统文化 融合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6.033

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社会思想及不同时期的文化观念。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时代日渐进步,高中生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一定改变,高中生关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为此,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制订的新教材,加入了《中国书画》的模块。美术学科强调鉴赏性和欣赏性,美术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更易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让高中生承担起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重任,不断提高美术修养并加强文化底蕴。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高中时期的学生,面临“高考”,具有巨大的升学负担。在学习过程中,格外重视文化课,而忽略美术学科。同时,高中生多为“00后”,思想极其活跃,个性较为张扬,在成长过程中更喜欢关注新潮的内容,加上平时课业压力大,闲余时间便忽略了学习传统文化。殊不知,中国传统文化对推动高中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作用。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主要可以体现在下面两点。其一,通过传统文化,可以充实美术教学内容。如今,我国传统文化广受西方文化及现代文化的冲击影响,高中美术课内容相对单调,传统文化的加入,可以丰富高中美术教学内容。在现代画、油彩画基础上,融入新颖的美术学习内容,添加山水画、写意画等,以促使高中生掌握更多的绘画技巧,激活高中生美术创作灵感。其二,通过引进传统文化,能提升学生独特的审美判断能力。中国画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在世界艺术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着世界最前沿的艺术家们。高中美术教学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增强审美能力,美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艺术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能够更好地完成情感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魅力。

二、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问题分析

1.高中生学习兴趣不强

如今,高中生过于“心浮气躁”,在美术学习中格外关注实用性的美术技巧,这便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偷懒的现象,甚至有些学生开始反感枯燥的传统文化内容。新时期的高中生思想极其活跃,具有张扬的个性。由于年纪较小,很容易受不良情绪的影响。同时,由于高中生并不理解传统文化,所以极有可能导致其对传统文化产生排斥情绪。另外,高中生缺少自学能力,仅通过时间有限的美术课堂,教师难以面面俱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而学生在课余时间,并不注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导致在后期美术学习过程中,难以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2.中华传统文化渗透难度较大

在高中美术教学时,教师并未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作用,并未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传统文化艺术态度。在美术教学时,教师仅是一味灌输传统文化知识,甚至将美术课堂变成了“历史课”,片面地给学生解读文字表达而忽略了图像层面的讲解,未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传统艺术中所蕴含的独特艺术魅力。众所周知,传统文化艺术作品的种类繁多,体量庞大,学生又接触太少,没有形成知識体系,在理解传统文化艺术方面,具有较大的困难,严重影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能动性。

三、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1.高效应用美术教材,继承传统文化精髓

高中美术教师应对美术教材深入挖掘,从教材出发但不受限于教材,在教学中时刻关注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与高中美术教材加以整合。比如,在《美术鉴赏》模块中,针对我国古代工艺品展开了详细介绍,讲解了陶器、青铜器,而在《工艺》模块中又详细讲解了创造人工制品的手工技艺活动与设计过程,学生在进行模块化学习时,可以感受材料独有的魅力,了解不同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的特质,进而促使学生形成周密思考的意识与能力,不断开发自身潜力,可以令学生动手制作中国传统工艺品,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博大精深。在高中美术《雕塑》模块中,为学生展示了雕塑的造型形态,通过塑造及雕刻等手段,结合不同性质的物质材料,设置立体造型,令学生认识到我国雕塑历史极其悠久,每件作品都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模块内容,可令学生感受人类文明及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展示雕塑艺术历久弥新的魅力。伴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传统雕塑已被一些人“抛之脑后”,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是祖先为人们遗留的宝藏财富。比如,宏伟的龙门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及内容,均可以与高中美术雕塑板块加以整合,促使学生感受透雕、浮雕以及圆雕的多重魅力,真正走进美术的雕塑世界,令学生对雕塑产生浓厚热情,自觉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又如,在这次新版教材中刚刚加入的《中国书画》模块中,讲解了篆刻内容及形式,篆刻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着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才智。通过学习这一板块,可以促使学生了解不同篆刻的风格特点和形态,掌握篆刻的基本原理,感受名家作品的特点,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其中的“书法”板块,可以令学生了解我国独有的书法艺术形态,令学生感受书法艺术概念、书法技法和书法原则。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现不同书法家的著名作品,带领学生鉴赏各种书法经典范例,令学生感受书法创作原理。在“绘画”这一板块,涉猎人物画、山水画、文人画等众多内容,对中国画“诗、书、画、印”相融合的独特形式进行了深入解析。中国画“写神不写形”的特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在融入传统文化后,梅、兰、竹、菊等中华传统文化,都可能成为学生美术创作时的经典元素,为自己的美术作品增光添彩。

2.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创造美术作品的时机,令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进而加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学校每年组织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能够以讲座或展演的形式,令学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进而感受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使高中生在忙碌的学习后,感受美术及传统文化带来的乐趣。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这样便可以令学生感受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学习更多工艺技法,促使其养成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并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与决心。此外,教师在美术课堂上也可以带领学生制作传统手工艺品,比如泥塑、扎染或者剪纸。当学生进行DIY时,配合美术教师的讲解,即可令其感受民间手工艺的价值与乐趣,而且在实践中,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及创新意识,为其日后高效学习美术知识及传统文化内容做好铺垫。

