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旅游中的应用及其问题

刘志华,周泽鲲,张凌云

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互联网已经日益融入社会生活中,也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业文化遗产因涉及要素众多、季节性明显,故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摆脱这一困境提供解决方案。

一、信息技术赋能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既包括农业景观、土地利用系统、农业动植物等物质遗产,也包括其系统内部和衍生出的各类文化现象的非物质遗产3,因此,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面临涉及面广、开发利用难度大等问题,而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产地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同时,生产生活方式也应享受科技赋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率和便利舒适。如利用物联网相关技术全面采集并监测遗产地的相关数据,帮助农民测量土地、种子溯源、精准施肥、病虫害防治、苗情监测、产量预测等,助力农业生产;此外,农民可运用社交媒体进行在线直播、自我展示、社交互动、农副产品销售和“非遗”表演。借助信息技术实现遗产地农民的生产空间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客户端的无缝对接,从乡镇村寨的物理空间扩展到信息技术构建的商业文创的虚拟空间,从而实现遗产地的农民向“新农人”的身份转变,从农业文化景观中的被凝视者转变为传承者、创造者和传播者。遗产地的经济结构由此也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传统农业向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有可能使遗产地从传统农业社会跨越工业化发展阶段,直接进入后工业社会。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生态及文化价值的提升、数字旅游平台的建设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打造多层次、全年全季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体系,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

农业文化遗产的核心功能是具有较强季节性特征的农业生产,因此,基于农业生产的农业景观和民俗文化也同样具有鲜明的季节性,这就导致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出现了明显的淡旺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重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运用图像、音频、视频、数字建模等手段开发多样化、全年全季的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旅游产品,克服由于淡旺季造成的景观差异,领略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四季季相变化。

利用GIS、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构建网络空间中的农业文化遗产虚拟旅游目的地,游客可以随时随地体验遗产地农业景观、文化场景等,给游客带来全方位全时空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虚拟体验,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特别是季节性约束,充分挖掘不同季节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核心景观和旅游体验要素,开发不同季节的数字化旅游产品,进行在线营销,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全季运营。

2. 提升并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农副产品生态及文化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地的农副产品因其高品质和知名度受到市场欢迎,但由于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处于农业机械尚难使用的丘陵山区,仍采用人力耕作,产量产值不高,所以农副产品供应量较小。但即使在这种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下,其售价却与同类产品无异,量少价低使得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没有得到太大改善。究其原因,一是未充分挖掘和实现农业文化遺产地农副产品的生态与文化价值;二是农副产品品牌意识不强;三是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地传统生产组织方式多以家庭为单位,这就导致小农户难以进入大流通和大市场。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首先,深入挖掘遗产地农副产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利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讲好“农货故事”,实现其生态与文化价值,促成农副产品向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的转化,扩大产品展示面,丰富旅游者对于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感知维度,促成潜在旅游者由线上到线下消费的转化;其次,以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抓手推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认证,运用新媒体进行品牌打造与营销,打造原产地农副产品IP,促成农副产品向“新三品”转化,让“好农货卖出好价格”;最后,利用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数字经济新模式,促成“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让“好农货有好渠道”,从而全面实现农业文化遗产地农副产品价值提升与效益实现,并助力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建设。

3. 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交互式数字旅游平台,打造文化IP

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一般呈散落分布状态,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分布在红河、元阳、金平、绿春4个县,面积达十几万公顷,涉及众多不同的少数民族,拥有多样的文化以及不同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如村寨、服饰、民俗等,这些旅游资源虽各具特色,但受分布范围广、季节性及可进入性等因素限制,使得旅游者难以遍览。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农业文化遗产地交互式数字旅游平台,整合数字博物馆、数字化旅游产品互动体验、数字交互游览、电商销售等服务,重构并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线上和线下旅游产品体系,深度挖掘遗产地文化内涵,打造文化IP,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进行数字化展示、传播与营销。具体而言,一是完成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利用GIS、物联网、增强/虚拟现实等技术将现有农业文化遗产博物馆平移到互联网平台,实现遗产地的历史演变、文化景观、民俗风貌等的线上展示。为旅游者提供在地和非在地的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体验,让旅游活动的开展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及混合空间,使旅游者更好地观赏农业景观、了解农业文化知识、感受风土人情,获得全新旅游体验,刷新其“愉快边缘”1;二是建设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化旅游产品互动体验平台,植入文化IP开发虚拟耕种、虚拟导游、全景漫游等互动体验项目,增加平台“沉浸感”“临场感”与“参与感”;三是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地建立数字交互游览平台,利用GIS、物联网、数字交互技术将包括静态的文化遗产陈列品、农业景观等和动态的民俗文化活动、农业生产生活场景等均定位于交互游览平台的数字地图中,实现在地旅游者虚拟体验和现实体验的有机融合;四是建立线上农业生态与文化旅游超市,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线上数字化旅游产品和农副产品、旅游线路等线下产品的资源整合,并做好大数据消费者画像和算法推送工作,实现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的同时,还应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与服务定制。

目前,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从业者认知能力有限、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这会导致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信息化建设陷入某些误区。如过分依靠信息技术,形成技术依赖,导致对传统农业生产的忽视,无形中对农业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又如过分依靠信息化手段进行展示和传播,过度舞台化、过于强调虚拟体验从而破坏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此外,过分依赖电商平台销售农副产品,可能会加剧其供求差异,导致农副产品价格进一步下滑,或者引起需求大量增加而现实无法满足造成的消费者失望,反而可能造成对农业文化遗产地的负面印象。为了避免以上问题,必须准确把握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信息化的中心要义,即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是核心,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任务,可持续是目标,数字化是手段。任何数字化建设不能损害核心,不能重手段轻目标,造成本末倒置。随着农业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未来应持续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旅游信息化建设中的文化、旅游、技术三者融合路径与可持续发展宏观决策,并深化对农业文化遗产旅游景观数字重构、旅游体验数字重塑,以及数字化如何对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进行赋能,并何影响其生产生活方式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第一作者系该校旅游学院讲师,第二作者系该校旅游学院讲师、通讯作者,第三作者系该校特聘教授;收稿日期:2022-04-13)

[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732561F6-AB66-430D-BBF4-682109458B46

猜你喜欢 遗产地农副产品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疯狂英语·新阅版(2022年2期)2022-03-17Task 3疯狂英语·读写版(2021年4期)2021-08-16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农村百事通(2020年15期)2020-09-21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农村百事通(2020年12期)2020-07-27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农村百事通(2020年2期)2020-03-31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1期)2020-03-28じ重要">申遗重要俦;
じ重要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2019年33期)2019-11-08Tough Nut to Crack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科学发展 遗产强国中国周刊(2018年6期)2018-06-15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文化月刊·下旬刊(2014年6期)2014-08-28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可持续 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