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中“体态律动”应用探析

王玉玺

[摘           要]  音乐是一门极富艺术性的学科,在高职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音乐审美、音乐技巧进行培养,更要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享受音乐。声乐基础课程的教学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学习内容对以后深入學习、了解音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采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来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扎实巩固声乐基础的同时又能够爱上音乐,体会音乐学习的乐趣。以高职声乐基础课程的音乐教学为例,对“体态律动”教学法的作用和应用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声乐;基础课程;体态律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76-03

在现阶段的高职声乐教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教师的教学难度和教学任务都有所增加,因此,教师可以在声乐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尝试运用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和声乐技巧的掌握。“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基于瑞典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的基本思想,其基本含义就是让学生把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看作乐器,随着音乐的节奏、气势表现出相应的肢体动作。“体态律动”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拍与速度等,并将其生动地展现出来,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乐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体态律动”教学法对声乐的基础和入门教学很有帮助,它的应用途径与效果也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

一、高职音乐教学现状

(一)学生缺乏音乐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盲目地认为大多学生热爱音乐课程,并不了解对高职学生来说音乐课程和日常音乐并不是相同的概念。音乐课程的学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音乐系统性的学习,并不是单纯聆听音乐,并且高职音乐教材包含的音乐种类繁多,有许多音乐类型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音乐,有些是年代久远不符合学生喜好的乐曲,与学生喜欢的音乐类型并不相同,因此学生对音乐课堂内容难以产生较大兴趣[1]。而一些教师自身具备较好的音乐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缺乏临场发挥能力,在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有所欠缺。

(二)高职学生心理因素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叛逆心理、求异心理、性别意识都在不断被放大。例如男女生的心理发育特点不同,会使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要求、审美观点产生差别,致使音乐课堂教学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2]。而求异心理会使学生追求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这种心理在音乐课堂上有可能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如果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创新、好奇、求异等心理没有得到一定的满足,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音乐教学。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音乐课程。

(三)课堂教学方式、内容受限

高职音乐教学,以培养学生音乐的鉴赏能力和音乐技巧为主。在许多高职音乐课堂中,教材内容没有得到及时更新;而教师在课堂上也缺乏一定的音乐条件,大多数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器来完成音乐鉴赏教学,但是对学生的一些演唱技巧、乐感、节拍等的训练,缺少课堂实践的机会,个体体验效果较低,而且普通教师对音乐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乐器种类的单一也会影响教学质量。音乐教学的条件受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职音乐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依靠传统的教学方法,从而导致课堂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状态。

二、高职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体态律动”应用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高职声乐基础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声乐基础知识和技巧进行传输式教学,学生在学习时被动接受知识,通过机械性的记忆和重复性的练习来达到课堂要求,这对学生的个体发育以及创造能力提升并没有作用。而在“体态律动”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感受音乐中的节拍、力度以及时值等要素的变化,并且将它们通过大脑的转化以生动、灵活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音乐不仅仅是通过耳朵聆听,更是在用心、用脑聆听,音乐不再是单调的乐符,而是连贯的表演,这对学生来说更是心情的放松、对情感的表达。学生在体态律动中感受音乐的美,将自身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动作进行多种多样的表达,同时也能够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肢体语言和心灵的交流,从而实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发展与个性化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音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在生活中处处都能听到音乐,但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没有较多的机会去感受音乐、创造音乐。在高职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中采取“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自主聆听、欣赏音乐,将音乐在脑中进行转化,用自己特有的肢体语言来进行展现,这种课堂方式区别于传统的传输式教育,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3]。而学生将自身视为乐器,在音乐的鉴赏过程中对其节拍、速度等内容进行表达,可以使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接触、欣赏音乐,也能够更深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性思维与音乐潜能。

(三)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效率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通过教师的口头传授来进行音乐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性,在练习过程中缺乏自主思考,这就导致学生对新的知识接受能力降低,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体态律动”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声乐教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活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对学生给予教学指导。而学生在进行体态律动的过程中,不再是“只动手、不动脑”的状态,而是需要主动认真聆听音乐,自主思考如何把握音乐的律动、如何运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进一步巩固知识内容,加深印象,并且对声乐学习进行深层的思考,学生的声乐基础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高了高职声乐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

