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与美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研究

吕寅 张荣芸

摘  要:劳动教育是全面构建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文章分别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和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论述,指出劳动教育应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管理评价体系等两个方面出发,与美育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4-0010-04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青少年劳动教育作出了重要论述:“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2]。”并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的建立,也使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更加丰富与科学,加强劳动教育也作为高校的新要求与新任务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劳动教育与美育进行融合研究。因此,本文首先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然后,对我国当前高校劳动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最后,结合美育提出了实现劳动教育相应路径。本文丰富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审美和劳动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为构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所应具有的审美与劳动教育之间的新的关系提供新了的思路,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与意义

(一)劳动教育内涵

劳动教育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也在持续发展和丰富创新中。但由于部分教师、家长对劳动教育内涵的认知还停留在简单的体力劳动或工业生产一线劳作等技艺劳动方面。导致学生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愿意劳动、不会劳动等现象,这是劳动意识缺失和劳动价值观不正确的表现,也说明了劳动教育从理论解析到实践反馈上都已与时代发展脱节。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对劳动教育内涵进行正确梳理十分必要。劳动教育是指以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和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1. 要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劳动价值观主要包括劳动者对劳动价值的判断和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它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大学学习生活产生影响,还对学生走向社会时的职业选择、职业态度、社会责任和担当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精准诠释,也是对劳动和劳动者价值的准确定位,通过弘扬劳动模范的精神和事迹,能让学生自发对劳动以及劳动者产生尊重和敬佩之情,有利于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价值追求,使劳动意识深入人心。最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使其成为劳动态度积极、劳动品德良好的高素質新时代人才。

2. 要培养劳动素养

劳动过程认知和劳动者实践两个层面上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判断是劳动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的人才只具有劳动过程认知和劳动实践的价值理念判断还不够,还应具有使人经过劳动教育而具备的与劳动相关的人的素养。才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知识和技能,在劳动过程和劳动实践中才具有良好的劳动态度,才会具备尊重劳动并积极参与其中的意识。而要获得好的劳动果实,劳动者必须具备相关的劳动知识和理论,只有熟练了解和掌握劳动知识和劳动实践策略,用科学的方法去劳动,才会事半功倍。劳动技能也很重要,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在具备劳动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劳动者利用熟练掌握的劳动技能就能高效完成劳动实践,获得理想的劳动成果。因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应关注劳动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相应的劳动知识、理论、习惯和技能。

3. 劳动教育还包含了美育的部分内容

“劳动创造美”“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美”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形容劳动的表述,说明了劳动与美是紧密相关的。人类从事生产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生产实践,与动物因求生本能而具备的劳动是不同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从事的劳动实践可认为是以追求美为目的的。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改变山川河流面貌,使河流有序流通,断绝水患;通过植树造林,用汗水浇灌出了景色秀美、绿波涌动的百万亩人工林海;设计产品在保证产品实用功能时,还追求构件造型上的美感。凡此种种都说明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为了满足人类对美的追求,其指导理论中就包括美的规律。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也应对其进行美的教育,让学生掌握美的规律和理论,并以此来指导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创造美,基于不同时代审美观又创造新的美的规律和理论。可以说,劳动和美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劳动教育理应包含美的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意义

1. 有助于认清劳动内涵的时代性

劳动内涵是会随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在原始社会,为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并生存下去,人类主要从事狩猎采摘等体力劳动。在农业社会,人类的劳动也主要是体力劳动,在农田水利灌溉、选育种等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脑力劳动,但此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还不明显。在工业社会,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劳动主要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且脑力劳动所占比重在不断提高。在当今知识信息社会,科技日新月异,脑力劳动已占据绝大部分比重,管理劳动、科技劳动、创新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越来越重要。因此,只有进行劳动教育才能让学生掌握劳动的时代性,才能掌握精准的劳动内涵,为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素养奠定基础。

2.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成了新时代的教育方针[3]。德育,重点在于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德育使学生具备良好道德品质和正确政治观念,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智育,重点在于让学生具备认识社会复杂性和丰富性的能力,通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使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理论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政治方向,责任担当和良好的学习动机。体育是为了锻炼学生体力,增强体质,通过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坚强的体魄和意志力是其他四育的基础。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具备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劳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前面“四育”建立起了人与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界相关的认知层面的基础,劳动则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力量去进一步认识、改进并创造人与人、与社会和与自然界的新的认知关系。因此,“德、智、体、美、劳”五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或缺的。

3.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博大,积淀深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愚公移山、闻鸡起舞、悬梁刺股等这些典故,包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每一个人都需要刻苦劳动,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的逐渐丰富,逐渐出现了劳动过时、贪图享乐等不思进取和好逸恶劳的不正风气。因此,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重新认识新时代劳动的内涵,培养劳动素养和劳动精神,养成正确的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对于继承和发扬热爱劳动、勤于劳动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十分必要。