3.注重渗透传统文化,融入美术鉴赏活动

新时期,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极其迅猛,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渠道了解多元化的文化内容,比如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文化,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学生也愿意参加到这些节日文化的相关活动之中,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学校在日常教学时,应重视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及节日文化内容,学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校是为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知识的关键阵地,若学校不重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则难以令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目前美术教学所讲解的内容多以水粉、素描、速写为主,很少涉及传统文化内容,这种美术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在增加艺术修养这一方面有所缺失。所以,在日后的美术课堂上,教师要重视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借此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及鉴赏能力。在高中美术学科教学中,存在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美术鉴赏课活动之际,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美术资料,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现这些灵动的艺术素材。在鉴赏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传统美术作品,令学生直观感受美术知识并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美术作品融合的契机与重要性,最终掌握正确的鉴赏技巧,为中华传统美术文化而陶醉。

4.打开学生美术视野,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历经了数千年的发展,早已成为华夏儿女历代传承的珍贵财富。但是,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后,互联网的普及,加上国外文化思潮的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冲击了传统文化。学生足不出户,即可通过网络了解国外文化资讯。高中时期的学生,心智并不成熟,难以全面比较中外文化。因此,高中学校及美术教师,要肩负起强化学生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的重任。在具体的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打开学生的视野,将学生带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中,鼓励学生欣赏传统文化艺术,并学会在众多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意味着,美术教师要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实施美术教学工作。结合新课改要求,突破传统美术教育的手段,组织学生走出美术课堂,参观美术馆、美术画展等,以促使学生感受中华艺术作品,结合一件件生动的美术作品,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比如,在讲解“各异的风土人情”这一课时,教师即可创新教学形式,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艺术馆或者是艺术展览,将具有本地浓厚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带到课上展示,还可录制下制作过程,令学生感受传统工艺就在我们身边,向学生表明民间工艺美术品拥有丰富的主题,涉及鸟类、花卉、神话、人物、历史典故以及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等。在我国民间工艺美术文化中,吉祥图案元素是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有“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特点,是极其典型的象征性艺术,有效凸显着劳动者的审美情趣、精神追求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便为民间工艺美术品赋予了较高的审美价值。除此之外,美术教师也可以在美术课堂上融入红色文化,为学生讲解展现抗战主题的工艺美术作品创作思路,展示具体的作品图案及视频,促使学生真正了解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文化内涵,感受我国民间传统文化,并生成爱国主义情怀。

5.結合美术作品欣赏,感悟传统文化内容

高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能真正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艺术素养。教师科学安排美术课程,令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即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美术见识,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从美术教师角度出发,在指导学生针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之际,要注重教学相长,教师需要先积累大量资料,并在其中提炼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讲解更多生动的美术故事,保障美术课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笔墨传神”一课时,教师可结合多媒体,为学生展现齐白石的《虾》,当学生看到生动的小虾形象,均被画作内容吸引了。这时,教师即可融入作者学画的故事。齐白石本是木匠,有一天他跟着自己的师傅去外面做工,看到雇主家的《芥子园画谱》,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和雇主商量后,将其借回家中。回到家后,齐白石就跟自己的母亲商量,可不可以从自己的工钱中预支一点钱,来买些颜料和纸张。后来,齐白石准备好材料,便一笔一画地进行临摹,齐白石白天继续做工,晚上就画画,画到眼睛极其酸痛,鼻孔也被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芥子园画谱》的所有内容都被齐白石临摹下来了,该本画册变成了齐白石的“美术教科书”。通过融入经典大师学画的故事和创作经历,即可令学生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并从内心深处意识到只要坚持勤奋学习,保持勇往直前的毅力,在美术学习这件事上,总会能收获一些成效,从而增强学好美术的信心与动力。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作用,是其他文化难以取代的。借助传统文化打开学生的美术学习视野,为学生美术学习及创作带来灵感,可保证学生在美术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掌握更多绘画素材及技巧,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美术作品。另外,传统文化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关键,教师要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契机,将其与美术教学整合,即可保障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巧之际,形成优良的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 甄正义《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科幻画报》2021年第12期。

[2] 石家赞《文化润疆视角下高职院校美术课程教学研究——以新疆职业大学为例》,《艺术评鉴》2021年第22期。

[3] 张周乐《非遗艺术与初中美术教材结合研究——以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为例》,《文理导航》2021年第12期。

[4] 张龙《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读写算》2021年第33期。

猜你喜欢 高中生美术传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期)2020-09-10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少年力斗传统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中国出了本(高中生)高中生·青春励志(2016年9期)2016-11-17清明节的传统中学生英语·中考指导版(2008年4期)2008-12-19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台湾当代美术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

推荐访问:中华 文化艺术 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