三、高职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中“体态律动”的应用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对音乐节奏有一定的感知是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基础,教师想要通过体态律动来对学生进行声乐基础课程的教学和训练,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学生能够从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简单把握节奏,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开始进行体态律动的引导。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学生所能够接触到的音乐节奏作为课堂引入,并且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节奏,让学生知道音乐节奏无所不在,在生活实践中就可以接触到,并且在课堂学习后可以运用到生活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在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的时候,伴随着音乐学生往往可以听到“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声音提示,这就是身边的节奏。在广场、公园中,广场舞的进行以及学校运动会队列表演时学生的步伐,都是音乐节奏的具体体现,也是简单的体态律动。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从简单的拍手来感受音乐节奏,在学生、教师进行声乐演唱时,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可以为其拍手打节奏。当学生有了简单的节奏感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关于节奏的一些声乐基础知识,为学生进行更为复杂多样的体态律动打好基础。这里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作为教学素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一些基本的节拍,例如一些音乐作品在作曲时采用的是2/4或8/3的节拍,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感受节拍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击打乐器来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节拍的掌握,例如通过锣、鼓、镲等乐器都具有独特的音色,并且能够较为明显地表现音乐节拍,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起到提示节拍、增强学生节奏感的作用。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态律动

高职学生正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在开始阶段对体态律动的表现方式可能会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些办法来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由表现。首先,在声乐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告诉他们体态律动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肢体语言也是一种交流方式,对音乐来说有着更好的表现效果。在进行“体态律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学习,感受体态律动的魅力。其次,教师还可以亲自示范,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一些肢体动作来进行音乐的表现,为学生起到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体态律动进行简单模仿,掌握一些基本的体态律动方式,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最后,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体态律动的表现进行适当点评,以表扬鼓励为主,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营造轻松、活跃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放下戒备,减少求异心理,从而积极参与进来,并且保持認真的课堂学习态度,这样才能够保证以“体态律动”教学为主的声乐基础课程正常开展。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方式

声乐教学是一门艺术的教学,也是美育的具体贯彻落实。仅仅通过传统课堂式的教学难以使学生受到艺术的浸润,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会受到限制,声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也难以达成。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校内音乐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声乐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对校内音乐资源进行整合,对音乐教室的使用时间进行安排。“体态律动”不仅包括拍手、跺脚、点头等简单动作,跑步、跳跃、旋转等都可以是体态律动的具体形式。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宽阔的活动空间,音乐教室或是篮球场等地都可以作为“体态律动”教学的场地。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击打乐器,在课堂上运用击打乐器明确音乐节拍,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展现方式,使体态律动教学对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起到促进作用。

“体态律动”是一种较为活泼、灵活的教学模式,因此在高职声乐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完善教学方式,契合整体课堂氛围与教学节奏,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声乐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分小组进行教学,学生6到8人为一组,以任务为导向,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选择、演唱、体态律动等环节。教师还可以在单元教学结束后,举行体态律动竞赛,通过比赛的形式促进学生对体态律动的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声乐基础知识教学时,也需要灵活应变,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加强音乐教学教研活动,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声乐教学质量。

(四)引导学生即兴创作

音乐不仅仅需要欣赏,更需要创作。学生对音乐的创造能力也能够促进他们其他方面创新思维的产生。“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音乐潜力,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点对学生进行创作指导,使学生大胆地进行音乐即兴创作,提高音乐艺术素养。教师可以将体态律动教学作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一段身体律动表现自己即兴创作的乐曲。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让学生以“体态律动”的方式欣赏音乐、表达音乐,体会作者蕴含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将体态律动作为一种自然的音乐表达方式。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示范,用“体态律动”随机展现一段创作内容,从比较明显的地方尝试对其进行改编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赋予乐曲新的活力,从而进行声乐的即兴创作。在当下的高职声乐教学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声乐唱法技巧都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然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能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打开思路,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体态律动”教学赋予了高职声乐基础课堂更多的活力与创新性,对提高学生对声乐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艺术创作能力的启蒙。但是,高职声乐教学目前在音乐教学条件、师生重视程度、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有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校方需要为师生创造更好的音乐学习条件,加强学生对声乐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师也需要学习先进的音乐教育观念,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给予更多的指导,并且结合自身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声乐基础教学课堂上除了应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以外,适当地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声乐课堂能够发挥声乐教学的优势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莉,王英.新音乐教学论与音乐微格实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2]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2005.

[3]杨笛,韩畅.生态视野下实习生的一节音乐欣赏课:浅谈欣赏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6):148-150.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体态律动 和谐律动VOGUE服饰与美容(2022年3期)2022-02-21动静之间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27期)2019-08-28律动之美小资CHIC!ELEGANCE(2019年16期)2019-06-15魅力挖剪小资CHIC!ELEGANCE(2017年28期)2017-11-09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未来英才(2016年17期)2017-01-06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再寻绿野仙踪女友·花园(2014年9期)2014-09-27寻找轻快的灵感数字家庭(2009年8期)2009-09-24动物玩家之蝴蝶鱼小朋友·快乐手工(2009年5期)2009-06-11怎样使你更健美青年文摘·上半月(1981年1期)1981-01-01

推荐访问:探析 声乐 体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