二、高校劳动教育现状

(一)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由于人们对劳动认识的不全面和劳动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高校劳动教育主要存在于通识教育部分课程中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在通识教育中涉及的劳动教育部分是分散的,注重空洞劳动理论和概念的传输,不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劳动意识、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4]。在理工科高校,劳动教育还与相关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不充分不全面,认为劳动就是拆卸零部件、去生产一线顶岗实习等体力劳动,不利于学生形成劳动意识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此外,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不足,缺乏系统介绍劳动理论和如何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的教材,这使得劳动教育不能使学生对劳动理论的认识体系化。

(二)劳动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在劳动教育进行过程中,会发现高校普遍缺乏劳动教育管理和评价机制[5]。劳动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在顶层设计上不足,由于劳动教育的认识长时间不足,导致劳动教育培养目标不够清晰,重视程度也不够。课程体系设置、教师队伍培养和劳动教育课程教材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此外,在教学评价上也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由于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素养,因此,不但需要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外在表现,还应关注学生的内在精神品质的培养,故很难在短期内对劳动教育的成效进行有效评价。目前,大学劳动教育最终的评价仅仅是一份劳动教育实践报告,不够全面且流于形式,导致劳动教育不注重人才培养过程。

(三)劳动教育与美育融合不足

由于劳动教育既包括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劳动思想和态度等德育相关内容,又包括培养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等智育相关的内容,因此,劳动教育一度被视为德育和智育的一部分,甚至认为劳动教育就是德育和智育的综合体,缺乏与美育的结合[6]。虽然在传授知识、培养生活技能以及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方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对完美的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也极其重要。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思想感情和意志性格等方面,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将其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重要。

三、与美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实现路径

(一)以美促劳,完善课程体系

“劳动创造美”,同样也可以美学理念来重新塑造劳动教育,将美育与劳动教育相融,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有更多美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参与劳动的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劳动意识的协调发展,形成以美促劳,以劳促美的良性循环。根据这一思路,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上,要注重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对美的认知。首先,应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引导學生认知劳动理论知识中涉及的美学相关知识,使学生能够形成劳动过程中存在美和劳动本身能创造美的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愿意劳动的主动性。其次,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劳动教育,也应强调劳动实践成果中的美感。例如在车削零部件的金工实习中,零部件中存在的横平竖直、圆形、平面及其多面或曲面造型等美的特征,使学生对劳动实践成果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冷冰冰的钢铁产品层面,而是要达到充满美感的艺术品层面,有利于学生在制造加工过程中主动严格要求自己达到极致。

(二)以美渗透,健全管理评价机制

要落实好劳动教育,健全的管理评价机制必不可少。首先,要对劳动教育顶层设计人员进行劳动和美育培训,使其认识到劳动教育和美育融合在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特质学生中的重要性,保证相关规则的合理性。其次,要保证必要的劳动设施和场所,需对设施和场所进行美化,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接受劳动教育。须建设具有劳动和美学知识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以美促劳,以劳促美”的劳动教育和美育相融合的正确认知。再次,既要开设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还应保证劳动教育的多样性,使学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认识劳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态度和劳动价值观。最后,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劳动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评价形式的多样性,包括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及基于现代计算机云技术分析方法等,最终实现对劳动教育综合性评价。在制定评价规则时,应加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美的感受和体验的评价。

(三)与美相融,拓展劳动教育方式与平台

劳动教育方式是将美育与劳动教育相融合的主要途径。但目前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高校中劳动教育方式单一,且其教育活动没有凸显出美育功能,多是以实践技能提升为目的。也由于没有将美育融入其中,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过程中感到枯燥、产生倦怠,以至于产生抗拒劳动教育的心理。因此,劳动教育应与美育相融合,同时将理工科教育中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各类、各级学科竞赛等作为劳动教育的不同种方式,在其过程中突出美育功能,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的劳动教育体验到美的存在,达到劳动创造美的一种更直观、更直接的感受。

此外,除了学校提供的劳动教育平台外,还应拓展在家庭、社会等方面开展课外劳动教育的劳动教育平台,这些劳动教育平台搭建中,也应凸显出其美育功能的一面,达到与美融合的目的,这样能使学生能够从多个不同方面和角度来体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美,促进学生的劳动教育与美育共同发展,融合发展,最终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四、总结

劳动的内涵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劳动教育始终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提升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德、智、体、美”四育相结合,构成五育一体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十分重要。因此,为了推动和落实高校劳动教育,对于现存问题,应将美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完善课程体系,健全劳动教育管理与评价机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金项目:2019年安徽工程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项目“大学生美育劳动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9ds004);2019年安徽工程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辅导员专项“基于美育视角的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Xjky0192019013)。

作者简介:吕寅(1986—),女,硕士,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荣芸(1985—),男,博士,安徽工程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美育新时代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中原商报·科教研究(2022年1期)2022-05-13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广西教育·C版(2021年12期)2021-04-23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11期)2017-01-14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30期)2016-12-26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商场现代化(2016年22期)2016-10-18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求知导刊(2016年24期)2016-10-14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科学与财富(2016年28期)2016-10-14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2期)2004-04-21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美育 相结合